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宵节诗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①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②元夕: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③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玉壶:比喻明月,指灯。

⑤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⑥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指盛装妇女。

⑦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暗香:花香,指女子身上的香气。

⑧他:古代泛指第三人称,近代诗人刘半农创造出“她”。千百度:千百遍。

⑨蓦(mò)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金兵压境,国势日衰。

南宋统治阶级偏安江南不思恢复,沉湎歌舞粉饰太平。辛弃疾文武双全,却报国无门,在这里借助元夕表达自己的求索之意。上阕写元夕盛况,下阕写在好女如云中寻觅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人称词中之龙。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任耿京的掌书记,到临安和南宋联系,耿京被叛徒杀害。辛弃疾在万马军中取叛将张安国首级,不久南渡归宋。

到南宋后,辛弃疾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退居江西信州,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方略《美芹十论》均未被采纳。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了人生做学问的三个境界,辛弃疾的名句是最高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元宵诗话

▉ 隋唐

1、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杨广(569~618)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元宵节的法轮、梵声是什么?

法论、梵声都是佛教用语,隋唐时期的元宵节,也是佛教的节日之一。在这首诗先是描写节日盛况,火树银花不夜天,随后表达了诗人时光易逝的惆怅之情。杨广,就是隋炀帝。

2、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约636~约695)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古人在元宵节观灯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北京市)人,“初唐四杰”之一。曾任邓王李元裕府典签,继调任新都尉。后为风痹症所困,辞官住太白山中,后因疾病折磨投颍水而死。

3、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648~705)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唐代、宋代的宵禁是怎么回事?

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三道,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铁锁开:京城开禁。唐朝都城有宵禁,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铁锁打开,任百姓通行。

唐神龙元年(705年),诗人在一次歌咏洛阳元宵夜“端门灯火”的大赛夺魁,深受后人推崇。诗中描写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织、歌伎打扮艳若桃李的欢乐景象。

苏味道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但诗才不如二人。

4、长安正月十五日【唐】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白居易的高考也有落魄的时候

大约是贞元年间,白居易赴京赶考,但是不巧疾病缠身,元宵佳节更是产生思乡之情。

5、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约785~约849)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唐代的宫女们如何过元宵?

“千门开锁”就是指平时关着的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亮起来了。“内人”是宫女,三百是很多的意思。

▉北宋

1、生查子·元夕【北宋】欧阳修(1007~1072)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古代的元宵节,情人们如何偶遇、相会?

这首词的作者,一说为南宋女词人朱淑真。词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月光柳影两情依依、情话绵绵,反衬今年元夜恋人不见的相思之苦。以前有多甜蜜,现在就有多失落。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赞誉之高。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省)人。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四人与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2、蝶恋花·密州上元【北宋】苏轼(1037~1101)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元宵节期间,农家如何过春社?

上元: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节。钱塘:指杭州城。三五夜:每月十五日夜,即元宵节。杭州气清土润,跑马都没有尘土。

山城,指密州,元宵节,农家举行祭祀活动,祈求好年景。但是晚上比较冷清,没有杭州热闹。

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在宿州也留下来观灯诗词,今天的宿州萧县原为徐州所辖。

南乡子·宿州上元【北宋】苏轼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

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

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3、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北宋】向子湮(1085~1152)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五侯池馆醉春风。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4、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北宋】赵佶(1082~1135)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怎么回事?

赵佶,即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号宣和主人、教主道君皇帝、道君太上皇帝,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画家,书法家,创“瘦金体”,是“靖康之耻”的始作俑者。

5、望海潮·侧寒斜雨【北宋】吕渭老

侧寒斜雨,微灯薄雾,匆匆过了元宵。

帘影护风,盆池见日,青青柳叶柔条。

碧草皱裙腰,正昼长烟暖,蜂困莺娇。

望处凄迷,半篙绿水浸斜桥。

孙郎病酒无聊。记乌丝醉语,碧玉风标。

新燕又双,兰心渐吐,嘉期趁取花朝。

心事转迢迢,但梦随人远,心与山遥。

误了芳音,小窗斜日对芭蕉。

6、元旦二首【北宋】郑刚中

傍城山曲处,草径一居幽。

元夕孤灯里,残香静夜头。

正月烧灯夜,封川转觉幽。

十分凭月色,数点照城头。

俗习那知陋,安陵谅不愁。

家家松火畔,舂米未曾休。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古代的元旦是春节

古代的元旦,指的是春节大年初一,也泛指春节期间初一到十五期间的一段时间。

▉南宋

1、永遇乐∙落日熔金【北宋末南宋】李清照(1084~1155)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宋代开封的元宵节观灯有什么盛况?

梅,指乐曲《梅花落》,用笛子吹奏此曲,其声哀怨。中州:中原,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经历了北宋灭亡、高宗南渡,晚年伤今追昔,以对比手法,描写南宋京城临安、北宋京城汴京和元宵节情景,抒发故国之思,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2、元夕【南宋】范成大(1126~1193)

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

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

3、柳梢青·今年元夕【南宋】张孝祥(1132~1170)

今年元夕,探尽江梅,都无消息

草市梢头,柳庄深处,雪花如席。

一尊邻里相过,也随分、移时换节。

玉辇端门,红旗夜市、凭君休说。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张孝祥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后代,与秦桧有什么故事?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考试,秦桧指使亲信在礼部复试时将其孙秦埙列为第一名,孝祥第三。后经廷试,高宗,亲擢孝祥第一,秦埙第三。秦桧因此忌恨,后孝祥又上疏请为岳飞平反,要求朝廷“表其忠义,俾忠魂瞑目于九泉,公道昭明于天下。”

4、元夕【南宋】洪咨夔(1176~1236)

轻阴不隔团团月,遗俗犹传缓缓歌。

踏雪看灯知不恶,宜春酿酒恨无多

5、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南宋】刘克庄(1187~1269)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举案齐眉、为妻描眉说的是什么典故?

这是一首元宵观灯戏友感怀之佳作,借用汉朝张敞对镜为佳人描眉的典故,突出中年情怀与往昔的不同,抒写自己中年气衰、叹世事沧桑,和对友人和美夫妻生活的羡慕及自己生活的愁苦。

6、京都元夕【金末】元好问(1190~1257)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7、元夕【南宋】方岳(1199~1262)

莫道山家不挂灯,修身宝月一团冰

清寒照见诸人胆,却问诸人见未曾。

8、元夕【南宋】释斯植

满眼春光万物华,小桥杨柳近人家。

谁将上下楼台月,化作金莲一夜花

9、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南宋】刘辰翁(1233~1297)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

这是刘辰翁在宋亡之后写的一首小令。小序中的“中斋”,是文天祥的幕僚邓光荐之号,邓光荐上元聚客叙旧,客散之后写了一首《忆秦娥》赠刘辰翁,刘辰翁就写这首和作,寄托悲凄感旧的情思。

10、女冠子·元夕【南宋】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南宋遗民诗

刘辰翁、蒋捷的很多诗词,代表了南宋遗民诗词的典型悲愤特点,每逢元宵佳节尤其明显。

▉元明清

1、古蟾宫·元宵【元】王磐(约1470~1530)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2、折桂令·元宵【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这首元曲小令,虽然是无名氏所作,却也颇有情趣。写的就是花灯节,看到别人熙熙攘攘,自己却一个人没有人陪伴,所以最怕在灯火阑珊的黑暗角落,月亮落下以后的孤独时刻。

3、元宵【明】唐寅(1470~1524)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社日和元宵节,有什么风俗?

社神,土地神。古代每逢社日(春社,秋社)有祭祀土地神,祈祝丰收的习俗。尊,盛酒器具。

4、元夕影永冰灯【明】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5、金菊对芙蓉·上元【清】纳兰性德(1655~1685)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

正上林雪霁,鸳甃晶莹。

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

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

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

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

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古代元宵那些事儿】清代的元宵节有哪些热闹场面?

此篇大概作于康熙二十年(1681)即三藩平定以前,抒写上元之日的感怀之作。

①上元:上元节。我国古代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祭日,祀太一之神,唐宋时期以当天为上元节,其夜晚称元宵,又称元夕。②金鸭:铸为鸭形之铜香炉,古人多用以薰香或取暖,指薰香。③上林:上林苑,秦、汉时长安、洛阳等地之皇家宫苑,后泛指帝王宫苑园囿。雪霁,雪止而初晴。

④九逵烟月:谓京城之通衢大道上,烟云缭绕,月色朦胧。九逵,京城之大道。笼明,指月色微明。⑤阑珊灯灺(xie}:指灯火将尽,烛光微弱。灺,同“拖”,烧残的灯灰。 ⑥关情:动情。

6、元夜踏灯【清】董舜民(?~1687)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7、上元竹枝词【清】符曾(1688~1760)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8、元宵月正圆【近代】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 元宵知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期间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代习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汉魏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

元宵节自古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不少地方还有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诗词,让这个元宵节更浪漫!
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
元夕诗词 |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元宵佳节,读读1400年来七朝古人吟诵元宵节的那些诗词……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词 带你体味传统文化之美!
(159)西江月·三首绝妙古诗词咏元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