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医生用上“健康云”——医疗信息化的山东探索②
□ 本报记者 李鹏飞

  借助山东众阳软件公司提供的软件技术和“云计算”服务,莒县21个乡镇卫生院、521个村卫生室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全部实现互联互通,为全县人民特别是90多万农村居民建立起覆盖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健康云平台。
  据了解,面向农村居民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这在全国可能是第一家。
    破解医生“第一问”
  患者到医院就诊,医生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以前生过什么病?”
  对于疑难病症或者重病,医生还会问:“以往有这种家族病史吗?”
  莒县陵阳镇卫生院院长秦绪记说,病史是诊断“第一问”。80%的冠心病、脑梗阻都有高血压病史,或者是糖尿病诱发。
  大夫杨永清说,除了继发性疾病,原发性疾病一般都有诱因。比如患者诉说“头晕、头疼”,作为医生,最怕病人脑卒中(脑中风)。从原理上讲,如果患者伴有感觉障碍、又有高血压病史,在判断时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特别是65岁以上患者。
  医生的诊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活动,患者的有效信息越充分,诊断的准确性越高;而诊断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安全。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了解患者的相关信息,有时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杨永清说,“有些老头、老太太话都说不清楚”。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基础。从2010年开始,莒县开始建立健康服务系统,他们与山东众阳软件公司合作,由公司无偿提供软件,开始在5个乡镇试点,到今年4月推广到全县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通过众阳公司的云平台,建立起上下贯通、整体互联共享的“健康云”。全县居民普遍建立健康档案,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前先免费查体,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内容。患者求医时,接诊人员打开健康档案,病史、家庭情况一目了然。
  县卫生局局长贾绍友说,“健康云”的核心,是以健康保障为目的的包含电子病历在内的健康信息的储存、共享和使用,覆盖城乡,延伸进村。在陵阳镇西北场村卫生室,村医张广兵针对记者的提问,从电脑上调出一位正在打点滴的患者的资料,里面除了患者在县人民医院检查资料、诊治的记录、处方,还包括个人和家庭情况、病史等资料;他的诊断、处方和治疗,都将自动归入患者的健康档案。
  山东众阳软件公司是省云计算中心唯一一家医疗领域的软件企业。“健康云”借助云计算技术,不仅降低了应用单位的硬件投入费用,而且提高了整体应用水平。
    基层医院不再“以药养医”
  依靠“健康云”,莒县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等改革,杜绝了非基本药物进入乡村公立医疗机构;从乡镇到村实现了药品“零差价”。
  陵阳镇卫生院去年试点“健康云”,秦绪记说:全乡只一个药库。镇、村医生必须规范书写处方;所用药物全部是基本药物;卫生室只能从镇卫生院进药,再入卫生室药房库存,专门有信息员管理,从外面串换的药物不能录入系统。
  2010年3月,莒县卫生局在乡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推行药品“零差价”。所有药物都是从省招标中标企业直接进。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该县西药、中成药降价幅度分别达56.7%和42.6%。2012年患者在乡、村卫生院(室)就诊,如果处方中全为基本药物,个人承担比例为50%,2011年共为参合群众补偿医药费用1.9亿元,受益320万人次;到目前,通过这一制度,累计为农民节省支出9000余万元。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县级医院住院结果检查乡村共享,包括CT、用药一目了然,避免重复检查,也为农民节省了检测费用。
  从陵阳镇卫生院看,2010年药品收入350万元,让利差价169万元。
  贾绍友说,这些改革的目的,是改变公立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现象,转变为公益性卫生服务机构。乡村医生按服务人数、服务质量给予补贴。
  他说:从患者的安全考虑,我们不提倡重病、大病患者在基层卫生院(室)治疗。急重病人要求双向转诊:治疗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进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主要是做健康守门人,负责康复和一些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信息化成为莒县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的基础。去年以来,全县统筹覆盖城乡医保体系,实现了城乡居民的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到49926人,参保率95%;其中各类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1400人,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5%,2011年全县参合群众937579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96481人,参保率95%,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在全县范围的无缝隙覆盖。
  贾绍友说,“健康云”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这是方向。
    为居民提供
“保姆式”健康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无缝隙覆盖,免费为城乡居民建立纸质健康档案103.5万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89.2万份。
  有了“健康云”,健康档案活起来,真正起到了作用。
  对于居民来说,健康档案是全生命周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居民在县内公立医疗机构接受的所有治疗,都会自动生成档案内容,随时更新。
  县卫生局副局长周绪通说,县内医院接诊患者,尤其是慢性病,借助健康云平台,病史、查体资料、随访管理、治疗用药,一目了然。我们的目标,是给城乡居民提供保姆式的健康服务。
  他说,农村医改,关键是建立机制,让农民常得实惠,得到更多、更好的健康保障。依靠健康档案,重点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患者,还有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人,将得到精准、精细的服务。医务人员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定期随访: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年四次;65岁以上,一年查体一次,面对面提供服务指导。通过这种人性化的健康服务,帮助农民接受健康教育,养成良好习惯,规范用药,及时用药,规范化治疗。
  信息技术成为各项新医改政策的技术支撑。据“九五”期间卫生部一项科研课题显示,1元钱的预防,可节省医疗费用8.5元;按照临床经验去做,还能减少重症抢救费100元。
  贾绍友说,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防”重于“治”,“治”是末端环节。公共卫生干预,就是要建立多级预防,治未病。过去停留在治上,重医轻防,以药养医;现在借助“健康云”,有条件把这个基础打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医生如何才能建好基层居民健康档案
2016年胜利村卫生室工作小结
2015年公共卫生知识考试题带答案
2016-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6社会保障调查报告
201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规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