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斯曼帝国五百年(五)

向巴尔干进军

作为地名的巴尔干

向欧洲一侧进军,这种战略选择使得奥斯曼侯国从安纳托利亚地区林立的小国中脱颖而出。越过达达尼尔海峡的三十年后,奥斯曼侯国成为巴尔干大国,在那里积蓄力量,转而取得对安纳托利亚一侧众多小国的绝对优势。奥斯曼侯国何以能在巴尔干取得胜利,首先要看奥斯曼进军欧洲之前的巴尔干形势。

巴尔干是奥斯曼帝国的发祥地,事实上,作为地名的“巴尔干”在14世纪初并不存在。后世通常把东南欧由奥斯曼统治过的区域称作“巴尔干”。而且,“巴尔干”一词被广泛使用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也就是说,由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才产生了“巴尔干”的地区意识。奥斯曼帝国将这里称为“鲁米利亚”,大致包括多瑙河与萨瓦河以南的欧洲地区。

巴尔干地势险要,东部纵贯着东西走向的山脉,西部的山脉则呈南北走向。河流将山地间的平原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整个地区地形复杂,人口迁移频繁。在被山脉隔成诸多部分的巴尔干,生活着许多民族。

巴尔干多山的地形,与隔海峡相望的亚洲一侧(安纳托利亚)很相似。博斯普鲁斯海峡两侧的社会结构也相差无几:世代耕种、靠天吃饭的农民,在山地和平原间迁徙的游牧民,占山为王的草寇,作为农作物集散地的城市。在生产方式上,农业灌溉都是依靠自然降水。拜占庭帝国和取代它的奥斯曼帝国控制的领土虽然分属欧亚两大洲,但都是以君士坦丁堡为圆心、属于同样自然环境和相似经济生活的一个圆形区域。

 

14世纪上半叶的形势

14世纪的巴尔干,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斯拉夫人陷入了比西安纳托利亚更严重的四分五裂。早在11世纪,拜占庭帝国收复了被马其顿王朝统治的多瑙河以南地区。12世纪后半期,塞尔维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自立。拜占庭帝国承受着两个王国的压力,同时极力维持着对巴尔干东南部的色雷斯和马其顿的统治。13世纪,拜占庭帝国依靠外交手段和华美的国际礼仪维持着所剩无几的权威,实际已近于地方政权。如前章所述,13世纪后半期,安纳托利亚一侧多数的突厥系和蒙古系诸侯国已经自立,夺取了很多拜占庭的领土。拜占庭帝国最棘手的并非对外关系,而是皇位继承问题。为夺得皇位,皇族拉帮结派、明争暗斗,斗争的余波甚至影响到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各地。

14世纪,巴尔干最强盛的是塞尔维亚王国。在12世纪,内马尼亚王朝已经统一了塞尔维亚的大部分地区,成为牵制拜占庭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的重要力量。1331年即位的斯蒂芬·杜尚吞并了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使保加利亚王国臣服,统治了巴尔干的三分之二。马其顿是从拜占庭帝国治下夺取来的,斯蒂芬·杜尚使塞尔维亚教会从君士坦丁堡教会独立,同时,制定了《杜尚法典》,约束封建领主,加强中央集权。斯蒂芬·杜尚的方法是尊重各地的习惯法和封建领主的权益,避免过激的改革,用明确的成文法加强国家统一。

斯蒂芬·杜尚治下的塞尔维亚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基础几乎要被连根拔起。斯蒂芬·杜尚制定了征服君士坦丁堡的宏伟计划,但在47岁正值壮年的时候突然死去,很多史书称他为“悲剧式的英雄”。不过,1355年他去世的时候,还未具体实施远征君士坦丁堡的计划。

斯蒂芬·杜尚死后,塞尔维亚王国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很快分崩离析。

巴尔干局势随着塞尔维亚王国的分裂也在变化。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拜占庭治下的色雷斯,又陷入了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的局面。在巴尔干的“战国时代”,不仅有本土的政治力量,还有外来军队和集团在争夺地区霸主:从黑海北岸袭来的突厥系诺加族部队、从安纳托利亚来的埃顿侯国雇佣军骑士团、包括加泰罗尼亚军团在内的欧洲雇佣军、威尼斯和匈牙利派遣来的部队。奥斯曼侯国的军队越过达达尼尔海峡,加入了巴尔干的混战。

 

越过达达尼尔海峡

奥斯曼侯国进兵巴尔干,并非是游牧民移民浪潮的扩大,而是以采用雇佣军团为契机的。拜占庭帝国开始和敌人的敌人”联手,希望通过巧妙的政治平衡,维持其地区“霸主”地位。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已经无法避免,奥斯曼侯国乘机加入了巴尔干的“列强”纷争,并且在大约一个世纪以后,成为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的实际继承者。

拜占庭皇帝初次与奥斯曼侯国君主奥尔汗会面是在1333年,此时,奥尔汗已经征服了尼克伊亚,包围了尼科米底亚。拜占庭皇帝安德鲁尼克斯三世亲自拜会了奥尔汗,同意支付贡纳金。此时,拜占庭帝国在亚洲一侧最大的威胁是渡海在色雷斯地区抢夺的卡雷斯侯国。与奥斯曼侯国结成同盟,显然是要牵制卡雷斯侯国。

与奥斯曼侯国缔结同盟的安德鲁尼克斯三世在1341年死去,君士坦丁堡宫廷再次陷入皇位继承人之争。更为重要的是,1346年,奥尔汗迎娶了辅佐安德鲁尼克斯之子的摄政王约翰·康塔库尊(后来的约翰六世)之女提奥多拉。这场政治婚姻使奥斯曼侯国成为拜占庭帝国皇位之争一方的同盟者。约翰已经将他的另一个女儿许配给了安纳托利亚的埃顿侯国的君主乌姆鲁。在拜占庭贵族的同盟战略中,宗教信仰显然不是障碍。

如前所述,奥尔汗在1345年吞并了卡雷斯公国,收编了对方的海军。奥斯曼侯国具备了越过海峡向欧洲进军的条件,成为西安纳托利亚最强的政治力量。

另一方面,约翰·康塔库尊的政敌约翰五世与萨尔汉公国结成了同盟。对于和拜占庭帝国结盟一事,后来编写的奥斯曼帝国史书讳莫如深。当时的拜占庭帝国编年史却记载,奥尔汗多次应康塔库尊的请求,派遣长子苏莱曼率领军队进兵亚德里亚堡(今埃迪尔内)附近。

参战的目的都是获得领土。奥斯曼侯国开始进兵巴尔干,最初获得的是达达尼尔海峡欧洲一侧的加里波利。首先,在1351年占据了加里波利附近的要塞。不久,那里发生地震,奥斯曼军队乘机占领了包括加里波利在内的沿海地区。拜占庭皇帝约翰五世和约翰六世(共治皇帝)多次要求返还该地区,但是,奥尔汗顾左右而言他,没有任何回应。

不仅是拜占庭帝国,塞尔维亚王国也对奥斯曼侯国在巴尔干一侧取得领土高度警戒。巴尔干唯一的政治强人斯蒂芬·杜尚在1355年撒手人寰,这对奥斯曼侯国是天赐良机。再次独占皇位的约翰五世也拉拢奥尔汗,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奥尔汗的儿子哈鲁力,以加强双方的同盟。但是,1362年奥尔汗死后,在继承人之争中胜出的是穆拉德而非哈鲁力,约翰五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穆拉德一世的征服

虽然史料不足,但奥尔汗死后,王子之间发生了权力斗争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在当时的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包括奥斯曼侯国在内的国家都有可能发生由君主的交替直接引起的政权危机。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完备的继承人制度和国家的政治基础相对薄弱。继承危机往往数年才尘埃落定,1360年代末,穆拉德一世取得了胜利,此后,奥斯曼侯国在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两个方向大幅度扩张。

首先,1362年,穆拉德一世占领拜占庭帝国重要城市亚德里亚堡(今埃迪尔内),并以此为都城,作为向巴尔干进军的基地。随后,在1371年,打败了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一部分诸侯,使其臣服。已经臣服的巴尔干诸侯和王族被迫协同作战,并入奥斯曼军队的一翼,参加下次远征。奥斯曼军队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壮大。

奥斯曼家族的君主权力也在加强。奥尔汗时代,各王子被委以部分军队和某一地区的统治权,这是一种分权体制。从穆拉德一世开始,整个统治区域一元化,由苏丹直接领导。1387年,经历了四年的包围战以后,马其顿中心城市萨洛尼卡陷落。在奥斯曼军队的强大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诸侯臣服。1381年以后,拜占庭皇帝为换取政治援助与国家安全也一直臣服于奥斯曼侯国。在安纳托利亚方面,奥斯曼侯国还吞并了杰里米扬侯国和哈密顿侯国。

穆拉德一世继续进军波斯尼亚,1389年,在科索沃大胜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但是,穆拉德一世本人也战死疆场,其子巴叶济德一世迅速即位。

 

对属国的约束

穆拉德一世死后,旧领土在各地蠢蠢欲动,奥斯曼侯国的稳定受到威胁。巴叶济德一世整顿局面,继续扩张。1390年,奥斯曼侯国的军队,臣服的拜占庭军队,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属国的军队,组成庞大的远征军,扫平了安纳托利亚地区的萨尔汗侯国、埃顿侯国、曼妥思侯国。这次远征,拜占庭皇帝马努埃尔二世作为奥斯曼的“家臣”随军同行。奥斯曼侯国作为强大的巴尔干国家,向安纳托利亚进军,寻求着更为广阔的历史舞台。

当时的奥斯曼侯国,不断培育直辖的常备军。但是,和其他的巴尔干国家一样,奥斯曼军队没有脱离“政治势力联合体”的模式,虽然接受了奥斯曼侯国的支配,但是旧领主总是伺机举起叛旗。奥斯曼君主以常备军为基础,用各种战略压制叛乱。巴尔干各地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千差万别,要巩固对这个地区的统治,奥斯曼侯国需要长时间的投入。

奥斯曼侯国对巴尔干的支配逐渐加强,其手段和步骤非常重要。奥斯曼侯国依据对象的状况,一般经过同盟、支付贡纳金(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岁币)、直接支配三个阶段,将对方领土巧妙的纳入自己统治之下。

科索沃惨败以后,塞尔维亚在1392年臣服于奥斯曼侯国。已经称臣的保加利亚国王伊凡·休斯曼和匈牙利联合起来,再次“反叛”,遭到镇压。奥斯曼军队在1393年征服了保加利亚首都特尔诺沃。巴叶济德又远征瓦拉几亚,在回军途中,处死了保加利亚国王,王室的血脉被断绝。整个保加利亚在1396年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在此后的五百年间,一直是奥斯曼帝国领土的重要部分。

为加强统治,政治婚姻屡屡缔结,且发挥效用。如前所述,奥斯曼家族迎娶历代拜占廷皇帝的女儿。在帝国向巴尔干进军的过程中,穆拉德一世迎娶了保加利亚国王休斯曼的妹妹,巴叶济德一世即位前就在安纳托利亚娶了杰里米扬侯国国王的女儿,即位后又娶了塞尔维亚国王斯蒂芬·拉扎尔之妹奥利维拉。但是,政治婚姻不一定能延长属国的“寿命”,杰里米扬侯国和保加利亚最终都被吞并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侵略”还是“解放”?奥斯曼对巴尔干的统治为何有褒有贬?
精读中东史第四十篇:奥斯曼帝国时代的开启
巨人与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的战争:穆拉德一世的征服之路(中)
土耳其奥斯曼是如何一步步蚕食最终吞并拜占庭帝国的?
东欧」巴尔干火药桶的引信,曾经称霸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