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殷商砣痕(转贴)

殷商砣痕


殷商砣痕
1、早期玉器的砣刻痕迹较深,显得刚劲有力。晚期较浅,甚至浅到连刻画大样时的划痕都覆盖不了,这一现象尤其在砣痕交接处十分明显。商代玉器的砣刻,首次使用了青铜砣具,这为殷商玉器的精确加工,大幅度的提高琢玉效率提供了可能,比使用石器砣具、木棍、牛筋等更为原始的砣磨工具琢玉的时代如红山文化等玉器,造型更精美,砣刻更精细,数量也更多。无论早晚期殷商玉器的砣刻痕迹,都有明显的解玉沙所留下的特有痕迹。这些痕迹粗细、长短、深浅不同,决不会出现又长又平行的砣刻线条,用水或其它浆状液体伴合的解玉沙是无序的游离状态,砣具带动这些解玉沙砣刻玉器纹饰,会留下没有规律的砣刻痕迹,现代琢刻工具,尤其是金刚沙工具,会留下固定不变的、长长的、深浅相同的、平行的砣刻线痕迹。这些砣痕有时会交叉,显得杂乱,但仍能发现平行的迹象,有些工具,在玉器上会留下不易察觉的痕迹,纹饰凹槽的底面光洁,几乎看不到砣具的线条痕迹,与殷商玉器上的工艺痕迹相去甚远。有些古玉新工,即损毁的古玉改制成另一种类玉器,现代工具造成的砣刻痕迹会顺着古玉表面原有的侵蚀坑而起伏,砣痕会覆盖原有的侵蚀坑、表面原有的划痕、抛光痕等等。当然,以上这些现象,要借助高倍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的更清楚。
2、早期玉器的钻孔较为讲究,对钻孔虽有错位现象,但没有晚期严重,早期钻孔工艺接近完成时,可能换用较细的解玉沙,以起到对孔壁抛光的作用,所以早期玉器孔壁尤其是眼睛能看到的孔壁外缘大多较光滑,但孔壁深处,仍然留有解玉沙砣磨的痕迹。晚期玉器钻孔较为粗率,对钻孔错位相对较为严重,有时仅一面的钻孔就会出现几个偏向孔壁的台阶,这是多次换“钻头”后定位不准确造成的,这些台阶大都偏向孔壁的一边。晚期玉器钻孔孔壁不抛光,大多数留有明显的解玉沙砣磨痕迹。据作者研究,殷商晚期玉器上的钻孔,有些采用了颗粒较粗的解玉沙来配合“钻头”钻孔,粗的解玉沙可以提高钻孔效率,但会在孔壁上留下较深、较宽的解玉沙痕迹。
殷商玉器的钻孔孔壁上,绝不会出现所谓“螺旋纹”,只有现代钻孔工具由于钻进速度快,才会出现钻头高速钻进造成的螺旋纹,钻具上镶嵌粘附的金刚沙,会留下等距、等深、平行的螺旋纹痕,有些现代钻孔孔壁非常光滑。殷商玉器钻孔时使用的解玉沙要比砣刻纹饰的解玉沙粗,以加快钻孔的速度,提高钻孔效率,原始工具粉碎、淘洗制成的解玉沙粗细不匀,这些砣磨时成游离状态的解玉沙在孔壁留下的的解玉沙砣磨痕线较粗,并且粗细不同,长短不同,深浅不同,距离不同,(解玉沙砣磨的痕线之间不等距),最重要的是,解玉沙所留下的砣磨痕线不平行!这些现象,借助高倍放大镜或显微镜是不难观察到的,当然,没有上手机会的爱好者,只能凭借书本图录了,一旦书本上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如所谓“螺旋纹”,“吃药”就在所难免了。
另外,由于殷商玉器的钻孔常常是在器物完全成形之后完成的,成形后的玉器表面,已经跎刻了纹饰,由于钻孔是在纹饰跎刻以后进行的,所以有时候钻孔的边缘会将纹饰痕迹掩盖、破坏,有些钻孔是斜向进行的,钻孔的边缘会出现“马蹄”状的椭圆形,斜向钻孔的孔壁边缘,解玉沙的旋痕与垂直钻孔的孔壁边缘的旋痕明显不同。当然,这也是辨伪的依据之一。
四、抛光工艺的研究及辨伪
殷商玉器的抛光工艺已经非常先进,目前传世及出土的殷商玉器,表面光洁度非常高,有些已经足于与现代玉器的光洁度媲美。大多数殷商玉器在出土时,表面都有非常光亮的所谓“玻璃”光,这一方面说明殷墟的埋藏环境对玉器的侵蚀程度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殷商玉器的表面抛光是很精良的。但是,殷商玉器的抛光,却是凭借原始的工具,加上娴熟、高超的抛光技艺手工完成的。目前研究殷商玉器的抛光,还没有出土确切的商代玉器抛光的相关设施与器物,极有可能这些抛光工具已经泯灭了,只能凭借殷商玉器表面的抛光痕迹来推断当时的抛光工艺。众所周知,抛光研磨料越细,玉器表面留下的痕迹也越细微,抛光的光洁度也就越高。殷商玉器表面的抛光痕迹,虽然较细,但粗细不匀,间或出现很粗的划痕,这是因为殷商玉器的抛光材料,也是解玉沙一类的高硬度材料,这些细颗粒的高硬度材料一是来自反复砣刻玉器时逐渐变细的解玉沙,一是来自粉碎、淘洗得到的细颗粒解玉沙,抛光时留下的痕迹全部是直线痕,在玉器的复杂表面如嘴下、耳后,抛光痕仍然是直线,所以基本可以肯定,殷商玉器的抛光,完全是手工,可能利用兽皮、纺织品和某些植物等物品,配合极细的解玉沙手工抛光,没有借助可旋转的原始机械设施。另外,游离状态的抛光材料,在玉器表面会留下不规则的抛光痕迹,即抛光线痕迹不平行,粗细不匀,深浅不匀,偶尔出现很粗的划痕,这是抛光“粉”中混入了较粗的解玉沙造成的。这在殷商玉器作坊到处都有解玉沙的环境中是不奇怪的。有些较粗的划痕,也可能是玉器完成后长期佩系造成的划痕,仔细观察,会发现后期的佩系划痕“切开”了抛光痕迹,出现在抛光痕迹的上面。现代仿品的抛光,会出现旋转机械的抛光痕迹或抛光痕迹虽然是直线但直线平行,且抛光痕迹深浅一致,粗细一致,没有偶尔出现的粗划痕,或出现其它现代抛光设备特有的抛光痕迹如喷沙、球磨等,很多现代仿品的表面抛光痕迹很细微,甚至在高倍放大镜下也看不清楚,因而抛光亮度极好。
五、殷商玉器的沁色、包浆、绺裂、侵蚀坑、附着物辨伪
古玉以上几方面的辨伪,古今有关古玉著述多有涉及,本书不再赘言,仅将殷商玉器这几方面特有之处叙述如下。
毋庸置疑,以上所叙殷商玉器的早晚期区别和通过艺术风格(神韵)、造型、纹饰、工艺辨伪的重要依据,很多图录或书本没有涉及或交待不清楚的殷商古玉的细微特征,也是仿品不可能仿到家的原因。但是古玉的辨伪,是专门的学问,涉及古玉的方方面面,同时应该有相关的历史的、社会的、宗教的、风俗习惯、古工艺、工具的等等知识,最重要的是必须上手仔细观察,目前的高仿品由于采用了高科技的手段仿制,仅靠图片有时是很难辨伪的。但是假的毕竟是假的,真品的很多特征是仿品无论如何也仿制不出来的,商玉的辨伪也不例外。
沁色是古玉在地下长期埋藏,与周围土壤中复杂的化学元素、温度、潮湿程度、酸碱度、压力、氧化等原因生成的,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经“盘”过的古玉,玉质会更为通透,使沁色显得更为斑斓古朴。殷商玉器是高度“垄断”的王室玉器作坊的产品,近百年来,出土地绝大多数在殷商首都即殷墟,局限在殷墟约3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国内其它地区偶有出土,但数量极少,(西周墓葬出土的战利品殷商玉器当然不在此范围)。此一范围的土壤,属于北方典型的干燥的土壤环境,且地处洹河之滨,是沙土地,因此对殷商玉器的沁蚀并不十分严重,古玉中常见的整体呈现鸡骨白玉质的现象,在殷商玉器中少见,“妇好”玉器中也没有一件是整体鸡骨白的,常见旧货市场上有通体皆为鸡骨白的殷商玉器仿品。殷商玉器中褐色、黑色、黄白色、橙红色沁色常见,没有出现其它地区出土古玉上的颜色深重、掺杂多变的现象。殷商玉器的沁色,大多数色阶过渡平缓,边缘界限不锐利,沁色深入玉质。作者曾经有过不慎将殷商玉器摔断的经历,发现出现在摔断玉器断口处的沁色,是与玉质完全不同的杂质,紧紧依附在玉质中,已经形成一体。顺便说一句,摔断后的玉器碴口高低不平,杂乱无序,没有玻璃般齐整的碴口,这正是角闪石玉材的特征之一。
殷商玉器的包浆非常明显,厚重古朴,精光内涵,没有“贼光”,无论怎样清洗,甚至非金属硬物刮、擦,包浆不掉,且表面、背隐、纹饰刻痕、蚀坑、甚至缺损等处包浆一致,尤其是沁色斑斓处的包浆,与没有沁色部位的包浆完全一致,显微镜下,包浆丝毫不影响抛光细痕中极其细微的刻痕的清晰度,这层坚固温润细腻的包浆是任何化学药品仿制不出来的。仿品的包浆,往往在“沁色”上与没有“沁色”的玉质处包浆不一致,对光审视,反射光强弱不同,这是因为仿品的包浆是“做”上去的,沁色也是“做”上去的,才会造成有“沁色”的地方“包浆”不匀。真品殷商玉器有沁色的部位和没有沁色的部位,所有表面的反射光是一致的。
殷商玉器“十有九绺”,绺裂是古玉历经数千年埋藏、流传的历史刻痕,是古玉的身份证,新仿玉器上的绺裂,无论是加热、高能射线、化学、物理外力造成的,与天然绺裂有天壤之别。殷商玉器砣刻之初,是绝对不会有绺裂的,绺裂完全是后期出现的,这种绺裂没有规律,可能出现在殷商玉器的任何部位,或长或短,有粗有细,大多数是单线条绺裂,也有所谓牛毛纹,这些形态自然的绺裂纹两边,常常会呈现玉质颜色的截然不同,这是由于受沁后土壤中的其它元素通过绺裂进入了玉里,光线在绺裂处形成的折射不同造成的,这些截然不同的颜色会随着玉器的转动,改变光线入射的角度,颜色也会随着变化。但是,如果绺裂较深,受沁较重,绺裂两边截然不同的颜色是不会随着入射光的改变而改变的。
不言而喻,绺裂会将玉器上原有的纹饰痕迹、抛光痕迹、侵蚀坑甚至沁色斑块分开,观察绺裂在先还是纹饰等痕迹在先,(谁覆盖了谁)可以一票否决,十分简单的鉴别出殷商玉器的真赝。
殷商玉器的表面,因为年代久远,会有或多或少的侵蚀坑和伤残痕迹,这些侵蚀坑、伤残痕迹会分布在玉器的任何地方,包括纹饰的刻痕上。古玉的侵蚀坑、伤残痕迹,会有不规则的形状,放大镜观察,侵蚀坑伤残痕迹有高山、峡谷、隧道、沟豁、峭壁,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仿品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也模仿不出来的。有些古玉新工的仿品,这些侵蚀坑、伤残痕迹上会有新砣刻的纹饰痕迹,出现新刻痕迹覆盖旧侵蚀坑、伤残痕迹的现象。
生坑、半生坑殷商玉器,表面会有附着物,朱砂红痕迹、青铜器翡翠般的绿色锈迹、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袍子等。这些附着物大多数呈现结晶状态,极难清洗,常常侵泡数十小时,使用竹签剔除,都不能彻底清除,钻孔中的附着物即使使用金属硬物也极难清理干净!很多所谓熟坑殷商玉器,即使经常上手盘玩、甚至佩系,其上的附着物也不会完全彻底的消失,作者和拙内常年佩系的贴身商玉,虽沐浴也不离身,玉器的背隐处仍残留有附着物。这些附着物,当然可以使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测它们的年代,间接的测定玉器的年代与真伪。仿品上常常没有附着物,或所谓的附着物极容易清理,放入清水,不洗自掉!也有利用化学粘接剂混合墓葬土、朱砂粘附在玉器上的高仿品,但加热、嗅闻不难辩伪,显微镜下,也能发现化学粘接剂的痕迹,更可通过科学仪器检测辨别。
殷商玉器的辨伪,也和其它年代的古玉辨伪一样,仍然是每个古玉收藏者、博藏机构的重要课题,虽然通过不断的实践,结合前人的书本知识,可以在鉴别古玉时少“吃药”少走眼,但是,层出不尽的仿古玉,也会“与时俱进”,常常是“学术领导仿古”,新的学术论点、图录也常常会是仿古的极好教材,使得古玉的辨伪难度越来越大,尽管古玉的一些特征是仿品极难仿到家的。因此,某种现代科学仪器,能通过检测古玉的砣刻年代即砣痕的出现时间,无疑是非常有力的鉴别古玉真赝的强大武器。据报道,这方面的尝试已经在进行,通过检测古玉砣痕表面与氮元素的反映程度,来分析玉器的砣刻时间,鉴别出古玉的真赝。相信这一期待,会有成为事实的一天。
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殷商早晚期玉器的辩伪?特点.
砣刻痕迹
如何鉴定殷商玉器的真伪?
安阳殷墟54号墓出土玉器印象
浅谈殷商玉器纹饰艺术与砣刻工艺辨伪
第七套广播体操 伸展运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