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源瑶族自治县“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与装备发展规划

乳源瑶族自治县“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与装备发展规划

 

为确保我县教育信息化与装备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韶关市教育信息化规划(2010-2015)》,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县教育信息化与装备的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应用为先,持续发展”的原则,以需求促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应用和区域内共建共享为基础,以教育技术科研为动力,以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关键,加快我县教育信息化与装备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强县目标,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

二、发展目标

以农村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实现“校校通”工程,加快基础教育专网设施建设,大力推行教育电子政务和无纸化办公,积极推进教育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能力,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努力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教育网络体系。加强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按标准配备教学仪器设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到2015年,我县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程度达到全省中等发展水平。

三、主要任务

1.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计算机室、多媒体电教平台、电子阅览室、软件制作室和学习资源中心等装备力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镇中心小学和初中学校逐步实现“班班通”。独立建制学校建成简易校园网络,统一数字校园软件平台,实现统一规范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创建数字化校园示范校评估机制,引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向纵深层次发展。到2015年,全县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学生计算机平均生机比为12135%的班级均能开展多媒体教学,一线教师达到每三人1台办公计算机,全部接入基础教育专网和建成门户网站,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网上培训、远程教育等,创建高中、初中和小学各一所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规划学科实验室、音乐室和美术室等装备,配备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加强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加快制定实验目录步伐,进一步健全实验室管理档案,加强教学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开展学生实验操作竞赛活动,加大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督查力度,健全实验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到2015年,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按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均装备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和美术室等教学专用教室,教学仪器设备到达国家一类标准,教师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将实验操作考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3.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引进、开发与应用,建设包括备课资料和优秀教案、CAI资源库,与教育有关的音视频及图书资料、电子刊物等内容的学科教学资源库,以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重点,推进城乡教育资源服务一体化,完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和技术环境,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汇聚建成“地方本土化资源和特色资源为主、学校以校本资源和原创性资源为主”的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4、推进信息化应用环境建设。 以教育信息化科研工作为先导, 重点围绕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重点骨干学校为龙头,组建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网络,在学校中广泛开展备课、上课、自制课件、教学设计、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研讨、交流、评比活动。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到2015年,农村学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课堂覆盖率达到85%以上,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应用覆盖率达到100%承担县级以上立项现代教育技术课题10个以上。

 5.加强现代教育技术队伍建设。到2015年,县级教育信息管理中心要配备2名懂网络技术的专职人员,指导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和管理,切实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建设。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信息中心至少要有1名专任教师和2名计算机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管理维护人员,参加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达80%以上。

 四、保障措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1、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领导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装备建设、管理、应用的动力,创造有利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的舆论氛围。
    2、加大经费投入,将教育信息化和装备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鼓励创建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和机制。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支撑。

 3、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和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强县级现代教育技术业务部门建设,充实专业人员,改善工作条件,提高队伍素质,改进服务水平。县直属中小学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其他学校要形成专门队伍,负责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推广的组织、服务工作。

 4、实施“班班通”工程项目,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教学设备,改善教师信息化办公条件和现代教学手段。

    5、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综合改革试点县。按照《广东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案(试行)》,加强督查考核,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把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管理和推广使用工作作为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之一,制定分年度的实施计划与要求,进行过程性检查考核,保证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最详细的解读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校本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思考_案例中心_教育信息化_中国教育先锋网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校园行业相关政策 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安新民《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解读
抗疫中的教育学 | 胡艺龄:信息化2.0时代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思考
发展农村教育 别落下信息化“功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