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秦帝国史九----摧枯拉朽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昭襄王初期,因为秦国有内乱,各国都乘机落井下石,秦国只好割地赔款求和,但随着叛乱平息,政局逐渐稳定,再经过一段时间修生养息,厚积薄发,秦国国力也逐渐恢复。在这大争之世,面对山东诸国,秦国也要老账新账一块算了。

由于宣太后本人是楚国人,因而在秦国韬光养晦的这段时间,楚秦两国重新联姻,一时间走的挺近,而一直对楚国心怀不满的齐国便以秦楚结盟危害甚大为由煽动韩魏两国一起攻楚,面对三国联军的气势汹汹,楚怀王有些招架不住,只好向秦国求援,并忙把楚太子横送到秦国为质秦国遂派兵助楚,逼退了三国联军。秦楚又和好如初,可是没过多久又出了乱子,楚太子横在秦国偶然失手,杀死了秦国的一位大夫,因害怕秦国方面治罪,就擅自跑回了楚国。楚怀王了解情况以后,又故意装聋作哑,把太子又送到齐国作质子,这就把秦国君臣给激怒了。

从这件事之后,秦国便调整了战略,分别与韩、魏、齐和好,随着国力复苏,决心以楚国为突破口。秦昭襄王六年,秦国以太子横杀人潜逃为借口攻击楚国,次年秦军夺取了楚国新城(今河南襄城)。昭襄王八年,秦国乘着齐、魏、韩攻楚之机,派华阳君芈戎领兵攻楚,拿下八城,杀死楚将景快。对楚国军事上的胜利,使秦国信心大增。一时得意的秦昭襄王在丞相魏冉的辅助下,开始实施一个针对楚国的大阴谋。

秦昭襄王写了一封信给楚怀王,要约怀王在武关会盟。武关是秦的四大要塞之一,位置相当于今陕西丹凤县东,正好也在秦楚分界线上。 昭襄王在信中说:这次相会,就是要抛弃前嫌,与楚重新结盟。大王您若是不来,就是与寡人绝交,那就免不了要兵戎相见,请大王三思。 楚怀王接到信后心里犯了嘀咕:去还是不去呢?他召集大臣来讨论。

三闾大夫屈原、相国昭雎都坚决反对赴约,他们知道秦没安好心,主张不但不能去,还要守好边关。屈原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而向来以亲秦诸称的上官大夫靳尚,则主张不要惹恼秦王,还是去为好。为了不给秦国攻打楚国的口实,楚怀王毅然而然还是去武关会盟。

而秦国这边便设下阴谋,在会盟地点埋下伏兵,楚怀王一到,秦国的伏兵跃出将其扣押,强迫其签订割让国土的卖国条约,楚怀王怒而拒绝,说:秦王欺我,还要夺吾土地!” 秦国方面见怀王不服软,就将他软禁了起来。秦国不顾正常的道义和准则,竟然扣押一国之君,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是令人不齿并应该受到谴责的。

消息传回楚国,朝野无不震惊,群臣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有人提出,大王被扣留,秦国以此为要挟,要割土地。太子横现在尚在齐国为质。若秦、齐合谋,则楚国危矣,不如拥立其他公子为王。

相国昭睢不同意此议,说:大王与太子皆困于诸侯,今又要违背大王立太子的初衷,改立其他公子,实为不妥!于是他找了个借口,派人到齐国去请太子横回国。 齐国早已得到了楚怀王被扣的情报。齐闵王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人建议:不如扣住楚太子,要挟楚国割让淮北之地。” 

齐国名相孟尝君表示反对,说:那不行的!如此的话,楚国就会在国内找个公子立为王,我们就将留住了一个没用的楚太子,而且还落下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恶名。” 

对方反驳说:否!楚若立新王,我们就可与之讨价还价:如割让淮北,我们可替你杀掉太子横,否则我们将立太子横为楚王。” 

齐闵王权衡了半天,觉得还是不能做得太黑,经过与楚国的一番讨价还价后,把太子横送回了楚国。 太子横回到楚国后,成了新君,是为楚顷襄王。 楚国新王既立,也就不怕他秦国要挟了。 楚怀王,这个超级筹码的分量,也随之全部失效。

这位有着雪中送炭典故的楚怀王算是倒霉透顶了,他被秦国一直扣押,期间曾想办法逃离软禁但最终还是失败,最终楚怀王郁郁而终客死他乡,秦国见这事情再也做不了什么文章了,便把怀王的遗体送还给了楚国。 楚怀王之死,使天下震动,各国诸侯纷纷谴责秦国的无义,楚国军民更是悲愤万分。怀王不幸,魂归故里,百姓都列队哭迎,史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据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就是从这之后流传开来的。

秦国见楚怀王事件犯了众怒,只好暂避锋芒,放缓了对楚国的逼迫,而转过头来,对东方的韩、魏发起了密集而凌厉的攻势。 公元前294年,秦国连续5年对韩、魏出手,攻城略地。其中以昭襄王十四年发起的伊阙之战最为激烈,名将白起率秦军大破韩魏联军,斩首24万,俘虏韩军主帅公孙喜,连下五座城邑。 韩、魏两国元气大伤,无力招架。魏国更是献出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以求和。自此,秦国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河东地区,也牢牢地站住了脚。 

秦国对韩、魏两国无所顾忌的欺凌,也惹恼了三晋中的另外一个——赵国。 在昭襄王执政的初期,赵国国君是著名的改革家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先前曾多次联合韩、魏攻秦,但屡战不胜,为此大受刺激,遂提倡胡服骑射,锐意革新,使赵国的战力大大增强。 即便如此,赵武灵王也并未轻易用兵。在此后的很长时期里,赵秦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后来赵武灵王又力主护送秦国公子嬴稷(即秦昭襄王)回国即位,两国关系就更加友好。

作为回报,在随后赵国内乱赵武灵王去世之时,秦昭襄王也没有乘机进攻赵国,赵武灵王之后继位者为赵惠文王。赵惠文王对局势做了新的判断,重用奉阳君李兑,决定对秦采取了强硬态度。

在昭襄王十九年时,由赵国李兑首倡,纠合五国联军,共同伐秦。可惜联军貌合神离,纷争不休。结果进兵到成皋,便无功而返。 五国诸侯里的齐闵王,在这次出兵时表现最不积极。秦国探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对齐国采取了别样政策,亲派相国魏冉出使齐国,给齐闵王送去了一份超级大礼包——建议秦、齐两国的国君同时称帝。

所谓称帝,就是要超出一头,这算是彻底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以显示其超级霸权的地位。 战国七雄到了这一阶段,暂时似乎也只有秦、齐两国有这个资本。野心勃勃的齐闵王闻言大喜,乐得接过这顶帽子。秦昭襄王见齐闵王同意了,就在公元前288年,先自称为西帝,并尊齐闵王为东帝。 秦昭襄王这样做暗含的动机有二:一是,称帝僭越的事,要拉着齐国一块儿来干,这样可以减轻舆论压力;二是,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拉拢齐国一起对付正在崛起的赵国。

消息一公布,天下哗然。六国的有识之士都看出势头不对,合纵呼声顿然高涨,大家纷纷游说各国抗秦。齐闵王却一时没想那么多,只想着早点戴上东帝冠冕以流芳百世。 就在这时候,就有策士给他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这位策士就是大名鼎鼎的苏秦,没错就是那位合纵大师,他给齐闵王出的主意是这样的:先不忙跟着秦王一块去称帝,而是集中力量先灭掉邻近的宋国。假如秦王称帝顺利,那么齐再称帝也不迟;假如秦王称帝惹出了麻烦,齐就有了辞称东帝的美名,甚至可以忽悠其他五国来合纵攻秦,齐国再乘机吞并宋国。齐闵王便依计而行,先是同意称帝,没两天就公开辞去帝号,把秦昭襄王西帝放到了火炉上烤。秦昭襄王招架不住,支撑了一个月后面对各国合纵的压力也只得放弃帝号。

虽然苏秦曾近挂六国相印并组织合纵抗秦,但他的一生似乎主要是为燕国服务,而燕国的主要仇敌是齐国,甚至可以说后期的苏秦就是燕昭王派往齐国的间谍。苏秦在忽悠齐闵王的同时,又在暗中将齐闵王的意图透露给其他各国君主,这样一来苏秦的所谓合纵抗秦没有损害到秦国多少利益,却反而使齐国在这些事情上失信于其他各国。

随后齐国假意出兵合纵攻秦,实际上却乘机联合赵、魏举兵攻击宋国。宋国在中原东部,今天河南和山东的交界处,虽然国土不大,但号称“膏臾之地”,可以说富得不得了,齐国大军长驱直入,一举吞并了宋。经此一战,齐国拓疆千里,但在灭宋的战争中齐国几乎独占果实,令赵魏等过强烈不满。虽然齐国在军事上取得不小成果,但在对外关系上可谓一败涂地,几乎得罪了所有大国,苏秦可谓功劳不小。

齐闵王一系列行动彻底惹恼了被当猴耍的秦昭襄王,秦国便立即调整对外政策,软硬兼施地以各种好处拉拢住了三晋”,又通过三晋中的赵国联络了与齐国有着深仇大恨的燕国,组成反齐合纵联盟。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名将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战争后期楚国也加入联军),联军来势汹汹,在济水以西大败齐军。长期受齐国欺负的燕国军队,在神将乐毅的率领下,一气拿下齐国70余城,攻破了齐国首都临淄。齐闵王败逃随后被杀,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几近灭亡。虽然后来齐国宗室田单成功复国,但齐国从此一蹶不振了。成功重创了强大的齐国,乐毅伐齐的确也算的上是对秦国一统天下的漂亮助攻。从地缘政治上看,齐国显然远不如秦国那么具有优势,齐国领土呈现的是一个以山东半岛为中心的扇形,其国境线十分漫长且战略纵深很短,一旦遭遇各国合纵攻击时非常危险,很容易便一败涂地。可以说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也和其地缘优势有着重要关系。一国要图谋天下便不可避免的遭遇各国联合反击,整个战国时期秦国便多次受到各国合纵攻击,但秦国只需要守好一些重要关隘险阻,便可从容的立于不败之地。

沉重打击了东方大国齐国以后,秦国便转过头来对付南边的楚国了,由于秦国之前夺取了巴蜀汉中,因而在地缘战略上对楚国有着绝对优势,秦国随时可以居高临下沿江顺流攻击楚国。而面对先前国恨家仇,楚顷襄王本人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外没有有效组织合纵抗秦反而迎娶秦国公主为妻,对内面对保守势力不敢下决心去锐意改革富国强兵,甚至忠奸不分并驱逐屈原等一干爱国忠臣。在他在位时期楚国复苏毫无起色,在随后的秦楚战争中更是败绩连连。

公元前280年,秦国利用东方诸国各自混战的有力时机,派名将司马错和白起对楚国发动大规模攻势,尤其是白起率军的攻击摧枯拉朽,到公元前278年更是攻破楚国都城郢都,顷襄王也只好狼狈不堪地迁都逃难。被流放屈原见国家复兴无望,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壮烈殉国之后,楚国百姓无不哀怜之,他们把原五月初五日的民俗节日,作为了纪念屈大夫的日子,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端午节

把楚国基本打残之后,秦国又掉过头来收拾“三晋。首先对付的是魏、韩,攻势相当凌厉。 秦相魏冉亲自出马,攻至魏国都城大梁,斩首四万。接着客卿胡伤又领兵攻魏,连破三城,斩首十五万。几次战役,虽未灭掉魏国,也基本把魏国这个战国早期第一霸主给打残了。接下来秦国又开始攻韩,白起、王贲连续攻韩,一共攻取二十城。这一时期,大秦之滚滚铁流,在中原摧枯拉朽,所过之处一片降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怀王的悲剧:一国之君,惨遭囚禁,客死秦国
绳池之会,为何秦昭襄王没有像扣留楚怀王那样扣留赵王?
楚怀王为何宁愿在秦国为囚而终,都不愿意回国当王?
使秦帝业白起之势 第一部分白起身边的那些人和事之秦昭襄王、范雎(二)
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
秦昭襄王的弱楚之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