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契丹往事番外篇114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四月十六日夜,在郭威出镇邺都(河北大名)的饯行宴上,后汉高官酒后发生了小小龃龉。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近卫军总司令)史宏肇借着给郭威敬酒的机会,含沙射影奚落司空(三公之一)苏逢吉。右仆射(尚书省副长官,正任宰相。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此后通常不设)杨邠见势不妙,拉着践行宴的主角郭威力劝四人同饮一杯,一笑作罢。

事端一发即止,看似寻常,实则积怨由来已久。

后汉立国之初,有七大顶级重臣,按官爵、资历排序依次为冯道、窦贞固、苏逢吉、苏禹珪、杨邠、史宏肇、郭威和王章。

冯道和窦贞固分任太师和司徒,位列三公,看似尊崇无比,可是基本不预朝政。他俩是数朝老臣,年高德劭,高祖刘知远将他们立为众臣之首只为广收人望。冯、窦二人心知肚明,不结党不揽事,入朝点卯喝茶,到点散朝回家。

剩下五位均为刘知远在河东节度使任上的嫡系。苏逢吉和苏禹珪是河东节度判官(河东战区秘书长);杨邠任右都押衙(节度使官署主任);史宏肇为战区主力“武节军”的指挥使;郭威时任番汉都孔目官(胡汉各族事务主官,略相当于民宗委主任);王章负责战区的钱粮供给。

刘知远一朝为帝,他们随之一步登天。二苏就任宰相,杨邠、郭威升为枢密使(副宰相兼国防部长)和副使,史宏肇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王章为三司使(财经委员会主任)。此后,杨、史、郭、王四人陆续加宰相衔。

苏逢吉、杨邠、史宏肇和郭威更是于刘知远弥留之际被指定为顾命大臣。高祖驾崩后,他们矫诏除去了心腹大患杜重威,携手将不满十八岁的刘承祐扶上帝位,将相无猜,颇为融洽。

时间稍长,文武相轻的痼疾发作,表面平静的朝局之下暗流涌动。

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三月底,苏逢吉指使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中书省副长官、代理宰相)李涛上奏:“杨邠、郭威二位是辅弼太祖肇建本朝的从龙功臣,官职虽高但家财不足,应任命他们做富庶之地的节度使,以令其家业兴旺!至于他们留下的枢密院的职务,两位宰相苏大人精明强干,也是高祖的旧臣,相关事务尽可委任。”

杨、郭二人何等精明,皇帝还没见到奏章,他们便悉知无余。

二人明白,这是苏逢吉背后使坏。他们担心刘承祐少不更事,俯从李涛之请,当即入宫向李太后哭诉: “微臣等追随先帝披荆斩棘,开创大业,因资质愚钝,不过略尽犬马之劳。陛下采纳谏言,筹划将我们贬斥出京,也是应有之义。但而今三藩谋乱,微臣等岂可眼见社稷陷于危难却置身事外?如果微臣等确实不堪留在京中,恳请您将我们发配至睿陵,让我们去为先帝守灵吧!”

杨、郭二人说罢,伏地放声大哭。

李太后大怒,召来刘承祐,责骂道:“杨邠、郭威是开国勋臣,身膺托孤之重,先帝尸骨未寒,你就要赶走他们?!”

刘承祐为平息太后之怒,将李涛削职为民,保留杨邠原任枢密使,更擢升其为宰相,权力反在二苏之上。郭威则由副转正,主持枢密院日常事务。

到乾祐三年,杨邠权倾中枢,史宏肇掌控禁军,郭威屡建奇功,三大巨头已骎然凌驾于百官之上,七大长老共理政事之局不复存在!(待续)

参考书目: 欧阳修《新五代史》 司马光等《资治通鉴》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黄袍加身,靠的是一班猪队友
史上最混乱的时代,并非三国南北朝,而是大家不熟悉的一个时代
【五代十国之后汉】 五代十国历史——后汉,五代中最短命的政权,只有三年
最悲催的准皇帝,进京继位途中被废黜,不久帝国灭亡本人也被毒杀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515、后汉宰相喜杀戮
史弘肇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