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铜器艺术商代青铜器纹饰与装饰意匠



青铜器的装饰因素主要有浮雕与线刻结合的图案花纹、立体的牺首以及构成器物华丽外轮廓的扉棱,都是充分发挥了铸造技艺之长而创造出来的青铜器艺术独特的表现语言。
青铜纹饰的内容和设计匠心对于形成青铜器的精神内容和艺术特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赋予青铜器以意识形态的意义。

商代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饕餮、夔龙等纹饰,令数千载以下的后人们从中看到了那时神秘、严冷、谲怪的精神世界。商代早期的青铜器纹饰形式还比较简单,流行的主要是一种单层的线刻花纹。到中后期,发展为复层花纹(俗称三层花),也就是在凸起的主纹之上,加刻阴纹装饰线,在主纹之下又刻了细密的云雷纹作地纹,使整体装饰花纹显现出丰富的色阶变化。这种云雷地纹原是在制模过程铲除地子时留下的刻纹痕迹,由于匠帅巧妙的处理,将其规整化成为精细的花纹,因而成了富于表现力的装饰因素。青铜在冶炼的冷却过程中具有微微膨胀的特点,可以使得刑范中非常细密的线纹得到细腻的表现。

扉棱的创造也与铸造技艺有关,在刑范合范浇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铜液溢出,需要加以整治。聪明的上匠将其加以利用,改造成为美丽的附加装饰。扉棱的样式很多,常见的有钩状、云状等,处于器壁边缘的扉棱,有的尖端突出于器身之外,有力地夸张了造型效果,对于构成器物的影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牺首是一种鸟兽形或兽头形的立体装饰物,一般多装饰于器物的肩部。有的与平面的装饰花纹相互配合或联接,更充分地体现着完整的装饰构思。
有些立体的动物装饰或加于盖顶成为捉手,或置于器足部位,便之更具有实用的功能。

两代青铜器以至其他各种材质的艺术品上最重要的纹饰是饕纹。饕餮名称是宋代学者参照《吕氏春秋.穴识览》中“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末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广雅.释言》:“更,偿也”)的说法定名的。古代文献中关于饕餮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青铜器纹饰中确有不少是只有头部不见身形的图像,与《吕氏春秋》的说法相合,但也有不少并非无身而是有身躯和爪与尾的,如司母戊鼎腹上的餐餮纹即是。这类饕餮纹的构成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它是由两个夔龙纹相合构成的。这也是古人经常采用的图像构成手法,古代神话中—些一首双身的怪异形象正是由此而来。由于事实上存在有首有身的饕餮形象,与《吕氏春秋》的说法不能相合,于是有人主张以“兽面纹”取代“飨餮纹”名称。虽不无道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沿用这由来已久且富于神秘色彩的称谓,反正它只是一个符号,要真正弄清其原初的涵义,还有待于多学科的综合研宄。

饕餮纹的基本特征是以浮雕与线刻相结合构成的怪兽头部,有耳与角,齿牙森列,双目圆睁。饕餮的眼睛始终是表现力最强的,有的制成半圆形覆碗状的浮雕,中央行一凹点,形成瞳孔一样的亮点,能从很远的距离攫住人们的视线。当欣赏者迫近去观察时,会从其狞历的形象中受到精神上的震撼。

饕餮是—种综合的形象,从其不同形状的双角或耳部可以辨别出虎、牛、羊等兽类的生活原型。工艺匠师对饕餮形象的设计足下变万化的,有的具象,有的抽象,也有的将五官分解,浮置于云雷地纹之上。它常与夔龙或鸟等辅助纹饰相互配合构成青铜器上的主要装饰面。在形体较大、结构复杂的造型上,它也作重叠配置,在主要、次要的不同部位反复出现时,有大小、繁简、具象与抽象的丰富变化。

夔龙纹名称依据《说文》:“夔,神魉也,如龙,一足。从久,象有角手人面之形。”《庄子.秋水》:“夔谓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自宋代以来,人们便据此将青铜器纹饰中一种侧身长尾、弯曲如蛇、头上生角、巨目獠牙的形象称作夔龙纹,而将另一种无足、头上生有双角的称为龙纹,其实,“一足”也不很确切,有的生有双足、四足或鳍状足,原初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名称。现在乜有人不用夔龙名称,而将类似的形象统归之于“龙纹”。
龙纹蜿蜒多变化,对于不同的装饰部位有更强的适应性。可以作为主要纹饰顺向或相对排列构成装饰带,也常常被纳入焦叶纹之内作为尊、觚等器物口部曲面的主要装饰,或鼎类腹部主要装饰面下部如垂障状的装饰。
龙纹还多装饰于盘底,与鱼、龙等形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生动的水族世界。

商代青铜器纹饰中风鸟纹数量匹较多,有的比较写实,有的是鸟与曾综合的形象。—般多取特征比较明显的侧面形象,为了强调其神性,有的加了瓶形的角或华丽的冠与长尾。形象比较具体的是鸱鸮纹,有面盘和角羽,与一般装饰手法不同的是它作为主要装饰时,常取正面形象(如徙斝)。
富于神秘色彩的饕餮、夔龙、凤鸟等纹饰具体的内容涵义,至今人们还只是根据神话学、民俗学等方面的资料做出—些不同的推测,尚不能作出准确的、科学的阐释。而从艺术的角度看,商代艺术工匠娴熟地把握装饰艺术的规律,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纹饰图案,与造型相配合,形成鲜明、有力的时代精神的表征,是非常成功的。

商代青铜器纹饰中还有许多写实的和几何形的图像。
写实的动物纹饰,除鸟类之外,还有虎、象、鹿等兽类以及黾、鱼、蛙、蝉、蚕等。在处理这些形象之时,古代匠师总是选择其最具典型特征的一个角度,或从正面、或从侧面去表现它们,并经过变形处理,使之构成适合纹饰。在形象创造过程中糅入很多想像的成分,例如给象添加上角,赋予某种神性。

纹饰之中出现的人的形象,也多是兼具神性或兽性的怪异形象。例如日本泉屋博物馆所藏铜鼓上的怪界人形。湖南宁乡的人面纹方鼎上四面硕大的人面也是生了角与爪的。

几何形纹饰最多见的是云雷纹、圆涡纹及四瓣花纹
螺旋形的云雷纹,名称缘于它很像篆书中的云、雷字样,应用最多的是作为主要纹饰的衬地。它也可以宽线网格为骨架,构成斜方格云雷纹、雷乳纹或“T”形勾连雷纹,以此组成四方连续图案用作青铜器上的大面积装饰。

涡纹以旋转的辐射线为构成基础,或称为冏jiong纹。
它常与四瓣花纹或龙纹相间排列组成装饰带。这种组合关系可能有一定的象征涵义。
角纹或蕉叶纹是一种结构形式,它常纳夔龙纹或蝉纹等图形于其中,组成适合纹样。图形较长的称做蕉叶纹,小的三角形称三角纹。

商代青铜器纹饰在图案构成和线条的运用上一个鲜明的特点是方圆结合,方中有圆,圆中寓方。

以刀刻与浇铸形成的线条非常强韧,富于内在的力度,由此而形成的线意识,对于后世的绘画与书法艺术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青铜器纹饰
原始的力量——青铜器上的装饰纹
青铜器纹饰图案有哪些呢?【组图】
商周青铜器上兽面纹的基本特点与发展演变
青铜器传统纹饰
中国传统纹样大合集,都是珍贵的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