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香泾惠”征文:三绝碑的故事

 近日听评书《三国演义》,中间穿插了这么一段故事,听起来让人感觉韵味无穷而又荡气回肠。

    故事讲的是在东汉年间,上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凤凰一带,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个十四岁的女儿叫曹娥,生得漂亮聪明,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曹娥非常孝顺他的父亲,曹娥的父亲很会歌舞,平日里打鱼劳作。在一次五月五日的隆中会中,因为歌舞中出了差错,曹娥的父亲不慎掉到了江里,听到父亲落水了,曹娥就呼叫,旁边的人有的就跳到水里打捞,捞了半天,也没捞上来,可怜的小曹娥在江边哭了七天七夜,不见父亲上来,最后小曹娥一头就扎进了江里。过了几天,有人看见小曹娥背着他的父亲从水里浮上来了,可是父女两个都死了。
    曹娥孝父这件事感动了当地太首杜尚,杜尚把这个事奏明了朝廷,皇帝知道了这个事情也很感动,于是下旨给杜尚,让杜尚给曹娥修个庙,立个碑,以做纪念。太守杜尚在当时也是很有才学的,刻碑技术一流,他想亲自书写这个碑文,可他写一份不满意,再写还是不满意,一直写了二十多天,碑文还是未写成。于是他就在衙门前挂了一个招贤榜,谁要是能写好曹娥的碑文,重赏千金。
    招贤榜挂了三个多月,也没有人揭榜。忽然有一天,一个十二三的放牛娃来到衙门前,看了看招贤榜,往上一蹦,把招贤榜给撕了。放牛娃的这一举动,惊动了看榜的武士,武士就把放牛娃带到了杜尚面前,杜尚就问小孩说:“既然你把榜揭了,你就写这个碑文吧!”这个孩子说可以,你把笔墨拿过来。周围的人一听都笑了,放牛的孩子写碑文,这不是开玩笑吗?但孩子不慌不忙,拿起笔来,脑袋瓜一晃,提笔行书,“刷刷刷”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写完之后,把笔一扔:“诸位,千金不要,我尽义务。”杜尚急忙说:“等等,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孩子说“我姓邯郸单字名淳,十三岁”。说完晃着小辫,吹着笛子,跑了。    
      杜尚把碑文拿过来一看目瞪口呆,瞠目结舌。这碑文写绝了,文采非常之高,不仅写出了曹娥的美丽与孝心,而且溢美之词恰到好处。杜尚高兴之余,豪气大发,将邯郸淳的碑文一字不差的刻在了碑上。  
      故事到这里还不算完。放牛娃写碑文和太守刻碑的事情传开了,后汉一流的才子蔡邕知道这个事情后,听说放牛娃把碑文写的如此之好,就不远千里来看碑文。蔡邕到碑前天色已经很晚了,看不见碑文,怎么办呢?因为看文心切,等不到天亮,蔡邕就把马栓在一旁,就用手摸,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的摸着把碑文看下来了。后来人们给这个碑起个名字,叫“三绝碑”。放牛娃邯郸淳十三岁做碑文,文不加点为一绝,杜尚刻碑为一绝,蔡邕看不见碑文用手摸把碑文看下来为一绝。故名三绝碑。   
      按说这个故事到这里也就讲完了,可后面的一小段更让人称绝。据说蔡邕看完碑文后写了八个字,后来人们把八个字刻到了碑的后面,这八个字就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据说当时曹操在蔡文姬家里看了这八个字后也不知其意。于是曹操就问他身边的谋士,可身边的谋士相互都看了,没说出什么意思来。他们知道大才子蔡邕的字有很多隐意,不敢做解释。只有谋士杨修看了八个字后不住的点头,曹操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等到走出蔡家三里路后,曹操问杨修:“杨主部,那八个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走到这才悟出道理啊。”杨修哈哈大笑:“禀丞相,刚一出蔡庄我就把八个字解开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黄绢”就是黄色的丝绸, 黄绢,是染色的丝,为「绝」;幼妇,少女之意,为「妙」;外孙是女儿生的孩子,为「好」;齑臼是放置辛辣物的容器,古字同辞;四字合在一起便成「绝妙好 辞」 。”曹操听后连连说妙。
    这可真是“曹娥救父孝心一片,牧童写文世间少有。杜尚刻碑彰显才技,蔡邕题字千古一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墓碑上8个字,曹操不懂啥意思,杨修却得意秀才华,当场惹怒曹操
曹操途径曹娥碑,见碑上写有八个字,走出三十里远后:我知道了
黄绢幼妇
蔡邕留有一个谜语,曹操走了三十里路才猜出来,杨修获胜!
“青气萬丈山水土多年”怎么读?
王羲之小楷 孝女曹娥碑美国安思远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