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诊断十三法』第一章头诊 第三节 头部触诊法

  头颅的触诊法,是医生用手触摸病人的头部,以检查囟门闭合情况,以及百会穴部位的变化,用以判断相应的脏腑疾病。

  一、囟门触诊法

  囟门属肾,肾主骨髓而藏精,乃人生之根本,故囟门主要候肾。小儿门及骨缝闭合的迟早及其异常情况,对肾气的盛衰,胎儿禀赋的厚薄,大脑发育状况,皆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一)囟门高突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隆起高突,称为“囟填”。多属实热证,多因外感时邪,火毒上攻所致。如急慢惊风、暑温、邪毒蕴盛。

  (--)囟门迟闭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应合而未闭合,称“解颅”。多为肾气不足,先天发育不良。

  (三)囟门早闭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早闭,头顶又尖又小,前额窄,智力迟钝,为先天不足。

  (四)囟门下陷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下陷,伴见眼眶凹陷,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常见幼儿泄泻伤阴失液。

  此外,囟门冷为阳虚预兆,囟门虚软为体虚及癫痫先兆;囟门青筋为寒;囟门肿起有惊风可能。

  二、百会穴触诊法

  百会穴为督脉上的要穴,位于两耳尖的头顶正中线上,为诸阳之会(见图1—5)。此穴常用于针刺治疗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用手探摸此穴软硬程度可判断风、气、痰,如阳虚阴盛、阴毒症、痰饮症等。百会穴一般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紧束型

  手指推移,按压不动,主气、血、水之症,属实。如肝阳上亢、高血压、眩晕(美尼尔氏征)等。

  (二)圆墩型

  穴位下如圆墩状充盈,主气分或水分郁滞,如神经性头痛、咳喘等。

  (三)筋豆型

  穴位可摸到条索状或小豆状物。主血瘀、痰浊,如妇科病、肿瘤等。

  (四)软胖型

  穴位皮肤下虚软、膨胀、松弛感。主气血虚弱、水湿诸疾。  

  (五)弛缓型

  穴位部皮肤松弛,无弹性,主虚。如小儿发育不良,慢性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宝宝的头部看健康你知道多少?
头部太极图及百会与发旋,如何调理中风后遗症
小儿推拿学习
孩子戴帽子遮阳,有什么讲究?中医这样说!
学习小儿推拿,不得不知道的基本内容
白发、脱发、发色干枯、毫无光泽的应对十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