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通史:2地理及日本民族的来源(古典)

日本历史的第一段是古典时期,历时极长,其关键要素总结如下:

 

 

绳纹文化与弥生人,小国林立,汉魏时的倭人,大和的征服与统一国家的建立,经营朝鲜,文化立国,佛教传入,奈良时代,对隋唐的关系,平安时代,律令政治的兴衰,武家的抬头

 

 

绳纹人与弥生人是日本主体民族的来源,属于史前史。其文明史最初的面貌就是小国林立。到汉魏时,中国开始对日本有零星的记述,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日本史的开端。其后大和国征服诸邦,建立统一国家。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日本曾深度涉足朝鲜半岛的政治,这是一千多年日朝恩怨的开端。与中国建立正式邦交之后,日本朝野开始形成“文化立国”的理念,到圣德太子时达到极致,对后世日本影响极佳。随同中国文化的传入,业已在中国立定脚跟的佛教也进入日本。从总体上看,日本佛教的发展总是慢中国一拍,然而也仅慢一拍,相去并不为多。其后皇室定都奈良,与隋唐交往极为密切。之后王权衰落,贵族兴起,皇室迁都平安京(京都)。最后政治的腐败和衰落导致律令政治(王权)解体,武士抬头,大权终于旁落。

 

这是日本历史第一期的梗概。

 

 

今天日本的疆土全体由海岛构成,位于西北太平洋,中国和朝鲜的东面。

 

日本的四座大岛中,北海道在最北方,长期由原住民虾夷人(阿伊努人)控制,明治时方始有日本人殖民,故取名北海道(hoku-ai-do,原指“北虾夷岛”,谐音“北海道”)。直至今日,这座广袤、静谧、清凉、甜美的岛屿也只有一百多万人口,属于最晚开发的一个地区。

 

本州是日本最主要的领土,是日本城邑和文物的集中地。其西半部(关西)开发较早,文化较为成熟,东半部(关东)则多为新区。进入近代以来,政治中心东移,文化和经济重心也随而逐渐偏向关东。

 

本州南面有九州岛,接近中国大陆,是日本文化的发源地。

 

本州与九州之间有四国岛,在四大岛中属最小。

 

明治时期,日本曾与俄罗斯分区占领另一大岛库页岛,战后归苏联所有,今天依然是日俄关系的敏感点。此外,北海道以北有北方四岛,日本方面坚称此四岛属于日本,然而实际控制权仍在俄罗斯手中。

 

南方的冲绳原为琉球王国,称藩于中国,行中国礼仪。晚清时满洲政府坐视琉球被日本当地诸侯吞并(江户时期)。时至今日,冲绳当地的语言、民族和文化与日本本土仍存差异。

 

再往南,甲午战后,满洲政府也一度将台湾整体割让给日本,五十年后日本战败,归还国民政府。

 

另外,日本也曾断断续续经营过朝鲜,日俄战争以来又在中国东北有大量的投入,二战战败后仍归还中、韩。

 

这是日本古今疆域的大概。

 

日本本土物种:日本大鲵(左上)、日本林蛙(左下)、日本地龟(右上)、纳玛象(右下)

日本列岛在今天固然是岛屿,其动植物群落却与东亚大陆相差无几。日本本土物种中,像日本大鲵(Andrias japonicus)是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的近亲,日本地龟(Geoemyda japonica)是中国大陆地龟(Geoemyda spengleri)的近亲,日本林蛙(Rana japonica)则不仅在日本,在我们浙江也有广泛的分布,还有生活于数万年前,已经灭绝的纳玛象(Elephas namadicus),是现存的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的近亲,同时发现于中国大陆和日本。所有这些动物都不具备飘洋过海的能力,尤其像大鲵、林蛙这样的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落入海水中会因为渗透压差而直接脱水渴死,不借助外力,不可能出现在海岛上。所以,这些动物生活在日本,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人乘船渡海将它们的祖先带到岛上,另一种则是这些动物靠四肢走到日本,日本和大陆原本连成一片,其间并无海洋阻隔。

 

第一种解释,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考古证据。人类在日本出现的时间比这些动物晚。

 

第二种解释,各位不妨回顾一下我在《中国通史》中解释过的冰川期理论。一万多年前的最近一次冰川期,因为大量水分化作北半球的冰川,海平面似乎比现在低很多,日本、舟山、台湾以及东南亚的群岛都是东亚大陆的自然延伸。今天的海床,当时是陆地上的低地,今天的海岛则只是当时的山头。

 

那么日本人的祖先究竟是晚近乘船登陆日本的,还是早先步行来到日本的?今天的考古证据显示,各种途径都有可能。各个年代都有大陆或者其它海岛的人来到日本,这些陆续前来定居的人共同融合成今天的日本民族。

 

日本人的祖先,最原初的血脉有两条,一条今天称为绳文人,另一条今天称为弥生人。

 绳文人(左)和弥生人(右)面相复原图

日本最早的石器时代文化由绳文人创造。根据出土的骨骼可知绳文人面部棱角较为突出,类似于阿伊努人或者东南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的土著。黄种人到来之前,这个种族应该是东亚和南亚的主要人种,后来受到新来的黄种人的挤兑和同化。同样的故事也在日本发生。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一批黄种人从朝鲜半岛出发,渡海来到日本沿岸垦殖。这批面相较为平坦的黄种人就是“渡来系弥生人”。绳文人以渔猎为生,文化、生产力较为落后,人口繁殖率也相应较低(因为猎物资源大体恒定不变)。弥生人从事农业,文化较为发达,虽然作为外来民族,人数很少,但是繁殖率更高(农业社会恒有一种人口压力,过量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更多的人口又需要更大量的粮食,于是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一种超量繁殖的循环,一对夫妻基本上每两年就可以生一胎),不久之后就在力量上反超原住民。两者的生活方式迥异,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起初可以相安无事,但是,在后者看来,前者不啻是一群蛮夷。于是,时机一到(据日本学者推测,弥生人到来后只需要几百年),或则通过驱赶,或则通过同化,弥生人终于占据日本的主导地位,绳文人逐渐消失在弥生人的血统中。因此,今天日本人的血统既有弥生人的成分,也有绳文人的成分。这一过程类似于华夏人的扩张,无非日本的规模相对较小。

 

如果我们要问绳文人和弥生人分别属于今天的什么民族,那么血统已经不是一条可靠的线索,因为今天的很多民族都已经历过严重的混血。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考察他们的语言。

 

日本的语言究竟属于哪个现代语言系统,今天尚无定论。根据其语法及语音特点,我们可以推断日本语最基础的来源与阿尔泰语(即北狄的语言)有关。排除显然来源于汉语和西方语言的成分,日本语(和语)的词汇既有阿尔泰语的成分,也有南岛语(夷人的语言)的成分。这应该是日本民族的两个主要来源。

 

当然,后来还有不少其它种族的人来到日本,融入当地民族,日本人称其为“归化人”,其中就有大量逃难而来的中国人。包括日本的天皇家族,据说就是国灭后避祸到此的吴王室后裔。倘若此言不虚,那么我本人和日本皇室在两千多年前就是一家了。当然,这已经是渺不可考的传说。

 

简单地说,日本民族是一个来源繁多的混杂民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语归属之谜,日语的特殊性如何揭示日本人的特殊起源?
MRBOSH
人类学家:日本民族构成复杂二战后第四次【人种混合】
(27)日本人起源:绳文人和弥生人的混血儿(图)
日本为何自称“大和民族”?没想到源于中国
看似长得一样,中、日、韩三国人种的长相其实大有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