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溯本求源,论衡阳历史文化的特色与价值

衡阳,是一座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人类文明进程和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衡阳从来没有缺席。不但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树立起了无与伦比的丰碑。

作为中华文明一脉,衡阳文化既有中华文明的共性,又有地域文化的个性。作为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衡阳的历史文化呈现出多样性,诸如人们总结出的大雁文化、宗教文化,名山文化、书院文化、船山文化、抗战文化等等。众说纷纭,但这些全都属于文化现象,不能从根本代表衡阳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的脉络,必有主线。必有纲目之别,主次之分。衡阳历史文化的主线是什么?有三条:一是以火神崇拜为源头的祭祀文化演变史;二是以神农炎帝为标志的农耕文明进化史;三是以南蛮血性为基因的湖湘文化发展史。这三条主线,与以上诸多文化现象,是本与末,源与流的关系,为衡阳历史文化打下了独特的地域标签。

火神崇拜,是衡阳文化的主要源头

说到火神崇拜,离不开南岳衡山。然而长期以来,衡阳人“不识南岳真面目”,一讲南岳的文化底蕴特色,就讲是寿文化、佛道共存、祭祀文化、名山文化等等。

这些当然没错。但是这些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源头在哪里?古代朝廷和民间为什么要在南岳衡山祭祀呢?祭祀的对象又是谁?很少有人思考,以至于今天说到衡阳文化特色,都呈碎片化,没有系统性,缺乏独特性。

为什么说火神崇拜是衡阳历史文化的主要源头呢?

我们要从火神祝融的封地衡山与古城衡阳的关系说起。首先,衡阳的名称来源于衡山。这源自古人的一种文化地理概念:”山南水北,谓之阳。”衡阳,就是衡山阳面之意。故此,衡阳与衡山具有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

其次,衡阳、衡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体,不分彼此。秦置郡县,以岣嵝山名衡山,置衡山县。汉初,分衡山县为承阳、酃二县。三国时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立衡阳郡,郡治即在衡山县城北。晋改衡阳县为衡山县,仍属衡阳郡。隋改郡为州,废衡阳郡为衡山郡,治所为衡州。唐沿旧制,改隋衡山郡为衡州,移治湘江(临蒸)。宋承唐制,衡州城墙始建。此后,衡阳与衡山在行政概念上的区分才渐渐明晰起来。

火神祝融是衡山的象征与代表,南岳衡山连绵八百里,共有七十二峰,其中五十二峰在衡山县境内。谁是象征或者代表呢?自然是主峰祝融。祝融作为南岳衡山主峰之名,古已有之。而祝融之名,则更久远,在中华民族始祖黄帝时期,是一个负责司火的火正官,一个可以世袭的职位,最初几位火正死后封为火神,后世子孙以祝融为氏。这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信仰。祝融作为火神的地位是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与炎黄子孙的概念是同等的。

火神崇拜对于衡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衡阳的火神崇拜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心理。由祭祀火神祝融衍生而来的礼乐制度,演变成为衡阳地区节日与婚丧仪程的范式,其遗风至今仍然得到部分保存。如南岳衡山周边县区老百姓祭灶神叫祭“司民(明)老爷”,衡山前后两个古镇界牌、高塘分别保留至今的“火灯节”与“火龙节”;衡阳人乔迁新居叫“搬火”等等就是鲜活有力的例证。

▲界碑火灯节 彭斌摄


因为衡阳是火神祝融的驻地、封地、墓地、纪念地,火文化对于衡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火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文明进化的分水岭。人类从学会取火到学会管理火种与掌握使用火的方法,是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跃进。祝融的功绩就是教化人们管火用火,他是历史中具体哪个人物或者职位已经不重要,因为他早就是族神崇拜的图腾和文化象征,是一个文化符号。

理清了上述关系,就可以明白,由火神崇拜而产生的火文化与南岳衡山以及衡阳城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其一,从古至今,南岳衡山祭祀的对象主体一直是祝融,即南岳圣帝。祭祀火神的活动是南岳衡山所有祭祀活动的源头与肇始。南岳衡山从最原始的祭祀天地,到后来改为祭祀人格化的神灵,是从祭祀祝融开始的。其他佛道场所都是在祭祀火神祝融已经形成传统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其四,祭祀火神的活动带来并造就了南岳衡山的文化地位与影响力。正是因为有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祭祀祝融的活动,才有南岳衡山在朝野的地位与影响,然后才有儒释道三教共处于此的文化现象,才有随之而来的祭祀文化。南岳之所以香火旺盛,就是因为香客朝拜南岳圣帝-火神祝融。

其五,也正因为有祭祀活动、祭祀场所,才有来自官方与民间的络绎不绝的祭祀人流,然后才有南岳古镇的出现,才有因为到南岳祭祀而出现的周围数百里范围的古道、古亭、古渡、古驿站,也才有古代衡州的繁荣与发展。

其六,正是因为历朝历代源源不断来自朝廷在南岳衡山的祭祀,才逐步提高了南岳衡山的影响力,知名度,从而有文人名士慕名而来,带来一系列文化进入与影响、教化,才有衡阳的人文兴盛与文化发展,才有衡阳文化在中华文化以及湖湘文化中的作用与地位。

火神祭祀崇拜形成火文化。火文化的核心源自祝融名字本身的含义:祝在古语中为持久永远之意,融为光明之意。即永远光明。那么,衡阳历史文化的本质、特色、价值之根,就在这个美好的向往追求之中。

衡阳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衡阳是一个内陆城市,深处农耕区域的腹地,这是受衡阳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农耕文化始终是流淌在衡阳大地的文化血脉。

汉族农耕文化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农耕文化标志性创始人物与衡阳紧密关联。黄帝的妃子嫘祖在衡阳发明养蚕,用蚕丝纺织制衣,使人们告别了着兽皮树叶的时代,死后葬岣嵝峰嫘祖坟。衡阳原住民“火耕水耨”,炎帝“神农氏”到衡阳后“创耒”,后世称“耒阳”。《周易·系辞》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开创了农业时代。炎帝死后葬酃县鹿原陂,酃县历史上属衡阳。舜帝南巡,在衡阳雨母山祭祀帝喾,死后葬宁远,历史上亦属衡阳;大禹上岣嵝峰求“金简玉书”,留下“禹碑”,得疏导之法治水,推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到汉代,蔡伦发明“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更直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理念与制度的行程,均与衡阳密切相关。而且至今有史可证,有遗迹可考。

之所以敢说衡阳是中国农耕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是由衡阳对于农耕文化的贡献决定的。神农创耒、大禹治水、嫘祖制衣等等,都与这片土地有密切的关系。一是有历史性发明就发生在这里,众多远古圣人、发明家在这里有过重大意义的经历,有的甚至还长眠在这里;二是,与其他地区相比,衡阳的农耕文化更具原始性和完整性。无论是语言、称谓、民歌、童谣,还是生活习俗、社会风气,农具、农资,耕作方式,或者人际交往、建筑格局,无不保留着浓厚的早期农耕文化色彩。比如衡阳人称呼男人为“外者人”,称呼女人为“屋里人”,这是典型的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农耕文化密码。衡阳乡村现在还在使用的龙骨水车、耕犁,与汉代的农具形制基本上没有区别。

以楚蛮文化为内核,衡阳是湖湘文化的大本营

千百年来,华夏分九州,荆州为其一。衡阳属古荆州南境,俗称南蛮之地,三苗族与古越人遗址遍布衡阳城乡。古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青铜冶炼技术,反映出衡阳长期以来作为楚蛮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在衡阳,霸蛮、刚烈的基因源远流长,根深蒂固。霸蛮实际上体现出坚定执着,勇往直前的品质;刚烈体现出责任担当,义无反顾的精神。与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是一致的。即使是后来成为主体的外来移民,亦入乡随俗,深受其浸,并且发扬光大,使楚蛮文化特色始终明显、持久。

实质上,湖湘文化源于楚文化。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特别是秦汉'罢黜百家'以后,到宋代出现了儒学地域化。衡阳的儒家学人士子一方面吸取其他地域学者的思想精华,一方面弘扬衡阳南蛮文化崇尚血性、性格刚烈的特点,形成了不同于湖南甚至湘南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质。以宋代福建人胡安国来南岳衡山开创湖湘学派为转折点,以周敦颐在西湖读书悟理为重要节点,以明末清初王夫之(船山)开创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新局面为高峰,再通过清同治年间曾国藩在衡阳兴办湘军广延人才,及至衡阳子弟遍天下。又通过王闿运、曾熙先后主持石鼓书院、船山书院,培养人才,延续楚蛮文化血脉,逐步形成湖南地域意义上的文化形态-湖湘文化。

当今学术界将湖湘文化基本精神归纳为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从中分析来看,其内核还是楚蛮文化。    

衡阳历史文化的特色与价值分析

前面我们分析了衡阳历史文化产生的源头,基本理清了其发展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衡阳历史文化特色价值主要有三点:

衡阳是以祝融祭祀、神农崇拜的民风习俗为鲜明代表的农耕文明活化石。火神祭祀与南岳衡山圣帝、火神祭祀与古城衡州、火神祭祀与民间风俗的关系;神农崇拜与生产生活习俗、神农崇拜与文化心理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农耕文明“活化石”的特点。

衡阳是以南蛮血性、船山风骨的精神品质为显著特点的湖湘文化大本营。著名历史人物如王船山、李芾、彭玉麟、曾熙、夏明翰、罗荣桓,都是这一精神品质的体现者;著名历史事件如湘军从衡阳成型出发、抗战时期47天保卫战、衡阳教案等等,都反映出衡阳人南蛮血性、船山风骨的精神特质;文化繁荣,书院汇聚,名士辈出现象,证明了衡阳是湖湘学派的重镇;明清两代衡阳手工业的发展,抗战后期以来衡阳工业的兴盛,加之内陆交通枢纽优势,促进衡阳成为南北文化经济交融发展的重地,是湖湘学派中实学主张的生动实践。

衡阳是以名山为凭、三江汇流的风水格局为突出特征的生态文化样板城。以南岳衡山作为筑城的依靠,以南岳首峰为依托,蒸水、湘江、耒水汇流带来天下奇观,来雁塔、珠晖塔、接龙塔“三位一体”,无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人居理念,千年衡阳城堪称中国传统生态城市的典范。

雁到衡阳不再南飞,历代文人墨客都把衡阳作为雁城来歌吟,中国古代十大名曲有三曲诞生在衡阳(《潇湘水云》、《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充分彰显了衡阳山川秀美、生态优美、地灵人杰的特色。

关于衡阳历史文化的保护建议

建立统一的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机制,全市城区及红线范围内的建设规划应与历史文化保护通盘考虑,不能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参照中央和湖南省文史馆的模式,成立衡阳市政府文史专家库,凡是牵涉历史文化的市政规划必须经过文史专家论证和评审程序。凡是财政资金出版的各类文史类资料,统一由市政府文史专家组评审定稿,以体现统一性、权威性。

城区各个公园、来雁新城、滨江新区、衡山科技城、雨母山风景区的规划,要统一考虑历史文化保护,既不要五花八门,也不要重复建设。酃湖公园建设要与古酃县遗址、衡州窑遗址保护统一考虑。地形地貌的大致格局不要破坏,尽量不要平山填湖堵河,要根据山水自然地貌去规划。蒸水风光带的修建,要停止铲平沿江山头的做法。原有古渡老码头一律保护修复,把渡口码头周边规划为传统风貌区,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感和文化积淀。

保护恢复古迹要优先主城区,发掘市郊区;保护修缮既有的,恢复和标记已经灭失的。岳屏公园、雁峰公园尽量不要再动山体,不再增加建筑物。雁峰公园要延伸到江边,以自然风貌呈现。主城区现有的50年以上的老街区老建筑尽可能不再拆迁。如江东岸的申公馆及周边老建筑应立即停止拆除。风光带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要千篇一律,要注意保护原有风貌。如果地质条件允许,可以不动亲水区,留出3米以上的自然地貌带,让人们感受传统的山水自然风光。

对于城区周边的古村古街古码头古渡口古桥梁古驿道等等,一律分级负责保护修复。对于名人墓地,故居,一律挂牌保护。即使是因为行政区划有难度,也可以由市政府统一公布为市级保护单位,组建统一的建设投资公司负责修复开发,集文物保护旅游于一体,滚动式开发。

在来雁新城的开发建设当中,不能标新立异,不仅塔的本身要修旧如旧,它的周边环境也要尽可能保持原生态,不能大拆大建破坏了历史原貌。在建设“来雁新城·草桥”文化风情街时,可以明代桂王府后花园复建为统一载体,避免与其他城市文化风情区的同质化;以古街区为主题风格,以古院落群为基本样式,以衡阳历史文化名人、事件为题材,以衡阳老八景中的“酒百家”为重点,集中古玩城、书画工作室、传统酒家茶馆,与石鼓书院呼应。打造既有衡阳历史文化魅力,又有旅游吸引力、商贸活力的标志性品牌。

滨江新区以珠晖塔为核心,呼应老江东岸历史街区,把杨、彭、黄等家族的故事与中国两百多年来的历史联系起来,形成真实具体的家族命运与国家民族历史风云紧密联系的特殊街区。以吸引几大家族海内外后裔和与衡阳有着特殊历史渊源的著名人物回来寻根。把老飞机坪、建湘老街区规划建设成为近代铁路、工业历史文化区。

最后,应加大宣传力度与广度。在公交站点等处标记和介绍古地名变迁历史。在人文历史遗址处设立石碑标志。推出专门的公众号,系统推介宣传衡阳的历史文化。

建议重点保护的具体项目

1.十一遗址一尊神

江洲遗址、金山岭遗址、鱼形山遗址、苗圃春秋墓葬群、凤凰山古墓群、天子坟、新平城址、衡州窑、衡山窑、湘军水师造船厂遗址(筷子洲)、彭玉麟墓;南岳圣帝火神祝融祭祀场所及墓地。

2.三江水口四山岭

湘江、蒸水、耒水;雁峰山、岳屏山、接龙山、石鼓山。

3.三城四塔六街区

酃县故城、衡州古城、抗战名城;来雁塔、珠晖塔、接龙塔、文峰塔;接龙山街区、原建湘厂街区、新建里街区、老地委大院(市委党校)街区、樟木寺街区、北支街街区。

4.八渡二壕三城门

望岳门、柴埠门、回雁门;北城壕、西城壕;潇湘门码头、柴埠门(宾日门)码头、铁炉门(阅江门)码头、泰梓码头、唐家码头、粤汉码头、先锋码头、汽轮码头。

5.三街四巷八古井

草后街、易赖西街、司前街、河街;城基巷、陕西巷、濂溪巷、雨花巷;人民路口有五代水井一口,北区院子有南朝水井一口,司前街口唐代水井一口、罗家井、春溪井、苏眼井、七里井、老市委对面水井。

6.三桥一洲二古坪

青草桥、湘江浮桥、公铁大桥;东洲;演武坪、王衙坪。

7.三馆三寺四祠堂

申公馆、退省庵、程公馆;罗汉寺、雁峰寺、护国寺;莫氏宗祠、谢氏宗祠、龙氏宗祠、丁氏宗祠。

8.三院三校一学宫

石鼓书院、船山书院、莲湖书院(青少年宫改造);省立三中旧址、三甲种工校旧址、省立三师操场;湘南学联旧址。

9.三戏一坊一戏台

衡州花鼓戏、湘剧、祁剧;余德堂牌坊、回雁峰戏台。

10.三条古道一古亭

南岳祭祀三古道:衡炎古道、湘粤古道、衡零古道;樟木乡九渡铺望岳亭。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刘定安

编辑:梁丽君

责编:魏臻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丨解读祝融峰之高
“重庆杯”第四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衡阳南岳游记​II高延萍(湖北省)
南岳七十二峰
南岳古镇文脉
也说大雁回衡阳
'五岳'是怎么回事?搞懂了再去吹牛才不会把牛皮吹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