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饥来吃饭倦来眠


               饥来吃饭倦来眠

                                丁以寿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有首小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

            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

            却从身外觅神仙。

王阳明这首小诗是说,修行当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世人不懂得这种不用功的用功、不修之修的奥妙,一味地向身外觅功夫,终属徒劳。
    另一位明代人王象珅也有一首小诗:
      问予何事容颜好,
      曾受高人秘法传。
      打叠身心无一事,
      饥来吃饭倦来眠。
王象珅此诗也说,养生延年,无非就是身心无事,饥餐倦眠而已。
  王阳明也好,王象珅也好,“饥来吃饭倦来眠”不是他们的发明,而是来源于佛教禅宗故事。最早见于北宗禅师、普寂的弟子、神秀的徒孙懒瓒和尚的《乐道歌》,其歌就有“ 饥来即吃饭,睡来即卧眠”。

    《五灯会元》南岳下二世,马祖一法嗣,大珠慧海禅师载:“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律师杜口。”
    大珠慧海是南岳怀让一系的禅僧,与百丈怀海、南泉普愿同门,俱为马祖道一的弟子,论辈份则比懒瓒和尚晚一辈。饥餐倦眠,虽是日用平常之事,却不见得做起来能无心自然。只缘世人的心事太重,牵挂太多,吃饭时不能专心吃饭,睡觉时不能安心睡觉,百种思虑,千般算计,真可谓“寝食不安”。修行需要用功,需要努力,需要有心,其目的是要达到无须用功,无须努力,无心而为。这也就是禅宗所主张的不修之修,不用功的“用功”。

    《古尊宿语录》卷四载临济义玄语录:“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人云:向外作功夫,总是痴顽汉。”

    临济义玄是百丈怀海的再传弟子、临济宗的开山祖师。其所说的古人便是懒瓒和尚,“向外作功夫,总是痴顽汉”,出于《乐道歌》。义玄的“无用功”,也就是慧海的“用功”。修行在于平常无事,顺任自然,不刻意用功。自然地作事,自然地生活,一切现成。
  大道至简,平常是道。道法自然,就在平常日用之中,也只有在日用伦常行事无须刻意用功,物来而顺,无心而为,自然地行事。“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识得此,便窥见真理的奥妙,洞悉人生的真谛!

 

        本文原刊《未来作家》1998年第2期,P49-50

编辑 |删除 |推送 |置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和尚的身教—《弟子規》113件事
日用是道
千圣不传之长生睡功诀法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醒狮国学】隐之境界——谈船子和尚
大德故事:挑母出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