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芳老师:【祭奠是感恩】【女德是一种力量】

為承傳中華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歡迎關註並轉發!隨喜您功德!!!



刘芳老师:祭奠是感恩


【语音原文】


今天是星期一,美好的一周又开始了。愿我们在一起彼此祝福,互相加油,昨天是母亲节,我看到在七个群当中,一大早就开始了问候,祝福,氛围非常的喜悦,我看到一声声祝福,如声声呼唤,在呼唤着我们这颗女儿的心,母亲的心,所以不管在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我们都要时时提起并安住一颗柔软真诚的心,我们才配得上做女儿做母亲,才能够长养和荣耀母性的光辉。

我们在一起学习女德,尤其是在《女论语》的声声教导中,我们一定要懂得,在表面功夫的背后,正是要安住我们这颗心,古人的慈悲大义,我们不可不知。作为女人,我们要荣耀家族的荣耀,要从点滴做起,并给养起高原。在此我们把昨天所有的祝福和群里三千多位姐妹的心声,一句话祝福我们天下人的母亲幸福安康,并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光耀中华,千秋万代。


姐妹们,今天早上我们继续学习《女论语》第十二章,请看板书“劬劳罔极。恩德难忘。衣裳装殓。持服居丧。安理设祭。礼拜家堂。逢周遇忌。血泪汪汪。”这一节的内容承接着上一小节,说一旦父母百年之后离开我们,我们必定会伤心至极。我们不要忘记父母在世的时候为这个家所做出的努力和所有的付出,想起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应时时心怀感恩,并将这种纯正的家风家道传承下去。同时也要将父母的丧事做得圆满,尽子女的孝心。

我们看第一句“劬劳罔极”中的“劬劳”是指辛劳,“罔极”是没有边际。父母一辈子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是无边无际,没法计算的。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如此伟大,我们做子女的真的是难以报答。


第二小句“衣裳装殓,持服居丧”,这是老人对过世的一些礼节,古人非常细致的教导我们。老人过世以后,我们要给他们穿上寿衣或者是按照老人生前的意愿穿上他们喜欢的衣服。“入殓”是指将过世的老人安放到棺材里。“持服居丧”是指我们小辈们也要及时换上孝服来守孝奔丧。


接下来 “安理设祭,礼拜家堂”这里讲到的料理祭祀的这些丧礼需要周慎详明,不可以错乱。按照这样的礼节步骤来办理,每一项都能反应出我们晚辈的诚敬之心。

在《论语》中讲道:“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句话正是说在父母去世以后,我们要非常讲究丧礼的程序,这当然并不是指要讲奢华讲排场,而是要按照自己的家境随分随力来办好,这样最好。必定是说自己要尽心尽力,这才叫把丧礼做得圆满。


下面一句,“逢周遇忌。血泪汪汪。”“周”是指周年,“祭”是指父母生前的生日和去世的日子,这都是我们感念父母恩德的日子。一到这样的时间,我们想起父母生前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的种种努力,便会悲从中来,忍不住要啼哭哀祭。


那么,从古至今,祭祀都是我们怀念先人最直接的方式,是用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同时祭祀也是我们表达对一个人的尊敬和感恩最好的方式。

接下来,我们在这里来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位叫张崇贞这样的女子,作为保姆走进了尹家,尹家原来是一个大户人家,这位保姆她肩负起照顾三个孩子的任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尹家家道败落,面临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境。在这危难的时刻,张崇贞没有离开这个家,不仅不收工钱,还外出帮人推板车赚些小钱来给尹家三个孩子来过生活,成了三个孩子的张奶奶。


尽管家里穷困潦倒,但张奶奶永远告诉孩子们:“任何时候都不要低头、不能自卑。”冬天的时候,张奶奶担心孩子们脚上生冻疮,早早的开始拾破布,给孩子们做棉鞋。女孩子在儿童节想穿一条新裙子,她小声地跟张奶奶提了这个愿望,她知道家里条件不允许,可真的没有想到张奶奶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女孩子就穿上了漂亮的新裙子。原来这是用家里的窗帘布做的,当时尹家的女儿非常感动,她心里觉得张奶奶就是那种“会用自己的死换取我们的生”的人。

后来,尹家家道复兴,全家人都把张奶奶视为家里的权威人士,家里的钱都归张奶奶管。渐渐地,随着张奶奶年纪越来越大,尹家人再也不让她干活,还找了位保姆来特意照顾她。可张奶奶依旧闲不住,平时在家擦擦抹抹,只要几个孩子回来,必定要起来找点水果、煮点鸡蛋给他们吃。


1987年,张崇贞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0岁。去世时,尹家全家,以子女、孙辈的身份,为老人送葬。此后每年尹家的子女后辈都会到张奶奶的墓前祭祀,也会提起张奶奶对自己家族的恩德,并将对这份恩德的感念代代传下去。


故事很感人,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祭祀祖先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哀思的方式,也是表达后辈感恩之情最直接的方法。 


刘芳老师:女德是一种力量


在与女德结缘的那一天开始,她们就在女德文化的感召下,在刘芳老师的解读中,在女德义工姐妹的努力下,一步一步走进内心,一点一点改变自己。今天,她们将女德视为一种力量,一种能支撑她们勇敢前行,获得幸福人生的力量。


二群丽萍

今天听着芳子老师的课件,我心里抽痛泪流满面。

一是老师提起,当父母离去时,我们做儿女的该如何去面对去感恩做好那些该做之事。对于父母的离去,一直都是我不愿去想的,接受不了的事,每每想到终有一天父母会离我而去,我的心就抽痛。


二是当老师分享那则小故事时,我自责的流泪,自责自己对父母的不够孝敬,也自责自己对过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疏忽,他们的生日与祭日我从不曾记起,脑子里浮现出爷爷、外公、外婆(奶奶在父亲十几岁时就过世了)在世时对我的点点滴滴,是如比的疼爱有加!可自己就从外出读书后近二十多年里,去坟前拜祭的次数不超过一个手掌。今年春节我是第一次携着爱人领着孩子一起去拜祭,孩子都十四了,从不曾去过,这一切都因我不孝顺,没敬到一个孙辈应敬的孝道,愧呀!感恩芳子老师能从不同方面与角度来教导与点醒我们,让我们全面的找到自己的问题,改正错误彻底的改变自己,终有一天能遇见最美的自己!感恩芳子的用心良苦。

七群潘月
芳子老师,姐妹们上午好:
刚刚一边洗衣服一边听玉莲姐姐读的姐妹们的分享,当听到有个姐妹照顾公公的分享的时候,被这个分享感动的哭了!
真的,我昨天才进群,感觉自己真的很幸运能和老师和姐妹们一起学习!我喜欢听芳子老师的声音,也喜欢玉莲姐姐的声音,都好有感染力!我学历不高,不会表达!总之感恩郑琳把我带到这个充满爱的女德群,感恩老师和姐妹们的付出!
七群加盈

我的父亲早年因病离开了我们,妈妈拉扯我们姐妹长大过程的辛酸,我直到自己做了母亲以后才真真切切体会到。每当想起自己年轻的叛逆,真心忏悔。爸爸生病的时候因为我当时20刚出头,就是非常的害怕,到最后连看都不敢看,我真的很后悔,到现在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会透不出气来,当时的我真的太不孝了,我后悔啊。


我也真切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那种难受的心。现在的我很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教妈妈用智能手机,教妈妈发信息,教妈妈看微信圈,教她使用网络,就像小时候妈妈教我打毛衣一样一遍又一遍的教,每当看到妈妈学会以后的那种笑容,我真的感觉无比幸福。


妈妈以前是个老师,可是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也看不大见,发信息有时候简单的字也想不出来,每每看到这些我都很难受,我很想让妈妈和我一起生活,我是真心想照顾她。但是因为我妹妹的丈夫是上门女婿,按照我们当地的习惯,我妈妈一直跟随我妹妹生活,妈妈一直帮助我妹妹带孩子。我真的很想让妈妈同我一起生活,让我尽一份孝道。可是妈妈现在还要管一家大小的家务,来我这里很少很少,我心里真的很难过。
七群晓英

小的时候妈妈总是说,从小把你们养大,到我们老的时候,三分之一的心也换不回来,我当时真的不明白什么意思。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自己有了家庭和孩子,又慢慢的步入了中年,每次回想起妈妈的那句话,心里有说不出的痛,是啊父母为我们付出了百分之百的爱,可我们回报的真的连百分之三十也没有,父母老了,走了,留下的只是遗憾的心和悔恨的泪。
七群小琴

看了国妹的分享,感觉大家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芳子老师早上的课听了非常感动也非常内疚,为父母做的太少了,不过我很庆幸来到了这个幸福的大家庭。以后跟着你们学习好好的孝顺父母,看着老师们的分享我真的很惭愧、很不孝,到现在父母还在为我操心、奔波。我会尽我所能做到照顾孝顺他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36节:孝敬之心从感受父母恩德起(3)
父母应如何教育逆子
2009年第三届《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营1
【尹老师说】没读《自卑与超越》之前,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放下恨,放下怨,心里的苦咱绝不该“代代传”
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