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8回 附宝见大电感孕 轩辕战阪泉立威

第8回 附宝见大电感孕 轩辕战阪泉立威


话说当年少典娶女登为妃,生有二子。

一个名叫石年,从其母族生活,后来被拥戴为天下之主,即著名的皇神农。

另一个唤作勗(xù)其,成了下一任少典,其后代世袭有熊氏。

神农氏末期,有熊之君大丛娶有蟜氏之女附宝(又名昊枢)为妃。

接下来的剧情不用说也能猜到——附宝要怀孕了。

当然,不会是踩脚印和遇神龙。

相传,一天夜里,天降异兆,有大电光绕北斗天枢之星,照于郊野,灿如白昼,附宝甚感惊奇,然后稀里糊涂就有了身孕。

这一孕不要紧,足足有二十五月。

二十五月后,戊己之日,附宝在寿丘(旧说在山东曲阜,有争议)诞下一子。

据说,此子出生之前,天上有黄星出现,地上有白狐奔跑,白狐、黄星都是祥瑞之兆,预示着贤君出世、盛世到来。

那么此子究竟何人?

他便是大名鼎鼎的轩辕。

轩辕,据说本姓公孙,这个说法有疑问。

公孙就是公之孙,是春秋时期对诸侯之孙的称呼,后来演变为公孙氏。

上古时代无爵禄,不知公孙从何来。

且不去管它,因为轩辕还有一姓。

轩辕年少时生长于姬水河畔,即今陕西武功县的漆水河,所以他又姓姬。

姬姓与姜姓的得姓方式如出一辙,它们将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千古姓氏的基础大姓。

再说轩辕。

轩辕本来不叫轩辕,是因为发明了轩辕才叫轩辕。

轩就是有帷幕的车,辕则是驾车用的直木或曲木。

所以,轩辕是因为发明了车乘而得名。

不过,也有人说,轩辕是因为曾住在轩辕之丘而得名,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

那么,问题来了,轩辕丘的轩辕又是怎么来的?

于是,又有古人曰:上古有轩辕氏,然后有轩辕丘,然后附宝生子住在轩辕丘,得名轩辕。

如此,车乘的发明者又易主了。

古史之混乱,从此可见一斑。

一般认为,轩辕之丘因轩辕而得名,这个轩辕就是附宝之子。

轩辕相貌非凡,生得龙颜日角。

所谓龙颜,就是眉骨圆起,汉高祖刘邦就长这样儿;所谓日角,就是额头突出,光武帝刘秀相貌便是如此。

换言之,龙颜日角,帝王之相。

与神农相似,轩辕生来有灵性,出生不久便会说话,幼年之时聪明机敏,师从于大填(又作大真、大颠)。十岁之时便深知神农氏政权的弊端,立志改弦易辙,刷新政令,长成之后,身长九尺,雄姿威严,异于常人,袭为有熊氏之君。

有熊氏部落本是游牧民族,居无定处,至轩辕时方转为农耕,都于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有涿鹿县,据说就是轩辕逐鹿之所在,但由于太过靠北,故尚有争议,不过,这并不妨碍对历史的叙述,本文从之。

且说轩辕治政,以德为本,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如:

明确了君臣上下的关系,颁定了父子兄弟与夫妇的礼数;

命名百物,使人民明贵贱,共同享有山泽物产;

参验五行,依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

设置五种计量标准,丈量土地;

设立法度,整顿军旅。

如此,百姓大悦,有熊部落愈发兴盛。

时值神农氏衰败,各路诸侯互相攻战,暴虐百姓,炎帝榆罔无力征讨。轩辕趁机习兵练武,大兴军旅,征讨诸侯,所向披靡,诸侯自此多有归从。

轩辕以武力威服诸侯,又以德义化解戾气、治理政事、安抚民众,于是诸侯多心向轩辕,而背弃炎帝。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憨睡!

榆罔大怒,问罪兴兵,诸侯惊惧,归告轩辕,遂有阪泉之战。

相传,轩辕帅熊、罴、狼、豹、貙、虎、貔、貅为前驱,以雕、鹖、鹰、鸢为旗帜,与炎帝榆罔大战于涿鹿东南阪泉之野。

黄帝也真是神奇,竟然能驱使猛兽作战。

这当然不现实,这些动物实际上应该是各个原始部落的图腾。而能有这么多部落联合参战,也恰恰展现了黄帝强大的实力。

阪泉之战,前后共计三战,其战况空前惨烈,死伤无数。其参战人数和具体过程,无从知晓,但结局却很明确:榆罔大败,最终失去天子之位,时为榆罔在位五十四年。

轩辕于戊己之日出生,戊己五行属土,故为土德,土色黄,所以后世皆称其为黄帝。这当然是后人附会之说,炎帝火德,火生土,五德终始说才是根本。

黄帝败炎帝,始有炎黄联盟,黄帝为联盟首领,居涿鹿,而榆罔仍居空桑,统领炎帝部落。

榆罔之堂兄、炎帝器有三子:钜、伯陵和祝融。

钜,有才德,黄帝以其为师,赐地封邑(今河南封丘),故钜又称封钜(封巨)、大封,其后人在夏代建有封父国,商末周初为周文王所灭;

伯陵,为黄帝臣,封于逄地(今山东潍坊市临朐县),商代有逄国,周武王时被并入齐国,伯陵曾与吴权之妻阿女缘妇通奸,缘妇怀孕三年,生三胞胎鼓、延、殳,后来三子皆有造作,殳发明了箭靶,而鼓和延发明了编钟并创制了乐曲的格式。至于那个吴权,不知何人,因绿帽子而留名后世;

祝融,本名容光,因能明察南方之事,黄帝以其为司徒,司夏主火掌祭祀。祝融之名,来源古远,其本义是祈愿光明的男巫,相传上古有祝融氏,以用火和通神著称,后世遂以祝融为官号,又称夏官和火正,至周朝改称司马,此炎帝系之祝融即是以官号用作人名。此祝融后生有共工,共工又生后土,共工为水官、工官,后土为土官,二者也都是以官号用作人名,共工本名康回,后土本名句龙,又作勾龙。

说起后土,黄帝之时便有,这个后土明显不是句龙,但也不是官号,也许他的名字就叫后土吧,据说他能明察北方,被封做李,李就是理官,后世称司寇,负责诉讼和刑狱,主冬。

后土与大封、祝融、奢龙分治四方。

奢龙,一作奢比,能够明察东方,黄帝以其为土师(后称司空),负责水利和营建,主春;祝融明察南方,为司徒,负责民事和祭祀,主夏;大封明察西方,为司马,负责军政和军赋,主秋。

奢龙、祝融、大封和后土又与大常、蚩尤合称六相。

大常本名常先(大是敬称),为黄帝重臣名将,相传他发明了战鼓,因为通晓地利,黄帝封其为“廪者”,或称地官,掌管土地与粮食;

蚩尤,姜姓,相传为皇神农苗裔,因为通晓天文,熟悉日月运行的规律,黄帝封蚩尤为“当时”(官名,相当于天官,近似于后世宰相),专门负责掌管天文历法和岁时月令。古代观星定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农业部落安排农业生产的关键,故蚩尤为六相之首。

黄帝得六相辅佐,一时天地得治。

然而,蚩尤虽居六相之首,却不甘心受制于黄帝。

蚩尤祖上据说出自羊头山,羊头山,即当年皇神农得佳谷之处。蚩尤承袭祖先业绩,以善观天象、通晓时令、精通巫术和擅长农耕而著称,后率其部落徙居鲁西地区(今山东阳谷县、东平县、汶上县、巨野县以及河南台前县等地)。鲁西地区有土著九黎族,共有八十一个氏族,强大而先进的蚩尤部落很快将其融合,蚩尤亦成为九黎之君,故世传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一说七十二人),实是八十一个氏族首领。

世传蚩尤八肱八趾、疏首、牛角,而九黎之人皆兽身人语、人身牛蹄、四目六手,模样皆怪异,令人生惧,这可能与牛有关。

九黎之人,精于农耕,当是以牛为图腾,他们喜将牛皮覆于身上,又以牛首做成帽子和面具,所以被传为兽身人语、人身牛蹄、四目六手,所谓四目,即牛首双目加上人的双眼,所谓六手,即牛皮四肢加上人的双手,而蚩尤喜覆三重皮,于是有蚩尤八肱八趾、疏首、牛角,八肱八趾即三头牛的四肢再加上蚩尤的四肢,而疏首,言其远远望去好像脖子上生出了两个头。

当然,以上仅为推测之言。

榆罔后期,天下纷争,诸侯生乱,蚩尤乘势崛起,有夺取天下之志。然而阪泉之野,炎黄大战,黄帝大胜,蚩尤觉得自己实力尚不能与黄帝争锋,遂俯首称臣,而成黄帝六相之首。

其时,天下未定,黄帝仍命炎帝居于空桑,命蚩尤居于少昊部落(今山东济宁、东平、曲阜一带)边陲,治理当地并监视四方。

少(小)昊部落因宗法太(大)昊而得名,以鸟为图腾,其地与蚩尤及太昊部落(亦在豫东鲁西地区)相邻。太昊与少昊合称“两昊(皞、颢)”,以少昊为大。早在阪泉之战以前,蚩尤曾一度依附于少昊,然而少昊氏衰弱而无威望,蚩尤遂趁机以武力威服两皞,于是两皞归附蚩尤,黄帝为维护对两皞的统治,故命蚩尤管理少昊部落。为防止当地民众作乱,蚩尤发明了五刑:黥(墨)、劓、刵、椓(宫)和大辟,即刺面、割鼻、割耳、割生殖器和斩首五种酷刑,从此无人敢违抗蚩尤号令,九黎两皞集团逐渐形成。

蚩尤残暴好战,借助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先进的农耕技术不断开拓,逐渐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大势力,数年后,一次偶然的发现使其走上巅峰,于是天下大乱,一阵血雨腥风的故事即将开始。那么,是什么偶然发现使蚩尤走上巅峰呢?请看下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生评介绍
红山文化与上古社会
对汉文史料的弃伪存真
三次地球文明的毁灭,被中华神话传承下来,解析上古时期大战
“蚩尤是黄帝之子”解开了几大古谜:蚩尤的造反对象,并非炎黄?
古代真正的“战神”仅有一人,凭借画像就能震慑天下,让四海臣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