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 型糖尿病:各类降糖药的用法与利弊

由于 T2DM 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各类型血管并发症(如:心衰、下肢截肢、失明、肾衰等)的发病风险,还可以导致低血糖或高血糖事件的发生。因此,临床使用降糖药的过程中不仅要合理维持患者血糖稳定,还需避免 T2DM 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对于种类较多的降糖药,究竟各类降糖药与 DM 微血管并发症及高血糖或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有何种关系?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最优效果成为现阶段一大课题。为此,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 Julia 教授等人在英国范围内,就各种降糖药的不同用法对 T2DM 的疗效做了详细研究,并将相关成果于 2016 年 2 月发表于 BMJ 上。


该实验是一项长达 10 年(从 2007 年 4 月 1 日至 2015 年 3 月 31 日)的开放型队列研究,研究人员将 469688 名年龄在 25~84 周岁之间的 T2DM 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排除各种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混杂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等)。将受试者所用降糖药作为变量分为 6 组。分别为:格列酮类、列汀类、二甲双胍、磺脲类、胰岛素以及其他口服降糖药类(包括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等)。


整个研究过程中,受试者根据上述降糖药的不同使用方法(如:单用、二联用及三联用)分为不同组,并将下述 5 种并发症作为研究的终点事件:①下肢截肢-包括臀、膝盖以上或膝盖以下的下肢截肢;②失明-包括单眼或双眼失明,严重视力障碍等;③严重肾衰-包括肾透析、肾移植以及慢性肾脏疾病 5 期;④高血糖-包括高渗性高血糖昏迷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⑤低血糖-包括需要接受治疗以及导致死亡的自发性、反应性以及药物介导的低血糖。研究结果如下: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就各类降糖药而言,实验组与未接受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研究人员得出以下结论:


1. 格列酮类药物降低失明发生率为 29%,增加低血糖发生率为 22%。


2. 列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为 14%。


3. 二甲双胍降低失明、高血糖、低血糖、截肢以及严重肾衰的发生率分别为 30%、35%、42%、30% 以及 59%。


4. 磺脲类增加低血糖和严重肾衰的发生率分别为 193% 及 21%。


5. 胰岛素增加失明、高血糖、低血糖、截肢以及严重肾衰的发生率分别为 48%、69%、375%、64% 以及 45%。


6. 其他降糖药对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此外,就降糖药的不同用法而言,与二甲双胍单用相比:


7. 二甲双胍二联用药(二甲双胍 格列酮类或列汀类药物)可以降低低血糖风险,二甲双胍三联用药(二甲双胍 磺脲类 格列酮类或列汀类药物)或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联用均与增加 T2DM 患者低血糖风险有关。


8. 二甲双胍三联用药(二甲双胍 磺脲类 格列酮类或列汀类药物)可以减少 T2DM 患者失明的发生率。


至此,Julia 教授等人进行的该项研究及结论不仅对各类降糖药在治疗 T2DM 患者过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做了临床验证,同时也对治疗过程中不同用药方法的疗效给出了实验论证。这就为今后 T2DM 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张开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选心视角
老年 2 型糖尿病的胰岛素促泌剂选择策略
关注老年T2DM患者降糖药的个体化选择
【ICE/CSE2016】全程管理,精确治疗:2型糖尿病防治面面观
西格列汀有效控制糖尿病血糖,但效果不及GLP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