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族与古代越南5

八、后黎朝(一)

后黎朝(越南语:Nhà Hậu Lê)是越南的一个朝代,由黎利1428年(中国明宣宗宣德三年)创立,仍沿用李、陈两族所定的国号大越

1后黎朝建立

1407年,中国明朝灭越南胡朝,并吞越南。明朝在越南多有扰民之举,再加上越南人的民族主义,使得反明冲突不断。1418黎利蓝山起义反明,自称平定王。黎利听从少尉黎只的建议,于1424年起先占领越南中部地区,再占领东都(今河内)。黎利于1427年(明宣德二年)将明朝逐出越南。明朝放弃直接管辖越南,改封黎利于1426年所立之傀儡君主陈嵩安南国王。黎利将明军驱逐之后,便对陈嵩不利,陈嵩死因众说纷纭,一说是遁逃时被朝廷所获,便饮毒药而死;一说是他潜驾海船而卒;一说是潜逃时被黎利令人追杀。

黎利击败中国明朝占领军后,发布《平吴大诰》,宣示其驱逐明人,复兴国家的功业及建立政权的合理性。1428年(顺天元年),黎利称帝,是为后黎太祖(1428─1433年在位),国号大越,建立后黎朝。明朝亦册封黎利及承认其政权,两国订立黎氏向明三年一之例,明朝不干涉越南内政,保持和好。黎利致力重建国家架构,设科举选士为官,延请教师推动儒学,参照唐代刑律制订法律,划分全国为五道以作管治,向大臣及老弱孤寡分给土地,减少东都(即河内)守军数目,遣返务农。但黎利性格多疑,杀戮功臣。

1428年,黎利建立后黎朝,定都东京(今河内),是为后黎太祖。在位之初,明朝不承认其地位,要求立陈朝后裔为安南国王1431年,黎利表明遍寻不著陈朝宗室后裔之后,明朝妥协,封黎利为安南国王。

2文治武功

黎利死后,子黎元龙14331442年在位)即位,当时仅十岁,由黎察辅政。1438年,黎察因滥权而遭处决。黎元龙的皇后本为杨氏贲,有一子黎宜民本被封为皇太子。杨氏贲被废后,黎宜民也被降为谅山王,埋下后来黎宜民发动兵变杀黎仁宗之因。黎元龙喜好女色,1442年强迫侍奉阮荐的婢女阮氏路随驾伺候,不久黎元龙暴毙,阮荐家族亦遭牵连。

黎元龙死后,由其子黎邦基14421459年在位)即位,当时仅两岁,由其母宣慈太后阮氏英摄政,国政则由阮氏英及大臣郑可(越:Trịnh Khả/郑可?)把持。初期越南内部相对和平繁荣,并且向占城扩张。1451年,阮氏英杀郑可,但1453年仁宗亲政时,便赦免了郑可的罪名,并给其家人官田。仁宗名义上亲政时只有十二岁,阮氏英仍掌大权。1459年,谅山王黎宜民发动兵变进入皇宫,杀仁宗。为免被擒获或被叛军所杀,阮氏英使一仆人将自己杀死。

1459年,仁宗之兄黎宜民发动兵变杀仁宗,即位为皇帝。不久,大臣阮炽、丁列杀黎宜民,改立太宗四子黎思诚为帝。黎宜民在位仅九个月。

黎思诚(14601497年在位)是一个深受儒教影响的人。他即位后,以中国宋朝理学为样本着手改变越南。他认为政务应由有品德的人而非出身豪门的人来主掌。当时越南的科举考试仅断断续续地举行。为了使更多豪门之外的人入仕,圣宗重启了科举制度。圣宗也在各地进行普查,在各省广设文庙以尊儒教,停止兴建新的佛教、道教寺院,并限制僧侣购置新的田产。

此时也是越南武力的强盛时期,对外讨伐了北方的海盗、哀牢、以及占城1471年,越南占领占城的首都毗阇耶(Vijaya),俘虏占城国王盘罗茶全(Bàn La Trà ToànPau Kubah),占城人民大批向柬埔寨及马六甲移民。自此占城北部阿摩罗波胝(Amaravati)及中部毗阇耶被越南占领,仅剩南部宾童龙(Panduranga)保有部分独立,成为越南的保护国。1479年,越南又攻打南掌(澜沧,今老挝)。越南攻陷南掌首都琅勃拉邦(在盆蛮一带置镇宁府),迫使南掌向越南朝贡。击败占城使得越南得以快速向南扩张,越南在这些新征服的土地上让军人及农民耕种,进行屯田制

圣宗时颁布了新的律法《洪德刑律》(1483年)。圣宗下令吴士连编写的《大越史记全书》成为官方史书。圣宗本人也喜好诗书,在宫中辟有九歌琼苑,常与文人唱和。圣宗擅长用喃字创作,也擅长汉文,本人也著有许多作品。

黎思诚死后,子黎鏳(14971504在位)即位。宪宗是守成君主,政事照太祖及宪宗之例而无更张。此时越南处于太平时期。宪宗死后,其子黎敬甫即位,在位仅六个月就病死,庙号肃宗。

3中衰与篡夺

肃宗死后,兄黎濬15051509年在位)即位。黎濬好酒色,行暴政,残害宗亲,使得许多宗室有反意。黎濬雇有一批侍卫保护自己,其中之一便是后来篡位建立莫朝莫登庸。莫登庸与黎濬非常亲近,并升到了天武卫都指挥使之位,在黎濬在位时期开始坐大。黎濬的堂弟简修公黎晭被他囚禁在狱中,贿赂守卫才得以脱逃,后与其它大臣一起举兵反黎濬。黎濬死因说法不一,大越史记全书所载说法有二,一说被黎晭所俘后饮酖自杀,一说逃亡时被杀,明史外国传二则说阮种逼黎濬自杀后立其弟阮伯胜为帝,黎广度诛阮伯胜,再立黎晭为帝。

黎潆即位后又发生数次内乱,又喜爱大兴土木,使得民众困苦,士卒疲劳。1516年,陈皓(Trần Cảo)造反,大臣郑维㦃(Trịnh Duy Sản)趁机弑帝。黎潆在位时间为15091516年。郑惟㦃立黎光治为帝,但不久黎光治就被郑惟㦃的哥哥郑惟岱劫持到了西都(今清化),将其杀死。而安和侯阮弘裕得知黎潆被弑,举兵攻打并劫掠了东都升龙,拥立黎昭宗为帝,迁到了西都。大臣黎广度不服,投奔了陈皓的叛军。陈皓叛军则趁机占据了东都。黎昭宗发兵镇压后,两位讨敌有功的军阀郑绥和阮弘裕等人发生冲突,互相攻伐。铁山伯陈真支持郑绥,1517年,阮弘裕从清化前往朝见黎昭宗,当时莫登庸正在镇守山南,陈真建议莫登庸在中途将其截杀,但莫登庸不忍,因此阮弘裕幸免于难。

陈皓之乱失败之后,黎广度被押解进京。在莫登庸的奏请下,黎广度被诛杀。

当时黎昭宗年幼,各地将领拥兵自重,互相攻伐。铁山伯陈真发兵驱逐了阮弘裕,控制了升龙。陈真以黎昭宗的名义,令阮公度率步兵、莫登庸率水兵追击,阮弘裕逃到了淳祐。官军掘开了阮弘裕父亲阮文郎的坟墓,开棺斩首。莫登庸本欲率军进攻,但收到了阮弘裕写给他的一封信和一首诗,于是拥兵不战,阮弘裕得以率军回到清化。

陈真驱逐阮弘裕后,大权在握,黎昭宗仅仅只是个傀儡。莫登庸也十分畏惧他,令儿子莫登瀛娶陈真的女儿为妻。当时有人创作了一首诗,称陈真会篡位成为明君。因此国舅褚启、寿国公郑侑、瑞郡公吴柄建议黎昭宗杀之。黎昭宗遂诱陈真进入宫殿之中杀害。但陈真的余党黄维岳、阮敬、阮盎等发动叛乱,劫掠升龙;黎昭宗逃到了嘉林菩提津避难,下令阮弘裕率军勤王,但阮弘裕按兵不动。不得已之下,黎昭宗想起了莫登庸,于是派遣恭俭侯何文正、桧溪伯黎大堵前往海阳,邀请莫登庸出山,并委之以兵权。莫登庸把黎昭宗迎到了菩提津。莫登庸率水军驻扎珥河,派人诏谕阮盎等人投降,阮盎回书要求杀死褚启、郑侑、吴柄三人。莫登庸遂将三人处死,但阮盎、阮敬等仍旧拒绝归顺。

莫登庸认为菩提津离陈真余党的势力范围太近,将黎昭宗迎到了宝洲(属慈廉县)。御史台都御史杜岳、副都御史阮豫反对,被莫登庸杀死。与此同时,郑绥、阮敬等人拥立黎榜为帝,公开与黎昭宗对抗;不久又废之,改立黎槱为帝。

黎昭宗见莫登庸不能平叛,令阮弘裕前来助阵。阮弘裕领清化兵、莫登庸领山南兵,攻打阮盎、阮敬于山西,阮弘裕惨败,自认为不能得胜,率军先回到了清化,只留莫登庸军与阮盎等人相持。黎昭宗只得更加重用莫登庸,任命他为提统水步诸营事,掌管讨伐阮盎叛军的所有兵马。

1519年,战局开始得到转机。先是莫登庸在菩提津大破郑绥的兵马,郑绥挟持黎槱退往安朗;不久莫登庸又在慈廉掘开堤坝大破郑绥军,擒获黎槱杀之。以此功绩,莫登庸被封为明郡公。黄惟岳、阮盎、阮敬都投靠了莫登庸,莫登庸的势力越来越壮大。

1521年,莫登庸被封为仁国公,节制十三道水步诸营,掌握后黎朝朝廷的军权;黎昭宗亲自来到莫登庸的邸宅,晋升莫登庸为太傅;随后莫登庸率军前往京北谅源地方镇压了陈升(陈皓之子)的余党。次年,莫登庸又镇压了黎克纲、黎伯孝的叛乱。

莫登庸权势日炽,欲控制黎昭宗,派女儿进入宫中服侍黎昭宗,实际上是监视黎昭宗的一举一动。莫登庸封其长子莫登瀛为毓美侯,掌金光殿;莫登庸本人出行的时候则僭用皇帝的仪卫。署卫阮构、都力士明山伯阮寿、覃举等人反对,莫登庸杀之。黎昭宗不能忍,1522年,黎昭宗与范献、范恕等人密谋,与西京的郑绥秘密相约讨伐莫登庸,不久黎昭宗也只身逃出升龙,来到山西明义县的梦山中躲避。莫登庸得知后,派黄惟岳前往追捕,黎昭宗发兵抗拒,黄惟岳被杀。与此同时,莫登庸召集群臣,声称黎昭宗被奸臣劫持到外地,拥立昭宗的弟弟黎椿为帝,改元统元,是为黎恭皇。

黎昭宗在山西的时候本来前来勤王的势力很大,但由于听信宦官范田的谗言导致人心涣散。而郑绥的部将阮伯纪前来参谒,范田恐其争权,怂恿黎昭宗将其杀死。郑绥十分恼火,发动兵变,将黎昭宗劫持到了清化。
  莫登庸遥废黎昭宗为陀阳王,并屡次挟持黎恭皇进攻郑绥和黎昭宗。1524年,黎恭皇晋升莫登庸为平章军国重事、太傅、仁国公;1525年莫登庸又被封为都将、总率天下水步诸营,在清化一举攻灭了郑绥的势力,擒获黎昭宗,押往升龙囚禁。次年莫登庸指使沛溪伯范金榜将黎昭宗杀害。

此时莫登庸的党羽遍布朝中,莫登庸决定篡夺皇位。早在1524年被任命为平章的时候,莫登庸就奏请封陈真的儿子陈实为弘休伯,试图寻求陈真余党的支持。到了1527年,在莫登庸的授意下,朝廷派人前往莫登庸的祖籍地宜阳古斋社,给莫登庸加九锡,封安兴王。不久又炮制了一首颂扬周公辅佐周成王的诗。莫登庸从古斋前往升龙,在他的授意下,群臣建议黎恭皇禅位。武睿等忠于后黎朝的大臣不服,辱骂莫登庸,皆被杀。

15274月,莫登庸接受了黎恭皇的禅位,成立莫朝,改元明德,黎恭皇被废为泰王。不久胁迫黎恭皇与太后郑鸾一起自杀。莫登庸封莫护(原名武护)为靖国公 、中官阮世恩为莅国公,以他们为左辅右弼。莫登庸怕生变乱,因此在篡位之初一切遵守后黎朝的法度,试图寻求后黎朝遗臣的支持。可是大多数后黎朝功臣子孙多逃窜外国或隐姓埋名,有的甚至聚众成匪。阮弘裕的儿子安清侯阮淦率其子弟逃往哀牢(老挝),国主乍斗将其安置在岑州,图谋恢复后黎朝,后来成为了莫朝在国内最大的敌对势力。次年,莫登庸认为天下逐渐趋于太平,方才开始改革兵制、田制、禄制、地方官制。

1529年,莫登庸以年老为由让位给儿子莫登瀛,自称太上皇,退隐到了宜阳县古斋的祥光殿,以渔为业,遨游自乐。事实上,莫登庸退隐到古斋时仍遥控着莫朝的朝政,其真正目的是作为其子莫登瀛的外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黎朝中衰:越南版的东汉末年
越南追尊君主列表
明朝万历帝一手制造“两个安南”,越南长期处于南北朝时期
郑阮纷争,17
卷二十二 安南叛服(四)
历史上的三个南北朝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