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秦帝国史十----远交近攻

上文中,我们提到在秦昭襄王前三十年时期,秦国的东进战略大获全胜,大秦之滚滚铁流,在中原摧枯拉朽,所到之处一片降旗。就在这势不可挡的冲击中,凶猛的秦军突然撞到了一座坚固的铁壁上。这铁壁,就是对秦国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兄弟之国——赵国。 

我们在第一期“秦嬴起源”中说到,秦赵两国的王族属同宗同姓,赵国宗室曾为春秋时晋国的权臣大夫,到战国初期和魏韩两家一起三分晋国。在战国中前期秦赵两国并无大的冲突,两国还曾因赵武灵王扶助秦昭襄王即位的缘故而有过一段愉快时期。秦昭襄王后来还将自己的一位王孙送到赵国作人质,这位传奇般人质经历的王孙叫嬴异人,后来搅动了整个历史进程。

当时赵武灵王主要担心的是环绕赵国的东胡、林胡、楼烦等戎狄部落以及心腹之患中山国,于是发奋图强进行“胡服骑射”改革,改战车作战为骑兵作战,改宽袍大袖为紧衣窄袖,又大胆任用有胡人血统者为重臣。赵国军队的机动性得到极大的增强,又引进了胡人的彪悍之风,国力也随之大大增强。 

虽然赵武灵王晚年在继承人交接上有重大失误,赵国也差点一分为二,但到了赵惠文王时代,赵国仍是很有作为。此时秦赵两国不仅整体实力最强,在军事上也是名将如云,战国时期公认最杰出的四大军事将领便是秦国的白起、王翦及赵国的廉颇、李牧,两国之间的外交军事互动更是战国中后期的主旋律,其中不少经典故事如渑池会盟、完璧归赵等都上了中学语文课本。那些著名人物如廉颇、蔺相如的形象也是栩栩如生。

就在秦国肆意欺凌各国扩大地盘的时候,崛起的赵国一改昔日的睦邻政策,而是针锋相对的发出的警示:秦军不得猖獗!公元前269年,两国积怨已久,终因一小事而爆发了著名的“阏与之战”。赵国在名将赵奢的率领下,全歼秦军十万精锐。谁也没有料到,威震诸侯的大秦,在日益强盛之时遭受了这样一次大败,秦军在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竟不敢再与赵军争锋。然而这位打败秦国的赵奢在历史上并不怎么有名,也许是因为他有个更加“出名”的儿子,就是后来那位纸上谈兵输掉长平之战的赵括,这是后话。

“阏与之败”是秦国崛起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也许没有这一仗,志骄气满的秦国上层可能不会反思,秦国扩张的战略也就不会调整,以后的事将很难说。说起来,秦国东进的受挫,也跟穰侯魏冉的专权有关。 魏冉长期为相,独揽军政大权,任用名将白起,轮番进攻魏、韩、楚等国,为秦的开疆拓土做了不小的贡献。但毕竟他是外戚,不是嬴姓,秦国的事业与他并非一体,他仗着姐姐秦宣太后的名分,飞扬跋扈,压制昭襄王。后党一派,垄断大部分的政治资源,一反秦国长期以来招贤纳士的传统,排斥东方六国士子,使秦国的高层政治趋于僵化。而且后党一派各有封地,幅员广阔,成为秦国最大的一批封建领主,政治上十分保守。魏冉在后期更是热衷于扩大封地,大治产业。他在远征齐国时,夺得了富庶的陶邑,将其作为自己的封地。此后他就把陶邑作为将来的养老地,用心经营。为了扩大陶邑的领地,他还指挥秦军跨越韩、魏,企图夺取齐国的刚、寿之地。这样短视的行为,使秦的扩张付出了过高的成本。 

秦昭襄王是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君主,但魏冉在朝中经营多年,盘根错节,这张大网何时能破,何人能破?昭襄王很茫然。但上天似乎也眷顾秦国,因为从商鞅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必有一位东方大才会入秦为相辅佐秦国国君,就在昭襄王茫然之际,名相范雎来到他的视野。

这位范雎是魏国大梁人(魏国再次流失大才),他有着高超辩才和政治智慧,原本想登上政坛后,能辅佐魏国君王成就一番事业,可是他因出生太寒微,无门而入,只能委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下,做了个吃白饭的舍人。后来因出使齐国而引发的间谍门事件得罪了魏国丞相魏齐,惨遭毒打差点丧命。最后靠着装死和好友帮助下捡回了一条命,范雎随后化名为张碌来到秦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后来范雎在秦国大展宏图当上丞相后,便要大举复仇,期间的故事堪称春秋战国版“基督山恩仇记”。

范雎入秦后对昭襄王说:秦地之险,天下莫及,甲兵之强,天下也无敌;但兼并之谋无果,霸王之业不成,这不是秦之大臣脑筋不灵么?”     一语击中软肋,昭襄王连忙问原因。 

范雎又道:臣听说穰侯魏冉想穿越韩、魏去攻齐,这计划不是太傻了么!齐离秦甚远,有韩、魏隔在中间,出师的兵力要是少了,则不足以损齐;要是出师的兵力多了,则秦之负担太大;如果伐齐而不克,为秦大辱;就算伐齐而克,不也是白白便宜了韩、魏,于秦有何利呢?我为大王考虑,不如远交而近攻。远交是离间远近邻国的关系,近攻是扩展我之土地。如此由近而远,如蚕吃叶,天下就不难吃完呀!” 

昭襄王听得入迷:远交近攻?好。那么实施细则何如?” 

范雎微微一笑:远交齐楚燕,近攻韩魏赵。拿下了三晋之后,其余还能独存吗?” 

秦王豁然开朗,鼓掌叫好,旋即拜范雎为客卿。有时候智者的一席话,就可以左右千万人的命运。

现在人们在谈论国家对外关系时,常常会提到我们老祖宗留下了经典“远交近攻”的策略。虽然之前秦国处理对外关系上也有过相似的手法,但将这一策略正式用理论提炼出来的是范雎。此后秦国也一直将此贯彻直至秦始皇统一天下。

随后范雎针对秦国的现状提出改进方案,并凭借其超凡的辩才和政治手腕,三下五除二的处理了魏冉专权的问题,为昭襄王清除障碍。秦昭襄王四十年,昭襄王并收穰侯魏冉的相印,请回封邑养老。紧接着放逐华阳、高陵、泾阳三君于关外,并安置宣太后于深宫,不许他们参与政事。尔后任命范雎为丞相,以应城为其封地,号为应侯短短数年时间,范雎就帮助昭襄王改善了内政外交。

当范雎登上秦的政治舞台后,秦军的战车就显得更加迅疾,老秦人的精骑也变得更加凶狠了。 东进的节奏骤然加快。而崛起的赵国也是威望空前,作为最强的双雄看来不可避免的要来一场巅峰对决了。

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因韩国上党郡的归属问题爆发了长平之战,这也是春秋战国史上最大的一场战争。此战持续了三年之久,其战争的规模、伤亡的惨重及影响的深远都是空前的。

在前期的消耗对峙中,双方就打的难分难解,消耗甚大。由于赵国的物质经济储备不及秦国,眼看国库日渐空虚的赵孝成王便急于求胜,中了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任用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来代替;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更换将领,组织进攻。而秦国的战神白起便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此战赵国损失40万大军,可谓元气大伤。白起原本要乘机一鼓作气攻下邯郸灭掉赵国,但因白起与昭襄王及丞相范雎之间的错综复杂矛盾,导致昭襄王没有支持白起趁胜追击的计划。秦昭襄王答应了赵国以割让大片土地来求和,使赵国获得了短暂的喘气之机。这不得不说是他的一个失策,白起也因此心灰意冷告病回家。公元前259年,因赵国爽约不肯割让土地,秦昭襄王又决定派大军围攻邯郸,准备灭赵,但白起认为此时已错过良机,不肯领命,受到秦昭襄王猜忌,后被赐死,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秦军气势汹汹而来,如果邯郸城沦陷赵国覆灭,其他各国也势必难以抵挡秦国,因而一场牵动天下人的邯郸保卫战开始了,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中的三个都卷了进来,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不仅散尽全部家产用于充军,还把自己的各房妻妾都编入军伍作贡献。楚国的春申君,就是那位黄歇也率领楚军前来救援赵国。而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更是上演了著名的“窃符救赵”。

最终攻打邯郸城的秦军在三国联军的内外夹击下大败,损失惨重。如果算上整个长平及邯郸攻防战,秦赵两国损失是旗鼓相当的,但因秦国国土人口物质实力雄厚能承受的住这样的损失,而相对疲弱的赵国便一蹶不振了,这场惨烈的巅峰对决也让秦国摧残了最强劲的敌人。而就在邯郸攻防战的同一年,邯郸城里诞生了一个著名的男婴,这个男婴后来改变了整个华夏的历史。关于这一点我们下一期再来细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四公子
秦昭襄王为何宁愿杀战神白起,也绝不负名相范睢?
秦昭襄王一生的功绩,大小阵仗无数,也喜欢囚禁别人
为什么很多人都讨厌范雎?他一出手,战国四大名将就倒下两个
长平之战秦国大胜,白起为什么不趁机消灭赵国呢?
应侯范雎:踩着魏冉与白起的尸体上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