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新传媒健康频道 平衡膳食
生命活动的每一瞬间都离不开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营养对于长寿固然是重要的,但并不是营养越好越长寿。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只有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才能有益于长寿。如果摄取的营养过剩,就会使人体能量代谢失去平衡,这样就会导致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这对长寿不仅无益,还将会构成巨大威胁。
古今中外长寿人饮食养生的共同点是做到平衡膳食,粗细粮、蔬菜与荤菜合理搭配,少肉多素,清淡为主,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坚持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的原则。有以下例子为证。
日本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日本人的饭量只有中国人的一半。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之一是做到“少量多餐”,从不偏食,一日三餐都备蔬菜。日本人的膳食特点是每顿菜肴品种多,数量少。鱼、肉、蔬菜、豆类、水果和米、面、海带、海苔,都用小碟、小碗盛装,花样繁多,以素为主,这样每顿饭都摄入多种而且均衡的营养成分。在日本吃饭,每一份都是精致小巧的,通常几片新鲜蔬菜、四五片肉片、一碗酱汤、一小碗米饭就是一顿份饭。而且日本人吃饭很慢,一碟菜我们一口就能吞下,他们却能细嚼慢咽地吃上十几分钟。其理由是有助消化,容易产生饱腹感,对降低餐后血糖有益,还能缓解人的紧张焦虑情绪。
我国养生学家和营养学家在大量调查中发现,长寿老人在日常饮食中有十大爱好,即喜欢喝粥,小米当补品,玉米当主食,偏爱红薯,每天一斤奶,每天吃一个鸡蛋,豆腐是美食,爱吃大白菜,冬天不离萝卜,胡萝卜是心爱物。这十大爱好体现了长寿老人的饮食是“平衡有致”的。
广东省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在老年人“应该吃什么”的问题上提出,应遵守“四低三充足”的原则,即低热量、低脂肪、低盐分、低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类要充足。具体说来,老年人进食次数以“少量多餐”为宜,种类应以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提倡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少吃动物脂肪。
著名生物学家、105岁的寿星陈纳逊教授在其“养生经”中,就有“调节饮食、平衡营养”这一条。陈老在进入老年后,注意少量多餐,食谱为:早餐一杯牛奶、一片面包、一个鸡蛋、一只香蕉;午餐一小碗米饭,荤素搭配,豆制品必备,包括一道置放了红枣、枸杞之类滋补品的汤;晚餐面食加稀饭,下午和睡前各有一份点心:牛奶、咖啡、蛋糕、芝麻糊轮着吃。
世界上最长寿的营养学家、南京大学108岁的郑集教授,早餐是一杯牛奶(加麦片),用五颗红枣、三颗桂圆、15~20颗枸杞子一起煮的食物,两只煮熟了的鹌鹑蛋或一个煮鸡蛋,,还有1~2片面包(或蛋糕、蛋黄派、馄饨);午餐一般是一荤两素一汤,荤素杂食,素食为主。主食为米、面和杂粮,副食为鱼、肉、蔬菜和豆类制品等。晚餐:喝一些粥,食物的种类和午餐类似,可以更清淡些,食量也相应减少。不吃过辣、过咸和过甜的食物。定时进餐,细嚼慢咽。每餐只吃八分饱,上、下午各饮淡茶或白开水两杯,或吃1~2个水果。偶尔下午喝一杯咖啡。
郑老教授还说:“合理的食物营养是养生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必须同时结合其他保健因素,坚持不懈地认真执行,才会收到长寿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改善饮食习惯好处多,这样吃你也能健康长寿!
为什么日本人不运动,却最健康长寿?世卫组织揭秘,值得我们借鉴
夏季饮食的注意事项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教您怎么吃?
美国研究发现:饭量减少与寿命的关系?或能解释为何日本人最长寿
大话养生(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