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太空也能监测“碳”排放
◆新闻背景
“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和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的数据产品将对全球用户免费开放!”10月24日,在地球观测组织第14届全会“中国日”活动上,中国代表宣布了这一重大消息。
气候学家的主流观点认为,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推手,所以,准确、实时掌握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至关重要。碳卫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它可以获取覆盖全球的二氧化碳监测数据。
碳卫星每天在距地球70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飞行,一天能跑14到15圈。其二氧化碳监测仪每轨能收集到轨道东西向20公里范围内的地球大气高光谱分辨率信息。如此,碳卫星一天能获取的数据大约覆盖300公里的区域。
从理论上讲,如果拿到140天左右、2000条轨道的观测数据,就能获取一张无缝隙全球覆盖的二氧化碳监测图。要将碳卫星的全球观测资料完整无误地接收下来,需要卫星和地面精准“握手”。碳卫星有三个地面接收站,瑞典基律纳站和两个国内站,尤其是前者,保证了观测资料“不在卫星上过夜”。
卫星接收原始观测资料无法直接使用,需要进行加工预处理,包括定位、辐射定标等,技术难度极高。以光谱分辨率为例,需要在1纳米的范围内设计10个到30个探测通道,对这些通道的数据标定出精准的波长。之后,原始数据就会“变身”光学信号,成为具有科学意义的一级数据。
这些数据提供给科学家,由其反演二氧化碳浓度,“化身”二级数据;再跟模式结合,得到全球二氧化碳碳源汇分布。这之中,一级资料是关键。
碳卫星数据可为我国将来的大气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当前已开放的是碳卫星一级资料,资深用户已经可以用来反演二氧化碳信息。
吴跃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厉害了!中国这项数据全球共享,世界上仅三个国家能做到
卫星正在监控地球碳流动情况,有助于全球气候分析
中科院发现的新技术,成功将二氧化碳变成汽油,是什么原理?
杨东旭:一颗卫星看全球,一把尺子量全球
中国将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
兴奋吗?NASA碳足迹追踪进入第二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