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睑缘炎
       本病系以眼睑缘潮红、作痒为特点的眼病,常缠绵久久不愈,或易复发。
    本病有鳞屑型、溃疡型和眦角型三种。但其共同点为眼睑缘或眦角部红和痒,局部常布有痂。鳞屑型睑缘炎局部有麸糠样鳞屑,揭开痂皮下面有出血点。溃疡型睑缘炎局部有脓样痂屑,揭开痂皮下有脓泡,本型常破坏睫毛毛囊,以造成秃睫。眦角型睑缘炎在眦角有龟裂、血痂,而且常伴有眦角性结膜炎。
    西医认为本病由细菌感染所致,但也认为可能与屈光不正、经常失眠有关,一般采用局部治疗,应用抗菌素眼膏。眦角型则用硫酸锌类有效。如有诱发因素,采用对症治疗,如矫正屈光、治疗失眠等。
    中医对本病认为是属“睑弦风”、“睑弦赤烂”、“眦帷赤烂”。溃疡型多属脾经湿热,鳞屑型多属血燔生风,眦角型多属心脾郁热。中医临床上对溃疡型的睑缘炎治疗效果较好。中医对本病还采用局部治疗,如鸡蛋黄油搽患处。
治疗方法:
 
1.苦黄汤

给予苦黄汤:苦参30g,黄柏30g,白鲜皮30g,防风15g,金毛狗脊15g,陈皮10g,苍术15g,五味子15g;

取药先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煮沸20分钟,取汁先熏后泡,一般15分钟,每天1剂,然后外用复方尿素乳膏(本站制剂室自配,主要成分比例为尿素20%、屈安缩松0.25%、维甲酸0.25%)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剥脱角层松解症西医认为主要是手足多汗遇冷或其他刺激而引起,外因是主要的;而中医则认为本病是由于湿毒蕴结皮肤郁于皮下而致,内外因素皆有。

采用苦黄汤,方中苦参、黄柏清热燥湿,苍术、陈皮芳香化湿,狗脊、防风、白鲜皮祛风除湿,五倍子收敛固涩止汗,诸药合用能起到清热燥湿、收敛固涩、软化皮肤的功效,故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2.除湿汤

方剂名称:除湿汤

药物组成:连翘、滑石、车前、枳壳、黄芩、川连、木通、粉甘草、陈皮、白茯苓、荆芥、防风。

处方来源:《眼科纂要》卷上。

方剂主治:风弦赤烂外障,脾胃湿热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除湿汤-《奇效良方》
【处方】半夏麹(炒.一钱半) 厚朴(姜制.一钱半) 苍术(米泔浸.二钱) 藿香(一钱) 陈皮(去白.一钱半) 白茯苓(去皮.二钱) 白术(二钱) 甘草(一钱)
【功能与主治】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赤涩。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除湿汤-《丹台玉案》卷三  【来源】《丹台玉案》卷三。
  【组成】茯苓 泽泻 茵陈 猪苓各2.4克 黄芩 黄连 知母 天花粉 白术各1.8克 防己 陈皮 青皮 苍术各0.9克
  【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黄疸内热,呕吐而渴,欲饮冷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

除湿汤-《世医得效方》卷四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四。
  【组成】半夏(汤洗) 厚朴(去粗皮,切,姜汁炒)各30克 藿香叶15克(去土) 陈皮(去白)15克 甘草9克 苍术(米泔浸)30克(切,炒赤)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7片,红枣1枚,煎至160毫升,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燥湿健脾
  【主治】周身重着;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

除湿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组成】茯苓 干葛各120克 甘草(炙) 白术各6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服。
  【功用】健脾除湿。
  【主治】湿郁经络,血溢作衄或吐血。
  【加减】头痛,加川芎6克。

除湿汤-《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来源】《济阳纲目》卷二十八。
  【组成】茯苓1钱,桔梗8分,枳壳(麸炒)8分,半夏5分,桑白皮5分,杏仁(去皮尖)5分,甘草(炙)5分。
  【加减】伤风致咳,鼻流清涕,加防风羌活、薄荷、荆芥苏叶各1钱;肺受火邪、痰壅口干,加黄芩1钱、黄连7分;肺受湿痰,身重,加苍术、防己、山栀(炒)各5分;寒喘痰嗽,加麻黄7分;恶寒多汗,加桂枝、防风;风寒,加南星、竹沥半盏,姜汁少许;痰气咳嗽,加苏子贝母各1钱;日晡咳者,火浮于肺,加5味子7粒,知母(炒)1钱,五倍子7分;久嗽,气虚血少,加参、耆、归身、款冬花紫菀;午后阳虚咳嗽,加知母、川柏(俱蜜水蒸)4分,当归、生地、竹沥、姜汁、天门冬、贝母各等分;嗽若有血,加清血凉血之剂。
  【主治】诸咳嗽。
  【制法】上锉。
  【用法】加生姜2片,水煎服。 [编辑本段]除湿汤-《片玉痘疹》卷十  【来源】《片玉痘疹》卷十。
  【组成】羌活、苍术、防风、木通、猪苓、泽泻、白术、赤芍官桂
  【功效】内渗其湿,外燥其表,令好收靥.
  【主治】痘疮,如初饮冷水,浸湿脾胃以致收靥不齐者。痘当收敛之时,有因湿盛而不得收敛者,其现证轻则有孔漏浆,重则遍体溃烂,肚腹胀、小便短。
  【用法】水煎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除湿汤
苓桂术甘汤 组成为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炙甘草6g,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之功效。主治痰饮病,为治疗痰饮病的代表方剂。 肾着汤【肾着汤又名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其组成为甘草6g、白术6g、
肾着汤
46.痛风
除湿胃苓汤
胃苓汤等古方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