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经方实验录》(七):葛根汤
01
葛根汤基本认识:

组成:葛根 麻黄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栆 炙甘草

条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两者合之,则为:葛根汤主治太阳温病。

主治:太阳病津液已伤,项背强急或口渴。邪气已经侵袭背俞经络,比麻黄汤证更进一层。

02
葛根汤证加减应用医案两则:

原文医案1

师曰:封姓縫匠,病惡寒,遍身無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轉側,脈浮緊。餘診之曰:此外邪襲於皮毛,故惡寒無汗,況脈浮緊,證屬麻黃,而項背強痛,因邪氣已侵及背輸經絡,比之麻黃證更進一層,宜治以葛根湯。

葛根五錢 麻黃三錢 桂枝二錢 白芍三錢 甘草二錢 生薑四片 紅棗四枚

方意系借葛根之升提,達水液至皮膚,更佐麻黃之力,推運至毛孔之外。兩解肌表,雖與桂枝二麻黃一湯同意,而用卻不同。服後頃刻,覺背內微熱,再服,背汗遂出,次及周身,安睡一宵,病遂告差。

(图:葛根植株,来源:网络)

      白话翻译:

曹颖甫先师:一个姓封的裁缝,症状表现为怕冷,全身都无汗出,背部脊柱的筋骨疼痛,不能侧转身,脉浮紧。我诊脉之后说道:这是风寒外邪侵袭于皮毛,所以怕冷无汗,而且脉浮紧,应属麻黄汤证,但是项背僵硬疼痛,因为邪气已经侵袭到了背部的经络,现在是比麻黄汤证更进一步了,应该处以葛根汤。

葛根五钱 麻黄三钱 桂枝二钱 白芍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四片 红枣四枚

这个方借助葛根的升提之性,把津液输布到肌肉皮肤,更借助麻黄的发散之力,将其推送到毛孔之外。两度解肌发表,虽然与桂枝二麻黄一汤同样的意思,但是功用上却不同。服药后不到片刻,病人觉得脊背里面微微发热,再服一次,背上开始出汗,然后周身有微汗,安睡一个晚上之后,病就痊愈了。

原文医案2

师曰:葛根湯方治取效之速,與麻黃湯略同。且此證兼有渴飲者。予近日在陝州治夏姓一婦見之。其證太陽穴劇痛,微惡寒,脈浮緊,口燥,予用:

葛根六錢 麻黃二錢 桂枝三錢 白芍三錢 生草一錢 天花粉四錢 棗七枚

按診病時已在南歸之前晚,亦未暇問其效否。及明日,其夫送至車站,謂夜得微汗,證已全愈矣。予蓋因其燥渴,參用括蔞桂枝湯意。吾願讀經方者,皆當臨證化裁也。

佐景按 本案為吾師所親撰。夏姓婦所病者即太陽溫病也。向使吾師用葛根湯原方,未始不可優治之。今又以花粉易生薑,則更為恰切。

(图:野葛根/柴葛,来源:网络)

白话翻译:

曹颖甫先师:葛根汤取效很快,这点和麻黄汤有点像。唯一不同的是葛根汤证可能会兼有口渴多饮的情况。我近日在陕州治疗一位姓夏的妇女时发现了这个现象。她的症状表现为太阳穴剧烈疼痛,稍微怕冷,脉浮紧,口干舌燥,我用了以下的方:

葛根六钱 麻黄二钱 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 生甘草一钱 天花粉四钱 大枣七枚

我帮她看诊时已经是在准备要回到南方的前一晚,没有空闲问她效果怎样。第二天的时候,她的丈夫送我到车站,说他的妻子喝药后晚上的时候微微出汗,病症都已经全好了。我是看在她有燥渴的情况,所以参考了瓜蒌桂枝汤证的用义。我希望研读经方的学子们都能学会灵活地临证化裁加减。

    姜佐景先师这个案例是我老师亲自撰写的。姓夏的这位妇女得到的就是太阳温病。向来老师应用葛根汤原方,无不得心应手。现在这个案例是用天花粉替换生姜,就显得更贴切了。

03
伤寒与风温的关系:

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证,麻黄汤主治太阳伤寒证,均为太阳病津液未伤的情况,所以一般不渴。恽铁樵先生教导学子,桂枝汤麻黄汤其中一个主症为“口中和”,即“不渴”

葛根汤证:津液内伤,不能上承口舌,故表现为“渴”,津液不能输注背脊,故头痛项背强。“项背强几几”为津伤邪扰之轻者,如果误治,还是用发汗或下法进一步伤其津液,就会导致“背反张”、“身体强几几然”即角弓反张的刚痉,这是疾病误治之后的传变。

(图:粉葛,来源:网络)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这句话虽然不是仲景先师的原文,但是也不无道理。意思是,如果本身是葛根汤证,误当做麻黄汤证去发汗解表,虽然汗会出得来,表证会解除,但是已经导致津液亏损,必然会引起身体发热。

起初其实不是伤寒,而是温病。如果整体有改善,也并非完全是误治,只是由太阳病转为阳明病了,此时不用慌张,只要“随证治之”就好,用“白虎汤”或“葛芩连汤”或“麻杏甘石汤”去清热。

但是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医者自己分辨得很清楚,刚开始就要选择用葛根汤,而不是用麻黄汤使其伤津化热转为阳明再去处理燥和热

04
温病二禁:“禁下”、“禁火”

条文“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这也是后人的注解,非仲景原文。

但是此条文重在申明“二禁”,即“禁被下”和“禁被火”。下法为阳明病的治法,温病尚在太阳阶段,未到阳明,所以不可以下法,下则会更伤津液。温病属于津液已伤的情况,所以“禁火”,不可以用温热法以防止热灼伤津液。

05
伤寒、中风、温病与阳明病:

历代注家有一大错误:“把温病当做阳明病”

温病是恶风不恶寒不恶热,阳明病是恶热不恶寒。(以下为姜佐景先师整理而得:)

太阳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恶风恶寒

太阳中风:发热 恶风

太阳温病:发热而渴 恶风不恶寒

阳明:发热谵语 不恶寒反恶热

外感疾病传变第一原则:由寒化热。

06讨论/纠正以下说法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藏精尤冬时为甚,但不局限,冬不必藏,使扰乎阳,则春不发陈,温病之成不限于春时。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如果消耗阴精,则受到风寒时容易得到津液已伤的风温之病:葛根汤证。伤精包括:房劳、行劳、劳神等,但是以直接耗损肾精的房劳为甚。

喻嘉言“温病伏于少阴(温病为邪气久伏于少阴,发出于太阳)之说不妥:小儿没有耗损肾精,但却容易得到麻疹等一系列温病,因为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之时需要耗比较多的能量,很容易化热,这与肾精耗竭并无关(注:现在的小孩由于熬夜、玩手机、某些西药、垃圾食品、父母备孕时身体条件太差、试管婴儿等干预,不排除有肾精耗竭的因素。)。

伤寒与温病的差别在于:伤寒是发热恶寒不渴,温病是发热不恶寒而渴,只在于是否恶寒与是否渴,即津液有无耗伤,两者同为太阳病,并不存在有外感伏气之别。

葛根为阳明药,邪未入阳明而早用之,将引邪入内”、“葛根竭胃液”,这些说法都是不当的应该以临证医案实践为根据,随证治之,有是证用是药,不凭空讨论方和药。葛根汤处理太阳病伤津液之太阳温病,是补充津液的药,解表祛风和补津液未尝不可一并处理。

(图:葛花,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1----24条)
解读《经方实验录》(十四):伤寒温病之争
六经阴阳(精气血津液)辩证2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之葛根汤证 - 中医爱好者交流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医专业讨论|经方传真...
无忧山论医集之六:温病与伤寒
名医经方医案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