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偶版《音乐之声》《胡桃夹子》将来沪还木偶艺术更多想象空间(附照片) 文汇报
 
 
  ■本报见习记者 祝越
  “高高的山顶上有个牧人,嘞哦嘞嘞哦嘞嘞哦嘞……”冯·特瑞普上校一家的故事因电影《音乐之声》而家喻户晓,这一故事的木偶剧版本也将来到上海。在日前发布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2015演出季中,欧洲最著名的木偶剧团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木偶剧院将携木偶剧版本的《音乐之声》和《胡桃夹子》来沪演出,在预告片中主角提线木偶与音乐、舞蹈结合重现《音乐之声》中温馨时刻,在欧洲市场该剧一直是适合所有年龄观众的经典。
  今年,南非木偶剧团的《战马》等国际上优秀的木偶节目将纷纷来到上海,令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带来一个疑问:既然木偶艺术蕴含这么丰富的文化元素,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的木偶剧如此低幼化?
  
木偶艺术老少皆宜
  国际上木偶表演包含的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杆动木偶,与传统印象中只在剧院中的木偶表演不同,这些人偶表演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吸引大批市民和游人驻足观看。这一现象,也打破了很多人对于“木偶在成人中没有市场”的成见。
  上海戏剧学院木偶专业教师王晓鑫说,在国际上,木偶艺术原本就是老少皆宜。她以即将亮相上海的诸多作品为例:“我们可以从偶的类型、装饰、音乐、故事及戏台之中,看见偶戏背后所具有的文化深度。”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在多次国际交流中了解到,在很多国家,大约有三成的木偶剧目是专门针对成年人的,“这是我们目前比较缺乏的”。
  实际上,中国木偶最初也不是以儿童戏为开端的。这种由演员操纵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最初从傀儡演变而来,其中融汇的戏曲和文化因子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百戏之祖”之称。何筱琼介绍说,很多木偶剧团的前身都是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戏曲班子。只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看到木偶有玩具的属性,交流起来更顺畅,渐渐地,为儿童服务就成为木偶剧的主要功能。
  
木偶剧需更多传承创新
  要让木偶的文化艺术含量为更多人所认识,需要突破儿童剧的边界。南非木偶剧团在刚成立时,同样以儿童创作木偶戏为目标。而2007年他们与英国国家剧院合作的舞台剧《战马》成了高光时刻,首演至今,已经在全世界演出超过3000场,观众总数已经超过500万人次,《战马》包揽了2008年劳伦斯·奥利弗奖中的6个奖项。2011年,《战马》还在纽约获得了托尼奖、剧评联盟奖在内的五大戏剧奖共13个奖项。
  “《战马》中活灵活现的骏马所体现的制偶技术以及操偶人与木偶之间的呼吸技巧,30年多年来一脉相传。”王晓鑫说,“要摆脱木偶低幼化,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木偶对于成人观众的吸引力,《战马》在传承中的创新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学习。”
  王晓鑫担任编剧的《美女与野兽》,也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美女与野兽》原本是京剧,最后决定以传统高甲戏丰富的丑行表演元素,同时结合日本文乐木偶形式,在英国和芬兰的演出受到了当地观众的欢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萨尔茨堡木偶剧院/2021)
浅谈我国木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全文)
岌岌可危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木偶戏
丁言昭 | 与木偶皮影的不解之缘
表演类项目(国际篇)——西西里木偶剧
重庆巴渝木偶艺术文化的发展道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