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刘理中巜大学之道》六度思维八种途径

       二、次序图

《大学》经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讲析》:“明、新固皆欲止至善矣,然何由得至善而止之?要必知止而后能得止也。诚于融会贯通之后,洞彻乎明、新之止,则识得去处,方寸之间事物皆有定理,而后志有定向矣。志既有定,则内念不兴,外物不摇,无以动其心,而后能静矣。心既能静,则憧扰不形,随身所处无所择于地,而后能安矣。安则从容闲暇,事至物来,有以接之,而后能虑矣。能虑则随事观理,悉协于当然之则,而后明、新皆得所止矣。得止由于知止,如此。合而观之,明德、新民皆物也,然必明德,方可新民,物不有本末乎!知止能得皆事也,然必知止,方才能得,事不有终始乎!本与始所该先,末与终所该后。若晓得先后次第,则进为有序,自然由本以及末,自始以至终,而大学之道不远矣!”

如上《讲析》所言,物有本末之分,明德、新民与物相对,所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讲的是由本及末的逻辑顺序;事有终始之分,知止、能得与事相对,所以知止为始,能得为终,讲的是始先终后的发展顺序。修德的次序或说思维程序,就是按照知止能得的发展先后,由“知、止、定、静、安、虑、得”六道程序一步一步开展的。

                             (一)知

《讲析》认为,“知”最重要,“知”通“智”,具有心之制的特性,是打开心中天理五常的阀门,具有对仁、义、礼、信的觉察和判断,要长仁、和义、合礼、干事,实现明明德、作亲民的目标,最首要问题就是打开心智,智是居于所有德性之先的。刘刚中曾说:“做学问的方法,必有一个顺序起端之处,这个起端就是'智’,人心如果具备了'智’这个德性,就能够识得义理所在。如此这样,想要有个仁,便当真能得到这个仁;想要有个义,便当真能得到这个义;想要有个礼,便当真能得到这个礼;想要有个信,便当真能得到这个信(《师友问答》)。”

所以,这第一道程序,指的是修德做学问之人,首先要端正态度,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有了知识,才能够认识万事万物本质规律,把握正确方向,从而明确目标。

                         (二)止

  《讲析》引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与上节言功夫者不同。”即“三纲”中“止于至善”的“止”是不迁移的意思,这里的“止”是目标所在的意思。

所以,这第二道程序,指的是修德做学问之人,通过知识启蒙、智慧开发,掌握了是非、真妄的辨别能力。有了辨别能力,才能够明白天理所在,识得目标、归宿和立场原则所在,从而树立志向。

                             (三)定

《讲析》引注:“定,是心有定向,以理言,惟见得事物皆有定理,而有志,方有定向。”

所以,这第三道程序,指的是修德做学问之人,树立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远大志向,才能够产生忠贞不渝的执着精神,形成坚如磐石的信仰定力。有了定力,才能够对至善天理不怀疑,对目标追求不迁移,对归宿和立场原则不动摇,去除各种私心杂念。      

                              (四)静

  《讲析》引注:“静,是不妄动,以心言。”心理强大,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待人接物宽容仁厚,不忧不惧。

所以,这第四道程序,指的是修德做学问之人,胸有理想,又能面对现实,心有主宰,从内在感官上摒弃欲望、断绝思虑的困扰,在寂静中提撕警觉来体证涵养心志,使虚静的心灵世界深处生发出对于天理、天道的敬畏之心。有这种淡泊宁静,才能够时时收敛住自己的放心不使走失,处处保持身心一体一致,从而安身立命。

                                (五)安

 《讲析》引注:“安,是所处而安,以身言。”诚如刘刚中遗嘱所言:“显荣衰谢,虽曰人事,盖亦时所致焉,能明道慎行,不忘其先,足矣”无论人世间多么纷繁喧闹、自身际遇多么颠沛起伏,顺境也好,逆境也罢,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正确对待,切不可为了身家地位自卑失志,更不可攀高妄求。

所以,这第五道程序,指的是修德做学问之人,去除了心中杂念,聚焦当下,安身立命。身心安顿下来了,才能够既不急躁、也不懈怠,乐于把思想落实到鲜活的生活实践中,达到理想境界与现实之间和谐合拍,从容学习,从容做事。

                              (六)虑

  《讲析》引注:“虑,是处事精详,以事言。”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从容安详,仔细审察,为处事第一方法,偏急自古就是处事的大忌,若慌忙急迫,便恐偏私、武断而发生错误,哪怕你没有害人之心,但造成的后果必然要害人,有时甚至比害人性命还要严重得多。

所以,这第六道程序,指的是修德做学问之人,身安行乐,才能够从容不迫地审察事物,不偏、不私、不蔽、不障,从而得其所止。

                              (七)得

  朱熹《大学章句》释“得”字为:“得,谓得其所止”,《讲析》引注:“得”有完成、达成的意思。

所以,这第六道程序,指的是修德做学问之人,从容应事,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逻辑妥善对待,深思熟虑,全面客观。这样,做事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合于仁、义、礼、智、信的天理,使明明德、亲民的功夫达到至善的境界。

《讲析》对“知止能得”先后次序认识的重要性,进一步总结指出:“明德、新民皆性中物也。然明德为本,新民为末。非物有本末乎,知止能得皆份内事也,然知止为始,能得为终;非事有终始乎,诚知本始所当先而先之,终末所当后而后之,则进为有序,德可明而民可新,善可知而止可得,庶近乎大学之道矣。”大道至简至易,并不神秘,虽无形无象,不可视见,不可听闻,难以捕捉,但它以德性蕴含在天地万物的自然属性中,展现在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中。从事物本质逻辑上讲,“明明德”是本,“亲民”是末,本先末后;从事物发展逻辑上讲,“知止”是始,“得”是终,始先终后。我们按照本始为先,终末为后的次第来认识事物,在为人处世中观其所变,不仅能知晓事物发生的现象与过程,而且能洞察秋毫,透过现象看本质。《传文》说,孔子“听讼”,审案的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就叫懂得根本。如果我们也能够既知其所以,又知其所以然;既知某事发生的过程是什么,又知其事件之所以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就离《大学》之道不甚远了。

                             三、方法图


修德的方法内容是根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顺序一步一步来实现的。

                       (一)格物

《讲析》引注:“格物,穷至事物之理,欲其表里精粗无不到”。

《讲析》:“自表而里、自粗而精,然'里’之中又有'里’,'精’之中又有至精,还得一重又一重,须极处无不到方是格物。”人心有本然之明,事物有当然之理。格物的方法就是,用我们心中已明之理,去探究事物内在之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部分到全体,一层又一层,一重又一重,直至事物当然之理得到显明。

格物是“梦觉”关,朱熹说“格得来是觉(真),格不得只是梦(幻)”,它是明明德、止至善的关键所在,也是儒家科学精神的源头来水。我们普遍人熟知的神农格百草,分清食物、药材和毒草之性,颛顼格星象,发明天文历法,牛顿格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周敦颐格莲比德,是格得来;王阳明格竹成疾,“两小儿”格日不辨大小,是格不来;亚里士多德格星系创地心说,盲人格大象似柱子,也是格不来。

    格物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连接物我,合天地人伦,指引人们以内心之理来探究显明万物之理,又以万物之理彰示人伦之理。宇宙循环往复,发展变化无穷无尽,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格物永无终止。

                                (二)致知

  《讲析》引注:“致知是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吾心全体大用无不明也。”

《讲析》:“致知是全体说,格物是零细说,物在外而理具于心,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知与物无先后,故曰'在’。”就是说, “格物”和“致知”两个条目之间,不分先后,二者相须,所以说“致知在格物”。致知是全体说,形而上,格物是从个别实体上说,形而下。致知的方法就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件的认识基础上,从多种事物、大量现象中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具有一般规律的知识。

致知要除“忘、助”两病症。《讲析》提示为学者:有志于修德做学问的人,切记戒得玩忽懈怠,在平常日用饮食上、草木器械中,时时留意,不可须臾有忘;要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最是要不得。

                       (三)诚意

 《讲析》引注:“意者,一念善恶分路之始,心之所发也,欲其必自慊而无自欺也;诚者,实也,去妄存真也。”“诚意”的意思就是一念不欺,真实无妄,好善而恶恶。

《讲析》认为:诚意是《大学》要紧关头,跟定“致知”而来,这个阶段的为学之人,已经能够分清是非善恶,就看你怎么面对。诚意的方法就是,戒自欺、能慎独,在善恶面前不应逃避,要像喜欢好看的颜色一样务必求得这个善,像厌恶臭草一样务必除去这个恶。诚意的要害是“慎独”,《讲析》说:“然其欺与不欺,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君子必慎其独,以审其诚意之机焉。”即在“独处时、接人时、初发念时、正应事时、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咽喉处把捉住。

诚意是“人鬼”关。朱熹说“诚得来是人,诚不得只是鬼。”《讲析》指明,能慎独的就是人,不能慎独的就只是鬼。不能慎独的人,独处时以为没人看见,什么恶事都做出来,当见到有人的时候,赶忙遮蔽隐藏起来,殊不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讲析》进一步解释:“曾子尝有言曰:幽独中只说无人看见、无人指摘,岂知为善者不必求人知,毕竟人自晓得;为恶者,唯恐人知,毕竟被人识破。莫谓无人看见,乃众目所共视也;莫谓无人指摘,乃众手所共指也。幽独也,不可掩至此,岂不甚可畏乎!即曾子之言观之,愈见君子不可不慎独也。”这方面,杨震的“幕夜畏四知”与君子慎独有同曲之妙。

能慎独的人磊落光明,不能慎独的人阴沉幽暗。《讲析》比喻说,富足的人家,房子必然华美光鲜,诚得来的君子,心中没有惭愧沮丧,四肢必然时时舒畅。君子以德润身,所以心宽体胖。

                                (四)正心

  《讲析》引注:“敬以直内,虚以应物,心体正直,不偏邪。”

《讲析》:“所谓'修身在正心’者,何也?盖心者,身之主,本体原自虚灵,一物不著。若有所偏主于忿懥而不能察夫理,则为忿懥所累,而不得其正矣;有所偏主于恐惧而不能察夫理,则为恐惧所累,而不得其正矣;有所偏主于好乐而不能察夫理,则为好乐所累,而不得其正矣;有所偏主于忧患而不能察夫理,则为忧患所累,而不得其正矣;心之用失其正,则心之本体安能得其正乎?”天理虚灵不昧,人心惟虚故灵。身被愤怒、恐惧、喜好、忧虑这些个“有所”而累,心思就被牵引走了,心思不在身上,则无以检审其身。如《传文》所述,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但却一点也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味道。正心的方法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收紧放心,稳控情绪。

正心是“情理”关。《讲析》强调:“正者,察之于方动之时,而敬以直之。直之,是去其'有所’而使之正也。“察”、“敬”功夫用在“诚意”后,似不甚着力,然却极难。盖诚意工夫,用得太猛最易偏,非是刻刻提撕,刻刻谨凛,不能走作。”理与情,既对立又统一,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一旦任其左右了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原则方向。正心并不是完全摒弃喜、怒、哀、乐、惧,而是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和谐地修身养性。

正心作为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担负着理性的使命。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被情感围猎。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正其心”,以理智驾驭这份诚实的感情,牢记好《大虞谟》“允厥执中”诀,保持中正平和的理性判断。

                               (五)修身

 《讲析》引注:“慎举动、公好恶,身有检制而不妄为”。《传文》说,之所要修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谚语说,人们都不懂得自己孩子的坏,人们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的道理所在。

《讲析》:“夫亲爱、畏敬、哀矜,好之属也,岂其中尽无恶乎?贱恶、敖惰,恶之属也,岂其中尽无美乎?而皆一于偏辟如此。故于所好而能知其恶,所恶而能知其美者,虽正心以后犹难。”意思是找出亲近之人的缺点,所厌恶之人的优点,即便中正平和之人也恐怕不容易做到。修身的方法就是,公正待人,务必克服情感偏私,既要察觉自己所亲爱、所敬畏、所怜悯的人身上的缺点,也要能够从自己所讨厌、所轻视的人身上发现优点长处。

修身是“八目”的中枢,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所“厚”者,在《大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讲析》说“以身对家、国、天下而言,则身为本,家、国、天下为末,使不能格、致、诚、正以修其身,则其本乱矣。条目虽有八件,其实自天子以至庶人,凡有家、国、天下之责者,一切皆以修身为本。盖能格致、诚意、正心以修身,则齐家、治国、平天下举而措之耳!庶人无国与天下之责,然有家亦可言本,所以人之尊卑虽不同,都该以修身为本也。若不能修身,是本先乱了,却要家齐、国治、天下平无此理矣!”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要说具有悠久灿烂文明的中国人懂,化外之人也能够有所感悟,一位英国基督教徒曾为自己这样铭道:“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曾梦想改变世界。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缩小了范围,决心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终于领悟了,我应该改变自己,以身作则来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

                               (六)齐家

 《讲析》引注:“笃恩义、正人伦,一家之人肃然齐一”。“肃然”有恭敬看齐之意,“齐一”指整齐划一貌。古时候的“家”指士大夫之家,主要指家族而言,但也包含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小家庭。

《传文》说: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对待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对待长官;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对待统治民众。

《讲析》:“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盖家乃国之本,若不能修身则家之人已不可教,而能教国之人使之感化,绝无此理也。故治国之君子,身不出家而标准已立,自成其教于国焉。所以然者,何也?盖家、国虽异,其理则同。如事亲谓孝,然国之有君犹家之有亲,在家事亲之理即国之臣所以事君之理也;事兄谓悌,然国之有长犹家之有兄,在家事兄之理即国之卑贱所以事官长之理也;抚幼谓慈,然国之有众犹家之有幼,在家抚幼之理即国之官司所以使众之理也。此君子所以不出家而成教也”。“君子所以不出家而成教”是齐家治国的要义所在,一身之举动,一家之趋向关焉;一家之习尚,一国之观瞻系焉。齐家的方法是,孝、悌、慈,使一家之人仁爱相亲,慈让相敬、情谊融洽。

齐家关键在“两宜”,即做好与妇人、与兄弟之间的齐一教化。《讲析》认为“盖天下之未易化者,妇人,齐家而能宜其家人,则无不齐矣”,妇人从外家嫁过来,和本家族成员关系之间有所阻隔,缺乏立即的亲缘、恩缘纽带,是最不容易教化成“肃然齐一”的,妇人如果能够以文王妃为榜样,贤淑有德,与家里每一个成员为善,那这个家没有不齐的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贤妻良母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家族后代发展的水平。《讲析》还认为“盖人情之最易失者,兄弟,齐家而能宜其兄弟,则又无不齐矣”,兄弟之间血脉相连、厉害相关,即时的关系最深,是家族存在最重要的人伦基石,但兄弟情谊是最容易忘记的,如果兄弟姊妹、至亲骨肉之间能够和睦互助,那这个家又没有不齐的道理,兄弟的凝聚力决定了家族的影响力。刘刚中认为,假如一个君子能够做到孝悌慈齐家,就可委之以治国之责了,举贤良孝廉来选拔官员的依据就在于此。

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亲民之事,但治国、平天下不是庶民之责,普通庶民的功夫就做到这个层面。

                            (七)治国

 《讲析》引注:治国是“立标准、胥教化,百姓昭明。”古时候的“国”指诸侯国,与今天的国家概念有所不同,可以把它看成今天的一个政区或部门。治国之道和齐家之道是一致的,讲孝悌慈,忠于领袖、服从领导、爱护百姓,以出自本然的爱子之心体恤民众,戒贪戾、立典章、施教化以绝祸端。

    治国最重要的方法是,兴仁行恕,如朱熹所注“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皆推己以及人,所谓恕也,不如是,则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矣。”《讲析》说:“试观尧舜躬行仁孝悌慈而帅天下以仁,民皆感化而从其仁。桀纣行不仁、不孝、不悌、不慈而帅天下以暴,亦效尤而从其暴,机甚捷也。夫桀纣之时,何尝不令民以仁?但所好者暴而所令者仁,是所令反其所好矣。民谁肯从其令乎?是故君子从不为空言之令,必有孝悌慈之善于己,而后可出令以责人从善,无不孝、不悌、不慈之恶于己,而后可出令以禁人之恶,此推己及人所谓恕也。若己未能有善而无恶,却令人为善以去恶,则是藏乎身者不恕,而能使人改过迁善以从其令者,未有之也。”尧舜施行仁政,然后推己及人,号令之下,人人归于仁,是“恕”;桀纣自行暴政,又想号令天下之人从仁,就是不“恕”。这个“恕”字,不是宽恕的意思,而是宽容,将心比心,自己所不乐意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恕”或“恕道”,对庶人即普通民众并不十分重要,实行起来也较容易,因为他们平常都是弱势群体,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大多也没这个能力。但是负有治国之责的君子,身处要害地位,最应该奉行“恕道”。

                          (八)平天下

 《讲析》引注:“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即新民止于至善。

《传文》说:之所队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以身作则,实行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平天下的方法是,絜矩之道。它与前面讲的“恕道”一脉相承。“恕道”侧重将心比己,“絜矩之道”强调以身垂范。孔子说“当政者的德行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只要风吹草,草必然随风倒伏。”(《论语·颜渊》)世道人心,莫不上行下效,榜样和领袖说什么,提倡什么,做什么,影响不可估量。负有天下之责的君子,必须力行“絜矩之道”,以身作则,引领示范。

    “絜矩之道”关键在“公好恶”。《小雅˙南山˙有台》说“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讲析》:“夫君子何以谓之父母哉?盖言君子能以民心为己心,如保暖安逸民之所好也,则因其所好而好之,以使之必遂。饥寒劳苦民之所恶也,则因其所恶而恶之,以使之必去。是君子于民,真心诚求之,爱之如子矣。民不爱之如父母乎?能絜矩之效如此。”

    “公好恶”要掌握一个度,《讲析》提示:“是絜矩也,能之则为父母,不能则为天下僇”。负有天下之责的君子,能以百姓所喜欢的为喜欢,以老百姓所厌恶的为厌恶,因势利导,把握住“公好恶”的度,就能成为天下百姓的父母,是能絜矩也。如果失去“公好恶”的度,就可能身与国俱亡,成为被天下所戮之人,是不能絜矩也。这个“度”是什么呢?就是“德”,即天理或道。《讲析》说“盖焉殷先王有道而得众,克配上帝而得国,所谓好恶能慎,而为民父母者此也。及殷后王无道而失众,则峻命难保而失国,所谓好恶不慎,而为天下僇者此也。絜矩之得失,岂细故哉!”殷人前王商汤因为有德而成为天下人的父母,后王桀因为失德国灭身死,为天下人所戮杀。

    负有天下之责的君子“公好恶”,在货财上,财散于下,得民、得土、得天命,是能絜矩也;在用人上,任用容贤利国之臣,放弃妨贤病国之人,是能絜矩也;在理财上,以财发身,大道生财而不聚敛,崇义轻利而天下平,是能絜矩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蜜林:《大学》《中庸》不同论(大学言心,中庸言性)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大学》诚意与慎独
张岱年:修身与养心
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