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始末[下]

经过充分休整,旭烈兀于帝国五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率军进抵阿拔斯王朝。拜住引军亚美尼亚出发,亚美尼亚对蒙古帝国的态度一向顺从,非常示好,已然成为蒙古帝国的属国与盟邦。因此,他们派遣了全副武装的两万铁甲骑兵跟随拜住来见旭烈兀。

蒙古军队布阵时通常将一个万人队分为五个队,前二后三排列,前排是重装骑士,后排是轻装骑士。每个横队单列各横队之间相隔很宽的距离。在这个横队的前面另外还有一些轻装骑士负责侦察掩护。当他们与敌军越来越靠近时,位于后面的轻装骑士便穿过前两列重装骑士之间闪开的空隙高速推进,以千人队为单位逐次冲到敌阵近旁,经过仔细瞄准后向敌军投射具有毁灭性力量的然后折返,这样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将敌军笼罩在箭雨之下。随即,在仍然保持整齐队形的情况下,两重装骑士向后撤退,然后轻装骑士依次跟随退后。等到敌军承受不住弓箭的攒射,阵线散乱时,轻装骑士抽身移向两侧,让出空间给重装骑士完成致命一击,同时向敌军两翼迂回包抄。

即使敌军的阵线再稳固,也会在这种有预谋的密集箭的袭击下发生动摇。有时靠这种袭击就能使敌军溃散,不必再由重装骑士进行突击冲锋。命令的传送方式是白天采用信号旗和三角旗,夜晚则采用灯光或火光偶尔用鼓点和响箭,调动迅捷无声,并常常借助烟幕、尘土来迷惑敌军,或者利用山坡或谷地隐蔽行进。完成对敌军的包围后,各部即从四面八方发动猛烈攻击,引起敌阵混乱最后将敌军完全包围彻底歼灭。

一般而言,如果敌军不多,则由靠得最近的那颜立即率部迎战如果敌军规模太大,那么蒙古军队另一个惯用战术是佯装退却。当遇到强敌时,无法马上吃掉,即会故意乱糟糟地撤退,显得丧失斗志,引诱敌军紧追不舍,然后趁敌军队形散乱时,突然回头痛击实施这个战术需要非常强的战术素养,一般的军队根本做不到,因为他们一旦后退,队伍就会立刻溃散,一发不可收拾。那颜通常派一支百人队,在草原上烧起大火以迷惑敌军掩蔽自己的作战意图,并且持久骚扰敌军,打一便后撤,引诱敌军尾随。有时撤退可能会持续几天,敌军发觉自己已落入他们的陷阱,无路可逃了蒙古帝国的骑射手只消远远的放箭,而蒙古军队的弓箭威力极强,若是重装骑兵,走得慢,根本追不上,如果他们撤退,蒙古帝国的骑射手则可以很容易追上射杀,反复几次,敌军就没人了。

开战之前,旭烈兀仍然先礼后兵,遣使威胁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你知道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帝国的军队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命运,秉承天意,花剌子模等一系列的王朝遭受了怎样的屈辱,蒙古军队拥有强大的力量,怎么能够拒绝蒙古军队进入报达(巴格达)呢?当心不要以武力反对蒙古帝国的军旗!

据可靠情报,阿拔斯是一个古老的王朝,在大宋人口中叫做黑衣大食,立国已有五百余年,其君主由伊斯兰教最高领袖哈里发担任,早在很多年前,阿拔斯王朝的民众即从来往的商人那里得知信奉异教的蒙古人有多么可怕,报达的居民长期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恐怖之中,他们如同惊弓之鸟,一听到警报,就争先恐后抄起家伙自卫,这种恐惧的极端体现就是忽儿沙的刺客教派曾经居然派遣四百名乔装改扮身怀淬毒匕首的刺客前往哈剌和林行刺蒙哥,后被蒙古军队截获,这才终于让蒙哥下决心消灭这个邪恶的组织。

阿拔斯哈里发穆思塔辛拒绝投降,召集重臣,研究抵击方略,决计组织七万军队迎战。

帝国五十二年十月,旭烈兀首先派怯的不花率领军队,进入木刺夷和报达之间的山地,打开从哈马丹通往报达的通道,接着,分三路进攻报达:右军由拜住率领,从毛夕里渡底格里斯河,向报达西北进攻;左军由怯的不花率领,向报达东南罗耳之地进攻;中军由旭烈兀亲自率领,向开尔曼沙、火勒完即报达之东北一道进攻。

蒙古军队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最大的组合式弓,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拉力巨大,形制短小便于骑射手自如运用,它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六百步,如果在箭上装备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而蒙古军队的主力正是骑射手他们依靠快速机动的密集打击取得了无数的胜利。

蒙古帝国的骑射手极其擅长曼古歹射箭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军射箭。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是从远距离攻击敌军,二是持续不断攻击敌军,三是不给敌军还手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军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十一月间,三军同时向阿拔斯王朝首都报达前进。旭烈兀中军首先攻破开尔曼沙,于十二月十八日,进至火勒完。同时,怯的不花率左军占领了罗耳之地大部。拜住率右军在提克里特附近渡过了底格里斯河。

穆思塔辛派副掌印官艾伯克协同将领费度丁率两万余众驻守底格里斯河东,他们侦知蒙古军队拜住所部已从河西渡水,马上派兵袭击,随后拜住引军退却。此时艾伯克与费度丁关于是否追击拜住发生了争执,最终费度丁在艾伯克的催促下率军追击。他们追至巴失里牙附近时,与蒙古帝国右军主力交战,胜负未决。随后,拜住乘夜决堤,淹没了阿拔斯军营后方平原,次日向阿拔斯军队发起进攻,费度丁战死,其所部全军覆没,仅有副掌印官艾伯克只身逃归报达

穆思塔辛见费度丁军败,立即下令修缮报达城墙戍楼,沿街布置障碍。与此同时,拜住右军已进占报达河西之附城。怯的不花左军已进抵撤儿撤儿。旭烈兀中军于帝国五十三年1258一月十八日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集结于报达城东。这一路上又有大批基督教仆从部队加入到蒙古军队的行列,其中包括数万名谷儿只骑兵,以及叙利亚北部海滨安条克国王波赫蒙德伯爵率领的部队,十字军老兵波赫蒙德是亚美尼亚国王海屯的女婿,他是蒙古大军中唯一的罗马天主教将领。得到增援的旭烈兀西征军此时已经有二十多万人。三军对阿拔斯王朝首都报达构成合围之势,并开凿绕城一周的壕沟,以防阿拔斯人逃跑,同时,蒙古军队的攻城兵架起了一百座巨大的射石机由于军队开进速度太快,攻城所需的圆石还没有运到,攻城兵就拆了附近的几座清真寺,捣碎大块的奠基石做弹药。

一月三十日诸军同时开始进攻。一百架射石机对报达的城墙进行了毁灭性的轰击,瞬间一段墙体被打开缺口。

旭烈兀的正妻脱古思哈敦是聂思托里安教徒,属于基督教东传后的一支,而军中来自乃蛮部的人大多信仰这个宗教,包括主将怯的不花。估计他们闻听了这个情况,报达城中的基督教首脑陪同穆思塔辛的大臣出来议和,他们援引了许多先例,来证明侵犯和平或者哈里发的人将会遭遇如何悲惨的命运,最后他们还警告旭烈兀:如果杀害哈里发,整个世界都要陷入混乱,太阳将失去光彩,雨水将会停止,草木也不再生长。

可是,蒙古军队这位信奉萨满教的统帅根本不理这一套,微微一笑,即命军队从四面发起总攻,射石机与弩炮一起轰击城墙……经过七天狂轰滥炸以后报达东侧城墙多处坍塌……

阿拔斯王朝第三十七代哈里发穆思塔辛孱弱无能,平时醉心于钻研伊斯兰教义而疏离国事,他的宰相阿尔卡米乘机大权独揽。作为伊斯兰世界的精神领袖,穆思塔辛本可以召唤所有的穆斯林前来参加保卫报达的圣战,但宰相阿尔卡米告诉他报达城防固若金汤,而蒙古人完全可以用外交手段应付过去。二月十日,穆思塔辛情知败局已无可挽回,带领他的三个儿子和官员、贵人三千余众走出报达,向旭烈兀表示愿意无条件投降。

依照旭烈兀要求,穆思塔辛下令全城居民放下武器,走出报达。城中居民马上放下武器,蜂拥而出,守在城外的蒙古军队迅即对其进行屠杀。同时,旭烈兀下令将穆思塔辛及其长子处以不流血的死刑:放入麻袋,纵马践踏。

二月十三日蒙古军队进入了报达,开始肆意杀掠违令未出城的居民,并纵火烧城,蒙古军队的洗劫持续了十七天,有大约十万阿拔斯人的头颅被砍了下来,堆成了一个金字塔……

十天之后,苟延残喘的那些官员与贵人在蒙古军人将其财富搜刮殆尽时被尽数处死。

蒙古帝国的大军特地在报达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等着阿拔斯王朝灭亡的消息传遍整个伊斯兰世界。阿拔斯王朝在西亚各地的附庸惊恐万状,纷纷卑躬屈膝,前来乞降,想尽办法讨旭烈兀的欢心。色柱苏丹卡乌斯为旭烈兀精制一双拖鞋,鞋底画上他自己的肖像,让旭烈兀能够踩着他的脸走路。被阿拔斯王朝压迫了五百年的东方基督徒们则欢呼雀跃……

帝国五十四年1259九月,旭烈兀率大军向叙利亚进发。此时的叙利亚,沿海地区由欧洲十字军建立两个政权,北部是安条克王国,南部是耶路撒冷王国,但阿拉伯人占据耶路撒冷已经有很多年内陆地区则由阿由比王朝的叙利亚苏丹纳尔统治。叙利亚军约有十多万人。蒙古军队分为三路,在沙生针茅、沙生冰草、沙地繁缕的摩梭中行进……

进至平坦而灰黄的幼发拉底河岸时,叙利亚王纳昔尔大震,立即召集诸大臣和将领商议应对之策,因意见分岐,致军心涣散,遂乱作一团。纳昔尔派人赴开罗,求救于埃及马木路克苏丹。埃及内乱,无暇援助。这时,蒙古军队已攻下幼发拉底河畔的毕莱特。接着,强攻位于幼发拉底河岸上的九个堡垒。继而向阿勒颇挺进。帝国五十五年1260一月二十四日,开始围攻阿勒颇,经过七天的连续进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屏障阿勒颇要塞陷落。然后从阿勒颇进逼大马士革,纳昔尔欲逃向埃及,后被蒙古军队捕获。

三月一日,怯的不花率部先期抵达大马士革,宣布安民教令,不许侵害生命财产。三月二十一日夜,怯的不花率军围攻大马士革子城,经过激战,至四月六日子城守军投降。至此,蒙古军队全部占领叙利亚。

蒙古帝国军兵不血刃开进大马士革。蒙古军队的入城仪式基督教色彩浓重,原属乃蛮部的聂思托里安教徒怯的不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紧跟身后的是亚美尼亚国王海屯和安条克国王波赫蒙德。大马士革的基督徒夹道欢迎,而穆斯林则被强迫向十字架鞠躬。最让穆斯林感到屈辱的是大马士革的一座清真寺被改作教堂,基督徒们在里面举行盛大弥撒,欢庆胜利;正如怯的不花的军队在路途中效行脱古思哈敦在帐幕中举行弥撒那样。

在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的城堡里,欧洲骑士们不知如何应对节节胜利的蒙古军队,相互之间争论不休。怯的不花多次派人前去联络,条顿骑士团大首领桑格豪森比较了解东方基督教会,认为应该和蒙古人结盟,而圣殿骑士们坚决反对。正当众人争执不下的时候,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四世发来敕令,告诉他们蒙古人都是异教徒,不可信赖。教皇还将安条克国王波赫蒙德开除教籍,以惩罚他和蒙古人并肩作战。教皇的敕令统一了欧洲骑士们的思想,他们开始抵抗蒙古军队入侵的准备

之后,蒙古军队继续进攻安纳托利亚,又击败巴尔干半岛诸国之联军。同时,旭烈兀命汉将郭侃渡海,攻陷塞浦路斯岛,致使地中海诸国,大为震动。东罗马帝国和西欧之天主教国家,亦纷纷派来使者,与旭烈兀联络,欲与联盟,共讨伊斯兰。

帝国五十五年夏末,蒙古军队进至亚洲西南端之地后,准备进攻埃及。

蒙古军队占领报达西行千里的途中,一眼望去,南部都是漫漫沙海,无法逾越,因此,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完全占领那个半岛。

 

帝国五十五孟秋,正当旭烈兀和他的将军们策划进军耶路撒冷的时候,一个来自蒙古本土或者说是大宋境内的信使带来蒙哥病逝的消息。历史于是在这里重演:就像窝阔台的去世使欧洲免遭拔都大军的蹂躏一样,蒙哥的去世也使伊斯兰世界摆脱了灭亡的命运。

旭烈兀远离蒙古本土,无论如何关于选举有足够的规定,他没有被提为候选人,而他对四哥忽必烈表示同情,他的支持,或者说他的调停也许是需要的。旭烈兀还明白,他的堂兄弟、术赤系的钦察汗别儿哥正在高加索边境上对他造成威胁,别儿哥偏爱伊斯兰教,而旭烈兀偏爱基督教,别儿哥谴责旭烈兀对穆斯林的屠杀。由于这些原因,旭烈兀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留下一支占领军,由爱将怯的不花统率,自己返回波斯,以观动静,打算去支持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

旭烈兀留下的部队中,怯的不花从蒙古本土带出的那一万两千人如今消耗得剩下了整整一万人,不过,为了达成防守重任,旭烈兀给怯的不花补充了一万名骑射手,这样,留守大马士革蒙古军队约为二万五千人:分别是两个万人队,一些叙利亚从属部队,以及旭烈兀另外预留的两千亚美尼亚铁甲骑兵。

埃及马木路克苏丹忽都思得到了旭烈兀东归的消息,然而他并不知道大马士革有多少蒙古帝国留守队,因而不敢轻举妄动。当时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除蒙古和穆斯林外,还有十字军东征之后留驻的法兰克人。怯的不花力图维持法兰克蒙古联盟,他十分倾向于该地域的基督教徒,这不仅是因为他本人是聂思托里安教徒,似乎还因为他意识到这样做对法兰克蒙古联盟双方有好处。遗憾的是,阿迦的男爵们仍视蒙古人为野蛮人,甚至他们宁愿要穆斯林,而不要这些所谓野蛮人统治。于是,十字军骑士们的一次军事行动为忽都思展示了怯的不花的实力。西顿的儒连伯爵和贝鲁特的圣殿骑士团将领约翰率军袭击蒙古巡逻队,战斗中怯的不花的侄儿被杀。怯的不花大怒,率军反击,彻底打垮约翰的圣殿骑士部队,然后攻陷西顿,将其洗劫一空。蒙古军队的惩戒行动得不偿失,不但彻底同十字军政权决裂,而且将自己的兵力暴露无余。蒙古人与法兰克人之间的联盟,无论是公开的还是暗中的,至此结束了。

这一破裂使穆斯林鼓起新的勇气,因为尽管叙利亚的阿由比王朝已经被征服,但整个阿由比王朝仍保留着一支强大的穆斯林军队,即马木路克军,以及埃及苏丹国的君主们。马木路克是雇佣军,主要是突厥人,他们构成了埃及阿由比王朝军队的主要体系帝国四十五1250他们推翻了阿由比王朝成了埃及的主人,他们的将军成了埃及的苏丹。当时在开罗进行统治的马木路克苏丹忽都思意识到形势正在朝着对他有利的方面转化。旭烈兀与蒙古队的主力已经起程回波斯,怯的不花若无沿海法兰克人的援助,靠最多只有两万人的驻军维持征服地区防务将是不可能的。因此,忽都思决心趁此机会同怯的不花决战。

帝国五十五二十六日,马木路克先头部队在异密拜巴斯统率下离开埃及前往巴勒斯坦,击溃了加沙一小支由拜答儿指挥的蒙古军队。阿迦的法兰克人不但未帮助蒙古军队,反而允许马木路克军过其境并在阿迦城下补充粮草。虽然忽都思手下的马木路克骑兵不足五万,但他以伊斯兰圣战的名义召集北非所有穆斯林部队,最后组成一支十二万人的联军。这些应召而来的轻装骑士来自埃及腹地和利比亚沙漠的游牧民族,他们由于消息闭塞,对蒙古人的军威一无所知,因而士气反倒比马木路克军队高昂。忽都思大军借道十字军控制的加沙地区,向叙利亚进发。

帝国五十五日两军在那布卢斯附近的艾因贾鲁特相遇,艾因贾鲁特附近有一个大约十二里宽的山谷,这是忽都思精心选择的战场。忽都思将大部分马木路克骑兵部署在山谷深处,而北非轻装骑士藏在两侧的群山中,组成一个巨大的新月形战阵。然后忽都思派遣得力战将拜巴斯领军一万到谷口列阵。与埃及马木路克大军一起列阵的还有一种随处可见的植物:大苞鸢尾

蒙古军队经过几十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经患上了胜利病,其症状是骄横狂妄,轻敌冒进。蒙古军队的野战能力威名远扬,旭烈兀西征大军一路势如破竹,阿拉伯人被蒙古军队的军威所震慑,不约而同地选择固守坚城,避免野战,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蒙古军队大大低估了阿拉伯军队,特别是马木路克骑兵的野战能力。怯的不花虽然是旭烈兀麾下的头号悍将,但此战开局显得盲目自信。他引军仓促上阵,并率先发动进攻。

拜巴斯军团忽然退却,这一万马木路克骑兵稍作抵抗,就向山谷内撤退,而蒙古军队紧追不放,冲进山谷。如果怯的不花细心的话,他应该能发现后撤的马木路克骑兵秩序井然,根本不像是战败的模样。可惜怯的不花和他手下的蒙古将士一样,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毫不起疑地闯进忽都思设下陷阱。拜巴斯军团迅速回归本阵,这样马木路克阵营的全貌展现在怯的不花眼前。五万马木路克骑兵排成十二里长的阵线,中间厚两边薄,呈内凹的新月形,目的是充分发挥弓箭的密集火力。忽都思在中央指挥全局,拜巴斯统领右翼。部署在两侧群山里的七万北非轻装骑士这时也冲了出来,形成对蒙古军队的三面包围。沙冬青、沙拐枣、沙地柏、北芸香、紫丁香、榆叶梅、珍珠梅、褐沙蒿、矮丛蒿、刺沙蓬、蛛丝蓬、白山蓟、草麻黄、四合木、柄扁桃、垂枝榆、文冠果、碱地肤、黄刺玫在这些北非骑士的马蹄下迎风伫立,不可思议。

发现自己被包围以后,蒙古军队出现了短暂的慌乱,仆从的叙利亚部队直接逃离了战场。怯的不花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他迅速判断战场上的形势,立刻命令蒙古军队的两个万人队各以一千亚美尼亚铁甲骑兵为先锋,向马木路克阵营薄弱而突出的两翼冲击。怯的不花亲率一个万人队,向马木路克阵营的左翼猛扑过……

蒙古军队冲锋遭到来自前方和侧面遮天蔽日的弓箭齐射,损失惨重,蒙古军队的耳边发出如雷鸣一般的呜呜的轰响,那是箭雨的混音。蒙古骑士体现出高度的战术纪律,不顾伤亡向前冲击。马木路克阵营两翼的骑兵看到蒙古骑士舍生忘死,迎着一波又一波的弓箭齐射冲了过来,有些蒙古骑士身中数箭依然狂呼向前,不禁胆战心惊。眨眼间蒙古军队就冲到跟前,亚美尼亚铁骑组成的前锋以楔形突进马木路克阵营两翼,而蒙古帝国的轻装骑士跟在后面飞快地放箭,重装骑士用长枪猛刺,或拔出马刀左劈右砍。本来就缺乏信心的马木路克骑兵逐渐丧失斗志。拜巴斯统领的右翼还能勉强支撑,而左翼面对怯的不花亲率的蒙古骑士,受到极大的压力,已经开始溃散。两翼骑兵战斗意志的动摇像传染病一样扩散到中央,整个马木路克阵营都开始后退,局面异常纷乱

忽都思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大军已经接近崩溃脸涨得通红,气急败坏地将头盔掼到地下,大呼为了伊斯兰单人匹马冲进蒙古军队的军阵中,挥舞着大马士革弯刀大力砍杀,所向披靡,至少有十几个蒙古骑士丧生在他的刀下。

忽都思孤注一掷的疯狂行为唤起了马木路克骑兵的勇气,他们只犹豫了片刻,就狂呼着冲了上去,用弯刀同蒙古骑士进行激烈搏。事实证明,马木路克军队先前的败退纯粹是怯战的心理在作怪,一旦他们恢复了自信心,立刻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蒙古帝国的轻装骑士实在不擅长于近距离格斗,和马木路克骑兵较量刀法时占不到任何便宜。

这一场混战从清晨打到下午,马木路克大军的人数优势渐渐发挥了作用,蒙古军队伤亡渐增,开始现出败像。怯的不花的随从劝他撤退,被他高傲地拒绝了,他保住了成吉思汗旗帜的荣誉。

怯的不花说:宁死不退,若有能见旭烈兀者,可告诉他,怯的不花不愿可耻地撤退,宁愿以身殉职不要为丧失一支蒙古军而悲伤让他这样想:就当士兵的妻子们一年未曾怀孕,他们马群的母马一年未曾怀驹幸福!

信仰和勇气的驱使下,怯的不花亲率自己的卫队发动反冲锋,拼命砍杀左右之敌,继续与上万的人作战,最后因马跌倒,被俘。

怯的不花双手被绑带到忽都思面前,忽都思想侮辱他:你打倒了许多王朝,现在你落网了!

怯的不花的回答是:如果我死在你手中,我认为这是天意,而不在于你别为片刻的胜利而陶醉当我死的消息传给旭烈兀时,他的愤怒将像沸腾的大海,从阿哲儿拜占直到埃及的大门口的土地将被蒙古马蹄踏平!

在最后一次表露他对蒙古人和君王成吉思汗以及对威严和正统的蒙古帝国的忠诚时,他嘲笑这些靠阴谋当上王的马木路克苏丹们,谋杀前任王是他们通常取王位的途径:我终身是君主之臣,不像你们是君主的谋杀者!

接着,捉到他的人砍下了他的头。

失去主帅的蒙古军队军心涣散,开始夺路而逃。马木路克骑兵追出十二公里,在一个叫贝珊的地方将蒙古残军团团围住。蒙古骑兵全部下马,用盾牌组成环防线,以强弓精准地射击敌人,给马木路克军队造成相当大的伤亡。蒙古骑兵弓箭用尽以后,被马木路克骑兵冲破了盾牌防线,全部力战而死。

怯的不花大军覆灭的消息传到大马士革,留守的蒙古将士很快全部撤退。没过几天忽都思就率领大军胜利开进大马士革。该城的基督教徒为他们的前蒙古感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远至幼发拉底河的整个穆斯林叙利亚都归并入埃及的马木路克苏丹国,城里的穆斯林立即反攻倒算,大肆扑杀基督徒和犹太人,搞得大马士革一片腥风血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伊斯兰世界的救星忽都思还没能享受几天胜利果实,就被他的得力干将拜巴斯暗杀,然后拜巴斯成为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的新苏丹。

为了给怯的不花复仇,旭烈兀做了一次重大的尝试。一支蒙古军队于帝国中统元年(1260十一月底再次进入叙利亚,第二次掠夺了阿勒颇,但是在十二月十日被霍姆斯附近的穆斯林击退,撤回到幼发拉底河东岸。

旭烈兀一直没有实现征服埃及愿景,由于别儿哥造成的威胁,他处于严重的不利地位。统治着南俄罗斯草原的成吉思汗长支的后裔偏爱伊斯兰教,其程度也许胜过旭烈兀对基督教的偏爱;正如他表现出来的感情一样,别儿哥为了反对他的堂兄弟旭烈兀,毫不犹豫地与马木路克军结合,马木路克军虽然名义上是蒙古人的敌人,但他们是伊斯兰教的保卫者。新马木路克苏丹拜巴斯(12601277年在位)本人就是钦察突厥人,他促进了这一联合。帝国中统三年(1262,别儿哥和拜巴斯开始交换使者,并且别儿哥向旭烈兀宣战。旭烈兀于当年的十一十二月间采取攻势,越过标志着两国在高加索边境分界的打耳班关隘向捷列克河以北的钦察境进军。然而,此后不久,他在捷列克河河畔遭到由别儿哥侄孙那海率领的军队的袭击,退回阿哲儿拜占。由旭烈兀统率的这支西征军建立的伊儿汗国从一开始就明显受到钦察可汗们的敌视,后来又受到察合台的敌视,不久便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来自高加索或阿姆河方向的不断的侧击使瘫痪,阻止了它向叙利亚方向的扩张。

成吉思汗后裔之间的这一内战最终结束了蒙古对世界的征服。

 

 

漠南二连浩特

一零年七月季

 

——参考文献:《蒙古秘史》(蒙古宫廷史官)、《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蒙古帝国史》([法]雷纳·格鲁塞,与勒内·格鲁塞同一人,《蒙古帝国史》的译者对于著者名的音译有别于《草原帝国》)、《世界征服者史》([蒙古-伊儿汗国]志费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人的内讧,导致蒙古诸国的结束
杉山正明:被描绘的非洲、欧亚大陆
十字军的东征,十字军的最终完结
此蒙古将军率军一万二西征五载,灭波斯,也因轻敌最后英勇战死,全军覆没
马木鲁克为何那么能打?蒙古人要改信基督教,联合十字军都打不过
灭国无数的无敌蒙古骑兵,竟被这个小国在野战时全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