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坎尼会战
坎尼会战在世界军事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这次会战是一场完美的战术展示,也是战争中“坎尼模式”的开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占有人数优势的罗马军团被人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吃掉;而迦太基将军汉尼拔的军事天分则被充分证明--------他对骑兵的熟练运用、兵种的合理搭配、战机的把握能力,使他无愧于“西方战略之父”的光荣称号。首先有必要把背景介绍一下。 8uh^%La8b.
oy[>`qyz
坎尼会战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的一部分。“布匿”,即“Punic”,是罗马人对迦太基人的蔑称。迦太基是腓尼基人(属于古闪米特人后代)的一支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地(其首都迦太基城就在今天的突尼斯),历史比罗马更为悠久,居民Z要经商和务农,经济发达,在罗马崛起前,迦太基已经掌握了地中海地区的海权。罗马强盛之后,为抢夺殖民地和贸易路线,与迦太基发生了战争,迦太基海军被消灭,失去了海权和西西里岛的领土,迦太基将军哈米尔卡(汉尼拔的父亲)被迫转而向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与葡萄牙地区)发展,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来,哈米尔卡和其继任者哈斯德鲁巴相继遇刺身亡,全军一致推举汉尼拔继承父亲的事业,汉尼拔在不具备海权的情况下,冒险越过阿尔卑斯山,攻入罗马腹地。罗马派执政官保卢斯和瓦罗拒敌,双方在坎尼地区进行了一场大战,罗马惨败。这场大战,就是大名鼎鼎的“坎尼会战”。 5MX7V4ist
->9waXRDz)
为什么在坎尼展开战斗呢?这是因为迦太基军队远离本土作战,给养是个大问题,虽然汉尼拔的确像孙子兵法中说的那样“取食于敌”,但毕竟不能长期稳定的获得战争资源。公元前216年6月,汉尼拔发现阿普利亚平原平原上有一座叫坎尼的城市储存着大量罗马军粮,而且坎尼的周围有大片耕地,粮食即将收割,他便率军占领了这座城市。罗马执政官瓦罗和保卢斯率领罗马野战军驻扎在附近,他们拥有比迦太基更多的兵力,而且熟悉当地环境。双方在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后开始准备大规模的会战。8月2日,轮到瓦罗执掌兵权,他便留下一支警戒部队守卫大营,率领其余部队在奥菲杜斯河北岸扎营(南岸还是北岸,有争议),而汉尼拔则背水列阵。根据美国作家杜伊普的说法,罗马列入战阵的兵员组成大约为步兵六万六千人,骑兵七千人。留守营地的罗马军约有一万人。汉尼拔可能有大约三万二千步兵与一万骑兵,余下大概有五千人守卫大营。 P0c6?K6 j
bMGU9~CeJ
罗马人依旧采用传统的三线编队,罗马骑兵在右,其盟国的骑兵居左。轻武装部队也按常规部署在主战线前方。罗马共和国的精华-----步兵军团位居轻装部队之后。最前面是青年枪兵,这是些经验不足的新兵,他们配备两根标枪和一把短剑以及一面盾,他们的作用在于消耗敌人战斗力。青年枪兵之后是第二列,也就是成年战士,这些人战斗力强,正当壮年,有着良好的战斗技巧。最后一列是老兵,这是罗马常年征战的精英部队,他们手持重矛冲入战场,这些人已经风华不再,但他们丰富的经验是罗马取得胜利的最终保证。与密集的希腊方阵不同,罗马方阵士兵之间的间隙较大,给每个士兵都提供了足够施展的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士兵之间相互配合,刺杀敌人。 c~)H" n
:F.eyA|#@G
汉尼拔则是典型的“多国部队”:哈斯德鲁巴的伊比利亚骑兵和高卢骑兵居左,怒米底亚骑兵在右翼,与两侧骑兵相邻的是非洲重装步兵,这些人来自迦太基的非洲殖民地。阵地中央是伊比利亚步兵和高卢步兵。 $h|8z
[pzo[0G 'v
下面是杜伊普书中所述坎尼会战的经过:“瓦罗现在命令全军出击,战斗于是开始。当罗马军团快要冲到迦太基主阵地时,两军散兵从战线的空隙中后撤。双方骑兵遂开始冲锋。在迦太基军左翼,哈司德鲁巴尔率领的西班牙与高卢骑兵很快就压倒了冲向前来的罗马骑兵。罗马骑兵大部被杀,其残部沿河道受到追歼。 5e >qBw8t
t@cImmh\T
在迦太基战线右翼,数量居于劣势的努米底亚骑兵勇敌罗马军左翼骑兵,双方的战斗不分胜负。战线中段,集结起来的罗马军向较为薄弱的伊比利亚、高卢步兵战斗线推进。高卢兵与伊比利亚兵缓慢后退。他们的凸形战线先恢复平直,然后又变成凹形。随着迦太基战线的后撤,越来越多的罗马士兵向中心涌入。这正是汉尼拔所希望的。罗马军挤作一团,连挥动武器都有困难。就在此时,他们发现左右两侧的重武装非洲步兵突然包围他们的两翼并向中央压迫。 ?{(Jy*
:^J'_
,3bAlc8D7
西凉铁骑 -------------- 4*?JU v
 MuP&m{
%)}y[ (
在此同时,哈司德鲁巴尔及其凯旋的骑兵显然已绕过罗马全军,从背后攻击与努米底亚部队相对的罗马左翼骑兵。罗马骑兵落荒而逃,努米底亚骑兵策马追击。哈司德鲁巴尔则急急赶去从后面攻击落入圈套的罗马军团,切断其退路。罗马人虽然勇气不减、奋战不息。结果还是成千上万地遭到杀戮。罗马执政官保卢斯战死,同时罗马还损失了29位护民官和80位元老院议员。” ;#n+$Q#:
Pi'[d 7o
从阵地所处的位置看来,汉尼拔铁心要打一场包围战,但迦太基军队的数量远少于罗马人,包围敌人是相当困难的,也是貌似自殺的行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汉尼拔的过人的胆识),不过汉尼拔把左翼直接摆放在了奥菲杜斯河的一个拐弯处,这样河水就充当了迦太基左翼的保护伞,罗马人不可能穿越河水去包围他们。既然左翼得到了地势的保护,那么原本用来保护左翼的重骑兵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机动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迦太基重骑兵是汉尼拔取胜的关键,他选择西班牙和高卢骑兵是有其特殊用意的,甚至由他的亲弟弟哈斯德鲁巴率领。他们从迦太基左翼出发,直接击溃了对面的罗马骑兵,从而从罗马军队后方完成了对其的战略包围。迦太基右翼的努米底亚骑兵则起到了拖延敌军的作用,他们把罗马左翼的骑兵限制在一个地方动弹不得,虽然他们并没有左翼重骑兵那么强大的攻击力,但其优秀的机动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这些骑兵主要投掷标枪)使他们完美的配合了其他兵种的作战。汉尼拔另一个高明之处是他对步兵的部署。迦太基的步兵阵型是一个新月形,或者说是弓形。两侧的非洲重步兵是坚持不动的,中间的漫长阵列却可以像弓弦一样来回摆动。在作战中,迦太基中央地带的步兵不断后退,慢慢把罗马军队引入一个大的口袋中,两翼的非洲重步兵则逐渐向中央靠拢,这个口袋在慢慢收缩。如果把罗马人比喻成被装在袋子里的猎物,那迦太基骑兵则可看作猎人打向袋子的棍棒。对罗马人来说,即使他们突破了迦太基的中央阵线,他们也改变不了被消灭的命运,因为前方就是奥菲杜斯河,罗马人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来重整部队,那将又是一次“特拉西米湖”式的屠杀。 7rjS.
9Fh1rZD<
罗马人的优势在于严密的阵型和攻防体系,这种改进的步兵方阵在对付传统希腊式或者其他方阵时相当管用,但它的机动能力差,也缺乏远程打击能力。我们知道罗马的远程打击形式主要是投掷标枪,标枪的射程不远,而且数量有限(没个士兵配备两支)、无法重复利用(为防止敌人拾起反掷,罗马标枪在枪头上带有一个机关,在插入地面时枪头会自动折断)。一旦罗马步兵方阵被挤压在较小区域,阵型被打乱,根本无法作战,大家都挤在一块,眼睁睁的看着外围的兄弟被敌人砍杀却无能为力,结果只能被人一层一层吃掉。瓦罗在带领军团向汉尼拔进攻时应该意识到这个拥挤的地区会破坏军团的阵型,但他没有。罗马人的另一个弱点在于骑兵的软弱。罗马社会是不重视骑兵的,他们以加入步兵军团为荣,充当骑兵的不少都是穷人,或者是外乡人,或者是盟国的蛮族,而且罗马骑兵大部分是轻骑兵。这种轻骑兵与匈奴人的轻骑兵不同,后者偏重远程打击能力,即不断以放箭来骚扰和消耗对手,而罗马骑兵则是配备了长矛和盾牌的冲锋骑兵,其经验和防护,以及战斗力都不是迦太基重骑兵的对手,当两个不相等的对手互砍时,罗马骑兵肯定要失败。我个人的看法,其实罗马人可以采用这样的战术:当看到迦太基军队在河沿列阵后,罗马人也可以从河沿上做文章,罗马人可以对部队做出调整,让他们大体与奥菲杜斯河垂直,右翼贴近河沿,然后罗马右翼与迦太基左翼对阵,严防死守,只要拖住哈斯德鲁巴的骑兵即可,接着罗马左翼从西北向东南开进,利用人数上的优势,战线可以拉长一些,由于右翼已经被河沿保护,那么右翼的骑兵可以转过来支持左翼,防止迦太基骑兵的突袭,这是一个“利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支点是罗马右翼,而罗马左翼沿着弧线向敌人逼近,这样反而有可能对迦太基实行包围,而迦太基背水列阵,缺乏战略纵深,要想突破众多罗马军队是比较困难的。总之,因为人数的优势,罗马指挥官需要更大的接敌面积,而迦太基则希望接敌面积越小越好,这样就可以逐步消耗敌人。 x>MY_?a
k%h%mz
中国历史上楚汉相争时期韩信与赵国的井陉之战也是背水列阵,但韩信最终并没有实现对敌人的战略包围,而是出奇兵攻占赵国大营,造成敌军士气大跌而失败。井陉之战与坎尼会战有相似之处,但韩信和汉尼拔的目的不一样,所以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坎尼模式关键在于包围,以及限制敌人空间以实现“剥洋葱”的局面。汉尼拔在这场战役中利用了地形,正确配备和使用了不同兵种,其战术意识是相当高明的。 )/4U]c{-
]?n~?dD{]
坎尼会战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一个亮点,汉尼拔消灭了大量罗马生力军,沉重打击了罗马社会,但由于其供给和部队实力的不足,他并没有选择进攻罗马城。罗马共和国的恢复能力相当强大,他们很快就另组军团前来迎敌。汉尼拔不得不被限制在意大利南部达十几年,直到西庇阿进攻非洲他才被召回。当然,在那场扎马决战中,汉尼拔被这个在战争中成长的年轻将领击败了,那是他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失败。汉尼拔家族和西庇阿家族作为两国的军事世家,是好几代的对手。还有,扎马决战中的罗马士兵,很多就是在坎尼惨败的影响中长大的,当他们年幼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哥哥战死沙场,等他们成为罗马新一代军人后,他们在扎马得以复仇。 zH1:kk o
6^v HFJ$
从后世来看,坎尼会战主要因其出色的战术表现而被人们关注,而对迦太基来说,这场战役在与罗马的对垒中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战略作用。 8~eYN- #W&
TI^M9;b
X8| 0RU@f
DgRA\[c
附录:----------------
;sfk@ec
O"~BnA`dJ
) \|Bghui
“先父即将远征伊比利亚(西班牙)之际我恰好九岁。他向神灵供奉祭品时我正站在离祭坛不远的地方……他把我叫到他身边慈爱地问我是否愿意随他一起出征。我迫不及待地表示愿意,并且充满男孩子气地热切恳求他准我同行。他拉着我的右手把我领到祭坛跟前,吩咐我把手放在刚献祭的祭品上对天起誓:我决不与罗马为友!” -------------------------- Kvf Zj
---------迦太基将军 汉尼拔 BuIly&qbm<
i0e aBG]I
棋痴二2012-03-03 09:54
  
再谢仁兄捧场.俺要在孔网水区盖一座摩天大楼.就在一个帖子里灌.决不影响旁人,欢迎同道光临指导.原计划盖2000层吧.随时补充.其实这个帖是给我自己发的.苦于博客空间内存有限.大量俺以前存的资料与图片无处存放,一来开一个帖,把这些内容贴上发出去,然后,自己收藏后慢慢看,也便于查找资料.二来可以为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们提供些战史资料与图片(俺发的图片均可复制,有有用者自取)三来又能破孔网第一高楼纪录,把它变成孔网楼层最高,图片最多.文字最多.介绍冷兵器时代与古代各时期和近代骑兵与其他兵种较全面.且不涉及政治的一个帖子. P}kp_l27
Fu%%:3_
:{ }]$+|)\
第二版本的-----坎尼会战 +TQMA >@g<
GkT:7` |C
Snav )Hb'
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间,罗马与非州北部的迦太基为争夺西地中海霸权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当时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在这场延续100多年的战争中,以第二次布匿战争或称汉尼拨战争,最为激烈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tL;!!vg#V
[9:'v@Ph
汉尼拨出生于公元前247年,其父哈米尔卡是迦太基著名将领。汉尼拨九岁即离开迦太基,随父亲出征西班牙。他在军营中成长并参加过许多次的战役,在这些战役中他学会了战争艺术的运用。公元前221年,25岁的汉尼拨被任命为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随即,汉尼拨在西班牙发动了一系列的征服战争。公元前219年,汉尼拨出兵进攻罗马在西班牙的同盟者萨贡托城,使罗马大为恼怒,遂于公元前218年3月正式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EAgNu?L
Y)-)owx7
战争一开始,汉尼拨即以惊人的胆略定下了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从陆地进军意大利的战略。公元前218年4月,汉尼拨率领9万步兵、1.2万骑兵和37头战象,从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出发,冲破重重艰难险阻,于9月末越过了阿尔卑斯山,到达北意大利平原。罗马人措手不及,被汉尼拨连续击溃。在敲开意大利的北大门后,汉尼拨继续挥军南下,趋向亚德里亚海岸,以便打击罗马人的后方。 c~1X /,biA
=ca<..yh[d
公元前216年春,汉尼拨攻占了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城。坎尼是罗马的重要粮仓,如果失去坎尼城,罗马将陷入更大的困境。因此,罗马决心全力夺回。是年8月2日,在坎尼城附近的平原上,汉尼拨与罗马进行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史称坎尼会战。这次会战,罗马将所有的部队,即步兵8万,骑兵6000全部投入;迦太基军投入了4万步兵和1.4万骑兵。从力量对比来看,罗马军占绝对的优势,这个优势体现在步兵数量上,而迦太基军则在骑兵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 /ox9m7Fz7
f~RS[h`:
罗马军的阵势是:步兵在中央,骑兵分在两翼。步兵排成70列,分左、中、右三路,以重装步兵放在阵形中心,每列之间有一定距离。骑兵放在步兵的的左右两翼:右翼是罗马公民组成的少数骑兵,左翼为意大利联盟的骑兵。整个队形突出深度,其优点在于以重装步兵的强冲击力来突破对方的阵线。罗马执政官瓦罗指挥右翼,另一位执政官鲍鲁斯指挥中路,塞维利阿指挥左翼,每个指挥官都精选1000骑兵作为机动部队,以便必要时出击。 x*EzX4$x
%SwN/rna
针对瓦罗的战术,汉尼拨把自己的部队列成半月形:左右两翼是主力,由骑兵和重装步兵组成;将步兵突出配置于中央,前弱后强,中央兵力最弱。这样,迦太基军的整体阵形呈“凸”字行,凸面向着敌方。汉尼拨的用意,是以突出的步兵引诱罗马军主力集中攻击于此,将其诱人己方阵内,再以两翼的强劲骑兵和重装步兵首先歼灭罗马军的两翼骑兵,然后迂回到敌阵之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汉尼拨亲自指挥中央一路,他的外甥汉诺指挥右翼,他的弟弟玛哥指挥左翼。另外,汉尼拨还精选了3000骑兵放在身旁,作为后备力量。同是时,汉尼拨令500轻装士兵携带长矛、盾和短剑,准备执行假投降任务。汉尼拨还对坎纳的天气规律作了详尽的了解,掌握了中午时分一般有强劲东南风的情况,据此,他将各路方阵面向西北展开,以便充分利用自然力的有利因素。为了切断敌人的退路,汉尼拨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埋伏在敌阵后方的树林里,以便在风起时从后面打击敌人。 8+L,a_q-
abHW[VP9
待迦太基军摆阵完毕,罗马军主帅瓦罗针对敌方两翼强,中间弱的阵势,临时将自己的阵势作了一番调整,缩小正面,加大纵深,增强中央方阵的力量,企图以绝对优势一举击垮汉尼拨的中央方阵。这一调整正中汉尼拨的心意,罗马军主力也因缩小了相互间隔而无法灵活战斗。 5i+0GN3nd
uA} w? ;
决战前,双方指挥员骑着马来回鼓励他们的将士。瓦罗要他的将士们牢记堂上的双亲和儿女,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汉尼拨则鼓励他的将士们不要忘记昔日的光荣,要为荣誉而战。 6a+w/IO3OU
h"7:&=e
公元前216年8月2日上午9时,军号吹响,双方的步兵发出一片呐喊声,弓箭手、投石手和投射手相互投射“子弹”,会战开始了!罗马步兵首先向敌阵中心部分发起攻击,猛攻迦太基军的突出步兵。按照预定方案,迦太基军的中央方阵徐徐收缩,致使左、右、中各个方阵变成了“凹”字形阵势。瓦罗见状,以为敌军方阵已力不能支,遂指挥主力发动更猛烈的攻击。结果,罗马的步兵由两侧向中央汇合进攻,队伍越来越长。此时,迦太基军的500名轻装步兵突然“投降”了罗马军,罗马军收缴了他们手中的长矛和盾牌后,将这些“降兵”安置在阵形后方。瓦罗看到敌军的“降兵”,又看到敌军的中央方阵正在继续“败退”,以为这场会战的关键时刻已到,便将预备队全部投入了战斗。汉尼拨是一个掌握战场火候的老手,他见时机成熟,在自己中央方阵被突破之前,命令步兵从侧面出击,使罗马军的中央方阵陷于被动。同时,汉尼拨下令左右翼的步骑一起出击,从两翼包围敌人。汉尼拨左翼的重装骑兵势如破竹,迅速击垮罗马军右翼的骑兵,然后分兵一路迂回敌后,直扑罗马军左翼骑兵的侧后,罗马军的左翼骑兵经不住对方优势骑兵的前后夹击,迅速溃逃。汉尼拨立即向伏兵发出战斗信号,埋伏在树林中的迦太基军队,迅速从后面包抄过来,切断了敌人的退路,形成了对罗马军的包围之势。罗马人四面受敌,阵势大乱。迦太基骑兵初战得手后,以一部追击逃散的敌方骑兵,余部配合步兵合围罗马步兵。战致中午时分,果然刮起了东南强风,只见黑云滚滚,风沙弥漫,面向东南的罗马步兵被风沙吹得两眼流泪,无法观察敌方行动,而迦太基士兵借助风力,投射出又远又猛的石头和箭矢。罗马步兵虽众,此时已挤成一团,攻无力,退无路,陷入束手待毙的绝境中。与此同时,那500名迦太基“降兵”也趁势作乱,拔出暗藏的短剑从后往前冲杀。这一战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杀到日落,只杀得天混地暗,阴风惨惨。最后,罗马军几乎全军覆没,5.4万名将士遗尸疆场,1.8万名官兵成了迦太基军的俘虏,执政官鲍鲁斯和指挥官塞维利阿战死,只有瓦罗率少数残部逃跑。而迦太基军仅伤亡6000人。 bN ,>,hj
^ lUV^%f
坎尼会战是西方军事史上的第一个合围之战,汉尼拨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天才和指挥艺术。他采用两翼包抄等战术,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是古代军史上的一个杰作。 IZ$7'Mo86
JJ50(h)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经典——坎尼会战
此人令古罗马遭遇最惨痛失败,也是罗马人最恐惧的战神
五万围歼八万:天才汉尼拔的经典战役,一战被德军借用几亡法国
征战中的帝国第四期——坎尼之役
史诗般的战争:汉尼拔血战古罗马(上)
罗马帝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场大败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