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移情让孩子学会分享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没有分享意识的孩子,在和同伴相处的时候有争抢行为,表现出强烈的独占欲。让他们学会分享,不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利,而且也能让他充分体验给予的快乐。

 

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它是幼儿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中心的有力手段。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缺乏能与之分享物质和情感的兄弟姐妹,他们“唯我独享”,以自我为中心。某家幼儿园做过调查统计:一班有幼儿共23人,拿到玩具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孩子占68%;见到喜欢的玩具就要,不给就哭的孩子占26%;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占30%;想玩但是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抓人、咬人)的占21%。而表现出强烈独占欲望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被家长溺爱惯了。


孩子不愿分享,做家长的也很尴尬


上个星期,辰辰爸爸出差回来,买了几个洋娃娃,其中有些是要送给她的两个小表妹的,可是辰辰却想全部占为已有,我好言相劝,可她就是不肯给。当时亲戚都在场,我感觉很尴尬,于是强硬地把洋娃娃从她手里夺过来,送给了小表妹。可从那后,辰辰再也不肯跟她的两个小表妹玩了。


孩子之所以不愿分享,是因为他们认为分享就是失去。我们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关心帮助别人后,别人也会以同样的关心和帮助回报自己。你大方的与别人一起分享,别人下次有好吃的或好玩的东西时也会跟你一起吃,一起玩。


要想使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必须先对幼儿进行关心别人,爱别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如:“三八”节为妈妈制作一样礼物,为妈妈做一件事,平时关心帮助比自己小的幼儿,主动向老师询问小朋友为什么没来等,并通过故事、情境表演来寓教于乐。


为你支招:每个人都有拒绝分享的权利,强硬地从孩子手中抢走洋娃娃的做法实在欠妥。分享应该是自愿和快乐的,因为面子的问题而强迫孩子分享,只会适得其反。教孩子学会分享要一步一步来,可先向孩子提出分享的要求,孩子即使拒绝也不要强迫他,这次不行下次再提。

 

抢玩具?先学会商量,得到对方的同意


下午桌面游戏时,二毛在篓子里乱翻看,几乎什么都没搭出来。这时,奕奕搭了一个很漂亮的房子,可就缺少一个尖尖的小屋顶。二毛看到了,就对她说:“我这有一个,你先用。你用好了,把小屋顶还给我,好吗?”奕奕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说:“谢谢你!”


教会孩子与人商量,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小朋友差点为了抢玩具打架,家长见了可以教授孩子们彼此商量,得到对方的同意。其实,大多数孩子是有分享的意识的。家长也不妨和孩子商量,让她选择应对方式:“要么爸妈和表妹一起去买新的娃娃,你自己玩这几个娃娃,要么把这些娃娃分些给妹妹玩。”采用尊重、商量的语气跟孩子交流,孩子才会更愿意接受大人的建议。


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小土豆很喜欢交朋友,经常把玩具带到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换着玩。上次,他看中了一个小朋友的飞机模型,想拿自己的小汽车去交换,结果那个小朋友死活不肯换。小土豆回到家愤愤不平地说:“为什么我把玩具给他玩,他却不把自己的玩具给我玩呢?”


这时候就要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说出自己不愿意分享玩具的几种情况,比如担心别人拿了自己的玩具不肯还或弄坏自己的玩具,让孩子明白只要消除顾虑,小朋友就会愿意分享的。为此,家长可以多在家进行情景演练:当孩子要使用你的某个物品时,你对孩子说:“妈妈有权利不给你用,要是你用了以后不还给我了,怎么办?”然后引导孩子回答:“我只用一会儿,5分钟。用完后我保证马上还给你。”在孩子把东西还回来时及时肯定他:“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很高兴跟你分享!”


这个过程能让孩子逐渐从中理解他人的想法,知道如何制定分享的规则,并且学会推已及人。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感受他人的愿望、情感,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积极的、正确的内心体验。


有一次,一铭小朋友带来了一件非常好玩的玩具“奥特曼”,小朋友见了十分羡慕,都想玩玩,一铭而却害怕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不愿借给他们,孩子们都挺失望,老师一看,见正是对孩子们进行分享教育的有利时机。于是,老师当着孩子们的面拿过“奥特曼”,对一铭说:“这个奥特曼现在是我的了,如果你想玩,该怎么办?”“问你借呗!”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可是,我不借你玩,你现在心里怎么样啊?”老师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一铭想了想说:“我会很难过。”“那你们大家呢?”“我会很难过,老师……”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一铭,你看,小朋友现在心里都和你一样很难过,你知道为什么吗?”一铭不说话了,他拿过“奥特曼”塞到小朋友的手中,大伙儿高兴地和他一起玩了起来。


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了两种角色,体验到了羡慕时的迫不及待、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感等多种内在的情感,从而摆脱了自我这一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识的水平,正如霍夫曼所指出的那样,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力。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分享意识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有争抢行为,表现出强烈独占欲。这些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总以自我为中心。皮亚杰的“社会认知冲突理论”告诉我们,幼儿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和观点的不同而争论,导致认知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改变幼儿认知结构的过程,也是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过程。培养孩子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孩子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小朋友为什么在幼儿园和在家里判若两人
孩子被欺负家长不要介入
如何让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钱志亮:父母必读,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分享意识?
让孩子学会不再争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