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难点与对策建议

摘要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中小企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重点,也是难点。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向产业链布局新赛道,赋能制造业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

中小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561/j.cnki.zggqgl.2022.11.013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成为稳定经济大盘、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在创新创业、稳岗就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构建全链条全流程数字化生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中小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囿于理念、资本、技术、人才等因素,中小企业数字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战略定位不清晰、方向不明确、业务与数字化融合度不够等问题突出,“不想转”“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等现象普遍存在。下一步,加速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准确定位,明确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并从能力提升、业务优化、数据驱动、生态协同等层面进行系统改革创新,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不是为了转而转,而是为了适应时代经济变革而进行业务颠覆式创新,以实现组织目标。数字化转型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以低成本实现转型升级的新路径,以“数字技术+管理创新”为核心要义,通过引入数字技术重构组织和业务,对产品本身、服务流程、组织结构、渠道与供应链整合、商业模式等进行数字化再造,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和发展方面的危机。

(一)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一代技术爆发让数字化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元素,开拓了快速增长的数字经济市场,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数字化加速推动产业各环节及产业链跨界融合,实现了企业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变革和重塑。以数字化转型升级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组织形式,纾解企业困境,能够显著地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生产成本、流通成本、金融成本。据中工网数据显示,在工业领域,2020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97.99%,总资产占比53.63%,营业收入占比58.3%,利润占比57.62%,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生力军。智能制造是我国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也是数字经济战略在制造业层面落实的主要体现,更是中小企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是完善产业链共生发展生态的根本要求

在数字基础上发展的智能技术和智能化,是我国制造业重要的改革发展方向。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从事传统的制造行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集中于价值链底部的加工组装环节。企业通过数字化推进企业结构、组织形式的变革,发挥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赋能企业在降低运营成本、加速流程再造、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获得全要素全周期全链路的红利。根据工信部数据,通过实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305个示范项目改造前后对比表明,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16.1%、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2%、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0.8%、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25.6%。

(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在不稳定不确定的市场中育新机,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传统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餐饮企业、制造业企业、商场超市、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承担了大量灵活就业的个体工商户等,依托物理场所提供实体服务依然是其重要经营方式。近两年,随着国际环境复杂变化和疫情的反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动能不足,订单难找、成本难降、融资难求、账款难收等问题突出。而数字化转型恰好可以充分利用数据要素创新企业产品和服务,带动消费向新领域延伸,并不断创造新消费形态,扩大数字贸易领域比较优势,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与难点

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总体上偏重于“组织数字化”基础的层面,而技术含量更高的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业务数字化”和“产业链数字化”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普遍面临缺钱、缺人、缺技术、缺方法、缺路径的难题,过高的资金压力、投入成本和试错风险、数据安全所带来的企业隐患、组织能力和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缺乏、需求不清晰、数字化专业应用上的欠缺等痛点,致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难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

(一)关注短期利益、转型方向不明确,缺乏清晰战略定位和中长期布局

中小企业从数字化实施到数字化转型实现往往需要7—9年,投资见效慢、周期长,大多数企业抱着3—6个月显著实现销售增长、降本增效的目标,用传统的绩效指标来衡量转型效果,对数字化转型试错容忍度较低。部分企业找不准业务场景与数字技术应用的结合点,“孤岛式”盲目部署数字化,缺乏长期的战略设计、各经营环节覆盖远滞后于大企业。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底我国共有企业4842万户,其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装备应用率为45%,生产过程数字化覆盖率为40%,设备联网率为35%,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率为6.2%,大幅落后于国内大型企业的同类水平。近70%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投入低于年销售额的3%,42%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低于年销售额的1%。

(二)转型整体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经验不足、缺少适用方案、转型乏力

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大多形成了成熟且固化的业务模式、经营管理理念及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等,相比数字化转型成功提升企业整体能力,更为畏惧数字化转型失败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由于技术挑战强、资金投入量大、短期收益低、转换成本高、业务再造难、试错风险大、短期效益不明显,以及缺乏先进经验和适用方案少等原因,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不想转”“不会转”状态。据中国信通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1)》数据,我国有超过55%的企业尚未完成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而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后利润为3%—5%,承受不起数字化转型的成本。2021年,79%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12%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践行阶段,9%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阶段。而大型企业30%处于深度应用阶段,22%处于转型践行阶段,48%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见图1)。

(三)数字化转型与实际业务脱节,未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业务流程中需要运用数字化技术的场景

数字化转型是对企业业务进行颠覆性转变,不仅针对信息部门,业务应用部门也要转变。当前多数中小企业数字化停留在运用于产品营销、市场需求预测等小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没有基于自身业务需求去运用数字化场景,盲目跟风新技术、参考数字化转型案例,变成以技术为中心的“装备党”。大多数企业数字化普及率、核心环节数控化率仍然偏低,数字技术助推作用并不显著。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已超过2000个,覆盖20余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服务的工业企业达到160万家。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作为产品制造全生命周期主要环节的数字技术利用率普遍低于50%,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生产方面数字技术利用率不足大型企业的一半。

(四)资源投入有限、内生动力不足,高资金成本和高失败率阻碍了转型进程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意味着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决策权力的整体调整,不仅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人才储备,还要全面升级各生产环节基础设施。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小微企业甚至没有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与大型企业相比融资较为困难,过高的资金压力和失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高失败率让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望而却步。据麦肯锡全球范围800多家调查表明,已有70%的企业启动了数字化,但是其中的71%仍然停留在试点阶段,85%的企业超过一年以上未规模化推广,一般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失败率高达80%。即使是精通数字技术的行业,例如高科技、媒体和电信,成功率不超过26%。

(五)数据资产积累薄弱、数据采集率低,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应用空间亟待开拓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真实可靠的数据,目的是推动数据在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里流动。数据的有效采集是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起点。据中国信通院《大数据白皮书(2020年)》数据,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提速,企业数据将以42.2%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企业数据中只有56%的数据能够被及时捕获,而这些数据中57%的数据得到了利用,43%的采集数据并没有被激活。企业的基础数据管理混乱,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口径不一致,内部数据资源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特别是底层设备层和过程控制层无法互联互通,形成“数据孤岛”。数据积累不足以支撑数据分析和应用,仅有5%的企业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制造环节提供优化建议和决策支持。

(六)人才匮乏,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企业效益提升作用未充分释放

缺乏具备数据思维、对数据具有敏感性和积极性的管理者、能够熟练使用数字工具的业务人员和平台搭建维护技术人员等,这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大瓶颈。据中国信通院《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数据,2020年,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国内数字化核心技术人才缺口417万人。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140万,预计2027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300万。企业中数字化相关人才平均占比仅为20%,15%的企业建立了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由于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在业务模式、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缺少数字化专业人才,导致有关项目周期延长,影响数字化转型落地效率。

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转的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业务或商业模式,其中通过业务重塑推进资产高效运转是核心目标,而数字化技术只是工具和手段。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重点从战略目标上确定转型的方向,从政策支持上缓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成本压力、从标准和监管规则上保障数字化转型的治理安全、从实施路径上树立可参考的转型案例和适宜的方案、从人才培养和业态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能力。

(一)明确战略定位和数字化转型发展目标,解决“转”与“不转”问题

中小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明确目标定位,深度理解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提升的内涵,并作出系统规划。避免为了数字化而盲目追求数字化,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产业内生逻辑,科学评估自身是否具备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行业经验、管理水平、人才梯队、价值导向和信息化基础,从自身特色和实际需求出发,了解数字化转型理论、相关技术以及业务信息系统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制定基于自身业务探索并选择能够满足业务需求、从局部慢慢推广到全局开展的数字化转型方案。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和创新转型支持方式,解决“不想转”问题

加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定向开放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服务产品,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给予一定比例的信贷倾斜,推动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贷款。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社会投入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扶持。鼓励有条件的链主企业建设面向供应链的数字平台,并开放数字资源,提升上下游协同效率。结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为中小微企业定制数字化转型服务方案,提供应用门槛低、实际成效好的工具和产品,降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和壁垒。

(三)建立中小企业适应产业发展的标准和监管体系,解决“不敢转”问题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研制工业数据交互等基础共性标准,推动数据管理等国家标准实施。研究出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性文件。通过安全的数据交换实现知识共创和共享,打破部门数据割裂局面,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企业信息保护。从技术创新、法律体系、行业规范和自律等角度协同推进,合理平衡数据安全与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需求和发展阶段,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强化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重要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切实有效防范各类数据安全风险。

(四)强化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解决“不会转”问题

根据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的特点,在不同行业中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优秀企业,进行经验总结和复制推广,充分发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的示范作用。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向上中下游中小企业开放创新、市场、人才资源,在技术攻关、生产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协作、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针对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需求场景,面向重点行业开发数字化转型工具,培育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从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智能生产等关键环节入手,为中小企业打造成本低、易部署、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五)创新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新业态,解决“转不好”问题

完善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健全引进人才服务机制和配套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大力引进高层次数字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和开设数字化转型教学课程,培养中小企业数字化领域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使用便捷、成本低廉的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强化工业互联网服务中小企业的融通功能,推动生产要素整合和共享共用。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基地、进园区、进集群。鼓励更多专业化服务机构以转型实用技术为基础,分阶段、分场景为中小企业设计数字化转型助手工具,以及为中小企业相关员工进行培训等,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作者:李红娟

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排版:陶宁东

初审:张晓媚

终审:普洱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拥抱”数字化,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如何解决?
你真的了解数字化转型吗?
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调研15000余家企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1版)》发布(附下载)
我们误解了数字化,其实中小企业才是数字化转型的主角!并不是央企国资与传统大型企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