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
【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白芍
【性味】苦酸,凉。
【归经】入肝、脾经。
【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舌红少津,脉涩,为血瘀阻络,筋脉失养。予方:芍药、甘草、木瓜、威灵仙、牛膝、鸡血藤、红藤 (煎服10~15克,可用至30克)。注;(红藤与鸡血藤系两种不同的药物,功效相似,但又有不同,不宜混用。红藤偏于活血祛瘀,鸡血藤则偏于行血补血。故风湿痹痛、经闭腹痛、月经不调等偏于血瘀之实证者多用红藤;上述诸症偏于血虚者多用鸡血藤。)药渣外敷腰部,疼痛消失。临床上,常用此方作为一个基础方用在其它方中,尤其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坐骨神经痛中生白芍:能调节机体免疫系统。 生白芍: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 降低血压. 炒白芍: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汉;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白芍30克木瓜甘草各12克鸡血藤威灵仙各15克杜仲怀牛膝各12克 加知母、葛根、蝉蜕各15g。面部阵发性抽搐,短则半分钟,长则1-2分钟,重者每日发作20余次。证属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发。
.眼睑震颤
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震颤,余无所苦,中药方:白芍40g炙甘草15g钩藤15g秦艽15g,水煎内服,药渣外用,三剂 。
下肢抽筋
反复双下肢抽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双下肢抽筋,尤以夜间多见,甚行走时抽筋发作,以致需要休息,揉搓小腿,抽筋缓解后才敢行走,深以为苦,苔薄白,脉弦细,为筋脉失养,拟:白芍60g 甘草10g 木瓜15g 伸筋草30g 4剂水煎服,药渣水煎外洗双下肢。药后大便稀溏,乏力肢软,上方减白芍40g加:炒白术20g,山药25g党参20g蜀余粮12g,3剂水煎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