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来——割据时期的西藏20

日落青唐之董毡的联横1

公元1065年(宋英宗,治平二年),唃厮啰去世之后,其子董毡继承了首领之位。董毡生于公元1032年(宋仁宗,明道元年)——卒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关于其卒年学界尚有争论。

董毡为唃厮啰幼子,其母乔氏。《长编》记载“初,嘉勒斯费娶李坍克遵女,生二子,曰辖哉(瞎毡),曰默哉觉(磨毡角)。又娶乔氏,生子曰董戮(董毡)。”又言“乔氏有色,居历精城,所部可六七万人,号令明,人惮服之。”本来唃厮啰与大族乔氏的联姻,应该是次政治性的婚姻,好在两人成婚后,琴瑟合璧非常美满。所以,唃厮啰对于瞎毡非常喜爱,在其成长过程中着力加以培养。《宋史·吐蕃传》记:“方董毡少时,择酋长子年与董毡相若者与之游,衣服饮食如一,以此能附其众。”可以看出,唃厮啰从小就是以接班人的标准在培养董毡,找来周边部落的孩子和他一起玩耍,让这些孩子从小便在一起培养感情,等到长大后好成为董毡施政的臂助。董毡七岁时,唃厮啰便向北宋上书为其请封,为董毡请封。北宋政府遂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以邈川首领厮啰子董毡为会州刺史。”

董毡从青年时代起就参予军政事务,随父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成为唃厮啰政权中一名有影响的重要人物。《乐全集》中言董毡“其人晓悍善战斗,已为众所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唃厮啰晚年,将“国事皆委之董毡”,放手令其施为。唃厮啰去世后,董毡成为政权的接班人不二人选。


唃厮啰去世,董毡承继大位的消息传到北宋后,北宋朝廷立即承认了董毡的吐蕃赞普身份,“赐西蕃邈川首领保顺军节度使、洮州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董毡,依唃厮啰例支请俸”,除继承确厮哆的一切赏赐之外,还对董毡追加封赏,“西蕃邀川首领保顺军节度使、检校司空董毡除检校太保”。熙宁元年(公元1068),宋庭还对董毡其母、其子进行了追加封赏,“熙宁元年,封其母安康郡太君,以其子蔺道比为锦州刺史。”可以看出,北宋对于这个西北地区盟友的拉拢可谓不遗余力。

董毡继位后,延续了其父唃厮啰联宋抗夏的策略。董毡上台之初,也恰逢西夏皇权更迭。公元1067年,西夏毅宗李谅柞暴毙,年仅七岁的李秉常继位,后党梁氏实操权柄,并继续奉行对外扩张的政策。《宋史》记载,公元1069(宋神宗,熙宁二年),“夏人入秦州,陷刘沟堡,杀范愿”。次年,夏国相出兵攻击北宋占据的环、庆二州,继而又攻大顺城。是役,《宋史·夏国传》载:“兵多者号三十万,少者不下一二万,屯榆林,距庆州四十里,游骑至城下,九日乃退。”宋夏环庆之战,宋军损兵折将,死伤惨重。

董毡趁夏国西线空虚,提兵攻夏,沿途抄掠,虏获甚多。《宋会要》记“昨夏人聚兵犯环庆,谍报西蕃董毡尝乘虚深人其境,虏获甚多…”。西夏太后怕董毡深入夏国境内,遂撤兵回国。宋神宗对于董毡的忠心义举甚为感动,“赐玺书袍带奖激之”,并派遣使臣送往青唐。熙宁四年(公元1071),宋朝又一次对董毡进行封赏,“赐董毡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三百户”。此时,董毡的官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官至“检校太保、使持节挑州诸军事、洮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保顺军节度、洮州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

北宋神宗皇帝继位后,有感于宋朝积弱,于是任用王安石等人,锐意变法、革新吏治。欲通过实行各项政治变革、以达富国强兵之目的。宋熙宁元年(1068),有一位“试制科不中,客游陕西,访采边事”的落榜秀才王韶,周游至京师洛阳,向宋神宗呈交其治边的政治策略,即《平戎策》三篇。《平戎策》中准确分析了地区势力的状况提出收复等地,沿边,孤立西夏的方略。并明确指出“欲取西夏,当先复河煌,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复河湟以断西夏右臂”。王韶的《平戎策》得到了神宗和王安石的极力推崇,宋神宗亲自接见了王韶。在王安石的建议下,王韶被任命为经略司机宜文字(相当于,主持开拓熙河事务。王韶以一介书生的身份出掌边疆军事,担负起了收复的任务。

王韶虽然官职不显,但确实有才干,在《平戎策》中他准确的洞悉了吐蕃内部的矛盾。原来,宗喀地区的吐蕃部落,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分为两大部分,即河湟吐蕃和拢右吐蕃,这两个吐蕃集团虽然名义上统归唃厮啰政权领导,但其实并没有太强的隶属关系。我们曾经提到,唃厮啰之子瞎毡,东迁龛谷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瞎毡死后,其子木征继位,周边的拢右吐蕃部落对于木征并不十分服气。在其继位后,发生了数次争权之事,木征无奈之下,向青唐的兄弟董毡表示降服以求自保。虽然在宗喀各部中董毡实力最强,号称“董毡最强,独有河北之地”。但也鞭长莫及,对拢右吐蕃各部也只能在名义上管理。而且,木征与董毡的兄弟之情极为淡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没有。木征所部久居河州附近与宋接邻,一直摩擦不断,成为河州地区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史载:“木征自知与汉有隙,旧夜练兵,其党不能禁,部族往往归附,用其妻弟瞎药为谋主,与夏人解仇。”面对这种局面,董毡也是无可奈何,“董毡欲羁属之,不能有也。”

针对宗喀吐蕃的这种局面,王韶在《平戎策》中直言不讳的指出,“今唃氏子孙,唯董毡粗能自立,瞎征、欺巴温之徒,文法所及,各不过一二百里,其势岂能与西人抗哉!”吐蕃部落之间,这种各自为政的态势,给了宋朝各个击破的机会。王韶到任后后,积极开始着手准备北宋的西北攻势,他一方面向招募弓箭手屯田,并在古谓州开设边境市场,开展对蕃部的贸易,以吸引民众前来。另一方面极力拉拢秦渭地区的吐蕃大部落。

熙宁二年(公元1069),青唐族大首领俞龙坷首先率部归附,《宋史王韶传》记载:“蕃部俞龙坷在青唐最大,渭源羌与夏人皆欲羁属之,诸将议先致讨。韶因按边,引数骑直抵其帐,谕其成败,遂留宿。明旦,两种皆遣其豪随以东。久之,龙坷率属十二万口内附,所谓包顺者也。”从宋史的记载可见,为了能够感动俞龙坷王韶也是够拼的。在董毡和西夏同时拉拢,且情况不明的前提下,他孤身而入,与俞龙坷大首领推心置腹,甚至夜宿蕃帐以示诚意,终于打动了龙坷诸部的首领,引十二万人投宋。有趣是这部投宋的吐蕃部落首领,据说是仰慕包拯的清廉名声,要求宋庭赐为“包”姓。神宗皇帝也就做了顺水人情,于是这个部落被宋人称为“包顺”。其后世子孙便一直以包为姓,进而成为安多藏族中一支极为显赫的汉姓部落——包氏家族先祖。

招抚拢右吐蕃部落之余,王韶还积极在周边筑城。他在位于秦州边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古渭寨(今陇西县)设立通远军,将宋朝的管理的触角逐渐伸入吐蕃腹地。《长编》记载:“诏以古渭寨为通远军'以王韶兼知军’。古渭寨,唐之渭州也。……上将恢复河陇,故命建军,为开拓之渐。”此时,王韶上奏已拓地一千二百里,招抚蕃众三十万。

王韶还有一招更狠的招数,他深知吐蕃诸部的首领大多笃信佛教,对于佛教高僧极为尊崇。宋朝此时以立国百年,社会安定,佛教兴盛高僧辈出,既然咱们家里高僧多这就好办了,他向宋庭请求派佛教高僧,前来秦、渭传授佛法,顺便游说各部落首领开展招抚事宜。

面对王韶咄咄逼人的攻势,木征不可能不知道,他感受到了直接地威胁。《长编》记载,公元1072(宋神宗,熙宁五年),木征上书宋庭提出抗议,“王韶元与我咒誓约,不取渭源城一带地及青唐盐井,今乃潜以官职诱我人,谋夺我地,我力不能校,即往投董毡,结连蕃部来巡边。”在上书中,木征指责王韶背盟夺取了渭源城和盐井。渭源城(今甘肃渭源县)位于古渭寨以西,也是一处战略要地。而盐井能和渭源城相提并论其重要可见一斑。《长编》记载,这处盐井就在通远军(今陇西县)附近,是拢右吐蕃主要的食盐产地,“日获利可市马八百匹”,可见其产量之高。这两处都是木征的心血所在,现在被王韶夺了,岂能不暴跳如雷?正因为如此,他才在上奏中威胁宋庭要投靠董毡。但并他不知道,北宋早就将打击的目标锁定在了他的身上,宋庭看中了你脚下那块土地,还会在乎你嘴上说什么吗?

不过,古代人讲究师出有名,要打仗总要找个借口。于是,宋朝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借口,这就是“言语悖慢”,也就是说木征你对我们神宗皇帝说话不恭敬,所以我要揍你。

公元1072年(宋仁宗,熙宁五年),熙河之战正式展开。因为这是北宋少有的边疆拓土,故熙河之战也被宋史称为“熙河开边”。北宋的战略意图是希望从渭州向西,尽取熙(甘肃临洮)、河(甘肃临夏)、岷(甘肃岷县)、洮(甘肃临潭)、宕(甘肃等州,基本将拢右吐蕃属地尽收囊中。为完成这一战略目标,王韶首先率军进驻渭源堡(今甘肃渭源),接着又以当地蕃部大首领蒙罗觉抢劫西域“般擦”和不肯内附为理由,发兵讨伐。在击败了当地吐蕃部落后,宋军攻占乞神平堡。吐蕃部落并不甘心失败,聚集军队在抹邦山(今岚观坪)与宋军相持。面对吐蕃军队占据有利地形的态势,不少宋将心存忌惮,曾商议撤军,但王韶严令不许,并与诸将言之:“有言退军者,皆斩!”。北宋重文轻武,武将在文官面前毫无威信可言,更何况是王韶这样上面有人的文官。诸将不敢懈怠,面对占据隘口的吐蕃军队拼死上前,经过血战夺了抹邦山。吐蕃守军大败,宋军趁势焚烧了吐蕃的军营,“获酋虏,器甲,洮西大震”。

身在河州的木征还在等着北宋诏书,结果等来了王韶进兵的消息。木征大怒,亲帅大军渡过洮水,前来援助。他召集吐蕃“溃兵”复夺抹邦山与宋军对峙。但王韶这次却不想和木征在抹邦山硬碰硬了,他本来的战役目标也不是抹邦山,而是武胜城。攻击抹邦山不过是声东击西之策,结果不成想把木征大军吸引到了抹邦山,这也算是意外之喜,正好顺水推舟调兵进攻武胜城。

王韶令部将景思立率泾原军出竹牛岭南路,虚张声势,牵制木征主力。自己亲率宋军主力由东谷小路偷袭武胜,宋军在距离武胜十里的地方与吐蕃人遭遇。好在吐蕃军队本无防备,再加上又是临时集合,宋军凭借着自身的战斗素质很快碾压了吐蕃了守军。木征派驻武胜的吐蕃大将瞎药连夜弃城而逃,宋军进驻武胜,建镇洮军。木征得知武胜有失,急忙率军前来与瞎药合兵,欲复夺武胜。但木征的反应皆在王韶的计算之中,在武胜城下,木征大军遭到了宋军的前后夹攻,再次溃败,“曲撒四王阿坷出降”,一起投降的还有其所部两万余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吐蕃宗喀王董毡赞普略传
司马吹风著作《精彩纷呈宋王朝》之七
北宋王韶
北宋名将王韶收复河湟与熙河开边的意义
古渭之地,在战争中崛起
唐朝丢掉的这六个州,三百多年后被大宋将士拿了回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