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是兵马俑真正的发现者?
    如果把时针拨回到1974年3月29日,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现为西安市临潼区)晏寨公社(现为晏寨乡)秦始皇陵东侧一个偏僻小村———西杨村,几位土生土长的村民为了抗旱在村南打井时,挖出了几件破碎的陶俑残片。自此,揭开了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的序幕。

  1974年3月29日,对秦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它翻开了秦陵史上的重要一页。这天,在井下挖土的村民发现了一个窟窿。挖开窟窿后,看到一个类似瓦罐的玩艺儿。村民们开始有些丧气,认为是挖到了古人的砖瓦窑,这就会影响他们的打井进度。不过后来他们紧张起来,“瓦罐”变成了像一个人的脖腔,之后便是身子。他们改变了看法:这该是个“瓦爷庙(神庙)”,它是“瓦神爷”。“瓦神爷”是当地农民对陶质神像的俗称。因为当地地下早就有“瓦神爷”的说法,传说挖出“瓦神爷”要“招祸”。随后在井下又挖出了“瓦神爷”的胳膊腿、铜兵器和砖头,整个村子为此事沸沸扬扬地议论起来。正当村民们面对这些“瓦爷”不知所措的时候,晏寨公社的水保员房树民来到了西杨村检查这口井的进展情况。当他听说挖到了5米多深还不见水时,房树民急忙来到了井边。看到从井里挖出的秦砖和“瓦神爷”时,这位水保员凭着自己的文物知识和对国家文物政策的了解,急忙对村民讲:“大家不要动,这可能是文物。”随即向临潼县政府作了汇报。县上派文化馆主管文物工作的赵康民到现场查看。赵康民等骑自行车来到了西杨村。这时,井边一片狼藉。附近到处都是陶俑残片,井底下的秦砖也被村民们挖光了,拿回家里。有人已把铜箭头、铜弩机当作废铜卖掉,有的村民们还把比较完好的陶俑头支起来,戴上个破草帽放在庄稼地里吓唬麻雀。赵康民看到了这些情况立即组织村民召开座谈会,向村民们宣传国家文物政策,动员村民们把井下出土的文物拿出来。赵康民先生不仅将秦俑当作文物保护起来,而且开始收集、修复秦俑和局部清理秦俑坑。从严格意义上讲,他应是秦俑最初的发现者。

兵马俑的发现者杨志发讲述了自己如何一镢头挖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故事,吸引了200多名来自我省各地的草根艺术家以及大学生。


    2009年3月21,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话说西安》百姓系列大讲堂正式开讲,那年71岁的杨志发说,兵马俑是他在1974年3月29日为解决吃水问题在挖井时发现的,当时以为挖到了“瓦窑”,由于挖出的俑身太大,没有办法运上来就砸碎一个,最后把碎块拿回家。有人说这是文物,也有迷信的人骂他破坏了当地的风水。最后经过文物局的鉴定,确定是秦俑,他十分高兴。兵马俑的发现给他们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请他为游客签名,他从此由农民变成了中国首位职业签名人,也成为接待外国元首最多的中国农民。杨志发说:“以前村里都是土房土墙,特别穷,兵马俑被发现后,来我们这儿旅游的人太多了,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多人都盖起了楼房。”
来听大讲堂的苏先生说;“我很喜欢西安文化,希望民间的艺术家能把更多的西安文化讲给年轻人,让他们继承下去。”该群艺馆的馆长王升荣说,《话说西安》是中国首个草根文化讲坛。它以平民化的视角解读、思考西安深厚的文化,挖掘文化之根,传播精神文明,是专门为普通老百姓开设的讲坛。以后每月都会有一次百姓大讲堂,不收任何费用。

专家评论:“重见天日30多年的兵马俑到底是谁先发现的?何谓‘发现权’?‘发现权’的实质是什么?我们不必为暂时找不到确切答案而苦恼,9农民要求确认‘发现权’的举动,本身就意味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正是在人们一次次对自己权利的叩问中,一步步推动了法治进程。”此事,使杨新满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新闻人物”。

  20余天后,杨新满却在几多无奈、几多痛楚、几多留恋乃至几多悲凉中,告别了耀眼的“职业签名人”生涯。

  女游客为签名受伤惊动省市领导

  杨新满首次披露,1995年8月底,一名香港女游客为签名意外受伤曾惊动省市领导。

  据老人讲,自从有了签名售书,每天排队等待签名的游客都多达五六十人。1995年8月底的一天,两名香港游客,从柜台上直接拿了两本书“插队”找杨新满签名,未料,一名保安前去制止,竟一脚踹了上来,将其中的一名女游客揣倒在地,皮鞋头竟将这名女游客的臀部揣出了血,此事很快惊动了省市领导。省上要求取消兵马俑坑保护厅的签名活动,为的是防止发生拥挤,损害文物和避免游客人身意外。

  随后,杨新满的签名地点被改在博物馆环幕影院。因另外原因,杨新满1999年起在蜡像馆签名,2001年开始在秦始皇陵内签名。而杨志发、杨培彦也改过签名地点。杨全义等人也签过名。

  能否专职签名,是否是“发现人”并非惟一条件,关键还取决是否有“老板”的邀请签约。否则,自己不能在博物馆内摆摊,也无书可签,并且没有旅行社导游的“引导”,自己也难揽来“生意”。杨新满说,至于后来出现了多名假冒的“发现人”冒充“发现人”签名售书骗人,那是另外一回事。

 

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杨志发应邀与克林顿夫妇会面,名扬世界。几名“发现人”身为农民,谁都有过和海内外名人签名并且合影的奇遇。成为“职业签名人”后,不少“发现人”都有过“公费”到外地和到外国“逛一逛”的机会,当然,也包括“轻轻松松挣大钱”的机会。

  2004年6月,一公司曾邀请杨新满到日本签名1个月,答应给付工资1万元人民币,但杨新满却并未答应这家公司。杨新满解释的理由有3个:一是因为自己有签约,不能为挣这1万元钱而毁约;二是自己不愿出国;三是害怕坐飞机坐轮船出事。

  在外界看来,一本几十元钱的书,经“发现人”一签名就卖150元,感觉“发现人”挣了大钱。杨新满说,事实上并非如此。书都是“老板”的,卖的钱也是“老板”的。在签名售书现场,没卖出“老板”的书,未经“老板”的许可,“发现人”不得给人签名。有一次,有位外宾在一家商店一次买了两万多元的旅游纪念品,没有买书,递过来一个日记本请那个点上的“发现人”签了名。结果,这名“发现人”当场被“老板”训斥了一顿。

  “丢面子”引发联名讨要“发现权”

  30年前,杨志发、杨新满、杨文学、杨全义等9位农民在打井时,意外的发现了秦始皇兵马俑。那时,谁都没有特别的感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馆内简介上的有关介绍是“1974年3月,当地几位农民在打井时发现了秦始皇兵马俑”,而未写上他们的名字,他们谁也没有计较。后来,当他们的亲戚要进博物馆参观,却常常被挡在门外,这使得他们常常感觉很“丢面子”,他们渐渐有了讨要“发现权”的意识。当假冒的“发现人”签名售书的情况出现后,许多人把杨新满等人常常误以为假的“发现人”,而使他们常常蒙辱受羞时,他们讨要“发现权”的意识越来越发觉醒。最后,当杨文学、杨全义等“发现人”本人想进博物馆“故地重游”以解“怀旧”之情,常常都被挡在门外时,他们感觉“面子”彻底被“丢尽”了,他们的愤怒也到了“极点”。由此,2003年10月,9位农民联名发起讨要“发现权”的行动。

  杨新满对记者说,他之所以挑头发起联名讨要“发现权”,是因为他忘不了杨文学临死的时候曾给他说:“新满,你一定给咱把名分争到手,那是咱一生的英名啊!没有名分,老让别人说咱闲话,咱谁都没脸面对世人啊!”

  杨新满说,他们发现了兵马俑,却没有个正儿八经的“名分”,已经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宝鸡发现青铜器的几位农民进京受奖,更引发了他们讨要“发现权”这一“名分”的热情。他和杨培彦、杨志发、杨全义、杨文海、杨文学、杨彦信、杨宜洲、王普治等8家人商量,一是要求把他们9个人的名字写进博物馆的简介里。二是请求政府部门给他们颁发“发现人”证书,给后代子孙也留点“念想”。

  杨新满再三叮嘱记者写清楚,他们有时候不能免费进入博物馆,不是博物馆领导“薄情寡义”,而是把守大门的新人不认识他们。为此,他们很希望可以得到一个“荣誉馆民”的称号,以后戴着这个牌牌就可以自由出入博物馆。

  9名“发现人”5人亡故1人患病

  说起当年一同打井的老伙计,杨新满感慨万千。9人中,5人已经谢世。其余4人中杨培彦、杨志发仍在签名售书,杨全义患骨质增生行动不便,他本人目前已经告别了“职业签名人”的生涯。

  现在,杨新满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当年打井的情形。那几年大旱。毛主席号召兴修水利,公社指示打井抗旱。村上打了10多口井。打井这活很苦很累,也容易出塌方事故。1974年春打井时,天气又特别的冷。打井的人,人人都受了“煎熬”。大家谁也没有想到会打出秦始皇兵马俑,更不会想到后有以后翻天覆地的发展和变化。现在,活着的人,生活越来越好,67岁的杨新满就越发怀念另外5名亡故的“发现人”杨文学、杨文海、杨彦信、杨宜洲、王普治。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改变了当地所有人家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方式。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的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全家人的生活。

  新闻链接

  百度一下(http://www.baidu.com/)“秦俑”找到相关网页约111000篇,秦俑是秦始皇帝陵陪葬的陶质俑的总称。1974年3月发现于陕西临潼。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如是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兵马俑的发现者
兵马俑发现人轮流“坐庄” 伤害的不只是游客
西安探秦始皇兵马俑墓 · 巧遇最早发现兵马俑的功臣 【纪实摄影】
走进秦俑村【陕西】
咸阳博物馆藏杨家湾西汉兵马俑
44年前的今天兵马俑被几个农民发现 他们得到什么奖励 现在怎么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