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晋青瓷虎子到底是盛水器还是夜壶?

原标题:西晋青瓷虎子


西晋青瓷虎子(见图),高26.8、长28.5厘米。青瓷是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磐”等特点。这件青瓷虎子作伏地仰头长啸状,双眼突鼓,威猛有神。头高高昂起,嘴巴张开得有些夸张,形成圆形的器口。胸挺腹圆,丰满圆润,虎腰内收,威风凛凛。胎体厚重,坚硬细致。通体施青釉,瓷质细腻,釉面光洁,色调沉静。周身饰条纹和圆形戳印纹,臀部饰条纹和连珠纹,线条自然流畅,呈现出虎的皮毛状貌。老虎四足曲蹬,作势欲起。虎尾上翘弯曲与颈部相连,形成提梁。

两晋时期,是我国瓷器成熟后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瓷器生产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相继出现,其制瓷生产发明、创造的一些工艺技术,对之后各个时期的陶瓷业的发展影响深远。“瓷”字出现于文字,以西晋人潘岳《笙赋》中“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酃”的“瓷”字为最早。瓷器业以南方最为发达,尤以越窑、瓯窑为代表,青瓷占据了主导地位。青瓷是在坯体上施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是我国古代著名传统瓷器中的一种,被誉为“清如玉,明如镜,声如磐”。这一时期,由于采用了齿状支钉间隔叠烧技术,手里面积大,分散了上面叠烧器物的重量,减少了青瓷器物的形变。

虎子出现于东汉,是三国、两晋时期主要器型之一,均为青釉,嘴大开口,背有提梁,下有四足,在造型上追求与虎形神似,六朝时与斗、火盆(鬼灶)、鸡笼、狗圈、谷仓(魂瓶)、碓、砻、磨等作为明器,常用于随葬。其用途有两种说法:一是盥洗用的盛水器,东汉郑玄曾言:“亵器、清器,虎子之属。”二是实用便器,即夜壶。唐代诗人陆龟蒙诗中“唾壶虎子尽能执,舐痔折枝无所辞”就曾提到,将之与唾壶并列,并与有些人献媚“舐痔”相提并论,虽然语带讥讽,但也道出了虎子曾作为溺便之器的功能。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亦将虎子视为溺器,他在《官制索隐》中提到:“汉初侍中,非奉唾壶,即执虎子也。”三国时期,虎子器身一般为较短的蚕茧形,提梁作奔虎状。西晋时期,虎子多作为男用溺器,承汉代铜虎子而来。器形由仿虎形变得日渐简化呈圆筒形卧虎状,装饰减少,由繁到简,显得更为实用。

整件器物基本上使用了拉坯成形的技法,使器型规整,达到胎体厚薄大体一致的效果。造型写实生动,修胎工整,瓷质细腻,釉色润泽,具有明显的西晋陶瓷浑圆矮胖、仿动物造型、仿其他质料的实用器物的特点。纹饰线条简洁明快,虽简单而又可见毛发须张,色彩斑斓色泽。虎身体型健硕,姿态端庄浑朴,神似卧虎,设计独具匠心,从中可管窥西晋时期青瓷制造艺术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圣陆羽都用什么喝茶?
不起眼的古墓中,出土一件不入流的“虎子”,为何能成为特级国宝
越窑瓷器的造型与装饰
漫谈早期越窑青瓷
中国瓷器早期窑口简述
质朴天真,嵇康风范--镇江博物馆藏六朝青瓷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