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杏林之道』老中、畲医奉献秘验方与养生之道 二十三、妇产科

  女性有其特殊之生理结构,有其不同于男人之疾,自古就有自立之“妇科”。其中变化多端,因人而异,特别是妊娠与产前产后各用方,如不是医生,不可妄用,必须请教医生,在他(她)们的指导下,脉症合参,分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对症下药,不可不慎。

    甲  月经

    指女性之月经周期所发生的经水先期、经水后期、经水先后无定、闭经、痛经、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经来过多或过少、血崩等症,统称月经病。

  (一)经水先期

  先期而来多,为血热有余,先期而来少,为m虚不足。再察脉有力或无力。

    1.清经汤:血热而实。

    [处方]白芍、熟地、丹皮各1 0克,地骨皮15克,青蒿、茯苓各6克,黄柏1.5克。

    [功效]清热,凉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午晚饭前服。

    2.两地汤:血热而虚。

    [处方]生地(酒炒)、元参各30克,白芍、麦冬各I5克,地骨皮、阿胶各1 0克。

    [功效]凉血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后下阿胶分两次,午晚饭前服。

    3.脏躁气郁:加味逍遥。

    [处方]杭白芍、白术、茯苓、归中各IO克,炙甘草、毛柴各5克,郁金6克。

    [功效]化郁平肝。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午晚饭前服q

    (二)经水后期

    来多为血寒为有余,来少为血寒不足,后期为血虚,色淡为有痰,脉沉迟,沉紧、细微。

    1.温经撮血汤:后期血寒。

    [处方]熟地、白芍各30克,川芎、白术各1 5克,五昧10克,柴胡、肉桂各1.5克,川断3克。

    [功效]益肾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午晚饭前服,连服3剂。

    2.加味四物:后期血虚。

    [处方]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陈皮、黄芪各等分q

    [功效]益气补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二次,午晚饭前服。

    3.二陈汤:痰在中脘或饮食少进。

    [处方]茯苓、陈皮、半夏、厚朴各1 0克,甘草1.5克,或加川芎。

    [功效]化痰理气。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午晚饭后服。

    4.大温经汤:虚损,过期不行,腹冷痛。

    [处方]白芍、当归各10克,川芎5克,丹皮、麦冬、人参、阿胶(后下)各6克,萸肉12克,桂心(后下)、炙草各3克,半夏8克,生姜5片。

    [功效]温中,益肾,补血。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每日2次服。

    (三)经水先后无定

    因肝肾气郁血滞,致经水断续或前或后,有时胁下胀疼或小腹胀痛不舒,易引崩症或不孕。

    1.定经汤:脉弦涩或沉涩。

    [处方]菟丝子、当归、白芍各30克,熟地、淮山各15克,茯苓10克,芥穗6克,柴胡1.5克。

    [功效]舒肝,益肾,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午晚饭前服。

    2.紫石英丸:经乍多乍少,或前或后,时发疼痛。

    [处方]紫石英、川乌、杜仲(炒)、禹余粮、桑寄生、远志、泽泻、五味、从蓉、龙骨、石斛、炙草、人参各30克,桂心、当归、炮姜各5克,煅牡蛎、川椒各15克。

    [功效]滋肾培元,调节阴阳。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粒6克,每服2丸,食前用米汤送下。

    3.桃仁散:月水不调,或淋沥不断,断后复来,状如泻水,肌体虚倦,不思饮食,腹中坚痛,脉或前或后,或月水不来,思酸。

    [处方]桃仁、半夏、当归、牛膝、桂心(后下)、人参(另炖)、蒲黄、丹皮、川芎、泽兰叶各3克,赤芍、生地、甘草各1.5克。

    [功效]化瘀生新,调节阴阳。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午晚饭前服。

    (四)经闭

    尺脉沉涩,并结合检查有无怀孕特征,及鼻、胃、肠、肺等出血的代偿月经。必须诊断非孕方用下方。

    1.和血通经汤:治宫凝血滞,血瘀疼痛。

    [处方]当归、三棱15克,莪术12克,木香、熟地、官桂10克,红花、苏木6克,血竭3克(另研吞下).

    [功效]化瘀通经。

    [用法]上药共研末分数次用酒送下。

    2.调经汤:瘕积,血块,腰疼。

    [处方]当归、元胡、白术各6克,香附、白芍、生地各10克,川芎、丹皮、陈皮各2.5克,益母草10克。

    [功效]调经理气,健脾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分2次空腹服。

    3.加味逍遥:肝郁血虚,烦热,盗汗,痰咳,骨蒸。

    [处方]当归、白术、白芍、茯苓各10克,柴胡、甘草、丹皮各6克,栀子8克。

    [功效]化郁,疏肝,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分2次空腹服。

    4.五补汤   

    [处方]熟地15克,人参、牛膝各6克,茯苓、地骨皮各10克。

    [功效]补诸虚、安五脏,填髓养精。

    [用法]加水适量,炖2次,午晚饭前各服一半。

    5.土牛膝散:治妇人经闭不通,五心烦热,热人血室。

    【处方]土牛膝、归尾各30克,桃仁25克,红花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空腹温酒送服。

6[处方]茜草根30克,当归10克。

[功效]补血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后加黄酒一杯送服。

    (五)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

    寒热往来,腰胯疼痛,小腹刺痛,日安夜剧.狂言谵语,.脉弦滴或弦数

    1.加味四物

    [处方]熟地30克,白芍、白术、当归各15克,川芎10克,丹皮6克,元胡、甘草、柴胡各3克,或加芥穗3克尤妙。

    [功效]疏肝养血,调节阴阳。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午晚饭前服。

    2.红花当归散:瘀血凝积,月经不调,时腹疼,腰胯痛,小腹紧硬。

    [处方]红花、牛膝、白芷、苏木各3克,桂心4克,归尾、刘寄奴各6克,赤芍10克,甘草1.5克。

    [功效]化瘀调经。

    [用法]用水适量煎空腹服。

    (六)经来腹痛

    经未来前腹痛,经色多紫黑色块,或来时下腹绞痛。

    1.化郁通经汤

    [处方]白芍、当归、丹皮各IO克,栀子、白芥子各6克,柴胡、香附、郁金、黄芩、甘草各3克。

    [功效]泻热开郁,养血调经。

    [用法]用水适量煎,分两次服。

    2.小温经汤:经候不调,小腹冷痛。

    [处方]当归、附子等分。

    [功效]温阳养血。

    [用法]上药研末,每服lo克,水煎空腹服。

    3.温经汤:血海空虚,经脉不调D

    [处方]川芎、当归、莪术各5克,人参、牛膝各6克,桂心、丹皮各3克,炙甘草15克。

    [功效]养血温经。

    [用法]用水适量煎,分2次服。

    4.丹参散:经行腹痛。

    [处方]丹参30克,元胡15克。

    [功效]化瘀镇痛。

    [用法]研末每服3克,温酒送下。

    5.经期洗水引发低烧,或五心烦热者

    [处方]白术、茯苓、兰花参(畲医称金线吊胡芦)各10克,桂枝、秦艽、猪苓各6克,泽泻12克。如高烧桂枝改为lo克,再加银花10克;咳加桑白皮12克。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加水适量炖2次,午晚饭后各服一半。

    []女性经期营卫俱虚,外邪易侵,若用水洗涤,致发低烧,缠绵难愈。并非病毒而用抗生素等西药,往往难以见效。作者效医圣张仲景之“五苓散”加减以懈肌,引湿邢从小便排出,甚效。

  (七)行经后腹痛

  1-地黄汤:血虚内热。

    [处方]生地、白术、白芍各10克,川芎、归尾、黄柏、炙草各3克。

    [功效]益肾平肝,健脾养血。

    [用法]用水少许,加适量黄酒煎,分二次服。

    2.调肝汤:肾亏肝逆。

    [处方]淮山15克,阿胶(另炖)、当归、白芍、萸肉各10克,巴戟6克,甘草3克。

    [功效]益肾,平肝,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取汁,后下阿胶,分2次午晚饭前服。

    3.八珍汤:气血两虚或经将至,腹绞痛。

    (八)经前腹痛吐血

    1-顺经汤:肝火上冲。

    [处方]当归、丹皮、熟地各15克,白芍6克,沙参、茯苓、黑芥穗10克,茜草3克,牛膝2.5克。

    [功效]平肝降逆。

    [用法]用水适量煎,分2次服。一剂血止,十剂痊愈,不易复发。

    2.血气实,经逆行。

    [处方]用四物加红花、桃仁,元胡、木香、香附。

    [功效]养血、化瘀,.降逆。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午晚饭后服。

    (九)经水过多或经水过少,行后复行

    面色痿黄,身倦或频频而来,月月数回,引起贫血,脉虚弱芤。

    1.加碱四物:劳损血虚。

    [处方]熟地30克,白芍、芥穗、萸肉各10克,当归、炒白术各15克,甘草、川断各3克。

    [功效]益肾养血c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服. 10剂后再加人参61O克。

    2.补气固经丸:因性交所致者。

    [处方]人参(另炖)、白术、茯苓、当归、川断各10克,炙草6克,黄芪20克,砂仁5克。

    [功效]益气固肾,调补气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一剂分2次服。

    3.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

    4.思虑伤脾宜归脾汤。

    5.郁怒伤肝宜遭遥散。

    (十)经前泄水

    1健固汤:人参10克,巴戟15克,白术30克,茯苓、薏米各1 0克。

    [功效]益气,健脾,利湿。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分2次服。

    2.人参、炙黄芪、蒲黄,上三味加四物(归、地、芍、川芎),浸酒或为丸服。

    [功效]双补气血c

    3.经水下如黑豆汁,咽干,脉沉数,热甚者四物加黄芩、黄连。

    [功效]凉血,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午晚饭后服。

    (十一)血崩

    血崩,必须中西医结合治疗。

    1.脾胃虚弱用六君加当归、川芎、柴胡。或去半夏改香附,如挟湿仍用半夏。

    2.脾胃虚陷用补中益气加山栀子、芍药、丹皮。

    3.肝经血热用四物加柴胡、山栀子、茯苓、白术。

    4.肝经火热或怒动肝火,用逍遥散,加山栀子、黄芩、郁金。

    5.脾经郁火宜归脾汤加丹皮、山栀子、毛柴。

    6.寒气客于胞中,脐腹沉痛,用乌龙丸。

    [处方]禹余粮、乌贼骨、鹿茸、龙骨、石燕、阿胶、全当归、干姜各等分。

    [功效]温阳养血。

    [用法]上药为末,酒醋为丸,每粒5克,每次服2~3粒,温酒服。

  7.血崩昏暗:

    [处方]熟地、白术各30克,黄芪、人参各10克.当归I5克,黑姜6克。无力者先用黄酒冲贯众炭末10克,待气接后服此方,水煎服。

    [功效]固本止崩。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分2次服。

    []此症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乙  带下及其它

    (一)赤带

    带下红色,似血非血,淋沥不断。

    1.清肝止带汤

    [处方]炒白芍、当归各30克,阿胶(另)、丹皮备IO克,黄柏、牛膝各6克,香附3克,红枣10枚,小黑豆30克。

    [功效]清热、消炎、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后下阿胶),分2次服。4剂痊愈,10剂不易复发。

    2.樗皮丸:赤白带有湿热者。

    [处方]白芍15克,良姜(烧炭)、黄柏各10克,椿根皮4.5克。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分2次服。

    (二)白带

    非月经期间流出白色黏物。

    1.完带汤

    [处方]白术、山药各30克,白芍15克,车前子、苍术各10克,菟丝子20克,甘草3克,陈皮、黑芥穗各1.5克,柴胡1.8克。

    [功效]健脾疏肝利湿。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午晚饭前服。

    2.温经同精汤:带下日久,精血枯涸。

    [处方]人参10克(另炖),干姜6克,桔皮1.5克,白葵花6枚,柴胡、炙草、郁李仁、黄芩(另后下)各3克。

    [功效]益气养血。

    [用法]除黄芩外上药加水三碗煎至碗半,再加黄芩煎至一

碗,空腹半热服。

  (三)输卵管炎

  1.当归5克,生鳖甲12克,龟板20克,菟丝子12克,川骨、龙骨各10克,首乌、川白薇、白芍、软术、瞿麦各6克,柴胡、丹皮、醋芥各3克。

    [功效]益肾养肝,消炎化瘀。

    [用法]先下鳖甲、龟板、龙骨煎1 5分钟,再下上药,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午晚饭前服,

    2.生地、天冬、麦冬、川断、川骨皮各10克,银柴、生白芍、宁夏枸杞、兰珀(研末另后下,如便溏者勿用)各6克,当归、丹皮各3克,粉革5克,银花15克。

    [功效]益肾养血,化瘀消炎。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后下兰珀,分2次午晚饭前服。

    (四)子宫内膜炎

    [处方]鱼腥草60克,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

    [功效]消炎解毒。

    [用法]水煎当茶饮。

    (五)外阴瘙痒

    [A]苦参、蛇床子各15克,黄柏1 0克,川椒3克。

    [功效]解毒消炎,除虫止痒。

    [用法]用水适量煎后薰洗,早、午、晚各一次c

    [B]鱼腥草150克。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用法]上药加水600CC煎沸5分钟,入盆内先薰,稍凉再洗患处,每日1~2次,一般2次即有显效。

    (六)外阴炎

    外阴炎痛痒。

    [处方]土茯苓、苦瓜子、蒲公英各50克,马齿苋45克,金银花、炒黄柏、炒苍术各20克。

    [功效]消炎排毒。

    [用法]用水1000cc600CC,去渣外洗,日2次,连用57.

  (七)不孕症

    [处方]菟丝子、桑椹子、女贞子、宁夏枸杞各15克,覆盆子、楮实子、金樱干、巴戟肉各1 0克,蛇床子、五昧子(北)各6克。

    [功效]补益肝肾,温肾涩精。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午晚饭前服。

    []肝郁加郁金、制香附;气虚加红参;血虚加炙芪、归中;痰湿阻滞加白术、苍术、半夏;血瘀加丹参、红花、桃仁;宫寒加肉桂、小茴香;肾阳虚加锻紫云英;肾阴虚加左归丸。

    [病例]冯某某,女,30岁,福安市康厝邮亭村人。已婚6年未孕,多方治疗末效,延余治之。用上方加减连服20剂,生一男孩,身体健壮。用此方加减对症治疗,治愈不少病例。

    []此方用于肾虚者疗效较好。

    丙  妊娠

  (一)受孕特征

    1.月经前3个月很规则,忽然月经停止。

    2.颜面的肤色渐次变差,雀斑、酒刺亦易发生,皮肤均形弛缓。

    3.呼吸较紧。

    4.喜食酸性或辣性物。

    5.食后欲作呕或即行呕吐。

    6.乳房逐渐膨胀,色素沉着,乳晕周圈呈褐色。

    7.阴道黏膜与子宫阴道段变为紫褐色,常有多量黏液流出,有时有些浮肿。

    8.小便增多,尤以夜甚(闭经则无)。

    9.脉寸数尺滑,或六脉调和。

    10.妊娠初时脉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数也,脉滑疾,以手重按之散者已三月也;脉重按之不散,但疲不滑者五月也。(供参考)

  (二)安胎

    1.仙方十二味

    [处方]川芎2.5克,醋艾、炙草、川贝、川朴各3克,当归、菟丝子、黄芪、白芍各5克,羌活l_5克,荆芥2克,枳壳2克。

    [功效]养血、安胎。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午晚饭后服。

    []此方是归科安胎常用方,自怀孕至8个月内,每月可服l3剂。现有成药“安胎丸”亦可。

    凡妊娠者总以安胎为要,佐以养血顺气,故以四物汤为主,以砂仁、香附顺气。血虚四物汤加香砂,气虚四君汤加香附。

    2.恶阻  恶心呕吐,心中烦闷,四肢沉重,见食增恶,思酸或欲呕,困倦欲卧、恶寒发热,自汗。

    (1)顺肝益气汤  肝逆胃弱。

    [处方]人参10克(另炖),当归各30克,苏子、白术、麦冬、炒白芍IO克,茯苓6克,熟地15克,陈皮2克,砂仁一粒、神曲3克。

    [功效]益气平肝,健脾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日服…剂分2次服,连服3剂显效。

    (2)人参桔应汤心虚烦闷。

    [处方]人参、桔皮、猪苓、白术、麦冬、厚朴各3克,竹茹、甘草2克。

    [功效]强心除烦。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午晚饭后服。

    (3)桔皮茯苓汤胎气上逆,暴作吐逆。

    [处方]桔皮3克,茯苓6克,竹茹、苏梗各2.5克,归身、白芍各5克,砂仁、炙草各1.5克,生姜捣去汁10克。

    [功效]安胎止吐。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午晚饭后服。

    (4)加减二陈汤体肥痰盛。

    [处方]半夏、陈皮各6克,人参、生姜各lo克。

    [功效]益气化痰。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午晚饭后服。

    (5)半夏茯苓汤  恶阻,呕吐、心烦、恶闷、食气、饮食不进,多卧少起,头目弦晕,百节烦疼,痰涎多者。

    [处方]半夏5克,赤苓、熟地各3克,旋覆花、人参、白芍、川芎、桔梗、甘草、桔红各2克,姜7片。

    [功效]理气安胎,化痰止呕。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6)人参丁香汤  治恶阻、呕逆,翻胃、吐食或心腹刺痛。

    [处方]人参、藿香叶、丁香各8克。

    [功效]扶正理气。

    [用法]研为散,每服8克,水煎去渣,分3次温服。

    (7)安胎顺气汤(初一、十五服)

    [处方]当归、川芎、厚朴各5克,川贝、乌药、菟丝各3克,荆芥25克,甘草2克。

    [功效]顺气安胎。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去渣分2次饭后服。

    []如服此方,仙方十二味可不用。

    (8)胎动不安

    治胎动不安者,宜四物汤加茯苓、阿胶为主,如有特殊原因致胎动不安,可随症治疗,如母病治母,其胎自安。

    (9)别母子死

    母面色赤舌青,儿死母活;面青舌赤,口中沫出,母死子活;若面舌俱青,口边沫出,母子俱死。

    (10)固孕汤

    [处方]熟地、川芎、黄芩各1.5克,归尾、人参(另炖)、白芍、陈皮各3克,白术5克,炙甘草、桑寄生各IO克,术米14粒。

    [功效]养血安胎,健脾和胃。

    [用法]用水适量煎,分两次服。

    (11)集验方29月胎动不安,或有些腹痛。

    [处方]阿胶(后下)、艾叶、归中、各1 0克,川芎6克,甘草3克。

    [功效]安胎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每日一剂分3次服。如痛不.l.l-?应送医院治疗。

    ( 12)阿胶散妊娠或胎动不安。

    [处方]熟地1 2克,白芍、艾叶、当归、甘草、阿胶(后下)、黄芪各6克,姜3片,红枣2枚。

    [功效]养血安胎。

    [用法]加水适量煎,分2次服。

    (13)黄苠汤  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

    [处方]术米30克,炙芪、川芎各10克。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3次服。

    3.妊娠子息

    45个月后,胎气上冲,证若气逆,冲心而痛,坐卧不安,脉寸关缓和,尺脉沉微。

    (1)左关脉弦洪,肝火内动,宜小柴胡加茯苓、枳壳、山栀子。

    (2)左关脉缓涩,肝郁气滞,宜四君加枳壳、柴胡、山栀子。

    (3)左关脉弦涩,肝郁不舒,宜解郁汤。

    [处方]人参(另炖)、山栀子、茯苓各10克,白术15克,当归、白芍各30克,枳壳1.5克,砂仁3粒,薄荷3克。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安胎。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3次服。

    4.妊娠口于,咽燥,脉寸数,尺沉细微。。

    [润燥安胎汤]熟地30克,生地10克,萸肉、麦冬各15克,益母、五味、阿胶(后下)各6克,黄芩3克。

    [功效]润燥安胎。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服。

  5.胎漏下血

  (l)防风黄芩丸肝经有风热,胎漏下血o

  [处方]炒黄芩、防风等分。

  [功效]平肝清热。

  [用法]上两味共研末,酒糊为丸,每丸2克,每服2~3丸,饭前米汤送下。

    (2)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

    (3)血虚用胶艾四物汤或二黄汤,生熟地各15克,分3次服。

    (4)气血两虚用八珍丸

    (5)血热用加味逍遥散。

    (6)益气补漏汤。

    [处方]人参30克(另炖),炒白芍15克,炒黄芩、生地各10克,川断6克,益母、甘草各3克。

    [功效]益气养胎。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午晚饭前各服l/2 

    6.妊娠子鸣怀孕七、八月,胎儿气虚,子在腹中鸣。

    [处方]人参15克,黄芪、麦冬各30克,当归中15克,桔红1.5克,甘草、花粉各3克。

    [功效]益气,和胃,养血。

    [用法]人参(另炖),其它上药用水适量煎2次,分数次频服。

    7.跌仆伤胎不慎跌仆,手足抽搐。

    勾陈汤

    [处方]人参20克(另炖),双勾、当归、茯苓、各30克.桔梗5克,桑寄生15克。

    [功效]养血,疏肝,镇痉。

    [用法]共研末,每服15克。

    若烦热加石膏,小产加桂心,脾虚用六君加苏梗,气虚八珍加阿胶、艾叶,如有出血立即送医院治疗。

    [用法]研末每服15克。

    8.妊娠胃痛者

    心痛,烦热口渴,胎动不安,胃痛腹胀,按之则痛为实,按之不痛为虚,手足清冷至肢节内者危,速送医院检查抢救。

    (1)白术汤  心痛烦渴,卒痛不可忍。

    [处方]白术10克,赤芍6克,黄芩5克。

    (2)人参健胃汤  腹胀胃口痛。

    [处方]人参、炙甘草10克,白术、香附、茯苓各6克,乌药、川芎、桔红各1.5克,姜3片。

    [功效]理气,健脾,消痛。

    [用法]用水适量煎1次,分23次服。

    (3)脾胃受伤用六君汤加川断。

    (4)肝伤胃痛用川楝子汤。

    [处方]川楝子、炒茴香10克,艾叶盐炒5克。

    [功效]理气,消痛。

    [用法]用水适量煎,分2次服。

    9.妊娠腹疼

    (1)草豆蔻散腹痛不安。

    [处方]草豆蔻、桂心、干姜、术香各15克。

    [功效]健脾理气。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12克,红枣3枚煎,分23次服。

    (2)金沸草散治伤风寒,头痛,咳嗽,腹疼。

    [处方]金沸草、前胡、荆芥、甘草各6克,半夏、赤苓8l0克。

    [功效]祛风镇咳。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3)积滞者用六君加紫苏、枳壳。

    [功效]健脾消滞。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4)兼肝火用六君加柴胡、山栀子。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10.妊娠小腹疼

    脉浮紧头疼身热为“风寒”,脉微弱气少赖言,四肢无力,为气血虚,脉弦洪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引肋下疼,肝火内动。

    (1)紫苏饮  风寒。

    [处方]紫苏梗6克,当归10克,大腹皮、人参(另炖)、陈皮、白芍各5克,甘草2克,生姜3片。

    [功效]祛风,扶正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2)气血俱虚用八珍。

    (3)怒动肝火,用龙胆泻肝汤。

    (4)芎归汤被惊吓,胎堕不安,小腹疼连腰。

    [处方]当归、川芎各1 0克,阿胶15克,人参(另炖)、艾叶各3克,茯苓6克,红枣2枚。

    [功效]益气安胎。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如有出血立即送医院治疗。

    (5)补遗方小腹疼,胎动不安。

    [处方]当归、川芎6IO克。

    [功效]养血安胎。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温服。

    11'妊娠腰连腹疼

    劳伤元气用八珍加杜仲、砂仁、胶艾,肾虚八珍加白术、补骨脂,肝郁结归脾汤加柴胡、枳壳。

    12.胎水肿满

    怀胎二三月后两脚渐肿,后遍全身、头面浮肿,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小便不利。浮肿如水气为子肿,腹大异常,胸膈胀满为胎水。

    (1)防已汤  治子肿。

    [处方]防己、赤苓、桑白皮、紫苏各3克,木香1.5克口

    [功效]利水理气。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服。

    (2)白术散面虚浮,四肢肿为水气,喘而短气。

    [处方]白术8克,茯苓皮5克,陈皮、姜夏、桑白皮、大腹皮(酒洗)各3克。

    [功效]健脾利水。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午晚饭后各服1/2 

    (3)全白术散  脾虚,面目浮肿,如水肿状。

    [处方]白术30克,生姜皮、大腹皮(酒洗)、茯苓皮、陈皮各15克。

    [功效]健脾利水。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饭后米汤送服。

    (4)千金鲤鱼汤妊娠腹大,胎间有水气。

    [处方]白术150克,茯苓120克,当归、白芍90克,鲤鱼一尾。

    [功效]健脾胃,通水道。

    [用法]上药为末;鲤鱼洗净去鳞什,煮熟取汁去鱼不用。每日用上药末12克与鱼汁一杯半加生姜7片,陈皮1.5克煎服。

    (5)产宝方  身肿,胃腹胀满,小便不利。

    [处方]茯苓、郁李仁、旋覆花各30克,杏仁、槟榔20克。

    [功效]腱脾胃,利小便。

    [用法]上药为末,水6碗熬至2碗,分3次温服,小便即通。

    1 3.妊娠中恶

    心腹绞疼,不可按,痰多吐涎,闷绝欲死,脉弦滑,目多妄见,心中烦闷。

    [处方]当归散:当归、丁香、川芎各90克,青皮60克,吴萸10克。

    [功效]健胃,养血,理气。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3克,先用酒调服。症状缓解后用开水送服。

    14.妊娠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喁斜。

    中腑者多着四肢,脉浮恶寒,拘急不仁。中脏者多着九窍,则唇缓失音,耳聋,鼻塞,目瞢,便秘。

    排风汤

    [处方]麻黄1克,茯苓10克,白术、杏仁、川芎、当归各6克,独活3克,防风、白鲜皮各2.5克,甘草2克,姜3片,枣一枚。

    [功效]祛风活络,健脾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趁热服。

    1 5.子痫

    头项强直,筋孪语涩,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甚则角弓反张,抽搐,须臾自醒。

    (1)钩陈汤  血虚风热。

    [处方]双勾藤、当归中、党参、茯神各6克,桔梗5克,桑寄生15克。

    [功效]祛惊镇痉、养血安神。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2次服。

    (2)羚羊角散  冒闷,角弓反张。

    [处方]羚羊角、独活、枣仁、五加皮、薏米、防风、当归、川芎、茯苓、杏仁各】.5克,木香、炙草各6克,生姜5片。

    [功效]祛风镇痉,化痰理气。

    [用法]用水适量先煎生姜,后加上药煎两次,羚羊角磨粉另炖后加入,日分2次服。

    (3)羌活洒  中风痉挛、口禁、四肢强直、角弓反张。

    [处方]羌活45克,防风30克,黑豆30克(炒去皮)。

    [功效]舒筋活络,益血镇痉。

    [用法]2昧用好酒2斤浸一宿,每服用黑豆30克炒熟,倒入药酒一杯,候沸即止,去渣每次服30~60毫升。

    肝脾血虚者用加味逍遥。

    血气两虚抽搐者用八珍汤。

    16.子烦

    (1)竹叶汤  心惊胆怯,终日烦闷。

    [处方]茯苓10克,防风、麦冬、黄芩各6克。

    [功效]清热镇静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分上下午服。

    (2)气滞

    [处方]姜夏、茯苓、白术各10克,川朴、黄芩、枳壳、陈皮各6克。

    [功效]健脾化痰,理气安神。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分上下午服。

    (3)气郁

    [处方]制香附、栀子各1 0克,苍术、川芎、神曲、陈皮、砂仁各5克。

    [功效]疏肝除烦。

    [用法]用水适量炖两次,分午晚饭后服。

    17.妊娠小便不通

    (1)补中益气去柴胡加车前子。

    [处方]红参(另炖)  (高血压者用西洋参)6克,白术、归中、车前于各10克,炙芪15克,升麻、陈皮、炙草各6克。

    [功效]补中气,疏水道。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2次服。

    []方用参芪、升麻以益气,车前子以利尿,胎气上提,尿自利之。临床多例,疗效显著。

    (2)五苓散加阿胶。

    [处方]白术、茯苓各10克,泽泻12克,桂枝5克,猪苓、阿胶(后下)各6克。

    [功效]健脾、养血、利湿。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2次服。

    []脾有湿邪,用五苓散以清利之,加阿胶以补血。邪去血补,尿自利之。

    1 8.肠胃虚弱:或有些外感,体温正常者。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姜夏、杏仁各10克,紫苏3克,炙草、陈皮各6克。

    [功效]健脾理气。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2次服。

    1 9.肝脾蕴热,龙胆泻肝汤

    [处方]龙胆草、生地、栀子各10克,泽泻8克,术通、当归、车前子、黄芩各6克,毛柴胡5克。

    [功效]疏肝清热。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前服。

    20.心肝虚热

    [处方]杭芍、当归中、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毛柴3克,车前于8克。

    [功效]疏肝清热。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前服。

    21.孕妇衄血

    [处方]牡蛎l2克,黄芩5克,白芍9克,甘草、砂仁各3克。

    [功效]清热止血。

    [用法]用水适量炖2次,分午晚饭后服。

    22.大便秘结

    [处方]柴胡、当归各5克,人参6克(另炖),白芍3克,甘草2克,萤芩5克,石斛10克,生姜3片,红枣3枚。

    [功效]清热,养血,通便。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前服。

    23.怀孕期间,补母体益婴儿

    [处方]海参20 - 30克,猪瘦肉50克。

    [功效]滋阴补血,调经养胎,利产。

    [用法]海参水泡后洗净,猪肉切片炖食,几天吃一次。

    []海参:《随息居饮食谱》云:“海参能滋阴补血,调经养胎、利产。”《中药大辞典》:“补肾益精,治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痿、梦遗。”营养分析:海参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台物、钙、磷、铁、碘,故孕妇、病后、产后、老年人、肾虚之人皆宜食之。

    24.怀孕腹痛,防流产

    [处方]川断15克,炒杜仲l2克,白术、归中各10克。

    [功效]益肾养血。

    [用法]加水适量炖2次,午晚饭前服。

    []怀孕期间应忌饮酒,少劳累,疏房事。此方如未见效,应送医院检查治疗。

    丁  产科

    现代新法接生,产妇应在条件较好的医院分娩,安全卫生。以下小产、正产、难产各方仅供产科医师参考。

    (一)行房小产

    1.固气填精汤

    [处方]人参(另炖)6克,熟地、黄芪各30克,炒白术、当归各I5克,三七9克(研末后下)。

    [功效]双补心肾,养血止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前服。

    2.阿胶鸡子黄汤

    [处方]炙草30克,阿胶60克,鸡子黄一个、竹茹10克。

    [功效]养血安神。

    [用法]用水三小碗,煎至一碗半,入蛋、胶分3次服。

    3.胎衣不下、胎死腹中。

    [处方]热羊血一小杯内服有效。

    [功效]温中降下。

    [用法]杀羊时刚流下之鲜血,趁热饮之。

    (二)难产

    1_血虚难产用“送子丹”。

    [处方]生芪、当归、麦冬各30克,熟地I5克,川芎10克。

    [功效]养血益气,血气旺盛,胎儿易生。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前服。

    如初产妇加炙龟板尾10克以开骨盘。经产妇,用胎发10克洗净放微波炉内焙成灰,人药同煎。

    2.交骨不开

    [处方]开骨干金不易汤:10克,胎发(洗净)一团。

    [功效]归芎养血,龟板、

    [用法]用酒一大碗煎服。

(三)临产

当归25克,川芎6克,败龟板胎发有开骨之功。

    脉离经,腹疼引腰脊,疼痛频密为欲生,腹时痛时止不频密,不引腰者为未产。

    l_佛手散(欲生时服)

    [处方]川芎60克,当归IO克。

    [功效]养血催生。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水一杯,酒二分煎七分,温服。

    2.羊水已出,分娩无力,速用高丽参20克(高血压者用西洋参),加水炖服易娩出,甚效。

    (四)正产胎衣不下

    [1]川芎、当归各15克,榆白皮30克。

    [用法]共研末,每服6克,用生地黄汁温酒送下。

    2.补中益气加莱服子1.5克(炒研),水煎服。

    治胞衣不下,又绝无昏晕烦燥之状,用上方。

    (五)正产血晕

    刚产后忽然眼目昏花,呕恶欲吐,不能起坐,甚至昏闷不省人事。

    先以醋喷面使其清醒,后用漆器烧薰。

    1.来苏散  临产用力太过,气血晕闷,不省人事。

    [处方]木香、神曲、陈皮、白芍、阿胶、麦芽(炒)、黄芪、炒黑生姜各3克,糯米一撮,炙草1.5克。

    [功效]益气提神。

    [用法]水煎为一杯,拗口灌之。

    2.产后出血过多,血晕不省。

    []以上两症必须送医院抢救治疗。

    3.十全大补产后气血两虚,两手麻木或遍身皆麻木,神志倦怠,脯热作渴,自汗盗汗。

    [功效]双补气血。

    (六)产后恶露不下

    腰中疼痛,心中烦闷,审其内伤或外感。

    1.失笑散恶露不下。

    [处方]蒲黄、五灵脂等分。

    [功效]化瘀行血。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8克,调黄酒服。

    2.花蕊石散气滞血凝,或气欲绝,恶血奔心,胎衣不下。

    [处方]花蕊石3克,童尿一杯。

    [功效]化瘀生新。

    [用法]花蕊石研末与童尿调服。

    3.生化汤产后恶露不行,小腹阵痛。

    [处方]当归15克,川芎3克,桃仁7粒,炮姜2克,炙草15克。

    [功效]化瘀止痛c

    [用法]水煎,饭前温服.

    []此为古方,分娩初期,如有上症,此方服l~2剂,疗效显著。现“新生化颗粒”药店有售,亦可服用。

    (七)产后恶露不绝

    1.肝气热不能存血

    [处方]熟地、萸肉、淮山各15克,茯苓10克,丹皮、泽泻各6克。

    [功效]益肾存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2.肝气虚用逍遥散

    [处方]杭芍、当归、白术、茯苓各10克,炙草6克,毛柴3克。

    [功效]疏肝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3.脾虚用六君

    [处方]人参6克(另炖),或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陈皮、姜夏、炙草备6克,红枣5枚,生姜3片。

    [功效]益气健脾。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4.胃气下陷,用补中益气

    [处方]人参6克或党参'15克,白术、当归中各10克,炙芪15克,升麻、陈皮各6克,红枣6枚。

    [功效]补中气之不足。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5.脾经郁热用归脾汤。

    [处方]人参6克,或党参15克,白术、茯苓、当归中各1 0克,炙芪、炒枣仁各12克,木香、炙草各6克,龙眼肉10粒。

    [功效]健脾强心,益气养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6.气血两虚用十全大补

    [处方]人参6克,白术、茯苓、归中、白芍、熟地各10克,炙草6克,川芎5克,肉桂3克(后下),炙黄芪15克。

    [功效]双补气血。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八)产后血崩

    1.独参汤气虚。

    [处方]东洋参15克。

    [功效]益气,强心,止崩。

    [用法]用水50cc炖服。

    2.救败求生汤产后性交致血。

    [处方]人参30克(另炖),当归、白术各60克,熟地30克,淮山、枣仁各15克,附子3克。

    [功效]益心肾,补气血。

    [用法]水煎服一剂定神,三剂血止。

    []产后56天内禁房事。

    3.芎归附  产后出血过多血脱,六脉微极,手足厥冷。

    [处方]当归IO克,川芎3克,白芍、人参各6克,炮姜2克,炙草1.5克,童尿一杯。

    [功效]强心,益气,养血。

    [用法]加水适量炖两次,人参另炖掺入,分2次服。

    []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4.独圣散产后官血过多,小腹微疼,久不止。亦治赤白带。

    [处方]贯众大者用好醋蘸湿慢火炙令香熟,候冷为末6克,用米饮调之,饭前服。

    (九)产后小腹痛(子宫收缩无力)

    [处方]炙甘草、当归尾、

    [功效]化瘀养血。

    [用法]加水适量炖两次,桃仁各6克,黑豆12粒。午、晚饭前各服半剂。

    (十)产后腹泻

    [处方]藿香、陈皮、白豆蔻(后下)各6克,白术、茯苓各1O克,山楂、淮山各1 5克,红枣5枚,生姜3片。

    [功效]健胃止泻。

    [用法]加水适量炖两次,午、晚饭前各服半剂,疗效显著.

  (十一)产后四肢浮肿

  1.风肿、水肿

    [处方]泽兰叶、防己各3克。

    [功效]祛风利湿。

    [用法]上药为末,温酒调服。

    []宜补精生血,多气佐以木香、槟榔,多风佐以羌活、川芎,血虚四物为主,气虚六君或补中益气。

    2.产后肾虚、咳嗽、浮肿

    [处方]人参(另炖)、茯苓、炒白术、萸肉、芡实各10克,熟地30克,当归、白芍、淮山各15克;故纸3克,柴胡1.5克。

    [功效]益肾,养血,健脾。

    [用法]水适量分2次煎,分2次饭后,连服10剂。

    3.五皮饮  风湿伤脾,气血滞,四肢及面目浮肿,气喘。

    [处方]五加皮、地骨皮、大腹皮(酒洗)、茯苓度、姜皮各3克,枣3枚。

    [功效]利湿消肿c

    [用法]用水适量煎2次,分2次饭后服。

    戊  孕产妇保健

    妇女自怀孕至产期,及产前后之保健,对女性的健康极为重要。如怀孕期间不知保养,极易小产、流产,或胎位不正,在分娩时造成难产、血崩等危症。坐月子不知保养,得了某种疾病,必须在月子内治愈,如不及时施治,留下后遗症,日后治疗较难,故孕期与产后对女性来讲,必须值得重视与认真保养的。

    (一)孕妇保健

    1.初孕l~5个月内,忌单手从高处取物,最好不要高攀,请家人代劳,如独居时,一定要双手平举取物,以免胎位不正,给分娩时造成难产。

    2.18个月,每月用桑寄生30克(色黄为正品,黑色者为杂寄,疗效不同),配猪肚一只(色稍黄者良)食用,可安胎。避免腰痛与关节痛,且能促使婴儿健康,皮肤白嫩。

    3.孕妇腹痛,防流产

    [处方]川续断15克,炒杜仲12克,漂白术、当归中各1 0克,炙黄芪20克。

    [功效]益气,养血,安胎。

    [用法]加水适量炖两次,分两次服,连服5~7剂。(如有出血者速送医院治疗)

    4.经常用温水洗擦双乳,使产后乳汁通畅,可预防乳腺炎与乳头断裂之苦。

    5.增加营养,补铁、钙、蛋白质,如牛奶、鱼类、蛋类、猪肚、猪腰子、水果、蔬菜等.

    6.分娩前阵痛开始时,用龙胆草10克加开水炖服,可消暑祛邪,以后进补无后患。

    7.分娩前先备用高丽参(高血压者用西洋参)20克,临产前,用开水炖好备用,待产妇羊水出时立即一次服下,以助产妇一臂之力,有强心作用,使其有力娩出。

    8.孕妇尿频

    [处方]西洋参10克,莱萸肉30

    [功效]益气滋肾。

    [用法]两药分开,加水适量,炖2次,先炖先服,后炖后服用。

    [病例]雷某某,女,30岁,福建省福安市鹤祥大药房员工。怀孕3个月,某夜突发尿频,每10~20分钟排屎一次,至12时更加频密,求诊于余。余用上方,服后不到一小时,安然入睡。患者因妊娠,心肾两虚,方用西洋参强心益气,重用萸肉以益肾,水火相济,一剂即愈。

(二)月子期间保健

    1.月子期问,安心休养,每天吃鸡一只。鸡肫、肝,可炒熟配饭。鸡肉要开水煮熟,不可用冷水。煮鸡期间不可再加水,以免肠炎o(各地习惯不同,不限于吃鸡,有的地方吃狗肉或蛋类。总之要增加营养,大补气血,以利康复)

    2.月子内,每日杀的鸡,把两脚留下洗净,挂通风处凉干,待满月时,全部集中打碎洗净,加命鱼胶3050克,配本地种雄鸡(饲料鸡差)约45斤者一只,煮熟,作2~3天吃完,可大补母体,使乳汁增多,质量好,对婴儿是最好的营养,也为未来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3.产妇初产至20天内给婴儿喂奶,尽量躺着喂,不能久坐,久而坐之,易患子官下垂,带来后患。

    4.月子期间,除充分增加营养,安心休息外,不能受惊,或受刺激,家里亲人必须给予理解,多给温暖,身心愉快,使她从怀孕至分娩的体内消耗得以康复,为婴儿日后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产后56天子宫才恢复正常,在此期间禁房事,如不小心月里得病,不易医治,终成遗憾。

  (三)产后奶少

  [处方]猪脚一只34市斤左右,黄芪30克,当归中15克,通草1 0克。

  [功效]补血通奶。

  [用法]用水适量煮熟吃12次就有奶。

  (四)断奶

  [处方]干麦芽30克。

  [功效]抑制奶分泌。

  [用法]水适量炖后取其汁饭后服,其渣外擦双乳,1~2次即无奶。

  []以后如再生育仍有奶。

    (五)子宫下垂

    产后一个月内久坐或过于劳累易患此症。

    [1]高丽参(高血压者改用西洋参)、归中、川断、白术各10克,炙芪30克,炙草、陈皮、升麻各6克,桂圆IO粒。

    [功效]强心益气,养血培元。

    [用法]高丽参另炖,其余上药加水适量炖两次,分2次饭前服。饭后应卧床休息l2小时,促使药物易吸收,子宫随之复原。如法服10剂疗效显著。

    再用党参15克,熟地、归中各10克,川芎、白芍各6克,水煎服数剂,以资巩固。

    2[针。刺]曲骨、三阴交、足里,留针20~30分钟(宜补法温针)。

    []气海、关元各10壮。

    [功效]培元益气.

    []子宫下垂时问久者,重度者,不易康复,建议手术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三、肝 部
治疗毛囊炎,中医内治8种验方,方方对症疗效佳!
张姓名老中医秘验方集(上)
【徐志华:妇科方】
张氏名医献奇方
615.中医名医效方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