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趋而过庭

近日读《舌华录》,看到一则小幽默,印象中好像还在其他地方见到过,只是想不起是哪本书了,暂且说是引自《舌华录》吧。

我们先看这则小幽默原文。

唐姚南仲廉察陕郊,有客投刺云李过庭者,南仲曰:“过庭之名甚新,未知谁家子弟?”姚岘作熟思曰:“恐是李趋儿。”

大意是,姚南仲觉得李过庭这个名字很新奇,便问这是谁家的子弟,姚岘回答说可能是李趋的儿子吧。

可能有人会说,看了古文,看不懂;看了大意后还是不懂,不知道笑点在哪里。

我简单分析一下。

1、“李过庭”这个名字为什么会引人注意?

《论语》是古时儿童的启蒙读物,通篇背诵《论语》,对古时的儿童来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论语》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孔子站在庭院中,孔鲤(孔子之子)恭恭敬敬地走过庭院时,孔子叫住了他。孔子教育他要好好学诗。

又一次,同样的场景,孔子又叫住了孔鲤,教育他要好好学礼。

(注意:这里的诗、礼加不加书名号,各种版本不一,这里从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未加书名号。)

后来,“过庭训”就成为一个典故,指父亲的教诲。

姚南仲和姚岘都是唐朝官员,他们对《论语》中的这个典故肯定是烂熟于心的,所以李过庭这个名字引起了姚南仲的注意。

做个不是很恰当的类比。

如果有个人递过来一张名片,名字是“李同笼”,我们都会感觉很新鲜,因为我们都知道数学中有个鸡兔同笼问题,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没人不知道鸡兔同笼的。

2、“过庭训”典故的用法

“过庭训”是指父亲的教诲,我们读古文时,如果遇到“庭”字,就应该联想到此处是不是用了这个典故。

“过庭训”这个典故有多种叫法,如“过庭之训”、“过庭”、“庭训”、“过庭语”等,但无论如何,“庭”字是不能缺少的。

另外应特别注意“亏庭训”(或“无庭训”、“亏过庭训”)的用法。

古文中,某人自称“亏庭训”,这是一种自谦,表示因没有受父亲的教诲,导致自己德薄学浅。这种情况通常隐含的意思是:我的父亲,在我幼年时便去世了,我没能听到他对我的教诲。

如果某人称他人“亏庭训”,这就是骂人了,而且是非常难听的话。古人讲,子不教,父之过。称他人“亏庭训”,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骂别人是有娘生,没爹教的东西,这是非常恶毒的。

3、这则幽默的笑点在哪里?

《论语季氏》里有一段话,原文较长,在此仅摘录部分。

(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趋而过庭”中的“趋”是小步快走的意思,古时,晚辈在长辈面前,下级在上级面前,特别是大臣在皇帝面前,一定要“趋”,以表示对长辈、上级、皇帝的恭敬。

历代皇帝为表示对功臣的礼遇,往往赐功臣“入朝不趋”,也就是说,功臣入朝面见皇帝时可以不小步快走。如《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礼遇萧何:“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姚南仲问姚岘,李过庭是谁家子弟,姚岘其实并不知道,但他表现得十分风趣幽默,把“趋过庭(孔鲤小步快走表示对父亲的尊重)”偷换成了“趋过庭(李趋的儿子是李过庭)”。

“作熟思”更是神来之笔,写姚岘故作深思的样子,让人以为他真的知道李过庭是谁的儿子,谁知笔锋一转,“恐是李趋儿”,姚岘的机智幽默令人捧腹。

寥寥数语,有语言,有神态,姚岘这个人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

最后一点说明。

有的人看过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你直接说“趋而过庭”变为“趋儿过庭”不就得了,用得着罗里吧嗦这么多?

是这样的,我喜欢古文,也喜欢分享,喜欢跟人分享学习古文过程中的乐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如果只是写“趋而过庭”变为了“趋儿过庭”,我感觉没多大意义。跟大家分享一下“过庭训”这个典故和它的用法,我感觉更有意义。

假如你读过这篇文章后,又读其他古文,遇到“过庭”、“过庭训”、“庭训”和“亏庭训”等字眼,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就觉得我做了一件好事,会特别开心。

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果有朋友喜欢那种相对简单、直截了当的文章,将来我也会写一些。

我之前写过几篇文章,比如《古文观止入门攻略——郑伯克段于鄢》、《一段糟糕的翻译毁了一则小古文》等,绝大多数参与评论的人都觉得写得不错,但也总有那么几个人,说话时阴阳怪气。

我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欢我呢?即便我是人民币,马云也不会喜欢我,因为马云说“我对钱没感觉”。

所以,看了这篇文章,如果你感觉质量一般般,划拉过去就是了;如果参与评论,我们就一起交流学习。

文章中如有错误,欢迎朋友们指正。曾经有一篇文章,我出现了错误,一位名为“读破庐”的朋友给我指了出来,至今我心存感激。

提前祝朋友们新年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毁三观】那些警世名言都是断章取义,连老师都是错的!!
《论语》中的50个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
论语_孔子论语全文、论语原文翻译及译文 - 读国学
《论语》中常被诗词引用的15个典故
让孩子们喜欢上孔子,喜欢上论语,喜欢上小古文的一套书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2一17,讲于2021年4月23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