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传销组织聚会 解析传销心理学


近日,三河市公安局出动600名警力,在抓获传销人员812人,其中刑事拘留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嫌疑人8人。为什么一个愚蠢的把戏可以骗过那么多人,为什么传销者屡禁不绝,为什么被洗脑的传销者就像变了一个人?


传销组织者之所以敢于铤而走险,一方面是巨额利益的驱使,另一方面更是抓住了人们的“求新”心理。针对“传销”一词早已在群众心目中臭名昭著,传销组织者则冠之以“直复营销、加盟连锁”等新的形式,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往往使人们误认为是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而加以确信,但究其本质,却是名为“合法经营”,实为“非法传销”,换汤不换药。

确立目标

激发你的情绪,使你确立的目标扩大。然后让你联想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理想,并且无条件支持你。 

集体催眠

传销网络里有专人负责“传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些催眠技术,利用煽情技巧营造一种“家”的感觉或者群情高涨的集体氛围,让个人的意识完全湮没其中,在心理学上,这叫“去个体化”。

趋众心态

作为初入传销者,普遍抱有一种“趋众”心态。首先是一种“家族”式的观念。人们较易于听信自己的朋友、同学,尤其是有着血缘关系亲属的说词。他们听到、看到和感觉到的是一种给人以财富的行业,但真正对于传销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其次,传销组织者往往会编出一整套相当完备的理论,例如使购买传销产品者同时成为消费者和有经营权的销售者。而这一套理论往往具有很大的不易察觉性和说服力。

趋利心态

对于已入传销者为何又把自己的手伸向自己最亲的人的问题。这往往是“趋利”心态的驱动。由于受骗者绝大多数是出身贫穷且学历不高的人,他们中往往对世俗的东西所表现出的愿望更为赤裸裸一些。假如受骗的是具有高学历或是家境宽裕的人,在发觉受骗之后一般会抽身而出。同样,也是因为这一点,这批受骗者影响力将相当有限,他们只能去发展对自己非常信赖的亲戚、朋友、兄弟、甚至于父母。

不允许思考

当确立的目标跟自己能力明显不符,人会产生疑问,重新反思,明确现实,或者逃避现实,采取虚假的概念。这是洗脑的关键。他们绝对不会给你思考的时间,就是有也绝对不够。整个传授过程一定持续2小时以上,并且很可能要会出现大量的数学题或者思考题,让你的的脑子进入一种晕晕的状态。这可是催眠暗示的好时机。等到一切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来了,概念间的联系变的更松了,新的东西也加进来了,否定了正常的思维,偷换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编辑 | 小珊

制作 | 小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传销组织洗脑强,导致人们接连进入传销
传销洗脑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能够洗脑?
囧知:传销组织是怎么骗人的?
传销组织惯用的五大套路
图形组织器:促进认知和元认知的策略
心理学:如何洗脑和反洗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