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个关键词讲述的极简蒙古史 74·蒙古文字

蒙古人发迹于难河时,是没有自己文字的,军帅下达一道命令,传令官要记在心里,如果较长的令旨,他就要反复记诵,以免遗忘或错讹。随着蒙古人征服的脚步加快,战线越拉越长,黄钺一挥几千公里,前线与后方,各路人马之间的消息或命令,凭口口相传,必然要有问题。1204年,蒙古人灭乃蛮部,俘虏乃蛮国师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因他深通回鹘文字成吉思汗命令他教授太子、诸王畏兀儿字以书写蒙古语。

历史上蒙古语曾采用以下四种文字:回鹘文,改良自回鹘文字母的传统蒙古文,称旧蒙文,忽必烈时代,由当时的吐蕃国师八思巴所创立的八思巴文,蒙古国独立后采用的新西里尔蒙古文,称新蒙文。

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人击溃,一部分畏兀儿人西迁高昌一带,史称高昌回鹘,或称西州回鹘、畏兀儿。回鹘、回纥、畏兀儿,是一个民族的多种叫法,唐宋时代的回鹘逐渐由畏兀儿这个名字代替。受粟特文影响,畏兀人采用粟特字母来拼写自己的突厥语,渐渐演变为回鹘文,回鹘文又称畏兀儿文。

最早的蒙古文字,就是以回鹘字母拼写蒙古语,而后来的满文,又是借自回鹘式蒙古文字母。早期的蒙古文字与回鹘文非常相像,故称之为“回鹘式蒙文”。十六世纪以后,经过文字改革,形成近代蒙古文,即胡都木蒙文,现在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的官方书写方式。

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颁行“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今通称“八思巴文”。八思巴字成为通行的官方文字后,回鹘式蒙文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被称为“畏兀儿文”,与八思巴文相区别。

八思巴字,是忽必烈时期,命帝师八思创制的新文字,称蒙古新字或国字,它是用藏文字母来拼写畏兀儿体的蒙古字。此时忽必烈已经坐稳了帝位,他的宏大构想,要创制一种能代表大元蒙古帝国的新蒙古字,超越塔塔统阿原造的旧蒙文。所以,八思巴字既可以译写旧蒙文,又可以译写汉文、波斯文。从形式上看,它的原形是藏文,但是拼写的最基础文字是蒙古文,目的是要统一所有的文字。

忽必烈推行八思巴字不遗余力,下令设立诸路蒙古字学,专门负责八思巴字的教学和训练。南宋平定后,蒙古字学又推广到江南地区。不少汉人、南人,为了找到一条仕进之道,也进入蒙古字学去学习八思巴字。尽管忽必烈推行八思巴字是为了“书同文”的一统思想,但这个使命终难实现,元朝的历史毕竟太短了。元代后期,回鹘式蒙古文又逐渐通行。元朝灭亡以后,连蒙古人都不再使用这种生造的文字了,他们又习惯性地回归到回鹘式的旧蒙文,到北元时期,八思巴字在蒙古人中间逐渐失传了。

外蒙古独立后,受前苏联影响,蒙古人民共和国即今蒙古国的蒙古人转用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称为“新蒙文”,用来记录蒙古国通用的喀尔喀方言。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用两种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形式。

在蒙古还未有文字的时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汉字来标音。其他民族学习蒙古语时,也要采用各自的文字为蒙古语注音。这些注音文献有汉字标音的《至元译语》、《蒙古秘史》,阿拉伯字母注音的《伊斯坦布尔蒙古语词汇》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明初注音翻译的《蒙古秘史》。不过蒙古语原版的《蒙古秘史》全本已失传,仅在《蒙古黄金史》等著作中保存了部分段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蒙古人创造过的七种蒙古文字
内蒙古人和外蒙说话是一样的吗?
忽必烈命帝师创造的“八思巴字”为何没有流传下来?
元大元通宝蒙文
忽必烈的书同文之野心-拼写一切文字的八思巴文
蒙古国和内蒙人民语言文字一样吗?有哪些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