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岳之三:南岳衡山
衡山
     
      衡山,一名岣嵝山,又名霍山 ,委宛山,古称南岳 ,为五岳之一。      
     衡山南起回雁峰,北止长沙岳麓山。横跨湖南省八个市县,逶迤八百里,共有72个山峰,群峰巍峨,气势磅礴。因其景色分外美丽,有五岳独秀之名。山水树木,奇花异草,庙宇亭台,令人目不暇接。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堪称南岳衡山四绝;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游客面对衡山四时佳景,哪用寻觅酒家推杯把盏,登上南岳看着看着不觉也就醉了也。
     中国人给他人祝寿喜欢称颂“寿比南山”,其南山具体是指哪座山呢?一直众说纷纭。然而,衡山位于古代中国之南、五岳之南,位处轸星之翼,好象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天地重量,于是衡山就这样定下了名。又因轸星旁有一小星,名叫长沙星,此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自宋徽宗在南岳留下“寿岳”石刻和“天下南岳”题词后,从此寿比南山盛称于世。依据《南岳志》记载,还有“寿比南山”四字题刻于南岳祝融峰祝融殿北墙基下舍身崖上,楷书阴刻,每字一米见方,故“寿比南山”的南山指的就是五岳之一的衡山。因此,那些既无文字作证,又与寿命没有关联的南山勉强说成有一些关系,实在是种牵强附会,不可采信,由他说去。
     进入衡山景区的路口有一座二三十米高的花岗岩大牌坊,上面有刘海粟大书“南岳衡山”四字,旁边巨大的立柱上是胡遐之撰写的对联:“秀气来高宇,看四绝奇观,五峰胜景;文明称奥区,有二贤吟迹,七祖道场。”实属大家气派,显现儒雅风流。
    
      南岳大庙是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在红色围墙内,古色古香,雄伟博大。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它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最早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历经宋、元、明、清历朝各代六次大火和十六次重修扩建。于光绪八年形成现在的规模。南岳大庙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四周以红墙,角楼高耸,接溪涧山泉,引绕墙流水,是按照北京故宫样式重修的。南岳大庙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分左中右三厢,各供奉着道教神仙和佛教菩萨,南岳是唯一道、佛共处的宗教圣地,堪称我国寺庙一绝。我数次来此,一念可拜十方佛,烧香跪拜,抽签问卦,求神祈福等一慨就免了吧。大庙内建筑,处处都是飞檐翘壁,黄色和墨色的琉璃瓦顶,红色或白色的墙体,朱红的圆形柱子,彰显出宗教的神秘和大气。雕梁画栋,古朴精湛,技法那么高超,绚丽而且端庄。
     御碑亭于我情有独钟,每次去南岳大庙都要去游览。亭前有三孔门,分为正门和东西门。正门在古代时只有帝王和朝官们才能通行,平民百姓只能走东、西两个小门。而今来自各地的游客,可以大摇大摆地从正门进入,享受当年皇帝才能享有的特权。自古帝王将相皆尘土,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御碑亭上八角重檐,红柱碧瓦,鸟兽齐备,八个飞檐的檐角挂着鱼尾风铃,风动铃响,悠扬清脆之声不绝于耳。亭的四周檐板上撰写200个篆体各异的"寿"字,每个寿字构思巧妙,无一雷同。所以这儿又叫百寿亭。亭内有一座青石碑,清康熙四十七年所立,上刻清圣祖玄烨亲撰《重修南岳庙记》碑文。石碑顶上有双龙捧日的浅雕盘龙,碑座是石龟,由一块重达20吨的青石镂凿而成,栩栩如生,青石龟叫千年长寿吉祥龟,也是龙生九子之长子,名叫贔屃。它好文不好武,且擅长负重,据说碑碣立在他的背上便可久经沧桑而不倒,永存后世。因此,历代都用它驮御碑。这个青石龟非常有灵气,人们都说:“摸摸乌龟头,一生不用愁;摸摸乌龟背,大富又大贵;摸摸乌龟嘴,夫妻不吵嘴;从头摸到尾,万事不后悔”。凡是去过御碑亭的游客,大都伸手摸过,看那龟头龟身,光滑且光亮,不知经历古今多少双各种各样的手抚摸过,贵到皇帝,贱到穷人,不过,摸一摸还真舒服,有种清凉的感觉,好一个爽字了得,只是石龟千年还在,但抚摸过它的人却换了一批又一批,大都不在人世了。

     南岳忠烈祠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香炉峰下,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有“小中山陵”之称,是大陆唯一一处纪念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陵园气势雄浑、庄严肃穆。牌坊、“七七”纪念塔、纪念堂、致敬碑、享堂从低而高组成一体,上下左右,错落有致。这是国民党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修建的。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路走来,最后站立在南岳忠烈祠下,隐约见到历史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那令人胆战心寒的杀戮和为民族的存亡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们,仿佛就在眼前。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带来的?当然也有长眠在此的国民党烈士的功劳,虽然主义不同,但抵抗外敌,宁愿抛头颅,洒热血,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应该承认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且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历史总是那么沉重,世事常常难以预料。陵园自1943年修好之后,先后经历过三次破坏。第一次是衡阳沦陷后被日本鬼子捣毁的;第二次是1953年由政府下令凿掉所有的碑刻文字;第三次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坏比前两次更加彻底一些,红卫兵挖掘了所有的烈士墓,扔弃了烈士的骨灰。两党之间的尖锐对立,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几句话怎能陈说清楚。虽然如此,那些为国捐躯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仰?在民族危难之际,敢于挺身而出,奔赴前线,最后献出了生命的人,难道不算烈士?兄弟权利之争,主义政治之争,总是让人不能释怀。然而,又谁知在多年以后的今天,这里终于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来无数爱国人士前来凭吊,抛却旧日的恩怨,祭奠那些为民族存亡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凭吊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屈的中华之魂,骨灰的存在不存在,其实仅仅是一种形式。上世纪80年代,忠烈祠终于被重新修建一新,张自忠、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等人也被民政部重新认定为烈士。经过时间的沉淀,历史已经真正还原,英雄终究还是英雄。
     走出忠烈祠,不禁使人潸然泪下,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个世界总有战争呢?战争不就是一种丛林法则吗,它只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受害的一方别无一点好处,只有灾难而已,善良的人们应该诅咒战争,遣责那些怀有野心而发动战争的个人和国家,但愿这个世界少些战争,最好不要发生战争。

     衡山的盘山公路一直修到了祝融峰,仿佛一把利剑柄上的缎带飘呀飘,在崇山峻岭之间,弯弯曲曲,直至在距离顶峰数百米的地方嘎然而止。
     登上“天阶”走进祝融峰顶祝融殿,大殿正中供奉的就是人称“有求必应”的祝融火神了。祝融火神在宋朝时被封为南岳司天昭圣帝,故称其为南岳圣帝,自此以后,民间自发组织去南岳朝圣的群众络绎不绝。祝融殿是为纪念祝融火神的功德而建,隋以前就有建筑,只是各个朝代所叫的名字不同,至清乾隆年间才改名为祝融殿。整个殿宇分为两进,全部是用花岗岩石建成,殿顶上盖着加锡铁瓦,在这些铁瓦中,还保存有宋朝铸造历经千年光洁而不锈的铁瓦数十块呢。
     祝融峰之高为南岳风光“四绝”之首。由于常年烟云的烘托和群峰的叠衬,加之它矗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它峻极天穹。在古汉语中“祝”是持久永远之意,“融”是光明之意,“祝融”表示永远光明。此处为俯览群峰和日出,观赏云海与雪景的最佳去处。
     祝融是上古轩辕时代黄帝手下的一名火正官,由于他以火施化、教民熟食、生火御寒、举火驱兽,其功德光融天下,黄帝委任他主管南方事物。祝融以南岳衡山为栖息之所,死后葬于衡山,人们为了永远记住他,便以衡山最高峰命名为祝融峰,并建一座大殿以为纪念。
     上山途中,旅游朝圣的人络绎不绝,有的看样子是从半山亭开始徒步登山的,累得喘吁吁。最难得的是一群既揖又跪登山的朝圣者,他们背上背着行李包,右肩后上面斜插一面鹅黄锯齿边三角旗,左手拿一个小木凳,凳上插着燃烧着的香,为了统一他们的动作,有专人司唱,三步一揖一跪拜,每个人的膝盖上都绑着护膝,要是没有护膝的保护,这种朝拜方法会把膝盖磨破,流出血来。他们旁若无人如此上山,脸上根本看不出一路登山的艰辛,眼角眉梢都透出常人少有的虔诚,大慨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旅游第十八站 衡山
【绘声'岳'色】导游带您听南岳,忠烈祠
2008.11.11 湖南 衡阳 南岳衡山
到了寿比南山,总要亲自攀登一下,南岳衡山攻略详细
南岳衡山的介绍
文学看台4098 | ​陈辚:登衡山遇见的那些美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