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补,不能乱补

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在中医看来秋冬需要进补,也是进补的最好时间。在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体消耗比较大,秋季适当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能恢复和调节各脏器机能,为来年的身体打好基础。但是专家提醒,进补也需要有序、有方向,切勿乱补、急补。

进补不用最贵只要选对

“人们在讲到进补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燕窝、鱼翅、花胶之类,但其实这些名贵的食材在日常生活中是有其他的便宜食材或者药物可以代替的,进补不一定要选最贵的,选对食材对症而补才是最重要的。” 像木耳就有很好的的补气养血功效,如果牙口还行,猪蹄也含有很高的蛋白质,丝毫不亚于燕窝、鱼翅。

进补前宜先调理胃肠功能

“脾胃乃后天之本,我们平时所吃的东西都要经过脾胃的运化才能发挥作用。夏天人喜欢吃生冷的食物,脾胃功能受损,如果突然大量进食补品,会加重脾胃负担,出现腹胀、厌食、腹泻或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不适。所以进补前和进补时都要注意健脾养胃,才能达到最佳的进补效果”。

胃火旺盛 平素嗜食辛辣、油腻烧烤的人,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出现口臭、便秘、口渴喜冷饮等不适。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清胃火,日常生活中更可以适当吃些苦瓜、丝瓜、冬瓜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否则一补就上火。

脾虚湿盛 南方地区湿气较重,湿气多在夏天侵犯人体,更容易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等脾虚湿盛的表现。此时可食用山药、茯苓、薏苡仁、扁豆等先健脾祛湿,待脾健湿祛再进补,不然更容易出现肠胃不适。

食积胃肠 食积多见于老年人及儿童,由于其消化能力较弱,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嗳气等不适。肠道的食积会加重肠道负担,此时再进补是难以吸收的。所以老人以及小孩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常用到的如麦芽煎水代茶饮,平时吃吃山楂片,煲汤时加入鱼腥草、陈皮、砂仁等消食健脾的食物。 

分清气血阴阳虚再进补

“虚则补之,但是虚症有气血阴阳之分,对症进补,这样才能有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气虚 容易出现疲劳、声音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等症状。气虚以脾气虚、肺气不足常见,可选用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也可选用人参、西洋参、山药等作为日常的食材煲汤食用。 

血虚 容易出现面色萎黄、口唇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等症状。血虚以肝血虚、心血虚常见,应该补血养血,可选用归脾丸,单味中药可以选用当归、阿胶、龙眼肉、大枣制首乌等补血养血。

阴虚 容易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等不适。阴虚以肺阴不足、肝肾阴虚常见,那么就要滋阴养阴,六味地黄丸最为常用,但要注意胃火口燥咽干者不宜食用,像麦冬、沙参、百合、玉竹、鸭肉等都可以很好地滋阴生津。

阳虚 容易出现面色苍白、怕冷、四肢不温、夜尿清长、吃得少但大便稀溏等不适。阳虚以脾肾阳虚常见,当温阳益气,日常中杜仲、枸杞子、核桃等药物都有一定的补阳作用。

不适宜进补的人该怎么办?

凡有发热恶寒、咽痒咽痛、咳嗽痰多等外感症状的人都不宜马上进补,但体虚慢性咳喘的病人无明显外感症状的除外。

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基础病的人,进补时最好请专业医生进行指导,因为大部分补品服用不当可能加重原有病情。

进补的量和种类都要由少及多,不要频繁迭进,要补补停停,不要妄图一蹴而就。进补后体力精神慢慢变好且没有其他不适,方可继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胃虚弱吃什么药
人体质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人的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
专家解读秋季进补注意事项
什么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该怎么调理?
人气虚则胖,血虚则瘦(认真看,有用的)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