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隔离设施泛滥,拉低城市管理水平

  吴伟强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武汉一名女青年不慎摔倒,脖子卡在隔离护栏上而身亡。隔离防护栏缘何成了致命“杀器”?致伤乃至致死事故屡有发生,根源何在?

  与国外城市尤其是发达国家城市相比,我国城市的道路隔离设施可谓一大“奇观”。谓之“奇观”,一是因为隔离设施近乎城市的标配;二是数量之多,层层叠叠;三是样式之繁杂,色调之刺眼,令人眼花缭乱;四是隔离护栏不断地被修改、翻新。

  管理部门对道路隔离设施的“偏爱”和“痴迷”,根源有三。第一,机械主义。认为“有序”等同于“安全”,进而认为保障有序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把各种交通流隔离开,以至于要把不同方向的同一性质的交通流隔离开。道路上层层叠叠的隔离基本以此为设置依据。于是,就有了在双黄线之上设置隔离护栏为典型代表的奇葩交通设施,也就有了在绿化带上设置隔离护栏的“良苦用心”。众多的研究表明,隔离设施并不能完全保障安全,不合理的隔离设施对安全反而有反作用。隔离设施会导致道路条数、车道数量、车道宽度、平纵断面线型变化,交叉口左转、掉头车辆的比例明显增加,分配交叉口时间资源不足,降低交叉口通行能力,引发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更为严重的是,过量的不合理的隔离设施本身就增加碰撞的几率,导致交通事故量的增加,加重交通事故的伤亡概率。

  第二,自我中心主义。各种试验证明,隔离设施还会形成交通障碍,形成瓶颈、整体通行效率下降,封闭化道路,不利于疏散。实际交通状况也充分验证了凡是隔离带越多的地方交通越不顺畅的基本常识,但管理部门依然我行我素,能设就设,不能设也设。这其中有个不公开的说法,叫“便于管理”。“一隔了之”,对管理而言,简单且有效,粗暴与否就不管了。为了自己管理的方便,放弃交通管理基本原理,忽视交通效率,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了管理的方便,不惜把城市道路隔成了各种“圈”,各种交通流被赶进圈定的行动路径中。

  第三,部门“竞赛”。一旦进入考核链条,必然引发部门竞赛。于是乎,我们的城市中就会出现各种隔离设施,隔离带、隔离护栏、隔离墩、隔离球、隔离柱,人车隔离、机非隔离、机机隔离,以至于每个城市都号称要建设“体现某某城市特色的隔离护栏”。于是乎,隔离护栏就成了钢铁、水泥、花岗岩、大理石、木材、花木等材料的试验品,就成了市花、市树、城标等等元素的展示品。

  以上就是城市不论大小千篇一律地被遍地的隔离设施所覆盖的生成机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隔离设施越多,城市管理效果越差,城市管理水平越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县的这些变化,你注意到了吗?
【范金国】行人上高速被撞,官司这么打就能赢(内附答辩状一份)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图—2013版(一目了然,车主必备)!
杨浦区道路护栏实施导则
图解各种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详细)--
为什么今年高速这么堵?今年高速为什么这么堵?原因揭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