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宝典』秋季养生保健小知识

秋季养生
  立秋一到,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然炎热,气候干燥,所以人的身体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只有顺应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了解秋季的最佳营养摄入,才能为冬季的养生打好基础。

宜忌原则
    防秋燥:秋日空气干燥,人们常会出现发热、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现象。宜多喝,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
    宜养肺:多吃润肺养阴的食物。
    少辛增酸:秋季辛味食物吃得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可吃些酸味食物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樱山楂等。

食物选择宜忌

忌食
辣椒,刺激消化道黏膜,且助湿热。
白酒,酒精成分加速机体脱水。
盐,吃盐过多,易口干舌燥。
狗肉,助热生火,有壮阳作用,伤阴。
其他,花椒、桂皮、生、葱、烧烤、咖喱、芥末羊肉韭菜等。

宜食
蜂蜜,有消除疲劳、润肺去燥、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合作为秋天的滋补品。
银耳,味甘、性平,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益气和血、补肾强心、健脑提神、解除疲劳等功效。
甘蔗,味甘涩、性平,有滋阴润燥、和胃止呕、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津液不足所致的口干便秘、咳嗽痰少,胃津不足的干呕,热伤津液所致的口渴心烦,为秋令适宜之食补。
,味甘、性寒,有润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用。适用于秋燥或热病伤阴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以及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
芝麻,味甘、性平,有养阴润燥、补肾益脑、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阴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皮肤干燥及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头发早白、腰膝酸软。
甲鱼,是一种肉味鲜美的珍贵补品,易于消化吸收,能促进血液循环,可滋阴凉血益气,常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骨蒸潮热、腰疼、崩漏、带下及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等。
藕,味甘、性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
菠菜,味甘、性凉,能滋阴润燥、通利肠胃。可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欲饮、肠燥便秘、贫血及衄血、便血等出血症。
乌鸡,味甘、性平,具有补血益阴、退热除烦的功效。
豆浆,味甘、性平,有健脾养胃、补虚润燥、清肺化痰、通淋利尿、润肤美容的功效。
更多,春笋、芹菜、荠菜、茭白海带鸡蛋、瘦猪肉、鲤鱼、山药萝卜、海蜇、黄瓜香蕉、苹果、石榴、荞麦、百合等。

相宜食谱推荐:雪梨白米粥
原料:雪梨1个,粳米l00克,蜂蜜适量。
做法:
1.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丁;粳米洗净。
2.沸水放粳米,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20分钟。
3.加入梨,继续用小火煮片刻。粥稍凉后,调入蜂蜜即可。

秋天气候干燥,梨含大量水分,生津液,可润肺去燥。
秋天五谷丰登,多吃杂粮,有利于涤清肠胃。
银耳是润肺止咳佳品,喝上一碗银耳羹,可有效缓解秋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秋季养生之饮食调养
白露|“秋燥”为啥总跟肺过不去呢?
《养生堂》20230826解除身体的“干旱”危机
多雨之秋,让人又燥又湿!常喝两杯茶,祛湿又润燥!
供暖季如何防燥不上火
甘蔗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