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玛瑙工艺品鉴定入门(二)
玛瑙观察孔道岁月理解
(原作者:吴树)采访人
吴树 知名文化学者、作家。
受访人
张海青(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会员、文物拍卖企业玉石器鉴定师)
吴 树:在上期“古代玛瑙工艺品入门”一文中,张海青先生介绍了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玛瑙制品器型及相关知识,这一期,我将继续与张先生探讨历代玛瑙制品的制作工艺特征及鉴定要领。
张海青:好的。
吴 树:张先生,据我所知,您研究古玉,包括古代玛瑙制品的真伪鉴别多年,是否能公开一些这方面的“独家秘笈”?
张海青:独家秘笈谈不上,玩玉时间长了,总会有些心得。首先,鉴定新工老工,应当将制作工艺乃至治玉工具列为首要研究对象,因为器型、纹饰易仿,用古老的工具治玉多半得不偿失。
吴 树:愿闻其详!
张海青:古代玛瑙制品的制作工艺和其他古玉的制作过程是完全一样的,玛瑙的摩氏硬度达到7,和田玉的摩氏硬度只有6-6.5,而且玛瑙的脆性也比玉器大很多,容易崩茬、断裂,再加上古人治玉工具十分原始落后,从制作难度上来说,玛瑙甚于玉,所以中高古时期的玛瑙器物多以素器为主,刻绘纹饰的相对少见。
在砣具出现之前,玛瑙、玉器加工主要通过打制加磨制,从考古出土的打制玛瑙箭镞、刮削器等月牙状的撞击面可以看出敲击成型的痕迹。至于史前文化时期是否已经出现砣具,杨伯达先生认为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遗址、良渚文化时期的玉人都先后发明并使用原始砣机磨治玉器。比如牛河梁出土的红山玉器兽面玉牌饰(图23)上的干脆利索的长线条纹饰,中间粗、深,两端窄、浅的工痕特征,完全可以相信是砣具制作的痕迹。
吴 树:毫无疑问,砣具的使用贯穿了一部中国治玉史。您能否简单谈谈砣具的发展、演变概况呢?
张海青:砣具存在的的历史长达数千年,几乎伴随着整个玉石器制作历史,而且一直到民国时期,在电动工具发明之前,治玉的砣具都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可能由骨质、竹木质砣具逐渐演变为铜器砣具、铁质砣具。铁质砣具的发明和使用,帮助战汉时期的治玉达到巅峰状态,堪称鬼斧神工。
吴 树:除开砣具,了解治玉工艺、寻找玛瑙制品残留的工艺痕迹,也应当是玛瑙收藏者的必修之课吧?
张海青:没错,这方面其实有些好的经典值得我们细读。如:清末时期的李澄渊所作《玉作图说》(图24),就是介绍古代治玉工艺流程最详细的图文资料。他“历观玉作琢磨各式绘以成图”,每图都附有文字注解,图中绘有治玉工匠制作时的实物图片,并对关键的重要工具特别绘制出来:一、捣砂,二、研浆,三、开玉,四、扎砣,五、冲砣,六、磨砣,七、掏膛,八、上花,九、打钻,十、透花,十一、打眼,十二、木砣,十三、皮砣等十三个工序。深刻了解并理解这些工艺特性和细节,是鉴识古代玛瑙玉器真伪的基础和前提。
吴 树:尽管制作工艺和治玉工具在鉴定古玉方面非常重要,但大部分收藏者还是习惯“一见钟情”,追捧“一眼货”,我也一样。外观其形、内观其神,是不是也有道理呀?
张海青:这也没错,不过所谓“外观其形”,我觉得绝非只看器型纹饰那么简单,而是在可视范围内整合各种因素,作综合判断。
吴 树:哈哈,请举例说明!
张海青:好的。下面通过一些简单的实物图片,去直观地的了解下各时期古代玛瑙的部分特征,请大家重点看图,注意器物“自身语言”。
1.兴隆洼文化时期、红山文化时期。
这对小玛瑙(玉髓)环(图25),制作方式非常原始,先打制,再磨制而成。制作年代不晚于红山时期,甚至兴隆洼文化时期或更早。我们可以先看整个轮廓是不规则圆形,内圈是打制而成,右图的内圈更是明显的椭圆形。内圈的打磨方式更是少见,弧度是内凹,看解玉砂的研磨工痕可以清楚看出磨制方向是上下方向,制作打磨方式非常特殊。
图26-27是史前文化的玉髓玦,主要了解上面的碱皮壳,由于玛瑙硬度比玉还硬,不易受沁,一般连碱皮壳和浅灰皮云雾沁都非常少见。这枚玉髓玦很典型,既有碱皮壳又有薄薄一层浅灰皮云雾沁。
2.夏家店时期的玛瑙磨盘珠(图28),注意观察孔道端口的皮壳包浆状态。
夏家店时期玛瑙(玉髓)玦(图29),注意观察玦口片切割特征。
3.西周玛瑙珠管,市面上很多,深受藏友们喜爱。北方夏家店、中原、四川一带都有发现,中原地带西周墓出土玛瑙珠管多作为玉组佩中的连接件出现,同时搭配的可能还有费昂斯琉璃珠、松石珠等。鉴定要点主要还是孔道(图30),水亮孔道特征。有单面孔的,即孔道一端大,一段小,也有两端对打孔的。对光看,孔道内的不规则旋纹,在光折射下,像波光粼粼的水面一样。当然,在仿品越做越精的今天,光看孔道还不够,应当综合器物型制、皮壳、包浆、光气等各方面综合去判断。
4.春秋、战国时期。
图31是一件春秋大玛瑙环,民间称为车轱辘环、平台环。注意观察器物上面的牛毛纹特征。会看牛毛纹,只是最简单的基本功之一,但需说明,很多藏友只认牛毛纹,而现在仿品的牛毛纹可以以假乱真。再说,有一些古代玛瑙制品,制作非常精良,打磨极细腻,根本看不到牛毛纹。所以,如见牛毛纹就认真,看不到牛毛纹就认假,也有可能打眼,需要有更全面的知识去综合评判。
图32是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平台型玛瑙环,注意观察这个时期玛瑙的光气和包浆,这枚玛瑙环型制规整,有一种像黄玉一般的温润光泽,制作精良,美不胜收。
5.图33是一件辽代玛瑙管,注重掌握牛毛纹特征,辽代玛瑙制品上大多有这种短促的牛毛纹特征。但是还有一些是制作更精细的玛瑙制品,用放大镜也看不到牛毛纹的,就需要综合孔道、型制等特征去判断年代和真伪。
6.元代。
制作金玉的工匠,许多来自征战中的各国,随着先进治玉工艺的交流,材料器械的充足保障,造就了自唐末以来中原工匠所无法享有的优越环境,从而也带来更好的治玉工艺和更高的效率。因此,元代玛瑙制品的工艺痕迹普遍有别于前朝各个时期。元代以前的玛瑙制品大多能看到大致相类似的各种短促有力牛毛纹打磨痕,元代则很少见到,比较常见的是相对细长一点的打磨痕,而且孔道比起辽以前的孔道更细,一般都是两端对打孔。(原作者:吴树)大量玛瑙制品的风行,我个人推测也许从元代中晚期才开始,从元代历朝帝王画像上能看出一点端倪,第八代皇帝元文宗的帽子系带是玛瑙制的阴刻线枣核型珠。由于元朝历时较短,且制作技术进步,其玛瑙制品的观感更接近明清时期。
7.清代玛瑙灯笼珠。(图34)
挑这么一颗开门的,皮壳包浆都很厚重的清代灯笼珠,可以让初学者能比较直观的感受到包浆的含义。
吴 树:谈到包浆我插一句,这个词儿广泛被藏家念叨,您能给它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吗?
张海青:所谓包浆,简单说就是岁月留于器物表面的痕迹。有的由于光氧化,有的是人为摩挲,有的则是土埋水浸导致,等等各种因素,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的亮光。这种光温润滑熟、精光内敛、沉静迷人,和一些新仿制品的贼光和故意制作的磨损痕形成明显对照。有些器物上的包浆淳厚、明确,即是藏友们所说的“一眼货”,的确毋庸置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我们只会看这些简单的包浆、磨损痕,仅仅是入门级。有些精美的古代玛瑙制品,完成制作之后,使用时间短,自然就没有这种丰厚的磨损痕和包浆,如果仅从简单的磨损痕包浆去判断,肯定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还有些仿品刻意做出来的磨损痕更要引起重视和警惕。比如有的人只会看老玛瑙的半月牙形的老风化纹,也有人称为马蹄形纹,但是玛瑙因为产地不同质地结构也各有差异,很多玛瑙即使历经千百年长期使用佩戴也不会出半月牙形风化纹,比如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时期的玛瑙玦、玛瑙环,很少能看到有成半月形风化纹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玛瑙环也是一样,见不到一枚半月形风化纹的。辽代本土制作的玛瑙珠管,大部分也是没有风化纹的,元代很多玛瑙珠管也几乎见不到带风化纹的,除非是当时国外流入的贸易品。
吴 树:近几年古玩市场上流行各种各样的玛瑙珠管,结合您刚才讲解的知识,是否可以将这方面的鉴定常识简单实用地列出几条供藏友们借鉴?
张海青:好的,顺带将今天所讲做个小结。
型制: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玛瑙器物的造型特征,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时代风格。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玛瑙珠管,各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特征。通过器物的型制特征,是准确判断其年代的主要因素。富有经验的老玩家对很多低仿品根本不用上手,远距离或者只通过看图片都能看出是不是伪造品。
工艺:各个历史时代的治玉工具各有差异,新石器时代早期为打制敲击工艺,实战时注意玛瑙被敲击受损面的贝壳形断面痕迹。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已经有原始砣具,理解玉器上的砣痕特征:爽直长线条、中间深、两端渐浅的V型线槽。砣具自诞生起几千年来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都一直在使用,并未发生质的变化,直至近现代的电动砣具的出现。工具由竹木骨质等材料,发展到商周时期普及的金属铜器,再进步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质工具,治玉水平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顶峰,由于工具的不同,在器物上留下的工艺痕迹也各不相同。
了解玛瑙器物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选料、开料、琢制、打孔、打磨、抛光。各个步骤和细节,其遗留的工痕特征是鉴定重要依据。
了解线切割、片切割的治玉工艺特征和工艺痕迹。深刻了解治玉介质和解玉砂的工艺特点,了解古代治玉的解玉砂在琢磨治玉过程中的流动性特征,区别于现代电动工具中金刚砂是固定粘在钻头上的,这个特点会导致古代玛瑙器物的工痕线条通常是不连续的,中古、高古玛瑙器物上常有的“牛毛纹”,也就是解玉砂的工痕特征。只是现在的仿品也能把这种“牛毛纹”特征仿作的很好,因此鉴定真伪还要通过其他各方面因素综合来判断。
材料:古代受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大多玛瑙制品都是就地取材。所以,尽量熟悉各个历史时代各个地区的玛瑙制品的材质特点都各有不同,这个范围虽然比较广,但是依然值得关注和掌握,也是鉴定的一个重要辅助依据。
孔道:古代玛瑙珠管,器物小,无纹饰,给大家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要从这有限的信息中判断年代、真伪,确实需要比较深的功力。本来孔道特征,也是属于工痕特征的一种,但是由于孔道特征在古代玛瑙珠管器物鉴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单独把它列出讲。
各个历史时代的制作工具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玛瑙制品孔道的制作水平。史前时期没有金属制品,一般用竹、木、鸟兽等动物骨质作为钻孔工具。红山文化很多玉器背面都有对打的喇叭形牛鼻穿孔,有些薄一点的玉石器上直接用实心桯钻双面对打孔,也是呈现外大内小的喇叭形孔道;夏商周时期金属铜质工具的出现,治玉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而在西周时期还常见有单面打的孔道,大孔进小孔出。到了春秋战汉时期铁质工具的使用,玛瑙制品的孔道更直,喇叭孔的现象不见了,一般都用两端对打孔。由于钻孔速度慢,解玉砂在孔道里面起到了一边钻孔一边抛光的效果,所以,战汉和战汉以前的玛瑙制品的孔道一般都是水亮的孔道。
唐宋辽金时期的孔道,工具更先进,转速快,解玉砂对孔道不再起到抛光作用,孔道基本不再呈现水亮状态;
辽代玛瑙珠管很多孔道特征类似于蚯蚓状态,可能由于转速快,产生振动,导致孔道不够直,有点像蚯蚓式层层推进的状态;
到了元代,因为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他们极有可能从西亚南亚一带引进更先进的玛瑙制作工艺,效率更高,孔道不但不水亮,孔道还变得更细,比辽代的玛瑙珠管的孔道直径会小很多,打磨、抛光工艺也更进一步,辽代以前的玛瑙制品,一般我们都会见到所谓的解玉砂工痕“牛毛纹”(打磨抛光不彻底)特征,而元代的玛瑙珠管上那种“牛毛纹”特征就很少了,有的甚至就几乎见不到“牛毛纹”了。从工艺特征上来看,元代的玛瑙制品的工艺制作水准更接近明清时代的特征了,找不到“牛毛纹”了,很多初级玩家就蒙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对其他时代的玛瑙珠管见得多,而元代玛瑙珠管不但接触少,甚至看到得都少,如果见得多了,了解了元代玛瑙珠管的一些特征,鉴定也就不难了。还是那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包浆:古代玛瑙玉石制品由于早年其主人的长期把玩摩挲使用佩戴汗渍侵蚀,会在器物表面形成一种温润光泽的氧化膜。通过放大镜,很多器物上还可以看到各个方向各个层次的轻重不一的磨损痕。包浆侧重于凸出使用面被外力人为影响的状态。初学者要用心体会,要注意区别造假者临时刻意制造惑人耳目的假包浆状态。
皮壳:主要指器物在地下经千百年埋藏后,因受各种地理气候水文酸碱岁月流年的侵蚀等影响,在器物表面形成一种独特的氧化膜状态,即使在人为触碰不到的犄角旮旯和孔道内,也会形成这种氧化膜状态,整体器物的每个地方的皮壳光气观感状态都是一致的。爱好者要特别注意皮壳光气的整体协调性、一致性,也就是指玩家所说的“生坑”状态。而这皮壳经过人们盘玩之后,皮壳氧化膜状态会很容易消失,也就是玩家所说的“熟坑”状态。
以上几点是本人鉴定古代玛瑙制品的关键要素,供藏友们参考。
吴 树:谢谢张先生接受访谈,下期我们就古代玛瑙鉴定问题接着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古玉收藏鉴定真假知识(古玉鉴定科普)
艺术品收藏:古代玛瑙工艺品鉴定入门
高古时期的玛瑙制品
古玉鉴定之透过痕迹看历史——玛瑙珠孔道
古玉鉴定的方法探讨
不懂得古今制玉工艺区别,何谈古玉辨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