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历史小故事110

1521年12月27日,三名来自茨维考的激进派宗教改革修士来到维滕堡宣传他们的理论。这三个人被称为“茨维考的先知”。


绝对威权的消解往往意味着混乱的开始。中国近代史及这几年伊斯兰世界所发生的事件无不验证了这个规律。欧洲宗教改革也是如此。既然民众已经认为教廷没有解释《圣经》的权威,五花八门的各种学说就纷纷跳上历史舞台。这些学说的发明者有的是饱读经典的知识分子,也有刚刚脱掉文盲帽子的普通工人和农民。这些理论里面有些比马丁·路德更加激进,其中一些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否定婴儿受洗。他们认为,受洗必须要等信徒成年后通过学习,认识到真理后再自己做出选择。因此,婴儿受洗是无效的。对于天主教和路德宗、加尔文宗的信徒来说,这一观点简直荒谬绝伦,他们给这些激进改革派起了一个名字“再洗礼派”(瑞士宗教改革家茨温利为始作俑者)。1521年12月27日,来自茨维考的先知就是再洗礼派最早的信徒。

此时马丁·路德正被新教贵族“保护性”拘禁在城堡里。其他新教人士,包括伟大的梅兰希顿也不是伶牙俐齿的先知的对手。维滕堡内出现了剧烈的宗教冲突和严重的信仰危机。半年之后,马丁·路德被迫出山连做了8次布道,维滕堡的这场危机总算消解了下去。

但再洗礼派的思想从此传播开来。3年之后,再洗礼派大师托马斯·闵采尔利用农民战争推行再洗礼思想,不幸兵败人亡。1527年,再洗礼派于沙夫豪森附近的施拉特召开学术研讨会,通过了一份文件,名为《上帝之儿女关于七条信纲之兄弟联合声明》,通常简称为《施莱特海姆信纲》。这是再洗礼派的思想总结,主要是强调再洗礼、政教分离、爱及不反抗原则。1533年初,低地地区的再洗礼派与德意志的同志协作,控制了明斯特城,然后他们遭到德意志新教军队的围攻。坚持了一年多之后,城市被攻破,城内所有居民被屠杀殆尽。法国伟大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在其名著《苦炼》详细描绘了这一悲剧性事件。

再洗礼派运动大概消失于17世纪。无论如何,这些人提出的宽容和信仰自由的请求、以及他们在遭遇逆境时坚韧不屈的表现均是人类历史上宝贵的财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 比路德还要激进的加尔文,都说了些什么?
慈运理
德国宗教改革是16世纪欧洲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宗教和社...
欧洲历史的传奇之三十年战争(1) :: 文化历史博客
野史到底有多 “ 野 ” ?
新教和天主教一样的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