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2012-06-26   复制网址 

  系统性紅斑狼瘡是一种弥漫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发病可急可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人体危害极大。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有哪些?又有哪些预防措施呢?就请石家庄兰金初中医免疫病医院的专家详细介绍。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1)疾病易感性:SLE不是单一基因的遗传病,而其发病与多种遗传异常相关,是一种多基因病,如HLA-DR2和HLA-DR3分子及其各亚型与SLE的发病显著相关;纯合C4a遗传缺陷与SLE发病的风险相关;此外,SLE还与C1q、C1r/s和C2缺陷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免疫细胞紊乱:SLE患者自身抗体产生与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系统紊乱有关。T细胞和B细胞紊乱还可出现异常的免疫耐受。SLE患者体内除抗ds-DNA抗体滴度显著升高外,核小体是SLE疾病发生的促发抗原。此外,细菌DNA具有特征性核酸基序,可直接刺激TLR,具有潜在的免疫辅助特性,可诱导易感个体产生抗DNA抗体。在SLE的发病过程中,外来抗原的交叉反应促发机体的免疫应答,而自身抗原维持了ANA的持续产生。

  (3)诱发因素:遗传因素和体液微环境提供了SLE易感背景,但是SLE的发生或病情活动可能与环境或其他外源性刺激有关。其中,感染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感染可通过分子模拟和影响免疫调节功能而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应激可通过促进神经内分泌改变而影响免疫细胞功能;饮食可影响炎性介质的产生;毒品包括药物,可调节细胞反应性和自身抗原的免疫原性;紫外线照射等物理因素可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这些诱发因素对不同个体的损伤存在很大差异。

  许多SLE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年即可出现血清学异常改变,从发病机制来说,SLE是进展性的疾病,首先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在某种因素的刺激下出现临床症状。后天的诱发因素可导致自身抗原释放、免疫复合物形成并促发细胞因子产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预防疾病的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应注意以下因素:

  (1)避光及消除疲劳:疲劳是SLE最常见的表现,它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解除疲劳还需要依赖潜在病因鉴别。光过敏也可导致患者疲劳,常规的遮光伞和防晒乳以及防护服非常重要。

  (2)预防感染:由于SLE体内的免疫功能紊乱以及长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合并感染是很常见的,对于不能解释的发热应积极就医,而不要立即想到是狼疮复发。合理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并及时调整剂量和应用时间能够减少感染的风险。

  (3)适当休息与锻炼 :SLE患者的另一突出特征是久坐的生活方式、疾病的慢性过程、精神压抑及纤维肌痛等可使SLE患者的运动明显减少。SLE患者的有氧运动如水疗法和散步等锻炼是SLE患者非药物治疗方案的一部分。重症活动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及轻症患者可适当运动或从事非体力性工作。锻炼有助于防止长期类固醇激素治疗造成的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

  专家提醒:

  以上是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的详细介绍,希望能给患者朋友带来帮助。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咨询我院在线专家,专家会问您详细解答。此外,戒烟、减轻体重、适当的锻炼、血压控制以及血脂监测均可以减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上述所涉及到药品名称属院内制剂,均未对外销售,谨防假冒。
 
相关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屑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中性粒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基础临床相结合 |《CELL》发表仁济医院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最新成果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鉴定与疾病发病、恶化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
日本干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自身干细胞移植效果显著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宜忌之发物清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