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山东一路9号轮船招商局大楼
轮船招商局大楼中山东一路9号,是外滩建筑群唯一一座英国乔治摄政时期的北美殖民地风格建筑。各层间都有明显的腰线,底层是石砌的外墙。正门两侧装饰有科林斯柱,门与窗均为拱形。朝向外滩的东立面二至三层前装饰有塔斯干和科林斯柱式的敞廊。外墙采用红色花岗石石料,基座、檐口及屋顶部分使用青石。东面南北两翼屋顶为英国古典复兴风格的山花。

主体平面为五开间,内用八根钢柱于外圈砖墙承重。内部楼梯结构曲折。木扶手和栏杆雕花都十分精致。底层基本结构为木梁,地坪也为木地板。该建筑是外滩建筑群中,唯一没被列为优秀近代建筑的建筑。但它直接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发[1996]47号文件,“上海外滩建筑群”的组成部分,1996年11 月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915180000009 轮船招商局大楼清 外滩街道

外滩8、9号原来是旗昌洋行的花园。1860年代初期,在福州路一侧又盖了一幢两层楼房。外墙用花岗石砌筑。临黄浦江一侧也是花园,1877年后,旗昌洋行决定退出中国航运界,于是转让给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于是招商局拥有外滩8-9号和福州路1、3号(先17、19号)1901年招商局在靠外滩的一侧的花园上建造了一幢三层办公楼。外滩8号也就废止了。
早期的旗昌洋行。右边的大楼现在还在门牌改为福州路17--19号,左边的后来拆了之后建大北电报大楼。
福州路东首,福州路17,19号旗昌洋行旧址,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945180000366 旗昌洋行旧址清 外滩街道
建成于1855-1857年间,即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期间,是外滩第一期界面仅存的楼房,弥足珍贵。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同时带有哥特和文艺复兴立面构图元素,具有折衷主义倾向,并非维多利亚哥特式。

2005年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中山东一路9号系英商玛孔逊洋行设计,重建于1901年,原名大利大楼,是清北洋大臣、洋务派领袖李鸿章所创招商局的办公楼。高3层,砖木结构。建筑外貌为仿文艺复兴式,各层间有明显的腰线。底层石砌外墙,拱形木门窗。第2、3层正面原为双柱式外廊,分别为塔斯干式柱和克林斯式柱。其余墙面为清水红砖,后曾经改造而呈现状。
玛孔逊洋行是上海最早的上规模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由英国工程师玛孔逊于1877年创办,成员大都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成员,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19世纪末和玛孔逊玛孔逊在上海相当活跃。除了9号楼,他们设计的大楼还有外滩6号,汇中饭店,惠罗公司大楼,怡和洋行办公楼(北京东路3号,已坼)等等。


20年代的外滩叫黄浦路,所以当时9号楼的门牌号码是黄浦路9号。其实当时只有一条纤夫踩出的纤道,1848年英租界才修筑了一条煤屑路,将码头和错落有致的洋行建筑隔了开来。以后经过多次的扩建,修缮,到19世纪中期,外滩滨江马路的宽度已经超过9.2米,成为当时英租界最宽敞的道路。1865年命名为扬子江路,1890年更名为黄浦滩路,直到1945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才改为中山东一路。

沪局局长办公室

招商局总办办公室。

会计科办公室

上海分局办公室

总务科办公室

出纳科办公室

1948年发行的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样张。

用一座充满东方色彩的过街楼作为两幢西洋楼建筑的连接通道,是9号楼的一大特色。

9号楼门厅
穿过上海金陵东路没多远,就能看到正在施工的永安路,水泥路面很窄,两边是密密麻麻的住宅。虽然隔了一幢高大的洋房就是热闹的外滩,这条路却是安静无人的。很难想象,145年前这里曾经“车马盈门”,招商局成立,热闹非凡。1872年,永安路叫洋泾浜南永安街。洋泾浜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1845年建立英租界时,成为南部界河。1849年法租界在上海县城与英租界之间的狭长区域设立,洋泾浜亦成为英、法租界的界限。上海道台征收进口税银的西洋商船盘检所,就设在洋泾浜北首。

1877年,美国在华最大的旗昌洋行退出中国航运界时,把北楼(也就是如今的福州路17号)转让给了招商局。招商局总部从三马路(今汉口路,与福州路相隔不远)迁到了外滩。19世纪80年代中期,招商局出现一次大的改组,使主要经营者唐廷枢和徐润离局,而由盛宣怀担任“督办”主持局务,开始了直到清末才结束的“盛宣怀时代”。为了显示官督商办的“新气象”,在盛宣怀的授意下,招商局于1901年在北楼前面的花园里,建起了这座小楼,作为招商局的中枢办公地点。自建成起,招商局在9号楼度过了38个春秋,经历了两个时代,进行了多次成功和不成功的重组。

1927年初,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节节胜利,北伐军占领了两湖与江西之后,挥师东进,直指上海。蒋介石为了扩充经济与军事实力,把招商局作为争夺的重要目标。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对招商局实行全面控制,在经历清查、整理、监督等一系列准备过程后,终于在1932年把招商局收归国有。然而,国营初期,招商局一直未能从财政困境中摆脱出来,企业元气也未能得到较好恢复。国民政府对其实施涸泽而渔的破坏性搜刮政策,把种种沉重的负担与频繁的差务加在它身上。招商局疲于奔命,完全无力改善企业的经济状况。

解放后招商局大楼被上海港务局、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监督局等占用,原先的敞廊也被封闭。屋顶也改成平顶。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上海。5月28日上海市军管会主任陈毅、副主任粟裕发布命令,正式接管招商局。由此,招商局一分为二,被转移到台湾的招商局转投资成立阳明海运,而中国大陆的原轮船招商局并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下属的上海海运局、广州海运局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而香港招商局于1950年1月15日宣布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直属的陆资在港企业沿革至今。招商局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座小楼,也许承载不了那样沉重的历史,然而它足以见证历史,而它的主人,就是今天走过135年历史的招商局。历尽沧桑,小楼也已面目全非,像一个百岁的沧桑老人,已无当年的风采。2003年5月,招商局斥资干万元的9号楼修缮工程动工了。没有当年的建筑图纸,只有一幅已经发了黄的老照片。在罗小未和常青教授的指导下,本着“修旧如旧”、“修旧如初”的原则,精心测量,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回溯历史,寻找当年。这中间,融进了对昨天的找寻,融进了对旧日的回忆,融进了对百年历史的圈点,似乎把对百年历史的眷恋都融入了小楼的一石、一瓦、一砖、一木中。

系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轮船”)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招商局轮船以其所拥有的招商局能源运输投资有限公司(“能源运输投资”)的100%股权作价出资,其他四个发起人以现金出资。2004年12月,公司在上海市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233,397,679元。2006年1月16日,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份6,500,000股全部无偿划转给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06年12月1日,公司通过网上资金申购发行的股票计6.15亿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外滩建筑】中山东一路9号 旗昌洋行大楼(图文)
沪说 | 和气生财:上海老洋行的中国名字,带和字的你能说出几家?
上海外滩建筑物
外滩9号:轮船招商局的前世今生
万国博览建筑群-外滩9号
【上海老建筑-外滩9号:招商局大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