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血管集』心律失常(秘方数:30)
心律失常(秘方数:30)
由于心脏兴奋波的发放紊乱或传导受阻,使心跳失去正常节律性,称为心律失常。常见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其临床表现:窦性心动过速(窦速)除心悸、不安外,无其它症状,体征则从心率增快在每分钟心率l00次/分-140次/分之间;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心室率每分钟多为45-60次,也可低于40次,当心室率过慢时,常有疲乏、头晕、心悸、气促、胸闷、胸痛、心力衰竭和低血压等;窦性律不齐,可有头晕、心悸等;窦性停搏时间较长可有昏厥;早搏病人常有心脏“突、突”地跳出胸腔的心慌感或心脏停跳的感觉,脉搏则有间断的缺如,脉搏次数少于心跳;阵发性心动过速是阵发性发作,突然发作,突然消失,可反复发作,发作时心跳每分钟可达150-220次,可有心悸,心前区不适,眩晕,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甚至数天;心房颤动可有心跳不规则、脉搏快慢强弱不一,次数少于心跳;房室传导阻滞可有心跳脱漏、心率变慢或心跳暂停,甚至每分钟心跳仅有20-40次,出现昏厥、抽搐。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神经功能性的,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对心律的影响,如交感神经的兴奋,迷走神经张力减低或过高,但更多的病因是由于各种心脏病、心肌灸、大量失血、休克、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以及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心肌损害,使心肌缺血以及供给传导系统营养的血管发生病变而产生的。
本病的诊断依据,除一些典型症状、体征外,心电图的诊断很重要。必要时可用24小时乃至48小时的心电监护仪加以诊断。
本病的治疗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病因及其所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与症状的轻重及其潜在的危害性而各有不同。轻者无需特殊治疗,严重者则需紧急处理。对抗异位心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异位心律的药物治疗、电除颤、电转复与电起搏等电疗法,以及刺激迷走神经的各种操作法。同时应尽量采取适当措施以控制原发疾病和发病因素。
中医学中没有心律失常的病名。但与心律失常临床表现类似的症状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描述甚多且早,如“心悸”、“怔忡”、“昏厥”、“虚劳”等病证中都有记载。心律失常中所出现的脉象,多为中医学中的结脉、代脉、促脉、疾脉、迟脉、数脉。心主血脉,藏神,其华在面。心气弱虚,心血失养,神不守舍而见心悸怔 忡不安,心阳虚弱不能帅血上荣与四布则时见头晕,甚至昏厥、抽搐。心律失常的直接病位在心,和肝、脾、肾三脏关系亦甚为密切。情志所伤、痰湿、寒邪、气滞血瘀、气血虚衰等致病因素淫心阻脉,均可令心伤脉结。(何立人)
方     名
调心汤
李氏转律方
调律丸
夏氏早搏方
稳心灵
参附万年汤
早搏停
补肝养血汤
二参麦冬汤
升率汤
常咯琳丸
芪桂参麦饮
阴阳调和汤
苦参汤
早搏方
养阴宁心汤
虫草方
生脉定律汤
新福寿方
参花三香汤
苦茵煎
青苦茶方
整律汤
抗早搏汤
甘草泽泻汤
僵蝉防附汤
苦参双草汤
四参复脉汤
桂红桃赤汤
参芪麦母汤
方名:调心汤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清营,镇心安神。主治各种早搏。
【处方组成】
丹参15-30克、紫石英20-30克、党参15-30克、生地15-30克、麦冬10-15克、川芎10-15克、炙甘草9克、连翘lO克、桂枝3-6克。症状重或开始时,每日1.5剂,水煎服;减轻后每日1剂,恢复期每2日1剂。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各种早搏18例,治愈16例,有效1例,无效1例。
【处方来源】
薛中理。
【按 语】
方中桂枝用量独轻,借其通阳之性,更有助气阴恢复;紫石英性味甘温无毒,能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补心气不足,可治虚劳惊悸、心腹痛、咳逆上气。(何立人)
方名:李氏转律方
【功能主治】
(1)方功能补气益心;主治心气虚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2)方功能益气滋阴养心,主治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3)方功能益气温阳通心;主治心阳虚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1)红参(亦可用太子参)10克、丹参20克、苦参15克、酸枣仁15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2)炙甘草10克、桂枝5克、党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30克、火麻仁10克、大枣7枚、阿胶9克、生姜6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苦参12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3)炙甘草10克、桂枝5克、生姜6克、党参15克、火麻仁10克、大枣7枚、薤白6克、丹参20克、当归12克、附子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2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5例。
【处方来源】
李德贤。
【按 语】
本方用治冠心病室性早搏,(2)方偏于气阴两补,(3)方偏于温补气阳,(1)方不失偏颇,养心宁神,寒温适宜。本方名和扛(2)、(3)方剂量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调律丸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养血清心。主治由冠心、风心、风湿活动期、心肌炎及后遗症所致的各种房性、室性、交界性早搏。
【处方组成】
红花、苦参、炙甘草,以1:1:0.6的比例制成浸膏丸,每丸重0.5克。每次3丸,每日3次。4周为1疗程。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各种心律失常45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
【处方来源】
洪秀芳等。
【按 语】
红花可入心经,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能补,全在剂量上的变化与掌握。用9-12克,则使血走散,与其行导而活血之力;用1.5-2.5克,则疏散肝气,乃其调畅气血之能;若只用1克,则解散心经邪火,令血脉调和,此其滋养而生血之功,不可不知。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夏氏早搏方
【功能主治】
(1)方功能活血宽胸,滋阴养心;主治心脉瘀阻、心阴亏损之早搏。(2)方功能补气养血,宁心安神;主治气血不足、心神不宁之早搏。
【处方组成】
(1)丹参15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心乐丸(吞)9克,水煎服。(2)当归12克、党参12克、麦冬9克、五味子4.5克,淮小麦30克、大枣5枚、炙甘草9克、朱茯神9克、朱远志4.5克、磁朱丸(吞)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早搏31例,其中心脉瘀阻、心阴亏损之早搏23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7例;气血不足、心神不宁之早搏8例,显效5例,有效3例。
【处方来源】
上海市瑞金医院夏翔。
【按 语】
(1)方以活血化瘀通络和滋阴养心相伍,另以心乐丸(红花、五灵脂、郁金、冰片、檀香、降香、砂仁、桂枝、木香、荜拔,炼蜜为丸)加强治血宽胸的功效,对由冠心、风心、心肌炎所引起的早搏疗效较佳。(2)方益气养阴安神,其安神作用较佳,主要可能有镇静神经中枢的作用,用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的功能早搏病人疗效较好。此外,本方对心脏神经官能症也有较好的效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稳心灵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复脉宁神。主治各种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党参30克、黄精30克、缬草15克、琥珀粉1克、三七末1克,研末,每次18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各种心律失常45例,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
【处方来源】
周小萍。
【按 语】
方中缬草,异名甘松,有安神镇静、驱风解痉、生肌止血的功效。根据实验研究证明,甘松的不同制剂(氯仿、水、蒸馏提取物)对乌头碱、哇巴因等所诱发的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均能快速而有效地予以对抗,以本品预防投药,尚能抑制致颤药物诱发心律失常。(何立人)
方名:参附万年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温阳,强心利尿。主治心房纤维颤动。
【处方组成】
党参12克、淡附片9克、枳实9克、桂枝9克、炙甘草9克、淮小麦30克、龙齿18克、珍珠母30克、柏子仁9克,酸枣仁9克、白边万年青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房颤数例,均转为窦性。但劳累后易复发,故在心律转为正常后,仍须继续服药一段时间。复发者再用仍有效。一般服药在1个月内即见效。若无效则停用。
【处方来源】
上海市中山医院陈泽霖。
【按 语】
方中万年青有强心利尿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或房性早搏皆可应用,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严密观察病情,以策安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早搏停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化湿,补气活血。主治各种早搏。
【处方组成】
常山3-12克、苦参15-30克、姜半夏9克、茵陈15克、瓜蒌皮9-15克、虎杖9-15克、丹参9-30克、炙黄芪9-30克、炙甘草9-30克。常山、苦参需从小剂量用起,每剂2煎,取汁兑匀,分2次服。凡早搏在每分钟10次以上者,每日2剂;早搏在每分钟6-10次者,每日1.5剂,每分钟5次以下者,每日1剂。
【辨证加减】
心衰明显者加熟附片、党参、枳壳;胸痛较剧者加姜黄、川芎、檀香;血压过高者加珍珠母、苦丁茶、粉干葛;心率高于每分钟130次者,加远志、莲肉、生大黄;心率慢于每分钟50次者,加麻黄、桂枝、白芍。
【临床疗效】
治疗各型心律失常91例,显效57例,有效26例,无效8例。
【处方来源】
广东省广州中医学院张笑平。
【按 语】
方中甘草用量在9-30克,其剂量甚大。若欲倚甘草为君而达益气、补中、泻火、解毒之功,则必须重用,方能速效。用后遇有面肿脘闷纳呆者,则又宜及时减量。常山、苦参、茵陈皆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早搏。研究表明虎杖的药理作用,具有抗病毒功能。综观本方,以病毒性心脏病的早搏最为合适。(何立人)
方名:补肝养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养阴柔肝。主治窦性心动过速开和窦性心动过缓。
【处方组成】
白芍30克、生地12克、当归12克、炒枣仁12 克、木瓜12克、枸杞子12克、女贞子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气短甚者加党参15克或孩儿参20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15克;血虚有瘀者重用当归或加川芎、丹参。
【临床疗效】
治疗35例,治愈1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
【处方来源】
沈新华等。
【按 语】
心主血、肝藏血。本方以大量补肝养血药组成,希冀血液充盈,以使心肝得养,木火之脏乃得安宁。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二参麦冬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心宁神。主治各种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炙黄芪12克,丹参12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麦门冬10克、当归10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失眠者加枣仁、茯苓、夜交藤或琥珀屑;胸闷心绞痛者加鸡血藤、葛根、红花、瓜蒌;心动过速者加生滋石、生龙骨、生牡蛎;心动过缓者加附子、于姜或鹿角胶;心功能不全者加附子;外邪未清者加获苔、银花、连翘、板蓝根。
【临床疗效】
治疗房性早搏30例,显效6例,有效8例,有效时间为7天至4个月。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胡婉英等。
【按 语】
据供方者临床观察,本方对房性早搏或房性早搏伴阵发性短阵性房速的疗效最佳,有效率达94.9%,室性早搏有效率达75%,而对各种传导阻滞无效。本方在益气养心的同时,取桂枝以和营通络,是按照“损其心者,和其营卫”的治则而组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升率汤
【功能主治】
功能补气温阳,通脉强心。主治缓慢性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麻黄10克、附子(先煎)20克、细辛5克、红参20克、丹参25克、麦冬15克、当归15克、郁金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0例,治疗5周后,心率均有明显上升。
【处方来源】
邓德明等。
【按 语】
据现代药理研究,附子分离出的去甲乌头碱具有与异丙肾上腺素相似的作用,有明显缩短希氏束电图A-H间期作用。(何立人)
方名:常咯琳丸
【功能主治】
功能清心和脾。主治室性与房性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从常山中提取常咯琳,制成丸剂,每丸重0.2克。每次1丸,每日3-4次。顽固病例每次2丸。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心律失常7例,其中2例多发性室性早搏伴阵发性心动过速,用药后室性快速节律消失,恢复正常窦性节律;1例急性心肌梗塞的多发性室性早搏,用药后室性早搏也立即消失;1例室性早搏伴房性早期,用药后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完全消失;另1例多发性室性早搏无效;1例房性心动过速,治疗前每日发作2至3次,药后症匿;l例房颤用药纠正无效,但作为电击前准备药,当电击恢复窦性节律后本药巩固有效。
【处方来源】
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内科。
【按 语】
常咯琳能显著抑制室性及房性异位节律点的兴奋性;对窦房结影响不大,在短期内应用较大剂量能延长心室传导速度而使QRS时限增宽,后者能消除折返激动,也许是本药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常咯琳的疗效与剂量大小有关。如需较大量0.4克/次时,应用时间不宜道长。(何立人)
方名:芪桂参麦饮
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服药期间忌辛辣香燥之品。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54例,痊愈46例(占85.1%),好转5例(占9.3%),无效3例(占5.6%)。
【处方来源】
彭元成。
【按 语】
心悸不宁,口干脉数,舌质淡或红,在激动或惊吓之后好发者选用本方较宜。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阴阳调和汤
【功能主治】
功能调和阴阳气血。主治各种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熟地15克、肉桂3克、麻黄5克、鹿角胶10克(可以鹿角片或鹿角粉、鹿角霜代用)、白芥子10克、炮姜炭5克、生甘草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每煎又分2-3次服完。
【辨证加减】
口干、口苦粘、舌苔黄腻舌质红、舌尖起刺而溲赤、心中热者,加黄连、山豆根;寐中不宁、心悸易发者加淮小麦、琥珀、龙骨、牡蛎;口渴喜饮、易汗、舌红脉细数者加生地、麦冬、阿胶、五味子、柏子仁等;畏寒肢冷、脉沉缓者加附子、紫石英、赤石脂;气短、面色少华、舌淡脉弱者加党参、黄芪、当归;胸闷痛者加薤白、瓜蒌皮、郁金、茶树根;舌边有瘀斑或舌质紫暗而胸部剧痛如刺者加桃仁、失笑散;泛恶或有咯吐粘痰、胸脘闷胀、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加竹沥半夏、石菖蒲、菌陈等。
【临床疗效】
治疗由冠心、风心、肺心、心肌炎等所致的心律失常者33例,其中自觉症状消失、脉诊与听诊改善者30例,余3例因未坚持服药而作无效,心电图恢复明显。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何立人。
【按 语】
方中熟地能安五脏,和血脉、养心神;鹿角胶填精补髓,助熟地养血,据现代药理研究,本药对节律不齐的心脏可使节律恢复正常;麻黄走心经,兴奋心脏,加快心率,增加心搏(心率较快者禁用麻黄根),取其兴奋高位起搏点的可能,以整体着手,心肾并治,心脾共调。(何立人)
方名:苦参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心安神。主治心动过速。
【处方组成】
苦参30克、黄连5克、丹参20克、酸枣仁2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另朱砂1克、珍珠粉3克吞服。
【辨证加减】
阴虚加玉竹10克、生地12克;阳虚加肉桂3克、干姜4.5克;气虚加黄芪15克、党参15克,血瘀加川芎9克、红花5克;痰阻加菖蒲5克、郁金10克。
【临床疗效】
治疗各种心动过速26例,一般服药2~8剂后,症状均消失。
【处方来源】
胡明宁。
【按 语】
数脉主热。心有热,以苦参、黄连泻其火;再以枣仁安其神;丹参活其血;炙甘草养其气。综观本方配伍,似对病毒感染引致的心动过速较宜。辨证加减药物的剂量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早搏方
【功能主治】
功能宽胸降脂,活血安神。主治各型早搏。
【处方组成】
葛根60克、瓜蒌30克、广郁金15克、泽兰15克、灵磁石(先煎)30克、珍珠母(先煎)30克、刘寄奴9克、当归9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服药期间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搏199例,显效54例(27.13%),有效128例(64.32%),无效17例(8.25%),总有效率91.45%。本方对不同疾病所致早搏,有效率分别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所致者有效率88%,高血压所致者有效率92%,冠心病所致者有效率90.70%,心肌炎所致者有效率95%。本方能缩短心肌炎疗程,改善冠心病缺血性心电图。
【处方来源】
李敬芝等。(何立人)
【按 语】
方名:养阴宁心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阴,潜阳安神。主治心动过速属气阴两虚者。
【处方组成】
太子参30克、麦冬14克、玉竹10克、花粉15克、生甘草10克、桂圆肉15克、仙鹤草30克、卧蛋草3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气虚不甚者可去太子参,改用沙参;头晕甚加白蒺藜10克;胸闷便秘加瓜蒌30克:虚火者加玄参15克;烦躁加酒芩10克、竹叶5克或莲子心4克;寐差加首乌藤30克。
【临床疗效】
治疗1例甲亢心动过速患者,服本方1月,心功过速症状未再发。
【处方来源】
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医系苏庆英。
【按 语】
苏氏认为本病病理在于“阳扰阴虚”,治以益气养阴、潜阳安神之法。仙鹤草凉血强心,调整心律,具有清补作用,疏而不滞,卧蛋草清热解毒,散血止血:桂圆肉养心安神,补血养脾,三味相配,治心动过速,是北京名医施今墨之经验用药。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虫草方
【功能主治】
功能益精宁神。主治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以冬虫夏草头孢菌在严密的发酵工艺条件下培养成冬虫夏草丝体,制成胶囊,每丸0.25克,每次2丸,每日3次,开水送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心律失常57例,其中房性早搏23例,10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2例,显效1例,有效1例;室性早搏26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交界性早搏1例,无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有效;房室传导阻滞Ⅰ度 及Ⅱ度Ⅰ型各1例,均无效。总有效率为64.9%。
【处方来源】
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俞惠生。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生脉定律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通脉,凉血养心。主治快速性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太子参30克、川芎15克、丹皮10克、赤芍25克、麦冬25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兼气郁者加郁金或香附、没药;神魂不宁者加枣仁、炙远志、生龙骨、生牡蛎;兼脾虚湿重者加山药、茯苓、泽泻;外感风寒者加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薄荷;兼痰湿加陈皮、半夏、菖蒲;出现代脉加生黄芪或人参;见涩脉加阿胶、生地、玄参。
【临床疗效】
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0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过程中,均末发现不良反应,亦未见病情恶化。
【处方来源】
魏执真等。
【按 语】
本方对冠心病之心动过速尤为相宜。(何立人)
方名:新福寿方
【功能主治】
功能强心复律。主治房性和室性早搏。
【处方组成】
福寿草分离提取新福甙总甙,制成片剂,每片1毫克,每日2次,1-2周为1疗程。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心律失常31例,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观察24例,单用本方有效12-24例,治疗前后早搏平均数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治疗前室性心律失常分类属L4者为6/12例,L3者4/12例,L2者2/12例,治疗后转L0者8/12例,L1者4/12例,治疗前有2例兼房性心律失常属K2,治疗后转变为K0。心肌炎后遗症23例中,单用本方有效者17例,无效者6例。
【处方来源】
上海市仁济医院陈曙霞等。
【按 语】
本方对心肌炎后遗症引起的早搏效果明显。冠心病所致的心律失常效果不显;对心率快的心律失常用之较宜,心律偏慢者选用时宜谨慎。(何立人)
方名:参花三香汤
【功能主治】
功能理气活血。主治右束支完全性传导阻滞。
【处方组成】
紫丹参50克、红花5克、云木香10克、檀香3克、真降香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15例,痊愈和显效14例,好转1例。
【处方来源】
张永祥等。
【按 语】
本方对心脏及肝脏有较好的修复、改善功能。(何立人)
方名:苦茵煎
【功能主治】
功能清火泄热,益气活血,安神化痰。主治室性早搏。
【处方组成】
苦参30克、茵陈25克、黄芪20克、山楂20克、桑寄生10克、半夏10克、丹参30克、炒枣仁15克、川芎2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痰湿阻滞者加陈皮15克、枳壳10克、竹茹15克;气滞血瘀者加郁金10克、红花15克、桃仁20克;烦躁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40克、知母15克、朱砂1.2克;高血压者加葛根15克、钩藤12克。
【临床疗效】
治疗室性早搏403例,室性早搏消失141例,占34.9%;显著有效124例,占30.7%;有效90例,占22.4%;无效39例,占9.7%;恶化9例,占2.3%。
【处方来源】
李桂君等。
【按 语】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是“以虚为本,兼见痰瘀”。方中苦参入心,专治心经之火,与黄连功用相近。然茵陈一味,有报道在肝炎病人服用过程中,出现心律紊乱及阿斯氏综合征的严重反应,需慎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青苦茶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养阴复律。主治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生地15克、桂枝6-12克、麦冬15克、甘草6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大青叶15克、苦参15克、茶树根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邪毒鸱张者去桂枝、黄芪,加蒲公英15克、地丁草15克;口腔溃疡者加野蔷蔽根15-30克;由阴虚转而气虚重者,去大青叶,加党参12克,加重桂枝。
【临床疗效】
治疗数十例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律失常,皆为有效。
【处方来源】
上海市岳阳医院朱锡祺。
【按 语】
本方生地剂量可再加重。急性期患者或病邪未清彻、病程在半年以内者用本方尤宜。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整律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通阳,强心安神。主治室性早搏。
【处方组成】
丹参20克、阿胶20克、桂枝6克、瓜蒌20克、薤白9克、枣仁12克、茯苓15克、煅龙骨24克、煅牡蛎24克、蛤蟆干10克、炙黄芪24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血虚者加当归身、熟地黄;阴虚者加北沙参、朱砂、麦冬;阳虚者加熟附子。
【临床疗效】
治疗92例,室性早搏消失者84例,好转者6例,无效者2例。
【处方来源】
陈逸民。
【按 语】
本方适用于冠心病、胸痹疼痛、心功能不全的早搏患者。方中蛤蟆干有强心利尿作用。(何立人)
方名:抗早搏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心化痰。主治频发性早搏。
【处方组成】
酒炒常山6-12克、姜半夏9克、苦参15-30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凡早搏在10次/分以上,每日2剂;早搏原在或降至10次/分以下者,每日1剂。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早搏23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1例。
【处方来源】
广东省广州中医学院张笑平。
【按 语】
常山有奎尼丁样作用;苦参具β多受体阻滞剂样作用。本方宜于病毒性心肌炎类的早搏。(何立人)
方名:甘草泽泻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生血,健脾胃、利水湿。主治室性早搏。
【处方组成】
生甘草30克、炙甘草30克、泽泻30克。水煎服。有兼证(烦躁有汗,自觉寒热无常,失眠等证)者,先投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再服本方。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室性早搏23例,均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用药3至12剂,平均6剂。
【处方来源】
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于天星。
【按 语】
本方以甘草为君,益气生血为宗旨。甘草性味甘平,入心肺脾胃,通行十二经。生甘草气较清,入心肺,善补肺之气,补益宗气之源;炙甘草性温气厚,更补脾胃之气,以充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相依,相互为用,气旺生血,血充化气,益气亦寓养血之功。陶弘景《本经别录》中又云甘草具有“通经络,利气血”之能,因此甘草生炙并用,量重力专而宏,能使宗气健旺,心血充盈,血脉通利,以图复脉之本。甘草量轻则功单力薄,难堪益气生血重任,但用量过重,又有滞留体液之弊,而泽泻为淡渗利水之稳妥佳品,佐甘草正可扬其长而避其短,补其偏而救其弊,三药相合,势如三足之鼎,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补而不滞。本方三味,等量重用,切勿减量。(何立人)
方名:僵蝉防附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血,熄风镇惊。主治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
【处方组成】
党参20-30克、黄芪20-30克、丹参15克、桂枝9克、僵蚕9克、蝉衣9克、防风9克、白附子9克、青龙齿(先煎)15克、炙甘草9-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心悸伴失眠者加琥珀粉、牡蛎、磁石、枣仁;伴头晕乏力、血压降低或有贫血者,合归脾汤加减;伴胸闷气促、舌质口唇偏暗者,重用丹参,加瓜蒌、郁金、薤白头、苏梗;伴盗汗、烦热、情绪易激动或便秘失眠,证属心阴亏损,多见于植物神经紊乱者,合生脉散、黄连阿胶汤加减;伴胸闷纳呆、二便不畅、舌苔腻,证属湿热内蕴者,用二陈汤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32例,显效4例,有效23例,无效5例。
【处方来源】
顾梦飚。
【按 语】
方取祛风痰的僵蚕、蝉衣、防风、白附子,合镇惊的青龙齿加于益气剂之中,以达心肝同治、标本兼顾得目的。(何立人)
方名:双草汤
【功能主治】
功能滋阴软坚,消肿解毒。主治恶性淋巴瘤。
【处方组成】
白花蛇百草100克、夏枯草60克、山楂50克、首乌30克、鳖申30克、丹皮30克、党参30克、半边莲30克、半枝莲30克、生薏苡仁25克、生地20克、白术20克、白芍20克、女贞子2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白花蛇百草100克、夏枯草60克、山楂50克、首乌30克、鳖申30克、丹皮30克、党参30克、半边莲30克、半枝莲30克、生薏苡仁25克、生地20克、白术20克、白芍20克、女贞子20克,水煎服。
【处方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王正雨。
【按 语】
方中党参、白术、生地、白芍、女贞子、首乌等益气健脾,滋阴养血以扶正;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山楂、半边莲、半技莲、丹皮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消肿以祛邪,尤以重用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软竖解毒消肿,故获良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徐振晔)
方名:四参复脉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心,活血复脉。主治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
【处方组成】
生晒参2-5克(或党参15克)、参三七(冲服)2-5克、丹参20-40克、苦参20-40克、麦冬12-15克、五味子12-15克、生地12-15克,当归12-15克、瓜蒌12-15克、茯苓12-15克、甘草6-12克,水煎服。服汤剂至早搏消失或基本消失后,以原方为主,研为细末,装入空心胶囊中,每次服3-5粒,每日3次,连服1-2个月巩固疗效。
【辨证加减】
气血两虚者加紫河车粉或胎盘糖衣片;心阴亏损型去方中人参,用生晒参或白糖参3克,另加玉竹、鹿角胶;心阳不足型加桂枝、制附子或鹿茸精;心血瘀滞型加川芎、赤芍、红花或血竭;痰浊阻塞型方中瓜蒌用30克,另加薤白、菖蒲;伴高血脂症者加生山楂30克、泽泻20克;伴高血压者加钩藤、菊花;伴糖尿病者加黄芪30-90克、玄参20-30克、葛根20-30克;伴慢性心衰者除加大生晒参、生地、茯苓剂量外,另加桂枝、北五加皮或鹿茸精;失眠者加炒枣仁、甘松。
【临床疗效】
治疗冠心病频发性室性早搏39例,显效20例,占总数的51.3%。
【处方来源】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人民医院蒋森。
【按 语】
本方中丹参、参三七、当归、瓜蒌、人参等均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丹参、苦参、当归等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因此疗效较好。(何立人)
方名:桂红桃赤汤
功能活血化瘀。主治风心病合并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桂枝9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川芎6克、益母草30克、丹参15克、红花6克,黄芪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临床应用数十年,病者不下百余例,效验颇显。
【处方来源】
上海市岳阳医院朱锡祺。
【按 语】
桂枝辛温为通心脉要药,配伍赤芍凉血活血,意在压制其弊而共展其长,使本方化瘀之功更著。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方名:参芪麦母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活血。主治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
【处方组成】
党参15克、黄芪15-30克、丹参15克、益母草30克、麦冬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阴虚者去党参、黄芪,加太子参15-30克;阳虚者加附块10克、仙灵脾12克;心悸甚者加柏子仁12克、磁石30克;胸痛者加红花12克、王不留行12克;胸闷者加紫苑9克、郁金9克、旋覆花9克。
【临床疗效】
临床应用多例,均有效。
【处方来源】
上海市岳阳医院朱锡祺。
【按 语】
本方中紫苑专入肺经,能宣开肺气而改善心脏供血;王不留行善入血分,通行血脉,走而不守,止痛效佳。本方适用于以气虚血滞为主要表现者。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何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心律失常.二、风湿性心胜病
治疗心律失常中医偏方大全
治疗心病重视五脏六腑调理:五脏六腑令人悸,临证岂能但治心
心律失常(二)
17.病毒性心肌炎
失眠治疗方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