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大千为何要破坏敦煌壁画 - 闻香识女人 MySpace聚友博客
细心的人,会发现敦煌莫高窟一些洞窟的壁画留下了人为剥损的痕迹,使原先绘在窟墙表层的精美艺术永远消失了。这是谁干的事情?记者16年前自费考察敦煌时,讲解员隐约地提到了某一个人。不久前记者趁再次赴敦煌采访,决心证实和揭开这个谜团。
    历史一幕
    1940年至1942年,国画家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剥损壁画的事情就发生在这期间。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执行馆长罗华庆指出,张大千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后人往往把前人绘制的壁画用泥土覆盖,再画上新的壁画,使相当多的洞窟内形成了数层壁画的奇观。张大千在临摹时,经常把表层的后期壁画剥去,以探视隐藏在里面的早期壁画。他或许是为了使自己看到更多的古代艺术,或许是不让他之后赴敦煌临摹的画家领略这些珍品,这一做法不仅自私,而且使敦煌壁画蒙受了一次无以复加的灾难。
    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内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张大千剥损的壁画位于进门甬道,据介绍,他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划得面目全非。甬道的墙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层层剥画的断面。据记载,这座石窟历时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进一米,而张大千在短时间内使它大大改观。如此典型的被他剥损壁画的石窟还有第108窟、454窟等。
    确证无疑
    为了确认张大千的这种行为,记者向罗华庆馆长咨询了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证明这些壁画的剥损是张大千所为,而不是别人呢?罗华庆回答,张大千在敦煌期间,雇用了几名当地的喇嘛和农民为他打杂,而这些人亲眼目睹了他剥损莫高窟壁画的行为。
    第二,张大千这样做,算不算也是一种考古性质的举动呢?罗华庆予以断然否定。他说,考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文物。如果有必要对敦煌早期壁画进行剥出,应该有相应的技术完整保存剥下的后期壁画,但凡是被张大千剥掉的壁画,都成了废土,从此就毁灭了。
    愚昧悲剧
    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不能否认,张大千在敦煌也做过不少好事。据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撰写的文章,四十年代初张大千在莫高窟临摹的同时,也对洞窟进行了一次清理。至今游人们在洞窟门口见到的编号墨迹,就是他的手笔。他在各地展览临摹的壁画,扩大了敦煌的影响。在1944年呼吁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有识之士中,也有张大千的名字。
    如何来解释这种矛盾的情况呢?记者请教了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余教授说,张大千剥损壁画的行为,恐怕和当时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有关。据他所知,四十年代曾有人在甘肃的报纸上揭露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的破坏,但未引起重视。因此,对他的评价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环境。记者在敦煌藏经洞见到的景象,印证了余教授的看法。在这座举世闻名的洞窟内墙上,张大千居然用毛笔题写了一篇文字,这种对中华国宝的满不在乎,以及唯我独尊的态度,令人惊诧。
    100年前,王圆道士为了整修莫高窟而向外国人出卖藏经洞文物,相隔40年,张大千一面宣扬敦煌艺术,一面却为了个人私欲随意剥损敦煌壁画,这是愚昧时代的两个悲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大千在莫高窟留下的损害
专家谈敦煌石窟保护:技术达不到要求,宁愿先不修
张大千摹画的过程
【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西行散记(10)
什么是敦煌舞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