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审美(摘录笔记)

如果说艺术杰作参与并见证一个时代的文化构成、社会美德,同时成为那个时代整体品质的支撑、助推;那么滥作也同样印证一个时代的文化沦丧、尊严扭曲。如何冲关过卡,打开时代之门,洞悉现实深处的黑暗、无耻。我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一种不同于过往时间里,那些傲慢教条、因袭轮回,资本广告或者高调暧昧、无耻颂歌式的批评,我暂时称之为历史审美。

  历史审美的基本成色是什么?历史审美的底色,是艺术实践深处的诚实与对自由审美感性的难以遏制的理性追求。历史审美的自尊在于,权力、商业、矫饰之作均不在其视野。

   如果首选描述历史审美的前提:它关注当代现实,又不臣服于现实(当代政权、资本、人们的惯习等);也不是基于现象学之上的语言学、符号学的文字搬运工;它关注艺术危机,及被掩盖的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的深刻现象。

  历史审美自觉区别于美学经典、天才偶像、流派明星式叙事潮流。思维上抵制科学、客观、绝对知识战壕里爬出来的美院式习惯立场,可能有多元、相对的成分,但是在历史语境中恪守诚实、真相这个底线。因为100年来,追求卓越的伟大艺术,在人类的各种灾难里,在历史审美来看收获的唯一教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完美”。

       然而所有的震撼人心的“完美”,几乎都是悲剧。悲剧对活着的艺术家来说,都是灾难。用灾难换得伟大完美,代价太大。

  历史审美思考一件作品引出的后果,及整个后果对当代生活的影响,对人们观念变迁的推动。

 蒙德里安的格子,或如艺术家岛子论罗斯科色块所言,“通过几何本身来挣脱几何的控制,如同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命运中摆脱命运”。作品如何能动地表现为对艺术家、读者想象力的限制或者抵抗,以便观察艺术家如何在更大程度上达到想象力自由驰骋的边界,这种分析虽然冒险,但志在突破审美界限,拓展美学里的异质视野,找寻艺术中的现代趣味、意义之可能(参见岛子《罗斯科好艺术是纯粹的》)。因为美学作为一门学问,还是人类的初生婴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评论|城市之上的审美信仰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什么
这5大特点,你拍摄的作品更有思想
现实主义创作过时?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
书法美的隐秘,藏在“距离”中
安静的油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