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是深情打动人 ——平江县汉昌学区“卓越学校管理者”研修共同体走进湘西

最是深情打动人

研修一体,智慧共生。

10月14日至16日,平江县汉昌学区33所中小学的近30位校长,走进湘西,学习农村学校先进管理经验。此次活动由凤凰报刊出版传媒中南采编中心和平江县汉昌学区共同组织,得到平江县教育局、吉首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第一站——吉首市乾元小学

吉首市乾元小学位于风景优美的万溶江畔。这所不满3岁的新学校是吉首市委市政府重点建设的一所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弥漫着现代化气息的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拥有设施齐备的教学楼、综合楼、图书室、阶梯教室和食堂,是吉首市目前唯一拥有艺体馆、室内篮球场的学校。

10月15日上午,吉首市乾元小学校长高水平主持并欢迎研修共同体成员的到来。

他带领大家参观了学校的校园文化长廊以及陈列室等,并重点谈到乾元小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以试图回答:小学教育该怎么办?

乾元小学将“乾元根,龙马魂”作为办学层面的校训(学生口呼的校训“育我德情智,铸我精气神”,是对“乾元根,龙马魂”解读),并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即:育“乾元根”,铸“龙马魂”。

育“乾元根”:一是狠抓德育,强化“以德树人”之“根”;二是狠抓教学,强化基础知识教学之“根”;三是狠抓体育锻炼,坚持天天做操跑操,强化学生体能锻炼之“根”。

铸“龙马魂”:乾元注重“海量阅读”,旨在让学生(未来的千里马)“吃饱”,以丰富学生学识、开拓学生视野,助学生像“千里马”一样确立志在千里的远大志向;乾元注重开展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旨在打开学生思路、挖掘学生潜力,给学生以广阔的腾跃天地,让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像“龙”一样无拘无束、敢上天能入海,铸就刚健有为的拚搏精神。“马”的志在千里和“龙”的刚健有为的拚搏精神,一起组成了“龙马魂”。

在研讨交流时,有来访校长提问:“为什么在近60亩的校园里,看不到垃圾桶,但却很少有孩子丢垃圾?这样的管理是如何做到的?”

高水平校长谦逊地说:“习惯成自然。”在学校,校长带领老师们带头捡垃圾扫垃圾,孩子们慢慢不丢垃圾并也学会捡垃圾了。为了让孩子位子们安静有序地进餐,学校建立了几套检查和评价系统。……

同时,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为了转变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也为了纠正众多孩子爱玩手机的习惯,学校要求:每班都要选择一个研究主题,每月都要在家长的协助下带孩子走进社区和大自然去进行研究性学习。譬如,一年级学生在校园内观察研究身边的植物,和家长一起给绿化带植物浇水;二年级学生研究风筝,了解风筝的起源来历、风筝的故乡、风筝的制作方法,并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风筝,参加风筝大赛等等。


最后,乾元小学领导和平江研修共同体成员们展开了研讨。就校园文化、课程建设、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第二站——花垣县十八洞村小学


走进十八洞村小学,只见一座富有苗族特色的校园呈现在眼前。大门上有一副对联:“新少年新风貌新春向阳;红孩子红领巾红心向党。”学校只有两间教室、一间办公室和一间厨房,但十分精致,窗明几净,桌椅摆放整齐,黑板上是孩子稚嫩的笔触,教室内安装了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而在此之前,“三狗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这首苗歌则真实地反映了精准扶贫之前这里的贫困生活。
10月15日下午,研修共同体成员来到了花垣县十八洞村参观学习。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乡村教育的“逆行者”——蒲力涛老师。

从教8年多来的蒲力涛一直坚持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一线,2018年9月,主动申请到十八洞小学任教。目前学校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共14名学生。蒲力涛不仅要承担三个班的教学科目,还要承担学校食堂、园艺工等一系列村小工作,繁忙的工作和教学任务让他忙不过来,在外打工的妻子隆建华也被他叫来帮忙,夫妻二人一人负责上课一人负责煮饭,孩子们做作业时,蒲力涛也会趁着空闲来厨房帮忙炒菜。

9/18

“我来十八洞的原因就是带着一个梦想,我就希望这里的孩子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希望他们德智体美劳能够得到全面发面发展。”蒲力涛说到。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为解决学校的音体美和自然常识科目老师的缺失,他积极同中心校求助,得到了中心学校的支持,除了派教师定期送教外,还利用网络设备,与外界学校实现同步教学,让孩子们接受更优质的教学,所有存在的困难一一得以解决。

了解到十八洞村小以及蒲力涛老师的故事后,研修队成员们深受感动。

在教室里,来自平江的校长们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也和孩子们进行了互动,现场教授诗歌吟诵。同时,还欢迎师生们到平江的学校去走一走,和那里的师生们成为朋友。

第三站——吉首市寨阳小学

寨阳小学一直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弘扬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把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传承民族文化有机融合,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10月16日,吉首市寨阳小学迎来了一批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岳阳市平江县汉昌学区“卓越学校管理者”共同体的中小学校长。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苗鼓阵阵,苗歌声声,苗家娃娃用迎宾鼓舞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唢呐联奏,古筝联弹、男声独唱,独舞表演……苗家娃娃的民族才艺展示吸引了众多目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节目让现场掌声不断。

接着,校长们走进阅读·梦飞翔教室,观摩了六年级学生阅读分享课堂,孩子们从容自信的图书介绍、生动活泼的互动交流,引得校长们颔首赞许。

来到古朴典雅的书法教室,校长们欣赏了书法班学生现场书法展示,看着孩子们运笔娴熟,方圆相济、轻重有致,校长们大加赞赏。


在会议室里,寨阳小学书法公益课堂外聘教师杨再喜为校长们介绍了寨阳小学的书法教学情况。寨阳小学校长杨志芳以《校园文化建设行与思》为题,从凝练核心文化、激活团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四个方面对学校管理作了经验分享,并对于平江校长提出的关于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开设师资来源和时间安排等具体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两地校长围绕如何让民族文化进校园走真走实进行深入探究。
一个上午的观摩交流,各位校长对寨阳小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纷纷感慨不虚此行。“寨阳小学规范有质,温暖有爱,特色鲜明。”一位岳阳校长在交流中如是说。

第四站——吉首市矮寨镇民族中心完小



矮寨镇民族中心完小就坐落在矮寨大桥之下,民族风格的建筑群让学校完美地融入传统,清新质朴、静美自然。1952年,学校成立;现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吉首市最大规模农村寄宿制学校。
作为湘西州苗族聚居地为数不多的民族完小,多年来,该校秉承“让民族走出大山,让优秀成为习惯”的办学思想,以“州内一流、省内知名”为办学目标,走出了一条以传统民族文化为本,文化兴教、文化兴校的办学新路。
10月16日,研修共同体一行还来到了吉首市矮寨镇民族完小深入学习。

苗鼓咚咚响彻山谷,苗歌清清宛如天籁,武术操依依赏心悦目,苗绣针针传深情。鼓乐声声,掌声阵阵,歌声袅袅,舞姿翩翩,非遗节目一一展示,才艺表演纷纷亮相。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前来学习的校长们纷纷对师生们的出色表现和高超技艺给予了由衷赞扬和高度评价。

在学校会议室,吉首市矮寨镇民族完小石东校长和其他校领导与平江的校长们坐而论道,重点交流了民族文化如何进入校园的问题。

吉首市矮寨镇民族完小作为湘西州苗族聚居地为数不多的镇民族完小,如何传承本民族的民间文化,创办民族特色学校,是学校乃至社会最关心的。


学校以乡村少年宫为平台,将苗鼓、锣鼓、舞狮、苗绣、苗歌引进校园、引入课堂。由于学校的资金不足,就因地制宜,用木板代替苗鼓的方法,使广大师生能在课余时间自由练习苗鼓。学校邀请民间艺人对学校的年轻女教师进行苗鼓培训,教师学会苗鼓以后,每周利用午休时间和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青少年活动课,对学生进行苗鼓训练。

不到一年时间,苗鼓队伍扩展到300人左右,每次上级部门来学校检查以及外出表演,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也使得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从校园走出了大山,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

来访的平江校长们纷纷表示:平江其实也是一个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将向各学校多取经,争取做好本校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

“最是深情最动人,最是精致能动人。”这或许是对此行最好的注解。

学习反思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来自平江县“卓越学校管理者”研修共同体的校长们,写下了不少收获与反思。

(平江县三阳芙蓉学校周进春心得)

01

02

03

(平江县上坪学校陈林心得,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01

02

03

(平江县更新学校郑丹心得,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岳阳百年老校竟然有8所,最老的已经“151岁”了!有你的母校吗?
学生|调研第一天
白金海:​百年名校老贺庄学校
吴溉之,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无衔将军。
湖南岳阳市近代名人简介(二)
烟舟,岳阳文化地图上的一个符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