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雨医生CEO张锐:媒体人创业先驱写下的一曲挽歌
导读

最不忍写的新闻,就是媒体人、创业者的讣告。


by  甘甜甜 崔总

 

昨日,知名医疗创业公司春雨医生发布讣告,创始人兼CEO张锐先生于10月5日晚间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消息传出后,不少媒体圈、创业者及医疗界相关人士在朋友圈里表达哀思,有对先驱者壮志未酬的唏嘘,也有对春雨医生前途未卜的担忧。


“新闻牲口”


在成为春雨医生CEO之前,张锐是个传统的新闻媒体人。这个来自安徽的70后青年才俊,在人大读完生物学本科之后,又继续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先后担任北京体育大学新闻教研室主任、《京华时报》新闻中心主任。


如今,无论是传媒教育还是新闻实务,都很少有人为“新闻理想”加冕。但十几年前,张锐的博客文章中总是满腔的热血。


我一向认为,做新闻、在中国做新闻,要有“虽九死其犹无悔”的坚定的大誓愿、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魄力、“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大牺牲。


如著名媒体人马昌博所说,张锐始终行走在行业的风口上,是一个先知式的人物,早在2005年底,他就开始谈“纸媒会不会死”,并且提出了相对悲观的论调:


我乐观的估计,10年。2015年,现有的北京10报将不复存在,或者是不以目前的形态和盈利方式存在。可能是免费报纸,可能是电子报,可能是退化为通讯社。上帝已有时间表,只是我们不知道。


他的《都市报思考》系列文章一写就是十余篇,这个热爱新闻的传统报人,有过无数次慨叹报人堕落的痛苦时刻。他认为“公器属性”和“喉舌属性”的悖离,“商业属性”和个人的人文追求的悖离无法愈合,摆在报人面前的命运选项只有A、灭亡;B、堕落。


张锐想要寻找选项C。于是2006年,他离开《京华时报》加入网易,成为了最早从传统媒体投身互联网的媒体人。


当时还没有所谓媒体人转型的风潮,对张锐而言,2007年的记者节必定感慨良多,公司里没有气氛,他忍不住见人就喊过节好。


他回不去传统媒体了,幸好做互联网也没有离开新闻,反而进入了一种可以操作24小时全天候“无缝新闻”、“公民新闻”的状态,如鱼得水。多年以后,作为网易新闻的副总编辑的张锐战功彪炳,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公开课、网易论坛等都是他的作品。


只有这个行业,才能满足他永不止遏的好奇心,才可以给他作为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才会拥有的满足感与荣耀感,是新闻让他完整。“我很开心,我是新闻之奴。”

 

财新传媒记者李妍在采访手记中说,张锐是一个典型的愤青。他身上有文人的气节和傲骨,也有媒体人的情怀和家国梦想。他希望媒体能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但更多时候,“羸弱”的媒体人生活让他痛苦。


张锐DoNews 博客上发过一篇文章:《我们这些新闻牲口》。这样形容媒体人的生活与焦虑感:


在殚精竭虑地思考一条狗屎消息的新角度;在狼奔豕突地追随着歌星、小偷、经济学家或者是跳楼身亡的死魂;在火烧火燎地赶着报纸流程、播出时间;在小心翼翼地看着老总的脸色和嘴角;在如坐针毡;在唇亡齿寒;在如履薄冰;在意兴阑珊。


彼时,面对着新闻界前辈去世的新闻,他说“新闻理想应该是所有新闻牲口的终极理想,祝福我们这些新闻牲口身体健康儿孙满堂。所以,别漏了今天的早餐。”


不知道在创业后,张锐有没有漏掉每天的早餐?


革新者

 

2011年,张锐从网易辞职,选定了在线诊疗作为创业方向,创立春雨医生。因互联网医疗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和其本人的激进观点,张锐一路以来饱受争议,而同时,他也因医疗颠覆者的形象而为人熟知。

 


 

起初,张锐与网易原同事曾柏毅、时任香港伽马集团中国区总经理李光辉和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卢杰组建起了春雨的骨干团队,正式开发春雨医生。

 

跨行业进入医疗领域,春雨医生团队一开始就遭到质疑。张锐表示:“我们不懂医疗是福气,不是弱点。因为我们不懂,所以不知水深水浅,可以无知者无畏地去干事。”

 

中国复杂的医患关系以及供需不均的医疗资源让张锐觉得这是个机会。从远程问诊做起,张锐团队开始了对于移动医疗的探索。4个月后,春雨掌上医生移动客户端上线,主打移动互联网“轻问诊”模式。

 

2014年,移动互联网大潮袭来,移动医疗领域也随之大热。春雨医生抓住了这次的发展契机,先后推出空中医院、私人医生、健康档案等多重服务,力图为医患两端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服务。

 

在资源相对固化的医疗领域,春雨医生一度作为医疗改革者出现在世人面前。其创始人张锐也成为移动医疗行业的领军人物。然而,以移动医疗的角斗士和护道者的角色而著称的张锐,在多个大型公开论坛中的激进言论也给他带来诸多非议。

 

其中,引发最多的关注的是张锐与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的“颠覆医疗”大战。

 

在2015年1月底举办的'reMED 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上,张锐提出'医院去中心化'的观点。他指出应在未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从边缘市场突破,进行延续性的创新。


张锐也将这种理论应用到了医院的发展上,大胆预想了2020年的医院发展前景,即“专科化”、“碎片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张锐表示,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专科医院、第三方检验、手术中心和医生集团,而越来越多的个人诊所或便利店诊所将离散和消解大型综合医院的功能。

 


reMED 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

 

张锐的“医院去中心化”言论遭到王杉的激烈反对。王杉多次强调了医疗和人的关系,他认为技术改变的只是中间环节,而医疗服务的两端'医'和'患',以及医学本身,是不会被颠覆的。而在他的互联网医疗理念中,以人为中心的Real-Life Health才是医学发展的理想状态。

 

2015年10月,春雨医生被爆出倒闭传闻。一篇题为《论春雨医生的倒掉》的文章,将春雨医生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引发了业界的一场大讨论。张锐出面回应,移动医疗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没有可学习、可抄袭、可模仿的对象,都得自己磕。

 

今年9月,这篇长文再次在微信朋友圈里发酵。9月14日,公众号“春雨健康”发布文章《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春雨医生就近期部分网络不实传言的声明》再次以反击的语气回击了旧闻。

 


张锐朋友圈截图

 

《声明》称,春雨医生依旧是中国最好的移动医疗企业之一,并给出了较为详实的反击证据。

 

截止2016年9月13日,春雨医生累积注册医生用户已达到501736人,日活跃医生数超过10万人。自8月初春雨医生在线问诊开放平台上线以来,已接入医药电商、硬件厂商、搜索服务商、垂类APP等多种平台。合作方包括百度医生、阿里健康、华为等巨头。在最为关注的盈利模式方面,春雨去年审计核准收入超过1亿元,今年预计收入翻番,实现公司可变成本打平。在资本层面,春雨也是捷报频传,除了旗下子公司春雨国际顺利完成A+轮融资外,春雨医生的D轮融资也基本完成,近期将宣布消息。 


《论春雨医生的倒掉》的作者@一医一世界,也表示所有转发其文章或用其名号的平台,均未得到他本人授权。张锐也曾私下里表示,该文的发酵有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攻击,但具体的竞争对手是谁,张锐并未说明。

 

道阻且长

 

争议之外,张锐要面对的还有企业经营发展本身的压力。

 

在春雨医生的创业早期,钱的问题带给了张锐不小的压力。张锐曾表示:“找人、找钱、找方向,这不是创业阶段的功课,而是创业以来一直要做的功课。” 

 

最初的A轮300万美元很快烧完,直到2012年9月底,春雨完成了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张锐才得以暂时松一口气。

 

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锐还是提到了自己的焦虑,“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会担心资金链断了怎么办” ,并表示身体有诸多不适。

 


《博客天下》报道截图

 

2014年8月19日,春雨获得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成为国内移动健康领域最大的一笔单笔融资。这轮融资终于让春雨成为不缺钱的公司。

 

根据今年6月春雨医生公布的数据,自2011年7月成立至今,春雨医生已拥有近50万注册医生、9200多万注册用户,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问诊咨询平台之一。

 

此后不久,圈内传出春雨医生即将拆分线上问诊业务上市的消息。6月24日,春雨医生回应称:“现在确实在为Pre-IPO做准备,目前融资还在操作过程中”。


据财新报道,春雨医生已完成12亿融资Pre-IPO环节,2015年线上问诊业务实际收入1.3亿元,盈利3000万,计划分拆打包上市,目前A股并购或者新三板两大方案尚在踟蹰。

 

然而,作为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和管理者,张锐曾透露他并没有上市意愿。但去年以来,关于移动医疗资本寒冬的声音不绝于耳,资本退出的压力巨大。可以说,对于张锐而言,现在正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时候。

 

6月25日,张锐在“2016中国互联网+创业创新大会医疗高峰论坛”上发言称:“去年搞春雨医生倒掉,我们没有倒掉,我还站在这,我们做得很好。很多人说革命医疗,很多人唱衰移动医疗,没关系,热闹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说。我相信利用技术增加医疗的供给,相信利用互联网改变就医的体验,这两件事永远是正确的,由他们说去吧,我很好!请勿念!”

 


张锐在2016中国互联网+创业创新大会医疗高峰论坛上发言

 

如他所言,春雨医生确实一路壮大,没有倒掉。然而,遗憾的是,张锐,这个和自己赛跑的人,却最终输给了病痛。试图用移动医疗改善别人健康的他,最终竟因健康问题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尽管张锐所开创的事业充满了争议,尽管其设想的美好蓝图尚未实现,但不可否认,张锐在移动医疗领域确实做出了很多探索,走得也相当远。

 

出身医学世家的张锐曾说,做春雨医生的初衷就是帮老百姓看好病,他想做成这件事,赚钱都是后话,然而在创业的大多数时间里,他不得不为了融资、盈利的问题焦虑不已。


张锐离世的消息让人惋惜,他身上关于底层关怀、社会责任的理想,都让这个创业故事更显悲怆。未来,谁还能扛起春雨医生这面大旗,互联网医疗这条未竟之路是否还能走的更远,引来了诸多思考。

 

悼念

 

@laser  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社会化媒体研究者刘清利

#互联网医疗领航者张锐去世#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今日凌晨因心梗去世,作为第一个扛互联网医疗大旗的人,企业没有倒下自己先倒下了,再玩命做健康的不能好好爱护自己,其他都是零……愿兄弟在天堂安好。

 

@波子哥-廖新波   新浪名博医生哥波子

沉痛悼念春雨医生创始人,移动医疗奠基者和践行者张锐先生!他今日凌晨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享年42岁。在此,想跟大家说一句:健康不要被压力压倒!现在疾病年轻化不仅仅在医疗行业工作的男女们,在IT业,在很多行业都是如此!在制定自己小目标时,一定不要与别人尤其与成功人士比!祝大家身体健康!

 

@刘春 中南影业CEO

多年未见,竟成永诀[泪][泪][泪][蜡烛][蜡烛][蜡烛]

 

@蒋涛CSDN CSDN和《程序员》创始人蒋涛

难以置信!哀悼!创业者的焦虑之大难以想象,我的好友传智播客创始人张孝祥也是如此,人到中年,健康第一,还有急性心肌梗塞抢救常识很重要

 

@李静   著名主持人、东方风行传媒、静佳美妆品牌、星创投基金创始人

好惋惜。反对说创业跟健康无关的!我有证据:第一我最累的时候晕倒过,第二不断的开会,大脑过于集中焦虑,把一杯子泡着烟头的喝下去了,第三压力过于大的时候,眼睛无法聚焦,头晕我当时想:电影《焦裕禄》说他是累死的,我不信,累不知道休息吗?那天,我终于信了,焦裕禄就是累死的,肯定是!

 

网友热门评论 


春雨,在面对着众多质疑,依然勇往直前,完成一轮又一轮融资,不断探索,只为改变中国目前的医疗模式。不敢相信创始人就此倒下,可见创业之路何其艰辛。有句话说的很好:这个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地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后发现世界变了。

 

一路走好, 年轻人少熬夜,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春雨医生CEO张总过劳去世,惊愕,可惜!今年在一合作伙伴的闭门会议上才听过张总对移动医疗行业的分享,受益良多,前辈一路走好!或许我们也要多多反思我们的生命中事物的理解,工作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和自己,总要留足热情和健康才能拥抱希冀的明天。


最后想说一句,不少人不咸不淡地说创业创业把命都搭进去了有什么意义,他们不知道,没有创造和燃烧过的人生才是没意义的。

  

参考资料:


1、春雨CEO张锐突发心梗离世 颠覆医疗成未竟之路

http://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61006/content-486094.html?appfrom=jkj&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2、【记者手记】张锐:一个“愤青”的创业史

http://companies.caixin.com/2016-10-06/100994176.html





新锐观点 前沿情报

内容产业第一平台

原创出品 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丁香园好大夫等七位移动医疗创始人聊:线上痛点在于增值服务,资源匹配最重要
焦虑、抑郁、猝死,融资12亿的春雨CEO去世,为什么创业者的焦虑停不下来?
春雨医生创始人猝死,创业者拿命换钱值得吗? | 冰川观察
追忆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向每个科技与互联网创新者致敬,创业维艰,永不放弃!
微媒体
媒体:春雨医生创始人猝死,说一声“珍惜生命”太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