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拉丁美洲史——十八、印加文明(上)

印加国位于库斯科谷地,兴起于公元12世纪,由11个艾柳组成,讲克丘亚语,建都库斯科城。国家实行世袭制。神话传说称其第一代国君名为曼科·卡帕克。他是太阳的儿子。

传说中的曼科·卡帕克


第二代国君名为辛奇·罗卡;第三代国君:利奥克·尤潘基;第四代国君:马伊塔·卡帕克;第五代国君:卡帕克·尤潘基;第六代国君:印加·罗卡;第七代国君:雅瓦尔·瓦卡克。这七代君王统治期间为兴国时期,具体情况只有神话传说记载,史称“传说时期”。从第八代国君维拉科查·印加(1438-1463)年开始,进入“历史时期”。1438年,维拉科查兴兵向外扩张,征服了库斯科谷地和的的喀喀地区。1463年,他儿子帕查库提·印加继位,国力鼎盛。他挥师北伐,占领今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一直打到今厄瓜多尔沿海地区。而后,他让他儿子托帕·印加·尤潘基指挥大军沿海岸南下,攻打奇穆国;获胜后,继续向南推进至纳斯卡地区。1471年,帕查库提·印加去世,托帕·印加·尤潘基继位。他继位后,继续催师南进,穿过阿塔卡马沙漠地区,一直挺进至今智利中部的毛莱河畔。他的军队在那里受到了阿劳坎人的顽强抵抗。他被迫回师进入近阿根廷北部高原地区,一直打到今图库曼。1493年,瓦伊那克·卡帕克继位,统一安第斯山中部地区列国,形成一疆域辽阔的帝国。


疆土包括今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东部地区除外)以及智利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人口约400万——由此可见,印加武功之辉煌,足可与拿破仑·波拿巴的帝国相媲美!1527年,瓦伊那克·卡帕克去世,两个儿子瓦斯卡尔和阿塔瓦尔帕争夺王位,爆发内战。1532年,阿塔瓦尔帕夺取王位。同年,西班牙入侵者进入印加帝国,翌年杀害阿塔瓦尔帕,占领库斯科,宣告印加帝国消亡。但印加王朝一直同西班牙入侵者战斗到1572年才告终结。

    印加国的兴起和鼎盛得益于安第斯山中部地区早先列国的文化发展。在列国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才产生了印加文明。印加文明是早先列国文化发展的顶峰,在其自身的发展中有了自己的特色。


    1.经济制度

    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土地和水利工程为根本。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国的土地均为国王的财产,由帝国政府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划分成三部分:庙宇土地、政府土地和农民土地。庙宇土地专门用以供养国神——太阳神庙宇和地方神庙的祭司和仆役。政府土地专门用以供养帝国王室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官员与应对紧急情况的储备。农民土地用以维持各家各户的生活。这三部分土地均由农民耕种。农民首先耕种庙宇土地,接着耕种政府土地,最后耕种自家土地。农民土地面积的大小根据一家人口及其他需要而定。农事活动根据节气进行,由政府官员统一指挥。

    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帝国政府组织劳力整修梯田。有些地方连45度的山坡上也整出了梯田,种植区域一直延展到海拔4000米左右。


    用掘土棒(尖头往往包以金属片)松土;用锹平地、下种。山区用羊驼粪、骆马粪和人粪肥田;沿岸地区用鸟粪做肥料。精耕细作。单位产量比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高出一倍。


    农忙时节,抢收抢种,农民互助成风。哪家若劳力短缺、生病、残疾或从军在外,村民都会主动帮忙。有时政府官员也出面组织人力帮忙,总之目的是不让一分可耕之地撂荒。

    水利是粮食生产的命脉。印加人沿岸河谷地带整修沟渠,山区筑坝修导水槽,引水灌溉平川庄稼地和梯田。沟渠纵横,灌溉网络连片,导水槽长达100余公里。据此,有些学者称印加文明是“灌溉文明”。这是不无道理的。

    农作物品多达数十种。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种植作物。沿岸河谷地带和高原上的谷地里多植玉米,山区多种马铃薯、木薯、白薯等块茎作物。主要作物有:粮食作物—玉米、黍子等5种;豆类—青菜豆、红菜豆、利马豆等4种;水果类—菠萝、木瓜、鳄梨、黄瓜、石榴、西番莲等14种;块茎类—马铃薯、木薯、白薯、花生、姜等16种;其他类—辣椒、可可、古柯、棉花、烟草、马黛茶、葫芦、芦苇等25种。


    帝国也注重发展畜牧业。政府同样划出专门牧场,亦为三部分:庙宇牧场、政府牧场和农民牧场。庙宇牧场上饲养的羊驼、骆马主要用于献祭。政府牧场上放牧的羊驼和骆马主要用于产毛。农民没加最多只能饲养10只羊驼和骆马,主要用于运输。除了羊驼和骆马外,帝国境内没有其他大牲畜。农民家只豢养狗和豚鼠;有些地方还放养着一种鸭,当地称之为麝香鸭。


    贸易极不发达。没有货币流通,只有物物交换。收获季节有集市贸易,山区和沿岸地区的人们进行物品交换:山区的产品为毛皮、兽肉、金属制品、山货等;沿岸地区提供蔬菜、水果、棉花、玉米,还有鸟粪。政府控制着粮食的调运,使沿岸地区和山区相互调剂粮食种类,以改变口粮的单一状况。


    2.政治制度

    帝国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国王和中央政府控制着全国的经济生活、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

    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神的代表。王室成员处于政治的最上层。他们只俯首于国王。


    中央集权制得以实行的保证是有一完整的行政体系和交通信息网。

    (1)行政体系

    印加帝国本名塔万廷苏约(意为“四个联合在一起的地区”)。全国分为4个大区(苏约):钦查苏约,包括今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地区;安蒂苏约,包括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区;孔蒂苏约,包括今秘鲁南部沿岸地区;科利亚苏约包括玻利维亚高原、阿根廷西北部和智利北部。大区下设若干行省(瓦马尼),各省建有省会。各省分为两个专区(萨亚)。专区由若干村落(艾柳)组成。

    帝国最高统治者为国王,称为萨帕·印加。国都设在库斯科城。城市由王家建筑师设计、监督修建。有一中心广场,四周建有神庙、宫殿,供王公贵族、祭司及其助手居住。建筑物用石块垒砌。最著名的是太阳神庙。外围辟为街区,有街道相隔,划分给不同社会等级和职业的人居住。有4条大道通往4个大区。城市没有城墙;城外山冈上建有堡垒,最著名的是萨克萨瓦曼堡。此堡为库斯科的防御工事之一,建在城北高于城市200米的小山上,占地4平方公里。依山势建三道石墙,墙高18米,外道墙长550余米。墙内建有瞭望台、粮库、贮水池、武器库和住房。


    各省设省会。许多省会是新建的城市。王家建筑师根据库斯科的形制、布局设计建筑了这些新城。

    艾柳为行政基础单位,按原村落(或曰氏族公社)而划定。

    大区主席称为卡帕克·阿普,由王族成员担任。各省省长也由王族成员担任。王族成员包括国王的兄弟、子嗣及原印加国11个艾柳的成员。他们是“生来的印加人”,构成了国王以下的帝国政治最高层。这一政治层面上还有一些“享有特权的印加人”。他们是归顺的非印加国的国君。他们中也有人担任省长之职的。

    (2)交通信息网

    帝国全境有个交通网。以首都为中心,全国形成了一大信息网络。

    有两条大道纵贯南北:一条从通贝斯向南,沿海岸伸展至智利中部地区;另一条穿行于高原地带,北起今厄瓜多尔,南抵今阿根廷西北部。大道两侧均有无数通道连接全国各地。河谷地段和山区谷地的道路有3.5-4.5米宽,为通衢大道;道路两旁有路障,绿树成荫。沙漠地段的通道都有明显的标志。高原地段道路随地形而变化,或平坦、或斜坡、或穿山洞、或拾级上下。逢水架桥或摆渡;遇峡谷搭索桥。各地均有养路工,专门负责道路的修整,以确保道路的畅通。沿途设有驿站,供信使歇脚。他们完全是步行,每天要走240公里左右的路程。信使专门传递信息,保证下情上达、国王和中央政府命令的下传。道路除用于传递信息外,还有其他一些功能:用于军队的调动、运送粮草、商品运输、国王和政府官员出行等。


    海上交通不发达。南部沿岸地区和的的喀喀湖上有芦苇捆绑成的筏子。北部沿岸地区有独木舟,可用于沿岸运输。

    除行政体系和交通信息网外,还有世袭制、移民制度和司法制度确保了帝国的统治。

    (3)世袭制

    印加帝国的世袭制并不是指王位的父子承继,而是一个政治、社会阶层的父子承继,即原先各国统治阶层的子嗣承继,他们享有的特权世代相承。原先各国的国君要将子嗣送到库斯科接受王家教育,以示效忠。这些国君的子嗣们学成后返归故里,继承父位,为帝国服务。


    (4)移民制度

    帝国采行“米蒂马制”(移民制度),将新近征服而又不服统治的村落(或曰氏族公社)或国家迁到政治、社会相对稳定的地区,将归顺、效忠印加国的村落(或曰氏族公社)和国家迁至新近征服的地区。这一制度的实施确保了帝国对征服地的控制,同时又促进了印加语言和宗教的传播。但移民们原来的宗教、服饰、习俗等仍保留了下来。

    (5)司法制度

    帝国以宗教和行政手段强化对臣民的控制,以确保其顺从。

    祭司们创建了一套十分完善的忏悔制度,诱使官、民人等向他们忏悔自己的不道德言行的思想活动。冲犯神灵(特别是对国王——神的代表不满)、违反庙规等都是不道德的言行。懒惰、偷窃、凶杀等均为犯罪。最严重的行为是盗窃国家财产、攻击政府官员。这类罪犯通常要处以极刑。罪犯的审讯工作由政府官员负责。注重证据,根据证人的证词判决。


    3.宗教制度

    帝国的宗教体制与政权体制是平行的。两者相互配合,以确保帝国的一统。

    帝国有国神。国神是原印加国的主神,名为维拉科查。他是创造之神。是其他神灵和包括天、地、人在内的万物的创造者,也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完成创造人物后即以自己的斗篷为舟楫入海而去,让其他神灵管理世界。这些神灵以太阳神为首,太阳神是庄稼的守护神、国王的祖先,代表维拉科查统治世界。因此,帝国的国神是维拉科查的代表太阳神。国王是太阳神的后代,也就成了太阳神在人世间的代表。他代表太阳神统治帝国。


    印加人信奉自然神,对世间万物均奉若神明。一个地方(诸如山顶、洞穴、泉眼、大海、湖泊等)、一件物体(诸如一块石头、先人的遗物等)均成了神地、神物。神灵无数,但它们各有等级。最高者是国神,以下依次为村落(或曰氏族公社)之神、家庭之神。国家级的神灵还有雷神和月亮神。雷神主司降雨,月亮神是太阳神的妻子,主司农事节气。

    为了加强统治,国王在全国各地建筑太阳神庙,以统一信仰。神庙内不仅供奉太阳神,也供奉各地方的主神,有贵族出身的贞女或尼姑为之服务。太阳神庙是各地的主要神庙,还有其他地方性的神庙。神庙是供奉神祗的地方,不是举行祭祀典礼的地方。


    神庙由祭司主持。祭司为神服务,是个特殊的特权阶层。祭司阶层也分等级:国王的一个兄弟为总祭司;以下为高级祭司;再下层为低级祭司。高级祭司由祭司会议推选,无继承权;他们大多为王室成员,主持主要神庙和大型祭祀典礼。下级祭司是世袭的,主持地方上的小型太阳神庙。地方性的神庙由当地平民主持。

    祭司的任务是:主持祭祀典礼、宰牲(骆马,或羊驼,或豚鼠)献祭、祷告、占卜、听忏悔、治病疗伤、根据农事节气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祭祀活动在广场上举行,有一定的程序:祷告,杀牲献祭,献祭品(如古柯、贝壳、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洒神水,舞蹈,朗诵和演戏,喝奇恰酒。


    祭司在帝国的一切事务中发挥着巨大影响。他们利用占卜,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王位继承人、决定忏悔的真伪、诊断疾病等。他们利用听忏悔,不仅控制着百姓,还控制了贵族等。总之,祭司这一特殊阶层充分发挥了其政治、社会功能,为帝国的统一尽心尽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历史
太阳神庇护下的印加子孙
古埃及文明
失落的印加辉煌文明库斯科
世界印第安人的首都:库斯科【组图】
秘鲁古印加帝国的中心库斯科太阳神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